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中介常見的幾大騙局

學識都 人氣:1.97W

這些年,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學生吐槽自己在接受留學中介服務時的遭遇,爲了幫助大家提前避開這些消費陷阱,小編在這裏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留學中介常被吐槽的點,一起來看看吧。

留學中介常見的幾大騙局

第一個,服務流程不透明—這個數量上不是最多但傷害指數最高的問題

由於很多中介,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中介,他們的服務是全代理性質,消費者交完錢之後,什麼都不用管,就等着最後拿結果就行。

小編個人認爲這種不透明的服務流程是對消費者來說最可怕的風險。因爲任何一個公司,肯定會出現粗心,甚至是沒有責任心的員工,也會有管理疏忽的發生。曾經有顧問在快開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將自己客戶的申請材料寄出去,最後只能忽悠客戶說,學校沒有錄取他。很可怕,對吧?

留學申請對一個學生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人生的轉折點了,如果因爲別人的這種不負責而耽誤,就太可惜了。雖然這種情況從絕對數量上來說,不算多,但是對消費者的傷害是很難挽回的。

因此,小編一直強調,無論是自己DIY還是找中介,消費者都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一定要自己跟蹤整個過程。在選擇留學中介時,儘量不要選擇那種申請郵箱不給自己,申請號也不給自己,甚至文書材料也不給自己看之類的完全不透明的公司。

第二個:文書套模版,質量差

這個從數量上來說,絕對是排第一的。

關於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大家可以發現:由於中介的服務流程中,是由獨立的文案團隊來進行客戶的文書寫作工作,而大多數中介的文案不會有機會跟客戶溝通,所以無法瞭解客戶的情況,難以做到個性化。而且中介流程中,大量的文書寫作工作都會堆積到9-11月,在這三個月要完成全年客戶量70%以上的客戶的文書,文案即使想跟客戶溝通,也不會有時間精力。所以,文書使用模版的情況很難避免,而且經常會有低級失誤出現。

對此問題,小編想說兩點:

1、如果你是申請一些對文書不太關注的學校,那麼中介用模版文書這種問題其實對學生的傷害不是特別大,畢竟提供文書只是走個過場。但話又說回來,如此的話,又何必找中介給他們白送錢呢??

2、如果你是申請美國top100,加拿大top20,英國的top10,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香港8所公立高校,那麼文書用模版的話就會死的很慘。

因爲你的目標大學競爭激烈,一定要好好體現自己的優勢,纔有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套用文書有多減分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個:收錢之前一個樣,收錢之後一個樣

前些天我們瞭解到一個學生。她花了4w選了國內的一個大中介,交錢之前銷售顧問非常積極,頻繁的聯繫,說要儘早準備申請,時間很緊張了。可是自己交完錢之後,那個顧問就好像消失了。簽約幾個月,沒有任何服務,每次都是學生自己主動打電話找到這個顧問之後,對方就一句話,你託福成績還沒出來,我們也做不了什麼。這個學生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指導,最後不得不退出對方的服務。這家中介,雖然什麼都沒做,但是還是扣了對方50%的諮詢費。

這類問題是消費者吐槽數量僅次於文書模版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中介的銷售顧問,可能是整個服務團隊中能力最強的一環,而且銷售顧問的關注點在於未簽約的客戶,而不是已簽約已申請的客戶,而文案的關注點是前期顧問是否把客戶的資料收齊了,好讓自己開始寫文書。

但是,最重要的申請環節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卻沒有人會關注。

所以大家在選擇機構時一定要分析一下對方的服務流程是怎麼樣的,只是單純的希望有人幫自己完成整個過程,還是希望全程可以有人持續的指導自己。之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流程。

 第四個:低價吸引消費者簽約,籤進來之後,用各種名目收錢

這種現象在中介模式中非常常見。主要的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收取其他名目的服務費,一種是收取錄取學校的排名費。

比如之前,有一個985大學的學生準備申請學校,經過對比選擇了一家比較便宜的中介公司。可是最後等申請完,發現沒有比其他同等條件的學生拿到更好的Offer,還花了比預期更多的錢。因爲那個中介只給他申請4所大學普通大學,爲了拿到更好的結果,就只能加申。可是加一所學校,對方中介會加收他2500塊。有人說不給不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爲所以材料都在中介手裏

更有過分的公司,會在接下來的學費繳納,簽證費,機票環節等等,都不斷加收錢。

第二種是按排名收費。這其實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家長們很願意接受這種方式,因爲中介給自己孩子拿的錄取結果排名越高,看起來就是中介做的工作越多。所以很多中介會有一個定價體系:比如申請top100收兩三萬, top50四五萬,top30收五六萬,top10收八九萬。這種按排名劃分其實並不科學。因爲一個學生的錄取結果是由於學生自身實力和留學機構的幫助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一個學生DIY就能拿到top30的結果,那麼機構收很高的費用的話,就並不科學。

還有些公司會對客戶的獎學金進行提成。從道理上來說,如果給客戶爭取到了獎學金,付出了額外的努力,多收一定的費用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些機構不管客戶最後是不是接受這個帶獎學金的錄取結果,都會收獎學金提成。這就很過分了。

因此小編提醒大家,在選擇留學機構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問清楚,一共有哪些收費的環節,總共要交多少錢,並且在合同中進行明確。如果對方提出按排名收費,那麼學生一定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水平,對比一下此前的錄取情況,理性分析自己DIY可能能夠申請到什麼檔次的學校,對方收的這個服務費對自己來說,究竟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