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大學生遭遇求職陷阱

學識都 人氣:2.81W
  隨着畢業時間的臨近,又有不少畢業生開始爲求職而奔波忙碌。由於不少招聘單位抓住大學生急於就業的心態,頻頻設置陷阱,每年此時都有不少畢業生上當受騙。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有着20多年學生就業指導經驗的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文勇,將六種求職陷阱曝光,提醒大學生看清陷阱,避免上當受騙。    晚報記者 詹莉莉/文 趙楠/圖

現狀

五成大學生遭遇求職陷阱

五成大學生曾遭遇就業陷阱    

    

小楊是鄭州某高校的一名畢業生,在一次招聘會上他很順利地通過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面試,隨後被公司通知參加培訓並要繳納300元的培訓費。小楊當時雖然有些猶豫,但覺得機會難得,交完錢後就去公司參加了培訓。培訓後公司又組織進行體檢,體檢費100元,但卻因爲視力較低被公司拒絕錄用。後來小楊發現,幾乎每次招聘會這個公司都在招人,才發覺自己上當受騙。

對此,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文勇表示,央視時空視點聯合智聯招聘網曾對一萬多名求職者進行網上調查發現,55%的求職者遭遇過求職陷阱。他們學校通過對畢業生的抽樣調查發現,20%左右的大學生遭遇過職業陷阱,四成以上學生見過身邊應聘者存在欺詐行爲。

 

剖析

缺乏求職經驗是受騙主要原因

 

4月15日上午,在隴海路段的人才勞務市場,商專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小劉告訴記者, 由於自己缺乏求職經驗,總是被用人單位的高薪條件吸引,因此,他上週被人騙了近300元的培訓費。“現在我都去正規的大型人才市場找工作,這樣感覺安全可靠些!”

和小劉一樣有被騙經歷的同學不在少數。2007年3月,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佈了經過網民選出的“十大求職陷阱”,被選出的十大求職陷阱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試用期陷阱、培訓陷阱和實習陷阱。

隨後記者陸續走訪鄭州多家勞務市場發現,在強大的就業壓力下,不少畢業生一看到招聘單位打着高薪、高職的招牌後,便迫不及待地投簡歷、參加面試、籤合同,而對於職介提供的招工信息的真實性卻很少過問甚至懷疑。有些人甚至認爲,“職介既然收取了介紹費,應該能保證給自己找到工作”。還有人被騙後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

 

提醒

“別想着天上掉餡餅”

“不難看出的是,不管是哪種就業陷阱,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人者其實根本不想用人安排就業,而是利用畢業生求職心切,經驗不足的特點,通過各種手段榨取他們的錢財和勞動力。” 有着20多年學生就業指導經驗的張文勇分析道。

那麼,面對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的求職騙局,大學生該如何進行防範呢?張文勇介紹,首先求職者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理正自己的.就業觀念,“別想着天上掉餡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相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其次要找準自己的就業定位,做自己所感興趣的,從基層去努力做;第三,應儘量瞭解用人單位,抓住單位基本點去落實,如單位地點、效益、通過電話實地考察來了解,直到全部清楚後再去;利用政策法規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此外,還應掌握一些防範陷阱的技巧。凡是遇到用人單位押任何原證件,都先要在心裏打問號,凡是提到就業培訓需要自己交錢的也要打下問號,凡超出想象較高的也需要打問號。另外,要多和老師、朋友以及相關人士交流,遇到問題多請教。

6種求職陷阱 你看清了

受訪專家: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黨委副書記 張文勇

“新人換舊人”

一些單位在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一句“不符合錄用條件”,就將求職畢業生變成了他們的廉價勞動力。此外,有的企業還在試用期上玩花樣,非法延長試用期。他們利用大學生不熟悉國家有關政策,找出種種理由,延長試用期,以獲取廉價勞動力。

專家支招:張文勇提醒求職者,找工作時最好先確定對方是否有要人計劃,不要因爲求職心切匆忙簽下合同,誤入試用期陷阱。

“高薪”誘傳銷

通過招聘之名,反覆強調招聘職位輕鬆便能拿高薪讓求職者從事傳銷工作。

專家支招:而對這種騙術,求職者動腦稍加思考就應有所懷疑。招聘者如果誇誇其談,反覆強調招聘職位輕鬆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他非法機構。張文勇提醒大學生,如果接到不熟悉或未投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應先向有關部門查詢、覈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再去面試。另外,如果一個單位長時期刊登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也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高職”作誘餌

一般以“高職”作誘餌,騙取求職者簽訂勞動合同,求職者虛榮心的作祟是遭遇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

專家支招:張文勇介紹,有些用人單位提供的職位,常常冠以好聽的頭銜,卻強調無需經驗,這裏面肯定大有貓膩。有些招聘單位雖在招聘廣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種職位,其實這些職位都是做業務的,甚至沒有底薪。求職時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

被扣“身份證”

目前仍有相當多的用人單位以便於管理爲由要求職者用身份證或畢業證作爲抵押。這些企業拿了求職者的身份證或畢業證之後,便可以爲所欲爲了。

專家支招:雖然國家勞動部門早就有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都不得以求職者的身份證、畢業證等作抵押。找工作儘量到正規的招聘會,如各大高校每年定期舉辦的招聘洽談會。切記,不要將自己的任何證件交給職介或用人單位,也別將自己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透露出去。

收取“保證金”

張某是鄭州某師專的畢業生,在去年的一次大型招聘會上,她找到一份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對薪酬等都還滿意的她便毫無猶豫地投了簡歷,參加了面試、筆試。然而,簽約時,公司卻要求她交納3000元的保證金,說是避免她在短期內跳槽,保證金在兩年後返還。

專家支招:“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嚮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報名費或保證金。”張文勇提醒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如果遭遇此類問題可向有關部門及時反映。

騙交“培訓費”

很多用人公司以錄取作爲誘餌,騙取求職者培訓費或是要交押金,不僅工作還沒着落,冤枉錢卻花了不少。

專家支招:張文勇強調,畢業生一定要瞪大眼睛想想清楚,要避免求職心切掉入此類陷阱。根據規定,一般培訓費都由公司擔負,一般正規公司會向求職畢業生說明試用期,即使求職者在試用期沒有通過,也會得到相應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