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違約後果及處理方法

學識都 人氣:5.49K

 協議解除

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違約後果及處理方法

概念

爲了維護就業協議書的嚴肅性和學校的聲譽,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後,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應認真履行協議。倘若畢業生因特殊原因要求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已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如要違約,需辦理解約手續。

 步驟

1、到原籤協議書的單位辦理書面同意的解約函(蓋單位公章)。

2、向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闡明解約理由),並附上單位及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審覈同意的解約函,交招生就業辦。

3、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審批換髮新的《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的解除分爲單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單方解除,包括單方擅自解除和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單方擅自解除協議。屬違約行爲,解約方應對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業協議有法律上的或協議上的依據,如學生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就業協議,畢業生錄用之後,可解除就業協議,或依協議規定,畢業生未通過用人單位所在地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協議,此類單方解除,解除方無須對另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二方解除,是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經協商一致,消滅原訂立的協議,使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此類解除因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的體現,雙方均不承擔法律責任,雙方解除應在就業計劃上報主管部門之前進行,如就業派遣計劃下達後雙方解除,還須經主管部門批准辦理調整改派。

 違約後果

就業協議書一經畢業生、用人單位簽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則違約方應向權利受損方支付協議條款所規定的違約金,從實際情況來看,就業違約多爲畢業生違約。

 違約結果

畢業生違約,除本人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外。往往還會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主要表現在:

 關於違約的建議

1、新單位是否比原單位高一個檔次?即:是否值得爲了新單位而違約原單位?如果兩家單位差不多,建議最好不要違約。

2、新單位給的最晚簽約期限是什麼時候?如果跟原單位提出違約,能否在新單位的簽約期限前辦完?如果沒有把握,建議不要違約。

3、原單位以前是否有過成功違約的案例?影響如何?如果以前的違約案例大多不順利,建議不要違約。這裏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原單位對待你違約的態度。畢竟,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爲,對單位造成損失,對個人聲譽和學校聲譽都會造成很壞的影響。這個態度決定了你能否順利違約、違約需要的時間,以及能否及時與新單位簽約。

建議:

1、與新單位坦誠相告,說明自己的情況,詢問能否寬限時間。新單位也許不接收違約的學生,也許不會給你放寬時間,這樣的話,你就不有費那個勁了。當然,你也可以不說,但你必須確保,在新單位簽約期限前,你能順利跟原單位辦完違約,拿出新三方。否則,你極有可能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危險。

2、與原單位一定要好好協商,態度誠懇一些,說清楚自己爲什麼違約,併爲自己的行爲向對方道歉。同時,要儘可能減少你的違約給學校聲譽造成的損失,因爲那家單位很有可能因爲你的違約而改變對你的母校的學生的印象,明年就不來你的母校了,受害的還是下屆找工作的同學。所以,要想辦法來彌補。通常,可以寫一篇態度誠懇的公開道歉信;給單位寫一份內容詳細的建議書,對單位未來的發展、明年的招聘工作等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向單位推薦幾個自己的同學,希望能給他們機會。記住:當你放棄機會的同時,別忘記了給周圍的'同學爭取機會。

總之,還是那句話:自己做事要經過慎重考慮,不要輕易的簽約,更不要輕易的違約,那樣無論對誰都是巨大的傷害。對於你的每一個決定,自己都要爲此承擔相應的後果和代價。

辦理違約流程

由教育部學生司印製、學校下發的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每位畢業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編號固定)。畢業生通過“雙向選擇”確定接收單位,並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就業協議書》一經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畢業生應認真履行協議。若畢業生單方面違約,按規定應承擔違約責任。

已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如因特殊原因違約,需辦理如下解約手續:

1、向所在分校(工作站)提出書面申請(闡明解約理由);

2、負責畢業生就業的分校(工作站)領導簽署意見並簽字、蓋章;

3、到原籤協議單位辦理書面同意解除就業協議的公函(蓋單位公章);

4、持分校(工作站)簽字、蓋章的書面申請、原單位同意解除就業協議的公函和原《就業協議書》,報校招就業指導中心就業辦;

5、校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就業辦公室根據學校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報招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審批;

6、審批通過後到校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就業辦公室領取新的《就業協議書》;

7、複製、複印《就業協議書》無效。

辦理違約要經過這樣嚴格的手續和程序,體現了就業協議的嚴肅性和國家就業計劃的嚴肅性。因此,我們不得不十分慎重。同時,特別提醒畢業生同學:請慎重選擇就業單位、慎重簽訂就業協議、慎重考慮違約事宜。雖然違約是我們的權利,但是它畢竟帶給各方不少的麻煩,承擔違約責任時還帶給父母一定的經濟負擔,自己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