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教學方式研究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4.04K

隨着社會需求的變化,人們對口語交際能力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而社會口語交際實際的需求則要求學校應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爲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將原教學大綱中的"聽話說話"修改爲"口語交際",並把口語交際能力作爲小學語文各個學段的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口語交際課作爲小學語文新教材的一種新課型,不少教師在執教時深感困惑,力不從心,因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認爲很有必要探索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模式。

口語交際教學方式研究開題報告

模式,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標準樣式,它是研究複雜事物或過程的一種科學方法。模式,也是一項活動的基本特徵,作爲口語交際課,一定有其特定的教學要求,其教學過程也一定有規律可循。爲此,筆者根據近幾年的實踐體會和探索,着眼於"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這一教學目標,從"創設情境""感受擬說""自由表達""合作交流"和"拓展創新"這五個方面談談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模式。

一、 創設情境

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和諧民主的氛圍則是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所以,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依據教學內容,儘量模擬社會生活口語交際的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無拘無束地自由表達,這既是口語交際訓練的首要環節,也是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途徑。教學中,筆者主要創設以下三種情境。

(一)創設教學內容情境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不僅要憑藉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豐富教材內容,充實教材內容,這樣才能滿足生與生、師與生雙向互動交流的需要。比如《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教師除了根據教材讓學生說養過什麼小動物,最喜歡哪種以及爲什麼喜歡以外,還可創設不同小動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一種小動物,在課上說說小動物的特點。養過小動物的同學還可以說說自己是怎麼養的;沒有養過小動物的同學,還可以採訪養過小動物的同學,學習養小動物的經驗和有關動物學的知識。

(二)創設學生生活情境

口語交際是日常的生活交際,是現代社會必備的生活技能。因此,教師應創設多種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調動學生生活感知,生活積累,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有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設計問路、購物、採訪、打電話、禮貌用語、日常用語、日常會話等多種多樣的生活情境。如"購物"還可以具體設計出去"農貿市場買菜"的情境,去"百貨商場買玩具"的情境,等等。學生在這些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交易和適應市場經濟等生活技能,爲"學會生存"奠定了基礎。可謂一舉兩得。

(三)創設社會生活情境

根據時代的主題和社會生活的突發事件或不良現象創設社會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這些社會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人生態度。如利用課件顯示路人隨地吐痰的情境,讓學生與"吐痰者"對話,使"吐痰者"懂得吐痰與傳播疾病的關係;創設醫護人員奮不顧身搶救"非典"患者的情境,讓學生與醫護人員對話,感受並學習醫護人員那種爲救死扶傷所表現出來的奮不顧身的崇高精神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因爲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而電影、電視、廣播等媒體語言對學生口語發展的影響不可低估。要讓學生從小學會理解、分析、判斷這些媒體傳播的信息,選擇和利用合適的信息源,逐步培養學生的陳述、說明、辯論的能力,培養人際和諧交流的.態度。

二、感受擬說

口語交際課的教學,必須凸現以學生爲本的觀念。以學生爲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體現在口語交際訓練上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習的效果出發,在訓練目標上體現自學能力的培養,也就是在教給學生一些科學的、基本的學習方法的同時,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學習的開放式口語交際教學模式,即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探索,主動參與並體現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由"創設情境"到"自由表達"要經歷"感受擬說"這樣一個環節。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感受情境的過程中,必須動眼看、動耳聽、動腦思;而看、聽、思的過程也就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索的過程,這一過程越充分,學生說的內容也就越具體、越生動。

(一)看

看是將形象轉換成語義的過程。要讓學生較好地完成這一過程,則必須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這就要讓學生懂得以下兩個方面。

1.觀察要有順序 觀察有序,才能思之有序,言之有序。如,觀察環境、景物、場面等,應十分注意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東到西或由西到東,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逐步進行觀察。

2.觀察要有重點 觀察不僅要了解全貌,還必須找出重點,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徵的部分。因此,在日常觀察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結合起來,把握事物的特徵。

(二)聽

聽是將語音轉換成語義的過程,只有提高聽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個方面。

1.聽記詞語,增加聽的容量 聽記詞語訓練,應由少到多,逐步增加聽的容量。一位特級教師在執教《我們家的貓》這一課時,對學生進行與衆不同的聽寫詞語的訓練。第一次只聽寫一個,第二次一下子報出兩個,第三次按意義聯繫一下子報出三個、五個,每次只報一遍,這樣不斷增加聽記詞語的數量。

2.聽讀段落,抓住重要信息 如《我們家的貓》最後一段,可按不同的要求對學生進行三次聽記訓練:第一次聽,記住能表現小貓頑皮的詞語;第二次聽,記住一句能表現小貓頑皮的句子;第三次聽,記住幾句能表現小貓頑皮的句子。在交際場合中,傾聽對方說。話,迅速抓住對方言語中提供的信息,這正是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素質。

3.聽讀全文,明晰課文條理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利用聽讀全文這一方式,訓練學生理清對方說話條理的能力。因爲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寫作範文。條理性很強,教師範讀課文一遍、兩遍甚至三遍,讓學生明晰課文的條理。久而久之,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便會領悟到怎樣理清課文條理,並逐步在口語交際中鍛鍊這一能力。

(三)思

思是以感受情境爲基礎,並藉助於看或聽,將形象或聲音轉換成語義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是思考兩個方面的內容。

1.情境提供的信息 對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應該進行篩選和整合,以解決"說什麼"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要區分出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情境中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什麼;這些事物組合起來表示一個什麼主題。

2.內部語言的組織 根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組織好內部語言,主要是解決"怎麼說"的問題,這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爲此,教師一方面要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深刻性,一方面要提高學生語言的規範性、條理性、機敏性,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度,具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快速的語言組合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內部語言的速度快於外部語言的速度,即是一種想得快,但一時又找不到相應的詞語來表達的現象,故學生在講話時會出現"嗯……啊……"等墊語增多和語流中斷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創設情境"到"自由表達"沒有經歷"感受擬說"這樣一個環節,或者是"感受擬說"這一環節所給的時間不夠。此外,在"感受擬說"這一環節,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邊看、邊聽、邊記、邊想的習慣,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交際態度和交際習慣。

三、自由表達

口語交際的聽說過程是一個不斷接收和表達的過程,由"創設情境"到"自由表達"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接收理解一內化語言一外化表達"的過程;而要讓學生敢於自由表達,樂於自由表達,善於自由表達,教師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一)氛圍的和諧性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從興趣、情感的激發人手。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那種至高無上的架子,要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思維與語言的表達方式,要正視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只有營造這種和諧的交際氛圍,才能真正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敢於、樂於與人交際。

(二)交際的互動性

衆所周知,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聽懂對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對方交流信息的要點,而且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因此,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語言信息的往來交互,語言信息呈雙向或多向互動傳遞狀態。口語交際正是在雙向或多向互動中實現語言信息的溝通和交流。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想說、會說、善說。

三)能力的綜合性

不少教師把口語交際能力狹隘地理解爲"聽的能力"與"說的能力",這有損於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性。口語交際能力的構成因素分爲兩大類,一類是非智力因素,如交際的興趣、情趣,聽說的儀態、習慣等;一類是智力因素,如臨場應變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的敏捷性,表情達意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組合的快速性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性決定了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目標: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四、合作交流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往來交換思想、看法、意見,交流經驗、成果、情感,或者買賣東,西,尋求幫助,交涉事情等待人處事的活動,必須要有交際對象,構成交際關係,形成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才能進行。而合作學習的最大優點,則是創設良好的語言溝通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合作與交流,學生間相互啓發,相互交際,在交際中相互學習,在聽說中相互補充、評價、啓發與促進。因此,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要有雙重的角色意識,注意角色的轉換,師生之間構成教與學的雙邊關係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像日常社會口語交際那樣互爲對象,構成交際關係,並模擬生活實際雙向互動地進行訓練,才能體現出口語交際訓練的特點,切實鍛鍊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拓展創新 通過拓展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來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生活與語文、交際與生活的關係。

(一)生活與語文的關係

在課堂學習中,學習材料的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而更多的是學生的生活材料。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活即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的空間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因此,口語交際訓練應立足課堂,向課外、校外開放;立足教科書,向書外開放。這就是說,倡導走出灌輸、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

(二)交際與生活的關係 生活中離不開交際,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素質和技能。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聽、不會說、不會口語交際的人,在這樣的社會裏,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因此,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滲透於各學科的教學之中以外,還應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動態的、生活化的、實用化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形成積極、富有成效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

通過拓展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正確認識生活與語文的關係,交際與生活的關係,把學生的思想引入到以前沒有探究過的問題上去,通過觀察、閱讀、蒐集、討論和相互的交往,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認識,把學生帶進一個新領域,把學生的思想引向一個新的境界,把學生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把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之目的。

綜上所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而從"創設情境""感受擬說""自由表達""合作交流"和"拓展創新"這五個方面來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則有助於達到這一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