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旅遊攻略>

河南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學識都 人氣:4.38K

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達摩洞、初祖庵等景點,更擁有傳承千年的少林“禪、武、醫”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一起來看看。

河南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門票·開放時間:

100元/人。景區包含少林寺寺廟,塔林,初祖庵,功夫表演。開放時間:8:00-17:00。

交通概況:

在鄭州各長途客車站,都有發往登封的班車。

少林寺簡介:

少林寺全稱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

少林寺是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聲譽顯赫的禪宗祖庭,少林功夫的發祥地,位於登封市西12公里處的嵩山五乳峯下,是嵩山風景區的主要核心景區之一。 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爲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峯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傳禪宗。至此,少林被稱爲“禪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堅、曇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立下漢馬功勞,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讚譽和封賞。在此期間,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極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稱,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明代達到鼎盛。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燬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一旦。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風重振,特別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電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風靡世界,成爲河南乃至世界的一個頂級旅遊產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來,禪、武、醫舉世聞名,經久不衰,沉積了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曾先後被評爲“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全國首批“4A級景區”,年接待遊客150餘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旅遊明珠,華夏旅遊勝地。

【少林寺主要景點】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後,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法。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爲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稱爲禪宗的祖庭。禪宗修行的禪法稱爲“壁觀“,就是面對牆壁靜坐。由於長時間盤膝而坐,極易疲勞,僧人們就習武鍛鍊,以解除身體的睏倦。因此傳說少林拳是達摩創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揚名海內。

1673年,少林寺派人蔘加戰爭,幫助康熙皇帝打贏了一場戰爭,但是,隨後康熙命蒙古八旗進攻少林,少林寺被夷爲平地,有五名僧人逃了出來,據說加入了天地會。右圖爲少林僧人在寺門前表演少林功夫。

少林寺在鼎盛時期,7進院落,規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軍閥混戰,軍閥石友三火燒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鐘樓等主要建築統統毀於一炬;許多珍貴的藏經、寺志、拳譜等燒成灰燼。現在還存在的建築有山門、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築正在陸續恢復中。

千佛殿內供毗盧佛銅像,因此亦叫毗盧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着20多個直徑約4.5釐米的窪坑,是往昔寺僧練拳習武時的腳坑遺蹟。腳坑分佈方圓不大,呈一條線狀,這是僧人刻苦練功的.見證,也說明少林拳的所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點。千佛殿東側的白衣殿,三面牆繪有少林拳譜壁畫,壁畫長約20米,很生動地表現少林寺和尚練拳習武的情景。

山門

爲少林寺大門,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門上方橫懸康熙御題長方形黑金字匾額,上書“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六字印璽。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系清代雕刻。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諦本”四字,內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內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禪林”。山門的整體結構配置高低相應,十分和諧。

天王殿

位於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斗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

在山門和天王殿之間,有一條長長的甬道,道路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這裏共有20多通曆代石碑,如“宗道臣歸山紀念碑”、“息息禪師碑”等。在道路東側有一長廊,廊內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

大雄寶殿

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並稱爲三大佛殿。原建築毀於1928年,1986年重建。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牆後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整個建築結構合理,雄偉壯觀,氣宇軒昂。

鐘樓、鼓樓

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東面爲鐘樓,西面爲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珍品。原建築毀於1928年。後來在1994年和1996年,當地政府按照兩樓原先的樣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鐘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迴盪。

立雪亭

建於明代,1980年重新修繕。相傳這裏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裏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殿內神龕中現供奉達摩祖師的銅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鑄。龕上懸掛的匾額“雪印心珠”四字爲清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字體遒勁,氣勢豪邁。此殿現爲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場所。

千佛殿

位於立雪亭後面,又名毗盧殿,是寺內最後一進大殿。殿內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東、西兩牆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豔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極高水準。殿內正中還供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

方丈室

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遊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爲行宮,故又稱“龍庭”。室內有1980年日本所贈的達摩銅像,東側立有彌勒佛銅像。牆上的一幅“達摩一韋渡江圖”,畫面佈局合理,形象生動、逼真,線條細膩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地藏殿 白衣殿

千佛殿的西廂爲地藏殿,東廂爲白衣殿。白衣殿內供奉白衣觀音銅像一尊。殿內三面牆上繪有彩色壁畫,均系晚清所制。北面和南面繪的是衆僧徒手和持械練拳習武的動作,所以千佛殿亦稱拳譜殿或錘譜殿,北面山牆上繪湛舉和尚在殿前指導僧徒拳賽的情景。後壁北端二間繪“十三和尚救駕唐王”與“活捉鄭將王仁則”的傳統故事。神罩兩側繪製的是降龍伏虎圖,東北和東南壁角是文殊騎青獅和普賢騎白象等。

塔林

寺西300米處,有一片宏大的古塔羣,這是安葬歷代高僧、住持、大和尚的墳墓,佔地約1.4萬平方米,共有唐、宋、金、元、明、清歷代250多座磚塔和石塔,爲我國最大的塔墓羣。塔從一級到七級,爲四、六、八角,也有柱體或錐體,空心實心均有,大都雕刻塔銘題記。塔林是我國研究磚石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此外還有齋堂、僧舍、禪堂、練功房等,但尚不對外開放。

相傳達摩祖師從海上經廣州、南京,然後“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廣召信徒,弘揚佛法禪宗,從此確立了少林寺作爲禪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聲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許下,少林寺可以擁有僧兵,自成體系的少林武術於是成爲中華武術的代表之一。

另外在少林寺大門口還有一座少林武術演義館,裏面有武術表演,表演時間爲整點:下午3點、4點、5點;每場表演30分鐘,不需要另外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