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2.83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我有幸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全市教科研人員“微課程”培訓,聆聽了黎加厚教授的《翻轉課堂與微課程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整體設計》的專題報告,受益匪淺。

一、培訓形式新穎,印象深刻

培訓課程安排科學、緊湊、合理,它不同於傳統的說教式、經驗傳授式培訓,也區別於普通的錄像播放、案例演示型的網絡課程。整個學習過程,學員們五—六人分組而坐,時而觀看視頻、時而傾聽講解、時而小組討論,還要合作完成相關作業。兩天的培訓緊張又充實,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二、快速變化的世界,催促教育方式的改變

你知道嗎?20xx年互聯網上的信息數量接近1百萬億億,這超過了人類過去五千年信息的總和。

你知道嗎?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大約每2年翻一番,當大學生學習到第三年時,他們在第一年所學習到的東西有一半已經過時。

你知道嗎?20xx年最需求的10種工作崗位在20xx年還根本不存在。

年青一代急需掌握全球化經濟時代新技能,作爲教師,有三種技能必須教給學生:

1、我們需要教學生學會處理海量信息。

2、我們需要從幼兒園就開始教學生全球交流。

3、我們需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懂得如何自我導向學習。

黎教授用了一個簡短的PPT《你知道嗎?》向老師們展示了我們所身處的快速變化的世界,以及我們不得不隨之改變的教育方式。

三、翻轉課堂,你準備好了嗎?

1、對於“翻轉課堂”的啓迪

(1)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流程。過去是學生在課堂上齊步走,學習新知識;課後自主學,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而顛倒教室則是課前自主學,課堂中教師因材施教,或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

(2)翻轉教師顛倒了傳統的教學理念。事實上,目前教師裏依舊是“以教師爲中心”,“以學生爲中心”很難落到實處。而顛倒教師做到了真正的“以學生爲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3)翻轉教師顛倒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傳統教室裏,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而學生是接收者,學生總體上是被動地學習。而在顛倒教室裏,學生是主動的自主學習,教師是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

2、微課程設計——21世紀教師技能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

微課程製作的建議:時刻注意教育的對象是學生;一個微課程只講一個知識點;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有提示性的信息;微課程是整體教學中的一個元素,注意整體的設計;有恰當的提問;結束時,有一個總結;用字幕的方式做適當的補充;讓孩子養成在學習單的指導下看視頻的習慣;在學習單上,將微課程與相關的信息資源聯繫起來;開始一門課程時,清楚地告訴學生課程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讓學生了解主講老師的信息,激起對老師的好感;借鑑可汗學院的教學方法、理念、策略;學習其他領域的設計經驗。

3、翻轉課堂中師生角色轉變

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是:輔導員、助學者、引導者、幫助者;

教師需要掌握新的教學技能:

(1)微課程設計;

(2)學習單設計;

(3)根據學習反饋實時調整教學;

(4)課堂教學組織技巧

翻轉課堂中學生角色是:主動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遇到學習困難可以隨時向老師和同學求助,無錯誤積累;學生是基於理解的學習。

4、翻轉課堂需要學習分析系統的支持

學習分析系統:實時反饋學生信息,清晰呈現全體學生的學習地圖,幫助教師爲學生度身定製教學。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2

爲提高職業院校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同時推進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成果在教學實踐中的廣泛應用,促進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我和申玉虹老師很榮幸參加了由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辦、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協辦“微課設計及製作培訓”,培訓時間爲20xx年7月14日至7月18日,歷時5天。收穫很大,受益多多,現總結如下:

這次培訓分爲兩大模塊:一是基礎理論課程講座,二是技術實踐課。在幾個專家的基礎理論課講座中,我瞭解到了信息化基礎理論、未來課堂、微課的設計流程、類型以及發展等。使我對微課程的製作有了濃厚的興趣,爲我們更好的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手段。在技術實踐課的學習操作中我學會了如何做出一個微課錄製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studio進行視頻和音頻錄製,如何利用edius進行視音頻的編輯,如何利用AfterEffects進行微課片頭製作。我們小組的成員精誠團結,通力合作。從微課案例內容的選擇到課程設計,素材準備與提取到編輯、製作、剪輯、合成。針對微課程錄製過程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引領;參訓學員按要求、分步驟進行實踐操作,製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並進行反覆地交流探討,直到弄懂、掌握爲止。培訓達到了預期效果。我們小組錄製了一節“箍筋綁紮”的微課作品。在微課作品彙報展示中,我們小組的作品得到了專家的好評。在觀看其他小組的微課作品中我感覺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鑑別、欣賞、評價、應用等;即使是單純的語言的表達,也飽含了施教者的情緒、愛好、興趣、激情、信念、承諾等情感價值觀的東西,最終一起通過施教者的身體活動呈現出來,與純粹的知識一起影響、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聽取專家的建議中我歸納了微課錄製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時刻謹記您的微課程用戶是學生。

2、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3、儘量控制在5—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內容。

5、要給學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顏色線標識,屏幕側邊列出關鍵詞,用符號圖形標註等)。

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環境配合,記住:在微課程中適當位置設置暫停,或者後續活動的提示,便於學生瀏覽微課程時轉入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單統一調度下學習微課程。

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問題的設計要恰當安排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和核心問題,靈活使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

8、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概括要點,幫助學習者梳理思路,強調重點和難點。

9、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說清楚是什麼,還要說清楚不是什麼,讓學生明確基本概念和原理;對於關鍵技能的教學,要清楚地說明應該如何做,不應該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補充微課程不容易說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須呈現關鍵詞語,不必像電視劇一樣將所有的臺詞都打出字幕,這會增加學生的閱讀認知負荷。

11、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例如,要根據學習單的指導來看視頻,看完視頻以後要回到學習單來討論、練習),要告訴學生使用微課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沒有聽懂的地方可以暫停重聽)。

12、在學習單上將微課程和相關的資源與活動超鏈接起來,方便學生在學習單的統一調度下跳轉學習。

13、一門課程開始的時候,要清楚地介紹這個課程的評價方法和考試

方式,引導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學習。

14、開始時,要介紹主講老師本人的情況,讓學生了解教師。

15、注意研究借鑑可汗在講與你的類似課程時所採用的教學方法。

16、留心學習其他領域的設計經驗,注意借鑑、模仿與創造,例如,從電影、電視、廣告等大衆媒體中找到可以借鑑的創意。

17、有關微課程製作的操作技術細節(很多時候,細節往往影響了微課程的使用效果):鼠標不要在屏幕上亂晃;字體和背景的顏色要搭配好;講解課程時,鼠標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畫面要簡潔,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標、背景、教師人頭像等,都要刪除;錄製視頻的環境要安靜、不要有噪音。

此次培訓,學員們很好地掌握了微課程設計與製作要領,都能獨立完成微課程的設計與製作任務,並能承擔本校的培訓任務,起到了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促進了我校的教師微課程設計與製作工作的發展。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

開學之初,在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初識微課程,帶着好奇與迷惑進行了由淺入深的學習,我們學習瞭解到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的發展研究過程、微課程的作用與特點、微課程的分類以及製作。並且通過我們班級組織的團日活動“青春教師夢,微課展翅飛”,我們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微課程的瞭解與學習,在一步一步的揭開微課程神祕面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逐步感受到她那“短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着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而且有欣喜有發現有學習,當然也有迷茫有氣餒,但微課程似乎有一種魔力讓我們無法將她放棄,而是吸引着我們逐步的瞭解她最終喜歡上她而且能熟練地運用製作。

通過微課程的學習,我感覺收穫頗豐。不僅學習到新知識,也爲我們以後的教學奠下良好的基礎,我個人最喜歡微課程的短小且有針對性的特點,這對學生重要知識點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效率。另外,我們注意到微課是沒有學生上課的情況下錄製的,但錄製的過程中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上好課。

微課程有一個簡單的開始,但有不簡單的未來。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4

本學期的教師培訓報了爲期六天的微課程製作培訓。老師把參加的學員分爲幾個小組,大家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分別完成了組內作品和個人作品,兩個作品都受到了老師的肯定。微課程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課型。這次培訓,收益良多!首先,通過接觸“微課程”明白了:微課程是由文字、音樂、圖畫三部分組成,它沒有解說的聲音,在優美的輕音樂中,靜靜地閱讀文字,欣賞畫面,進而引發思考。

其次,此次培訓,有利於理論聯繫實際。培訓老師提出建設微課程的五步驟:羅列教學核心概念;寫15—30秒的介紹和總結,爲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錄製長爲1—3分鐘的視頻;設計引導學生閱讀或探索課程知識的課後任務;將教學視頻與課程任務上傳到課程管理系統。從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的作用、微課程的分類、微課程的製作等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微課程,真正讓我們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老師的微課程專題,內容直接指向具體問題,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啓發老師們的思維。微課程從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高效解決,不泛化,不拖沓。在素質教育條件下,尤其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和學的`效率,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

當然,微課程的製作是一種很費腦筋,很需要遵循科學和規律的。這也啓示我們,科學就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和隨意,必須嚴謹、認真、科學。我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多動腦,多製作像這些有效的微課程集,引導學生在思索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問題解決後得到提升。

總之,微課是一種以微視頻爲主的多種教學資源構成,並在教學應用實踐過程中不斷“生長”而成的一種微型網絡學習課程,它是在web2.0時代隨着新技術和新媒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智能化數字終端設備的普及)的迅速發展以及廣大用戶對學習方式多樣化(如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合作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泛在學習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在我們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微課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程培訓心得體會5

這次的網絡研修學習,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課,那微課是什麼呢?

隨着傳媒技術的發展,“微文化”悄然誕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微羣落——微博、微信、微訪談、微電影、微小說等。當下的中國悄然進入了一個“微時代”。

什麼是微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爲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爲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於微課的錄製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後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餘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製和剪輯還沒怎麼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