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至上高等教育公共性缺失

學識都 人氣:2.51W

編者按 2009 年4 月16日,《光明日報》以“‘就業至上’成就連年高就業”爲題,報道了黃岡師範學院堅持“就業至上”辦學理念,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長篇通訊。令本報編輯部感到欣慰的是,這篇報道引發了強烈反響,既有贊同將“就業至上”上升

就業至上高等教育公共性缺失

爲辦學理念的,反對的聲音也很尖銳。大學辦學理念是對大學的追求與運作觀念的高度概括,體現了大學在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和怎樣辦大學問題上的終極價值標準。毫無疑問,“就業難”是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是對社會、學校,還是對家庭而言,就業問題無疑是重要的。“就業難”能不能正確反映當代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徵,“就業至上”可以不可以成爲學校重視就業工作的行動口號?可以不可以成爲辦學理念?真理愈辯愈明。今天本報將這些不同的觀點闢專版集中刊登,以饗讀者。

大學教育應當培養怎樣的人

——與《“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值得商榷》一文作者商榷

李金奇

4月21日,《光明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爲“‘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值得商榷”(以下簡稱《商榷》)的文章,對“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引用一位哲學教授演講中的觀點,認爲大學教育的目的應當是“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而不是使人成爲“某種人”。就業教育只能使人成爲 “某種人”;因此,“就業至上”是一種功利性極強的實用主義辦學理念。文章提出的其實是事關高等教育價值目標的一個古老的問題,但作者在文中透露出的關於大學教育人才培養價值目標的認識理念,卻代表着一部分人在高等教育價值觀方面的一種偏狹的、教條式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方法。

仔細研讀那位哲學教授的論述,其實人家的論述還是嚴密的。《商榷》在文中引用了哲學教授演講的原文:“教育是使你首先能夠成爲一個認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這個歷史的現代公民。我們只有能夠成爲人,才能夠成爲某種人,才能夠去掌握某種專門的知識、技能,去從事某種專門的職業,去扮演某種特殊的角色,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我。”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在哲學教授那裏,大學教育“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與使人成爲“某種人”並不是一種絕對排斥的關係,而是一種相容的關係,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僅此而已。由此可見,《商榷》一文首先是誤讀了哲學教授演講的精神內涵。

當然,《商榷》一文引用哲學教授的論述僅僅只是爲了支撐自己的觀點,作者終究是要用哲學教授的論述,來擊中“就業至上”辦學理念的“ 要害”。按照《商榷》一文作者的邏輯,在“就業至上”辦學理念指導下,大學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只能是適應社會特定職業需要的“某種人”,這種教育理念與實踐與大學教育應“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的價值目標是相悖的。顯然,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在理論上是機械的;對於當下的高等教育實踐,這樣的論述也只能是徒然地增加一些思想理論上的紊亂而已。

無論人學的理論有多麼深奧,“人”與“某種人”絕對不是兩個相互分裂的概念。換言之,在當今社會,作爲一個認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這個歷史的現代公民,與掌握某種專門的知識、技能,從事某種專門的職業的“某種人”應當是一個統一體。就個體的人的發展來說,首先使自己能夠成爲“人”,進而在此基礎上成爲“某種人”,這樣的邏輯推演或許並沒有錯;但如果一定要把教育對“某種人”的培養與教育“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之間對立起來,則顯得有些離奇與荒謬。從理論上說,高等教育的目標,原本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認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這個歷史的現代公民,和掌握某種專門的知識、技能,從事某種專門的職業的“某種人”的統一體。這一點毋庸贅述,只要去看一看我們的高等教育法便一目瞭然。從教育的實踐過程來看,在個體的人的教育和成長中“人”與 “某種人”的養成是不可能絕然分離的,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也往往很難按照一定的程序,先去把學生培養成“人”,然後再去把他們培養成“某種人”。一方面,對於青年學生開展的一個合格現代公民的教育,固然有利於學生成爲適應社會、職業需要的的合格的“某種人”;但另一方面,真正的職業教育同樣有助於學生全面素質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恰恰相反,如果我們的大學教育始終停留在所謂的“人”的教育上,而不能使這種教育有效地適應、服務於現實社會,那麼,學校教育培養出的這種所謂的“人”終究是與教育的終極價值目標相悖反的。簡而言之,大學教育着眼於培養“某種人”這樣的理念本身並沒有錯,只要我們在教育的實踐中能夠把具體的職業人才培養規格,與作爲一個現代公民的基本的素質要求結合起來,就可以比較圓滿地實現學校教育人才培養的價值目標。需要注意的,倒是教育脫離現實社會發展的實際,只是按照一些教條式的價值理念去進行所謂的人才培養與塑造。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致命的弱點,時至今日,這種教育脫離社會發展實際的傾向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堅持就業至上,是現階段大學教育特別是地方普通高校爲實現學生個體自由、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沒有學生成功、順利地實現就業,就沒有他們最基本的生存空間與人格的尊嚴,更遑論有所謂的個體的自由、全面、協調發展。正如總理在西安大學生招聘會現場所強調的,就業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僅關係國家經濟發展,也關係個人的前途。從這樣的意義上說,堅持“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是一種最人性化、最關注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教育理念;把“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說成是一種功利性極強的實用主義,起碼是對這種教育理念的誤讀。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都應當着眼於把學生培養成認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這個歷史的現代公民,和掌握某種專門的知識、技能,從事某種專門的職業的“某種人”的統一體。

(作者爲黃岡師範學院副校長、教授、教育學博士)

“就業至上”

——地方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黃明東 羅志敏

“民生至上,就業優先”已是當下社會的普遍共識。目前,針對國內外緊張的經濟形勢和大學生的“就業難”現象,一些地方高校以“就業至上 ”爲中心謀劃佈局,這既讓人佩服其面對現實的清醒態度和把握現實的能力,也爲其在辦學實踐中取得的成效——大學畢業生的“高就業率”而振奮。

高等教育的大衆化、人才培養的市場化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的新現象,而“積極應變,與時俱進”也應是高校辦學理念的重要特徵。近年來,一些地方高校主動融入到時代的潮流中,明確提出把“就業至上”作爲指導其自身辦學實踐的辦學理念,以“就業”指導“辦學”,將“人本”與“市場”相結合,把“素質”與“技能”相貫通,以過硬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凸顯自己獨有的優勢,並以此確立學校的社會地位和品牌影響,這可以說是地方高校從“以人爲本” 到“以學生爲本”教育指導思想的延伸與跨越,也是其實現“開門辦學”辦學思路進一步的具體化,更是我國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一次創新之舉。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成爲制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發展的一個瓶頸。而“就業至上”指導下的高校辦學實踐,無疑是縮短了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使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養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衆所周知,高校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爲社會培養各個方面所需的人才,從而更好地體現高校作爲“人才孵化器”的特色和優勢。爲此,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適應社會需求,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其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培養能進入社會並能在社會上“就業”乃至“安業”、“樂業”和“創業”的人才。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些地方高校把“就業至上”作爲自身辦學的價值取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取的。

大學畢業生能否就業不僅是代表一所高校辦學綜合水平的“面子”工程,而且也直接關係到高校對後續新生的吸引力,關係到高校的生命力是否能得以延續。在以往的辦學實踐中,我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出現了不能準確定位,不能安心於位的局面,即不把自己的生長點建立在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的命運上,而是背離了必須在與社會的互動中求發展的規律,追求自身的封閉發展和孤芳自賞,結果出現了發展模式單一、培養人才雷同、辦學特色缺失等弊端,最終造成了政府、社會、家長以及學生多方的不滿意,高校發展也因此缺乏必要的支持而舉步維艱。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推進與完善,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已逐步走向市場化。與此相應,高校人才產品也必然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由此帶來的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已迫使我國高校開始反思多年來因循的辦學模式。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提出“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不僅可以作爲學校的一種教學方針,也可以作爲學生一種學習方向。對於一個地方高校來說,如果能圍繞學生未來的就業找準自己的發展位置,即充分整合自身的辦學資源和條件,注重教育質量的提高,不斷提升學生就業所需的綜合素質以及就業能力,使他們不僅在社會上能就業,也能安業、樂業和創業,這不失爲地方高校的發展中闖出的一條能體現自身辦學特色的新路。

如果說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只是高校擺脫發展困境的一時之需的話,那麼高校把“就業至上”作爲自己的辦學理念,可以說是豐富了我國高校辦學的理論體系,是貫徹“有所爲,有所不爲”指導思想的生動再現,也是崇尚實用、服務地方、面向大衆等辦學方向的集中體現。“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綱舉目張,它把高校從傳統的精英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是對當今大學辦學理念的“細分”。針對“就業至上”這一高校的辦學理念,也有學者給予了質疑,“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爲某種人,而是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這句固然沒錯,但其“成人”也好,或“成爲某種人”也罷,這種“人”最終還是要立足於社會、適應社會、爲社會服務。高校辦學的成功與否,最終還是要看其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否爲社會所接納來衡量和檢驗。因此,就業既關係到大學生今後的發展前途,也是一個高校辦學綜合成績的“晴雨表”。這就需要高校以辦學理念的更新爲突破口,確立起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治校方略,建立起多樣化、發展性的人才質量觀,構建起實踐性的、面向就業市場的教學體系,以使高校能真正擔當起無愧於社會、無愧於時代的光榮使命。另外,“就業至上”所強調的“培養的人才要適應社會的需要,滿足社會的要求”,不僅僅是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專業技能的要求,還包括個人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修養、應變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

(黃明東,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羅志敏,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

“就業至上”不宜上升爲辦學理念

李 巍

高等教育擔負育人和發展新知識兩項基本職能,其社會服務功能也是在這兩項職能的履行中得到實現的。就育人而言,首先是要培育人性完善

的人,其次纔是要培養具有能適應社會需要的知識技能的人,只有始終堅持這一至上標準,高等教育才能在引導青年爲社會服務過程中促進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育人功能將青年培養爲具有獨立人格和判斷力的人,他們通過理性選擇樹立與社會發展相契合的理想抱負,憑藉在將道德、人格和知識技能融入社會的過程中獲得發展。前哈佛校長哈里·路易斯曾說:“大學教育最終目標是教育公民意識,鼓勵和激發學生相信充實的人生,如何爲公衆服務,確立道德準則……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理解過去,由此讓他們能爲未來負責。”

如果僅以讓學生畢業後得到一個工作崗位作爲評價教育的至上標準,讓“就業至上”位列“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一系列核心問題之上,就意味着違背了經過歷史和實踐檢驗的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則和價值準繩,將無法回答教育發展中的基本問題。就業畢竟是面向確定的職業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面比較狹窄。如果以就業爲準繩,只有那些技能性課程甚至只是其中極少數職業需求旺盛的技能性課程會受到追捧,而一些當前就業情況不理想的學科專業會受到冷落,學生是否就不再需要學習這些課程了呢?這些學科專業是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呢?如果失去學生、失去資源,那它們的發展空間又在哪裏呢?如果隨着社會發展,增加了對這些專業人才的需求,又將如何處理人才斷層的問題呢?而如果學生職業轉換了,又要怎樣面對新的'技能需求呢?“就業至上”上升爲辦學理念,無疑會使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價值取向無所適從。

面對研究型大學和職業院校的“夾攻”,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不宜爲了增加競爭籌碼,將“就業至上”作爲辦學理念。在高度競爭環境中,美國私立大學的發展經驗可以引爲借鑑。私立大學比其他學校更需要爭取學生和捐贈人的認同。這一壓力促進了優秀的私立大學更加註重明確定位,發展多樣化教育,加倍努力保持良好的學術聲譽,在學科發展、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法上下功夫、開創新局面,通過更好地滿足社會新的人才需求和知識需求開闢發展空間。同樣,地方高校不宜以重視市場價值爲由將“就業至上”作爲辦學理念。中外無數教育實踐都證明——無論面臨怎樣的挑戰,有價值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創新都只能從培養適應社會長期發展需求的人才入手,打破狹隘的地方主義和本位主義,通過實現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社會優化配置來實現;而單純提高就業率,只能暫時延緩和掩蓋教育資源配置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高等教育不僅要面向社會還要面向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乎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長遠。教育的前瞻性正是求學的年輕人爲了彌補自身見識不足所孜孜以求的,不能爲了短期利益就放棄堅持這一寶貴价值。地方高校主動求變並不表明要以滿足就業需求爲轉移,將教育的主導價值標準讓位於就業。就業環節是學生成長中社會角色轉換必然要經歷的考驗,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創造條件給予幫助,但不能越俎代庖只予人以魚。高校只能更加專注於育人職能,更多地發揮“授人以漁”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職業多變的就業背景下不斷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能僅僅以一次性解決就業的成效作爲地方高校工作的追求。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

“就業至上”:普通高校迫不得已的突圍

林 傑

2009年是“就業年”,大學生就業成爲舉國關注的話題。在金融海嘯的裹挾下,大學生就業也成爲世界性的難題。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600萬,而加上往年沒有就業的畢業生,目前待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保守估計在1000萬人左右。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調查顯示,2008年新增失業青年中,高校應屆畢業生達41%。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等教育的投資理應得到補償。這是硬道理。高等教育以人爲本,即是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爲本,即是以學生就業爲本。就業形式如此嚴峻,黃岡師範學院在外部條件不可變更的情況下,先練好內功,積極調整辦學思路,保證就業率,以應對外部不利環境。其做法值得肯定、倡揚。

辦學理念並非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它是一個學校在一定時期的有關學校管理與運作的指導思想。我們不能轉移概念,將一切都上升到教育理念的高度,來置疑一種行之有效的辦學方式。如有論者高揚一種抽象的教育目的論,而無視普通院校嚴酷的市場競爭與嚴峻的就業形勢,這樣的指摘似乎過於輕飄而不得其要。

在高等教育大衆化階段,高等教育目的是一個多元價值體系,高校根據其能級自覺進行分層。一所地方師範院校根據自身特點設定辦學目標合情合理。黃岡師院畢竟不是北大清華等重點研究型大學,有金字招牌的保障。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態勢下,在勞動力市場分割已然劃定的條件下,普通公立院校與民辦高校的畢業生沒有名校畢業生“自願失業”的資本。它們必須將學生招進來再送出去。保持較高的就業率是影響學校形象及生存的重要標識。這些學校爲拓展生存空間,就業率自然成爲其生命線。

有學者認爲,我國現階段大學生失業屬於結構性失業,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失業或者人才培養過剩。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仍急需大量高級專門人才。中國依然是人口大國,而非人力資源大國。如舉措得當,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應該能得到緩解。黃岡師範學院在“就業至上”理念的指導下,全校自上而下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緊盯人才市場,適時調整專業設置。甚至不惜採取一些獎懲手段,調動學校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利用各自的社會關係網絡爲畢業生尋找出路。這不失爲富有人性的舉動。

實踐證明,許多大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也有自身的主觀原因,如個性的不利因素。而學校恰恰能夠彌補學生這些缺陷,進行性格拓展訓練、就業指導,提高學生應聘的技能技巧。但中國高校的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及就業教育卻相當滯後,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遠不能比。發達國家的謀生教育、生存教育、職業教育從基礎教育階段一直貫穿到高等教育階段,另外還有完善的失業保障體系。而我國近期對京津地區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受訪學生對於本校提供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都覺得作用有限,甚至毫無用處。黃岡師院能將就業指導教育貫徹始終並行之有效,實爲難能可貴。體現了對學生負責任的心態。

但是,成功的個案不一定能推及全體。在我國擴招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依賴於政府的宏觀調控、勞動力市場供需水平與發育狀況、學校教育、學生個人及家庭等等因素。就業難的治本之策取決於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決定於我國能否最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彌合地區差異、放開戶籍制度,等等。個別或一些學校的高就業率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全國就業難的形勢。

另外,黃岡師院的許多舉措是不得已而爲之,體現爲工具理性的有效運用。可以說,黃岡師院就業工作的成功既是技術手段的成功與其說是理念的成功,也是一種理念的彰顯。一般普通院校以市場價值爲取向無可厚非,但完全圍繞就業市場去轉,確實要冒許多風險。

所以,黃岡師院奉行“就業至上”是在就業危機、金融危機及高校連年擴招等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地方本科高校的一種選擇,而非中國所有高校的必然選擇。縱使非議之聲有之,卻也不得不認可其行事的正當性。誠能如其如願:育人與就業兼顧,通識教育與職業並舉。那是再好不過。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從“就業至上”看高等教育公共性的缺失

李 勇

黃岡師範學院以石破天驚的勇氣和魄力喊出了“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並堅持認爲這種理念可以作爲“很長一段時間內地方普通高校

辦學實踐的基本理念”。觀其理由有三:“就業至上”着眼於滿足大學生的實際就業需要,契合了高等教育的市場價值目標,是地方普通高校辦學和發展的現實選擇。

筆者認爲,“就業至上”的錯誤在於,混淆了高等教育的手段與目的,將手段變爲目的,而目的則被遮蔽甚至消解。就該種理念的本質而言,是對高等教育公共性的“異化”。

高等教育不只是學生的個人需要,更是全社會的需要

誠然,學生就業工作事關民生髮展,關係大學生切身利益,應當成爲高校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高校工作的着眼點和工作重心如果僅僅停留在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高度,那麼它就明顯地矮化了高等教育的公共物品屬性,必然導致高等教育對社會需求的忽視。因爲,學生個人就業問題的解決,並不能必然達成社會文明程度和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並不必然滿足全社會的總體人才需求。不僅如此,“就業至上”甚至有可能給社會公共利益帶來負面效應,不利於人才和資源的最優配置。從學生個人需求出發的“就業至上”理念,不論從主觀還是客觀來講,都有忽視社會公共利益需求的缺陷,其結果就是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喪失!

高等教育具有多元價值目標,必須分清主次

高等教育的過度市場化以及對其市場價值目標的過分強調,正是目前很多國家高等教育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毋庸置疑,高校調節高等教育內容和形式以協調適配市場需求的適度市場化措施,是有利於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資源配置效率的。然而,“就業至上”的理念卻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它將高等教育的市場價值目標置於所有其他價值目標之上,一切以就業爲導向,頗有“以就業工作爲綱”之勢。

“市場價值目標至上”的“就業至上”理念的缺憾有四:一、政府層面,在對待以“就業至上”爲辦學理念的高校時,必然降低重視程度,減少財政撥款,讓市場發揮配置作用,而這種結果相信不是高校想要的;二、社會民衆層面,“就業至上”的高等教育將不再神聖,而子女教育就是以就業爲目標,“找份好工作”,而非讓孩子的全面自由發展,成爲家長們的普遍觀念;三、受教育者層面,將就業當作自己大學學習的首要目標,心浮氣躁,忽視理論知識,不能合理分配學習與實踐的時間,最終造成知識結構的失衡,能力素質的不足;四、市場用人單位層面,容易受應聘者表面簡歷的“欺騙”,難以找到真正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最終不利於單位的長遠發展。

高等教育主要由地方高校實施,更不應忽視地方高校的社會公共責任

一個國家的綜合性研究大學畢竟只是極少數,而作爲高等教育主體的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質量、教育成果纔是高等教育水平的決定因素。因而實際上,地方普通高校肩負着更加普遍和更爲重要的道義責任。如果在面臨嚴峻的就業課題和自身的發展定位問題時,地方普通高校“自甘墮落”,將自己降格定位爲“就業培訓班”,那麼就必然會導致我國整個高等教育水平的下降。縱使是幾所研究型大學培養出了些許經天緯地之才,那也只能是高等教育整體低水平下的鳳毛麟角。更具體地說,如果地方普通高校真的走上了“就業至上”的辦學道路,那麼他們就是在藐視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是在規避自己的社會公共責任。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就業至上”辦學理念三辨

袁小鵬

在對我們黃岡師範學院“就業至上”辦學理念的批評、指責中,有一種觀點很具代表性,那就是認爲當前高等學校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是對的,但是,把“就業”提高到“至上”的地步,進而上升到辦學理念的層面則不夠妥當。這一問題的實質即在於人們對於“就業至上”辦學理念應當如何理解和認識,以及學校教育工作實踐如何貫徹實施這一辦學理念。

首先,“就業至上”是我們學校辦學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本質上體現着與我們這所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精神的一致性。誠然,“就業至上”反映着我們這所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一種價值選擇;但是,“就業至上”僅僅只是學校現階段辦學理念的內涵之一,它所體現的教育價值取向也僅僅只是學校教育多元價值體系中的一個構成要素。當代高等教育的價值內涵與目標是多元的,一所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目標體系也必然是多元結構的。從理論上說,“就業至上”體現着當代高等教育的市場價值取向,但它與高等教育本體價值之間並不構成根本的對立與排斥;高等教育的人文關懷和人本價值與其服務社會、適應市場的理念和原則之間,既有矛盾衝突的一面,也有相互之間的促進和融合。根據當前學校教育運行、發展的形勢與任務,我們學校確立了“科學定位、內涵發展、特色強校、規範創新、就業至上”的二十字辦學理念,“就業至上”作爲學校辦學理念的內涵之一,體現着與學校爲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教育方向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本質上的契合。

其次,“就業至上”的人才培養觀是以教育適應社會需要和適應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需要的基本理念爲前提的,它同人們通常所說的“訂單式 ”的教學也有着本質上的區別。自從2005年確立“就業至上”辦學理念至今,我校初步建立起了以“就業至上”辦學理念爲指導的“一個目標、兩手抓”的大學生就業促進機制。即,以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爲目標,一手抓就業教育與服務,通過建立全員參與、全方位投入的大學生就業教育、服務工作機制與體系,努力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一手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從根本上化解大學生就業難題。簡而言之,“就業至上”的背後有着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強有力的質量工程的的支撐,“質量至上”是“就業至上”的根本保障。

第三,“就業至上”是我校基於現階段地方高校辦學實際做出的一種現實選擇,它不同於那些具有普適性的高等教育理念。作爲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它應當是切合當下學校教育運行與發展的實際並富有個性特色的,這大概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辦學理念與一般意義上的教育理念的區別。“就業至上”一方面體現着當代高等教育的市場價值取向,有着其作爲高等教育價值理念的內在合理性;同時,“就業至上”也是基於現階段我們這所地方高校辦學實際做出的一種理性判斷與實踐選擇。多元化發展趨勢是進入大衆化發展階段的高等教育的一個基本的表徵,在高等教育的系統中,作爲地方普通高校與那些研究型大學,他們各自承載的歷史責任與使命是不同的,這些學校在發展思路和實踐模式上也有着許多差異。正因爲如此,我們從來沒有打算實際上也不可能將“就業至上”的辦學理念強加於人;同時社會也應當允許甚至倡導人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就高等教育的價值理念和發展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當然,我們也十分高興與教育同行們一道就一些共同關心的高等教育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探討,開展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