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潔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3.25W

導語:歷史上有許多的廉潔榜樣,做人做事都要學習到這種廉潔公正的精神,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了一些關於廉潔的名人故事,供大家學習借鑑。

關於廉潔的名人故事

包拯

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人。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 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多次論劾權幸大臣。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在開封時,開官府正門,使訟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訴曲直,杜絕奸吏。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爲之斂手,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則把他當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包公爲官25年,無論是當諫官時的冒死直言,還是當開封知府時的先斬後奏,都表現了包拯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社稷國家和公平正義。包拯晚年曾立過一個“家訓”:我的`後代子孫,凡事當官出來的,如果貪贓枉法,老了不準回我的老家;死後,不允許葬在家族的墓地。不聽我的教導,就不是我的兒孫!包拯讓石匠把他擬定的這份“家訓”刻在石碑上,永誌不忘!明朝人在包河修建包公祠時,也給這井修了個亭子,作爲一景留下,稱爲“廉泉”,從此井亭作爲一“景”留存至今。

以廉爲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爲寶,而我以不貪爲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爲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爲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爲“一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爲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兩袖清風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裏, 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 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TAGS:名人 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