培訓心得體會(通用7篇)

學識都 人氣:1.14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培訓心得體會600字(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訓心得體會(通用7篇)

培訓心得體會1

轉眼間,爲期一個月培訓已經過半,緊張的“期中考試”告一段落,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檢驗瞭解了自己的不足。短短的時間裏,讓我感觸很深。

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面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次學習,不但在理論上使自己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開闊了視野,而且對我以後的工作實踐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它是我前進方向的指南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那麼在後半個月裏我將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一、珍惜機遇,認真學習。

首先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培訓的機會。而我也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固然爲期半個月的培訓學習是緊張的、辛勞的,但同時也是幸福的、快樂的!

二、加強溝通,團結一致。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引、促進工作,用實踐深化、鞏固學習成果;還要不斷汲取專業知識,深進鑽研,用豐富的知識武裝頭腦,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與同志們一道爲信合事業的興旺發達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腳踏實地,志在擎雲

十五天的培訓學習讓我的知識體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充實,同時也意識到自身知識的貧乏,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引、促進工作,用實踐深化、鞏固學習成果。

總之,在下半個月的學習中,對操作技能的學習要不斷加強對於我來說,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次學習,不但在理論上使自己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開闊了視野,這次培訓讓我的到了許多收穫、許多體會,學習技能不僅要一絲不苟地對待,更要突出重點,扭住關鍵。從大處着眼,從細處着力。做好這些更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恪盡職守、嚴格要求,主動適應學習及以後生活、各種的需要。同學們雖然來自不同的班級,但是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大家培養了深厚的感情,這段經歷終將在我們的心裏留下最珍貴的回憶。時間雖然短暫,我們學到的也畢竟有限,但它至少在我們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只要時機成熟,這顆種子就一定會開花、結果。

培訓心得體會2

我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提高學習,受益非淺,體會頗深。下頭就本次學習培訓,談談自我的體會:

一、以德治校,突出文化育人

校長,首先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做人德字爲先,誠信爲本。校長的爲人處世所彰顯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對凝聚人心、構成良好校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形象管理,突出辦學特色

把學校特色發展作爲品牌戰略來進行形象管理,具體步驟:第一步:培育特色;第二步:鍛造品牌;第三步:提煉目標,設計形象。相信對學校的發展必須有一個更爲清晰的認識。我校要想辦出特色,就必須走出一條屬於自我的路。

1、確立自我的辦學理念。首先要加強學習,精讀中外教育名著從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管理觀念入手,把“尊重兒童個性,引導兒童發展,成就兒童未來”的辦學理念再細化,結合本校現狀,找準定位,凸顯特色。

2、從自我做起,引導教師善於反思。構成於思毀於隨,沒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在順境中反思,謹防坐失良機,;在逆境中反思,謹防意外事故;在展望中反思,謹防決策失誤,時刻堅持一個清晰的頭腦。

3、研訓一體,培育名師。改變“我念你聽”的傳統培訓方式,把課題實驗、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揉合在一齊設計活動,開發教師主體精神讓教師全體參與,行動研究,逐步成長。

4、科學實踐,鍛造品牌。經過幾年的實踐驗證,讓學校的特色活動構成特色成果,反映在教師和學生身上,再進行理論總結,構成品牌。

5、長遠設計,提煉目標。爲學校制定目標,彰顯特色,構成品牌效應。

三、學校活動,堅持以人爲本

教育的根本在科研,科研的關鍵在以人爲本。抓管理、抓質量,我們就要弄清楚,教師需要什麼,學生需要什麼,纔有可能真正做到以人爲本。

總之,本次培訓,開闊了眼界,促進了反思,提升了素質,理清了思路,真的是學有所獲,應對未來,任重而道遠:“昨日的微不足道,今日的正在爭取,明天的正在拼搏”!

培訓心得體會3

緊張的一週省級首期校本研修“引領者”培訓已經結束,通過這次不同以往的培訓,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又一次得到了提高,更深層次的理解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現將培訓感悟小結如下:

一、心得與體會

1、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學校發展的根本途徑。在校本研修中,要認真制定明確的研修目標和完善的研修制度,開發研修資源,打造研修團隊。配合學校組織的一系列研修活動,集中力量解決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要解決的全局問題和共性問題,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2、從問題出發,讓問題引導學習,帶動研修。

在課堂裏,學與教是整體不能割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按照“以學論教”的思路。學生該讀的讀了沒有?學生該聽的聽了沒有?該做的做了沒有?該想的想了沒有?該說的說了沒有?哪些是學生該讀、該聽、該做、該想、該說的內容,教師應是明白人。特別在教學中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而把問題當課題進行研修,這是課堂改進的瓶頸和關鍵。

3、提高了對校本研修的三種基本要素的再認識。

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是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素,它闡明瞭校本研修的實現方式,同時也提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三股主要力量,即教師個人、教師羣體、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其中實踐反思是教師的自我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

論的對話。實踐反思是同伴互助與專業引領的最終目的,又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根本和基礎。同伴互助既是學校建設合作文化的手段和目標,又是促進實踐反思的動力,它有利於突破教師個體實踐反思的自我侷限,在同伴交流分享中提升實踐反思的質量。專業引領則是提升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質量的關鍵。

二、思考與做法

1、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評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次聽節課程之後,及時和大家共同討論分析,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爲教師提供最合適的培訓管理模式,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改革培訓管理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教師繼續教育要在每一個教師需要的時候、方便的地點,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教師不失時機地獲得所需要的東西,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強化自我反思,不斷自我提升。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爲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瞭解各地教改的'動態。

積極參與各種校本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同行們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及時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爲背後的教育觀念。

5、加強師德修養,做教書育人的楷模。

教書育人,師德爲本。“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樹師德。”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做教書育人的楷模,是自己成爲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河北省鄉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初中語文送教下鄉豐南基地培訓活動,聆聽了盧素俠、田賀書、張素鳳、張麗鈞等專家教授的生動、形象而有精彩的講座,還聽了名師李鳳英老師執教的《背影》一課,自己也上了一節文言文閱讀課《河中石獸》,着實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可以這樣說:學習的過程是艱辛的,更是快樂的、幸福的,之後的反思更是雋永悠長的!短短的幾天培訓,走進了教授們的心靈世界,感嘆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把我印象最深的記錄下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願我也能拾級而上。

一、專家講座,高屋建瓴

培訓開始,我們聆聽了唐山師院盧素俠教授的講座《新時期閱讀教學的守正出新》,她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我們在收穫的同時更是使我們對閱讀教學有了更全新的認識。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是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髮展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盧教授指出:閱讀能力是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更是培養其他素質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說,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彰顯語文學科基礎性、工具性的重要方面,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在閱讀教學中,每一位語文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準確地鑽研教材,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靈活地實施教學活動,就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本次培訓中,唐山市語文教研員田賀書老師爲我們細心解讀了《初中語文修訂版新課標》,並把新舊的課標作了一個對比,指出其中的不同之處,讓我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新版課標的理念和思想,並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起到的極好的效果,爲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二、名師課堂,催人深省

李鳳英老師精讀課文《背影》讓我感受到名師的課堂教學自始至終都在進行着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悟,學生和老師,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徜徉在語文大餐中,細嚼慢嚥,意味悠長!精彩的課堂需要細節來構建。關注細節,就是關注課堂的生成,也是關注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李鳳英老師以學定教,一步一步拉着孩子們學會閱讀,不但讓孩子們知曉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同時以實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閱讀作文就是“說真話 吐真情”,整個學與教的過程都了無痕跡。我想這就是課堂預設和生成的絕妙處理,也是潛移默化的最好詮釋吧!她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父與子”,學生學的快樂,學的真實。

另外,課堂上,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入情入境的語言環境中讀懂文本。他們將文本教材作爲“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語感和語言”的工具性的重點訓練材料,在充滿人文情懷的語境中,實實在在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而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究、學會朗讀、與文本實現對話的過程,更是紮紮實實的聽說讀寫的過程。教學《背影》時,李老師就文中具體抒寫“感動”的段落,通過多種方式啓發學生理解、感悟、品讀,引導學生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場景。這樣的效果,就是實實在在地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從名師經典課堂案例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成就精彩的課堂,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素養和文化修養,要堅持學習,成就學生亦是造就自己,培養學生就是提高自我。

三、親身實踐,昇華自我

在聆聽講座的同時,我們還觀摩了幾位老師的示範課,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了這次培訓的實效性。有幸的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還上了一節文言文閱讀課《河中石獸》,本課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本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成功的嘗試: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英國哲學家約翰·懷特在《教育哲學》中解釋“教”的時候說——“‘教’……意思是努力帶來‘學’”。 這節課帶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教就是要努力帶給學生可學的,而不是在那裏磨洋工。我就想明天我再講朱自清的《春》或者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或者是袁宏道的《滿井遊記》,我再也不死板的按照模式進行板塊教學了,再也不讓學生學習賞析寫景句子的答題思路了,我要從關鍵的形容詞入手,看作者是如何對春天、冬天進行描寫,從作者摹狀出來的“表現”進一步認識其特徵,最後聯繫社會人生作歸納性抽象昇華,得出其潛在的意涵,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種教學方式,讓機械的重複變成一種享受,可能換來的是我們師生幸福的明天。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這次培訓,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讓我感受到自己要鑽研的路還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收穫,是我們一線語文老師的福音和觸發器。相信: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就有改變!改變因“學”而起,成效由“我”創造!

培訓心得體會5

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觀摩了名師教學、參與了班級討論,我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專家和教授們在教育教學方面對我思想理念上的衝擊,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爲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通過觀摩一些名師課堂,讓我學會了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與班級成員以及輔導員的討論交流,能夠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讓我的思路更爲開闊,思想更爲豐富。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我感悟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幾點。

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理論聯繫實際。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慢慢摸索經驗,使自己能夠儘快適應教學的信息化。我要時刻告誡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能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教學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

二、轉變教師的角色地位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新理念。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在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新課標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並增強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爲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爲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三、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教技水平。

新課程給了我們教改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我們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我們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把原來的“教教材”變爲“用教材教”。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

四、在學習中思考,在實踐中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而且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同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培訓只是一個學習的開端,是一種提高的方式手段,通過培訓我們要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真正感受教育的真諦,學習使人不斷進步,教師面對的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用激情和熱血爲教育這片沃土增加肥力,用科學的合理的教育方法爲教育護航,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爲孩子們開創嶄新的篇章。

培訓心得體會6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精心組織和安排的爲期兩天的中小學校長培訓。作爲一箇中學校長,通過原汁原味的學習,聽取專家講座,進一步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因而在前期工作中產生的困惑及沒解決的問題此時也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對如何辦學,如何治校,有了更好的認識。

一、努力提升校長的人格魅力

蘇君陽教授在校長具備的素質中提到,優秀的校長都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都能用自己的品格影響教師,用人格魅力感染教師,以身作則,團結務實,極大地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校長的人格魅力是團隊建設的靈魂,是學校和諧發展的根本。校長要做到正直公道,與同事相處時要以信爲先,以誠爲本,以和爲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鼓舞教師。當教師取得成績時,及時地送上真誠的祝福;當有的工作做得不盡人意時,少一些批評與埋怨,多一些提示與點撥;當教師遇到困難時,儘自己所能給予無私的幫助。“親和”是校長應有的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精神,它反映的是校長對教師的一種愛。這種愛是一種信任,這種愛是一種尊重,這種愛更是一種鞭策,同時,這種愛還是一個教育過程,能激發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激活他們工作的主動精神。

校長要有爲師生服務的意識,儘可能地滿足廣大師生的合理要求和期望,贏得他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敢於承擔責任,推功攬過。唯其如此全體教職員工纔會無怨無悔地爲學校的發展盡心盡力,從而呈現的是“一個好漢大家幫”的工作局面。

二、樹立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

根據學校教育“培養人,管理人”這一特殊性,在管理中加大感情投入,教師的工作質量來源於本身的狀態,教師要在工作中得到幸福,就應該儘可能地爲其創造優越的條件,讓教師擁有快樂的心情,從而快樂地教學,進而營造快樂的課堂。例如:某位教師的家庭中有了困難,學校及時的慰問、安撫就能使其安心、舒心的教學;哪個教師工作中有了坎,領導及時而耐心的疏導,就能霎時打開其心結,使其歡心、傾心的忘我的工作。樹立了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學校纔能有特點,班級纔能有特色,學生纔能有特長,最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纔能有發展的空間。所以,在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下,教師和學生潛能的最大發揮,正是學校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

三、發揚大愛育人的教育思想

用“擁有一顆大愛之心”形容孫蒲遠老師都不足以表達其愛心,我覺得她整個人都是由愛幻化而來——她走着,實際上就是愛在行走;她走到哪裏,愛就到哪裏;她往講臺上上一站,愛先着陸。她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案例向我們詮釋了一名教師的愛,我讀出了她對每一給孩子的關注、包容、耐心、執着、瞭解、呵護、尊重、期望??原來這就是愛!在教育一線上行走了四、五十年,最繁重的工作、最複雜的班級、最頑劣的學生,嘔心瀝血,她卻從未覺得累,什麼力量支撐着她?是那份對學生的愛、對教師工作的愛!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着對教育美好遠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作爲一名校長,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再找任何藉口,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成爲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管理和指導學校的各項工作,努力成爲教育的智者。

培訓心得體會7

爲期兩天的寒假培訓結束了。培訓中教研室領導爲我們精心準備了很多優秀教師的講座和課堂視頻,雖然時間很短,但忙碌而充實,學習到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受益匪淺。下面就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長文短教,構建高效課堂。

何爲長文短教?張龍老師在他的《長文短教的思考與實踐》中是這樣說的:“所謂“長文”,就是篇幅長、文字多、內容豐富的課文;所謂“短教”,就是在對文章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凸顯重點,選取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恰當地訓練,把握本質,對教材做出藝術化的處理。”怎樣長文短教呢?張龍老師說:“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凸顯重點,儘可能地挖掘文本的魅力,深入淺出,更好地發揮課堂40分鐘的效率,刪繁就簡,去粗取精。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角度出發,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大膽取捨,選取文章中最有價值的內容來教,以此來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張龍老師在他的《懷念母親》一課中很好地體現了他的長文短教的思想。教學設計緊緊抓住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展開。上課一開始就開門見山,首先出示了“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語,讓學生體會詞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接着用“課文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的問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並讓學生劃出抒發情感的語句,批註體會,接着引導學生體會四則日記中借景抒情的寫法。因爲合理取捨,節約出時間進行小練筆,既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又學習了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無獨有偶,孫明麗老師在《北京的春節》一課中也大膽取捨,長文短教。我在教這一課時,讓學生將從臘八開始的老北京習俗都找出來交流,一節課時間很緊張。而孫明麗老師卻大膽取捨,只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除夕和元宵節學習,節約出大量時間又學習了《吆喝》,並欣賞廟會視頻,進行小練筆寫作,課堂容量非常大。通過長文短教,構建了高效課堂。

二、培養興趣,狠抓朗讀背誦

小古文教學在高年級是教學重點,更是難點。結合講座和姜斌老師的《文言文兩則》視頻,以及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我認爲小古文教學主要應重視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培養興趣是關鍵。很多小學生對小古文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時代距離遙遠,小古文在內容和語言形式上與現代語言有很大差異,學生缺乏語感基礎,不易感知。並且學後在生活中很少應用,容易遺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如何培養、調動學生學習小古文的興趣是學好小古文的關鍵。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導語,巧妙設計問題等,都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習慾望。姜斌老師在《薛譚學謳》的教學中設計了猜讀的環節,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朗讀背誦是基礎。因小古文距離學生時代遙遠,學生在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以至背誦。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打好了朗讀這一堅實的基礎,字詞的理解,翻譯,內容的感悟也就迎刃而解了。朗讀可以採取多種方法靈活進行。如聽錄音,教師範讀,朗讀比賽,可以笑着讀,呼喊着讀,也可以搖頭晃腦的讀,可以自由讀、齊聲讀,也可以指名讀;可以有共性的賞讀,也可以有個性的品讀。總之讓學生反覆的讀,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鑑賞,在讀中受到薰陶。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覆誦讀體味,達到背誦。不要怕朗讀佔去了大量時間,只有讀通,讀熟,讀懂,讀透,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培訓學習,深深感到自己與優秀教師之間有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將虛心學習,不斷探索,提高自己的素質,盡最大能力做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