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的故事

學識都 人氣:2.56W

天文學家,就是以天體以及天體運行規律爲研究對象的著名人士。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幾位天文學家的故事,歡迎閱讀。

天文學家的故事

  哥白尼從小立志研究氣象

哥白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喜歡觀察天象。他常常獨自仰望繁星密佈的夜空。

有一次,哥哥不解地問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邊,望着天空發呆,難道這表示你對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說:“不。我要一輩子研究天時氣象,叫人們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讓星空跟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航程。”

  發現海王星的故事

1846年9月23日,德國天文學家伽勒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海王星。圍繞這顆新的行星的發現,還產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從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太陽系第七顆行星(天王星)之後,科學家們便開始研究天王星運行的軌道,在研究過程中,人們發覺天王星和計算出來的軌道不完全一樣。於是有人預言:在天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這顆星在吸引着天王星,這種引力使天王星的運行軌道和計算的不一樣。但是,這顆尚未被發現的新星究竟在哪裏呢?

在英國劍橋大學,有一個名叫亞當斯的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他根據力學原理,運用數學的方法推算這顆新星的位置。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推算,終於在1845年,即他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解決了這個理論難題。這時,他只有26歲。他滿懷喜悅地把推算的結果通過母校轉達英國皇家天文臺,皇家天文臺根本不把這個青年人放在眼裏,他的研究成果沒有受到重視。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時間,法國巴黎工科大學的青年教師勒威耶,也對這個問題有着濃厚的興趣, 他利用工作之餘從事天文學研究,同樣用數學方法推算出這顆新星的位置。他把推算的結果寫信告訴德國柏林天文臺的伽勒。1846年9月23日,伽勒把望遠鏡指向勒威耶所說的新星位置,在那裏真的有一顆新的行星。當德國天文臺發佈了發現海王星的消息後,英國的青年科學家亞當斯才爲人們所注意。

1847年,法國的勒威耶由於其傑出的科學成就,被選爲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第二年,他在倫敦會見了亞當斯。兩個不同國度的天文學家,從此結爲朋友,相互支持,各自在天文學上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祖沖之推行大明曆

祖沖之(429~500)

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讚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曆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但是在那裏,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並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曆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曆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爲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佈新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爲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爲。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曆法是古人制定的,後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曆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佈新曆。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後,他創制的大明曆纔得到推行。

  開普勒完成師志:

歷史上有些重大發現,是人們共同合作的`產物。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就是這方面的範例

開普勒是17世紀傑出的天文學家,他是哥白尼日心學說的擁護者。

1955年,24歲的開普勒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了一本相當幼稚的書。這本書受到了當時已經聲名顯赫的、在布拉格工作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重視。第谷熱情地邀請這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來到布拉格和他一起研究天文學,並在經濟上和事業上給予他無私的幫助,使開普勒異常感動。然而,就在師徒二人準備進軍新的科學高峯時,第谷被一場重病擊倒了。

1601年的一個傍晚,第谷的房間裏,一支蠟燭在閃爍着。第谷躺在牀上,奄奄一息,開普勒坐在牀邊的一張板凳上,細心地傾聽着老師臨終的話語:“我一生之中,都是以觀察星辰爲工作。我要得到一張準確的星圖,我的目標是1000顆星星,我已觀察到750顆,可現在卻病成了這個樣子。。。我把我所有的手稿都交給你,希望你把我觀察的結果出版出來。。。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開普勒靜靜地坐着,不住地點着頭,開始勤奮工作。但是他的繼承引起了第谷親戚們的嫉妒。他們合夥把第谷遺留的手稿收了回去,只留下一些觀察記錄。這些人的絕情沒有使開普勒喪氣,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老師的目標是1000顆星星。”

爲了這個信念,開普勒重新整理好留下的觀察記錄,克服了病魔、貧困和他人的冷嘲熱諷給自己帶來的種種不便,頑強地進行實地觀測,751、752、753.。。。二十多年過去了,1627年,忠誠的開普勒終於完成了老師的遺願。此外,他還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的重要規律,提出了著名的開普勒定律,成爲繼第谷後的又一位近代天文學巨匠。

可以說,如果沒有開普勒,第谷的辛勤積累也許會成爲一堆廢紙;反過來,沒有第谷,也根本不會有開普勒的卓越成就。

  賈逵隔籬偷學

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名叫賈逵,十五歲時就成了名聞鄉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絡繹不絕。

賈逵從小就聰穎過人。他父親早逝,母親既要操持家務,又要爲別人縫補漿洗來維持一家的生活,沒有時間照料他。幸運的是,賈逵有一個賢惠的姐姐,經常給他講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那時賈逵才四歲,他總是安安靜靜、津津有味地聽姐姐講故事,聽完一個故事,又纏着姐姐再講一個。可是,姐姐哪有那麼多的故事給他講呢?

有一天,姐姐正帶着賈逵玩耍,忽然聽到對面學堂裏的老先生正在給學生們講課,正好講的是上次沒給弟弟講完的那個故事。姐姐靈機一動,帶着賈逵悄悄來到學堂旁邊,聽老先生講故事。學堂外邊有道籬笆牆,賈逵個子小,姐姐就抱着他,站在籬笆牆外聽。以後,每到上課時間,姐姐就抱着賈逵站在籬笆牆外,悄悄地聽老先生講課。慢慢地,賈逵長大了,姐姐抱不動他了,他就拿着板凳站在上面聽,不管颳風下雨,從不間斷。夏天,烈日炎炎,他頂着酷暑聽講,熱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紛飛,他冒着嚴寒學習,凍得手腳麻木。姐姐心疼他,幾次要拉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說什麼也不肯,堅持把課聽完才肯罷休。

就這樣,通過幾年堅持不懈地聽課學習,賈逵到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加上他平時刻苦閱讀,廣泛涉獵許多名篇名著,比如《左傳》、《四書》、《五經》等,已經達到了能夠熟練背誦的程度。

TAGS: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