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學位畢業論文致謝範文模板

學識都 人氣:1.59W

致謝提供的信息對讀者判斷論文的寫作過程和價值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博士學位畢業論文致謝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博士學位畢業論文致謝範文模板

論文致謝一:

時光荏苒,想來與吉大的緣分已有十年。而攻讀博士學位的這 5 年時光,就這樣匆匆而過。回想往事,美麗的校園、可親的導師、可愛的同學,這一切編織起我生命中的流金歲月,令我一生爲榮。當我敲完博士論文的最後一個字之時,我的內心涌動着強烈的幸福感,這種在學習中不斷成長的歷程,是人生最美的感覺。那些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種種痛苦,也如飄落在溪流中的玉蘭花瓣,緩緩流遠,留給我的只有滿眼的春色和浮在空中淡雅的清芬。

感謝霍存福教授給予我的諄諄教誨,啓迪我心靈中思想的火焰,在我困厄迷途之時,給予我前進的力量;感謝侯欣一教授、趙曉耕教授、汪世榮教授、閆曉君教授、嶽純之教授、呂麗教授、劉楊教授在我學術旅途上的指點和提攜,能與這麼多良師爲伍,是我人生巨大的財富和榮耀。感謝劉文科博士、劉曉林博士、武航宇博士、王菲博士、馮學偉博士、張田田博士和師門中所有的兄弟姐妹,你們給予我精神的慰藉和友情的鼓勵。

感謝我的妻子屈敏女士,在我求學過程中誕下了愛女小荷禾,爲了不佔用我過多時間,她和奶奶、爺爺一起承擔了絕大部分照顧孩子的重任,精心的照看讓寶寶健康活潑,聰明伶俐,每每看到爸爸都報以甜蜜的笑臉和咿呀的童語,這一切都爲我創造了融洽的氛圍,讓我全身心投入。最後,要感謝我的父親周洪林先生,母親劉麗軍女士。

兒時,父親北疆從戎,母親剛毅堅強,含辛茹苦養育我,爲我的成長費盡心血。稍長,父親復員還家,兩位老人修身齊家、忠厚廉直、孝悌仁義、樂善好施,始成一代家風,爲我成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謹此論文,獻給我的父母,聊表我最崇高的敬意吧!一段時光的結束,意味着另一段時光的開始,珍藏起往昔的記憶,帶着憧憬啓程,新的風景隨着畫卷徐徐展開,而手中的畫筆已然調配出絢麗的色彩!

論文致謝二:

從論文的選題、方案設計、實驗的開展及實驗數據的處理到論文的撰寫,陳老師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他在我的實驗中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融入了許多的智慧與辛勞。陳老師正直寬厚的爲人,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開拓創新的科研思維,深深地鼓舞和教育着我,使我能夠順利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在生活和就業上,陳老師也像朋友一樣,給了我很多關懷和建議。陳老師不僅是我科研中的導師,更是我的人生益友!在此畢業之際,謹向陳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衷心感謝實驗室蔡國慶教授,他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對我自身科研綜合素質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感謝課題組阮耗副教授對我實驗上的指導和幫助。感謝農生環實驗平臺的徐影老師、李雲翔老師和李亞軍老師在實驗中給予幫助。

特別感謝實驗室董虎師兄、徐洋師兄、範琳師姐、方思師姐、焦華益師姐、張碧碩士和李宏吉碩士在研究生兩年多來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的無私幫助,是你們讓我能夠很快的適應新環境,順利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任務。感謝實驗室李雲師兄、杜新勇師兄、陳書攀師兄、崔美林師姐、張國華師姐、林永華碩士和劉同傑博士曾經給予的各項幫助。感謝實驗室楊浣依碩士、徐薇薇碩士、碩士,是你們的關心與支持,使我能夠在溫暖的集體中完成畢業論文。

感謝我的室友在生活中給予我的關心與照顧,是你們讓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讓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感謝12級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學班的同學們,擁有與你們的友誼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最真摯的感謝獻給我最親愛的父母,求學期間,你們給了我莫大的支持與鼓勵,是這份濃濃的親情讓我能夠充滿自信地完成學業。你們是我永遠最愛的人!

論文致謝三:

能夠完成這篇尚有諸多缺陷的博士學位論文,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張韌老師。感謝他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感謝他幫我“登堂”.在我來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前,我對理論語言學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今天雖然我對理論語言學的所知仍流於皮毛,但正是因爲張老師的諄諄教誨才使我初窺了理論語言學的魅力,並立志要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即使這條路纔剛剛開了一個並不完美的頭。此外,我還要感謝張老師幫我“入室”.這篇論文可以算是我在理論語言學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無論這一步邁得漂不漂亮,張老師都爲我邁出這一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論文的選題、構思、寫作直到修改的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張老師的心血,這其中既有引導我思考的間接的意見,也不乏助我一臂之力的直接的思路。對於張老師的這些意見和思路有些地方我把握得可能還不夠準確,因此這篇論文中所存在的一切謬誤概由作者本人負責。

這篇博士論文的完成還有賴於我所主持的兩個項目的.支持,分別是教育部20XX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和江蘇省20XX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

在這篇博士論文的構思階段,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語言與心智”沙龍活動對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個沙龍本是南京大學外國語言學研究所的“官方”活動,後來因爲某些原因逐漸變成了張老師和他的學生討論語言學的“非官方”活動,於是我也有機會在這個沙龍上和大家交流我論文的思路。我博士論文的大部分思路都是在這個活動中彙報的,並且得到了張老師、其他老師以及我的師弟、師妹們的諸多意見。正是這些寶貴的意見使我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這篇博士論文,因此我要向所有參加過這個沙龍並對我提出過意見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誠摯的感謝,他們是:丁言仁、張翼、龐加光、王立永、張厚振、劉傑海、管彥波、李紅珍、鄭月琴、白軍偉、焦萍、謝雲和範小龍。

這篇論文在南京大學今年恢復盲審制度後被抽中了盲審。在此我要感謝三位盲審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此外,我還要感謝參加我預答辯和答辯的如下幾位老師所提出的寶貴意見--即使有些意見我並不完全接受,他們是:南開大學的李兵老師、南京師範大學的張輝老師以及南京大學的丁言仁老師、常玲玲老師、魏向清老師、黃燕老師和張韌老師。

這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並答辯還得到了很多其他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天津大學的高樂同學幫助我完成了論文中全部33個表格的繪製工作。我的妻子張玲玲幫助我製作了論文的目錄和圖表清單,並且完成了論文的格式轉換。在預答辯和答辯的過程中,南京大學的訾老師兩次爲我無償提供了答辯的教室。此外,預答辯祕書李紅珍和答辯祕書管彥波都爲我的答辯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曾經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讓我的母親章明思分享我完成博士論文的快樂,除了對語言學的追求外支持我在南京大學讀博的最大動力就是有朝一日我可以把這本論文交到她的手裏。這本論文她雖然看不懂,但是捧着這本論文她會笑靨如花,而且這本論文她會視如珍寶並且永遠珍藏。可惜她最終無緣看到這本論文了。20XX年在她辭世前,雖然神智已極度不清,但有時躺在病牀上的她會突然憂慮地問我:“你在這裏照顧我,你的博士論文怎麼辦呢? ”在她辭世之後,雖然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曾經一蹶不振,但正是這句話支持我重新站起來並最終完成了這篇論文。支持我重新站起來的另一個動力就是我的妻子張玲玲。她從沒有責怪過我花了 6年的時間讀博,也從沒有抱怨過我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在她的身邊。自從20XX年相識至今,她一直在用她的善良、勤勞和理解來鼓勵我、幫助我和支持我。因此,如果這本論文可以算作一份禮物的話,這份禮物理應送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