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2.42W

想要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下面是小編蒐集的物流管理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借鑑。

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篇1

畢業設計題目:

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的研究與設計

1、選題依據與意義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這幾年來第三方物流在我國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但是,由於我國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較晚,而且加上內外部環境一些影響因素的存在,導致第三方物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自中國加入WTO以後,越來越多的國外物流企業進入,使得我國物流業的國際化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做爲無論是對於經濟管理部門還是企業而言,爲改變現狀,贏得發展,必須科學合理地分析現狀,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革與創新,以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本篇論文根據相關理論結合實際,分析了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2、設計實施的方法與主要內容

(1)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採用觀察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時查閱有關書籍、文獻資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並給出建議的的相關資料。

(2)研究內容

引言:本篇論文研究的意義

一、第三方物流的綜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

(一)總體規模小,發展潛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較強。

(三)行業集中度較低。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二)企業規模較小,服務水平低

(三)缺乏現代化物流知識和專業物流管理人才

(四) 國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四、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二)對於企業規模較小,服務水平低這一瓶頸,可以發展戰略同盟關係,合理利用社會存量資源。

(三) 重視人才的培養,實施人才戰略

(四)有關部門應健全法律法規

五、結束語:

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的興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存在着諸多的困難,既有物流供需雙方經營觀念、經營模式的問題,又有物流發展環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礙問題。但是在面對這些問題時需要政府、企業和相關中介組織的有機協同,政府政策真正滿足企業需求,企業的外部環境得到優化,中介組織發揮應有的作用,改進和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形成相關組織的合力作用,只要這樣不斷的自我改進第三方物流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佔據一席之地。

3、預期結果和完成進度

(1)1月中旬   確定論文題目

(2)3月 初 —3月15日 準備完成開題報告

(3)3月16日—3月23日 完成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4)3月 24日—4月3 日 完成畢業論文的初稿

(5)4月3日—4月25日 修改畢業論文初稿,並最終定稿

(6)5月9 日—5月10日 進行畢業論文評審

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篇2

題 目 基於缺貨現象的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浙江華潤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系華潤集團旗下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自1998年創業以來,已連續七年進入全國連鎖業百強。目前,在慈溪、餘姚等地區擁有直營、加盟店70多家,便利店65家,並開始逐步向周邊縣市擴展,可以說,在這些地區慈客隆超市是處在壟斷的地位。華潤慈客隆超市始終堅持“真情實意惠大衆”的經營宗旨和秉承“與您共攜手,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全力爲普通老百姓創造一個整潔的賣場環境,提供完善的服務及質優價廉的商品。2005年,自華潤集團收購慈客隆超市以來,華潤集團將利用強大的資金後盾,全力打造現代化的連鎖企業。慈客隆的發展正是本土零售業發展的典型,也可以說明了本土零售業發展的趨勢,所以,以慈客隆爲例來說明本土零售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是很有代表性的,因此,本課題的研究重點就在於研究本土零售業發展中的薄弱和存在的缺陷,做一些探討,以此來得到一些啓發。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外大型零售商進軍中國市場帶來的壓力,國內的零售業不可避免的正在經歷規模快速擴張和經營能力嚴重缺乏的雙重惡性循環,連鎖零售企業追求規模爲目的的運營,往往掩蓋着運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在資源整合和管理方面形成越來越多的潛在危機,企業向各種業態全面擴張資源處處短缺,所以,只有在資源和管理上面處於優勢才能夠在競爭中戰勝對手。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認爲,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只是供應鏈的一個部分。所以,21世紀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而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則成爲企業取勝的關鍵。

供應鏈管理的好壞與否是零售企業經營水平的真實衡量標準,中國零售供應鏈的問題非常嚴重。在某特定時間,始終10%的缺貨率,而這對於一個年銷售額爲1.5億元的門店而言,就等同於830萬人民幣的銷售損失。假設通過優化管理,能把缺貨率減少到3%左右,則可以讓該門店的年銷售增加590萬人民幣。

根據羅蘭.貝格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2003年9月對國內連鎖零售3個城市5家連鎖零售企業的12家大賣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連鎖零售企業商品缺貨狀況會引發消費者的各種反應,最終導致零售企業的銷售損失,48%的人會購買同一品種的替代品,15%的消費者不再購買,31%的顧客會到另一家店購買時再實施消費行爲,顧客的轉店率是37%。在美國的連鎖零售企業如果購買商品缺貨,60.5%的消費者會購買同一類替代品,21.6%的顧客不再購買,14.8%的顧客會到另一家店購買時再實施消費行爲,顧客的轉店率是17.9%。這個研究結果意味着中國的超市將比美國的超市損失更多的顧客,美國市場的平均商品缺貨率爲7.4%。而國內零售商的缺貨率爲10%左右,和國際水平相比差距大。報告表明中國連鎖超市每年因商品的缺貨造成830億元的損失。

筆者研究這個選題的意義在於:

1.缺貨以成爲國內零售業供應鏈管理的瓶頸,如何降低缺貨率是零售企業在競爭中勝出的重要的因素,商品缺貨不僅會直接影響零售企業銷售和毛利總額,而且還會導致額外的人力及庫存成本。同時,商品缺貨率又是反映客戶服務和供應鏈管理水平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通過對它的追蹤,可以發現供應鏈管理中的許多問題。因此。研究缺貨現象實際上就是研究供應鏈管理,從中得出有利的結論加以實施,可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本土零售業對缺貨現象的危害意識不足,對如何解決缺貨問題存在着偏頗,而僅僅是從銷售利潤,門店數量來考慮企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爲應該從對缺貨的認識上,瞭解到供應鏈管理在整個零售企業的運營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加強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從根本上解決缺貨問題,優化供應鏈管理。

二、研究內容

(一)研究框架

一、文獻回顧

1.供應鏈的`相關理論

2.超級市場的供應鏈管理理論

二、國內零售企業缺貨及供應鏈發展現狀

三、慈客隆超市現狀概況

四、慈客隆超市缺貨現象原因

五、完善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的措施

1.導入ECR模式優化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

(1)ECR模式的導入

(2)實施ECR模式影響的領域

(3)慈客隆超市運用ECR模式完善供應鏈管理

2.利用管理和業務規則把業務夥伴納入自己的體系,贏得協作優勢

(1)建立信息交流與共享機制

(2)建立合理的供應商激勵機制

(二)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研究缺貨現象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降低缺貨率,從實質上完善本土零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解決零售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的瓶頸,突破現在的侷限性,轉變傳統的觀念,從優化供應鏈管理入手而不是從規模上來提高零售企業的利潤。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自中國入世以來,國內零售業的發展一直是人們關心研究的熱點,零售企業都是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規模上下足功夫,而對物流對零售企業的影響上還沒有足夠的重視,觀念還沒有更新,爲何在本土零售化運營中,供應鏈管理始終得不到解決,超市在這一塊中流失了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本課題的研究從對基礎的問題——缺貨,來研究超市管理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三、研究的可行性論證

(一)以具備的條件

從一開始確定寫這個選題,筆者已經從多方面掌握了有關供應鏈管理的資料和信息,從很多渠道查閱了可靠的資料,圖書館、網絡等,掌握了第一手數據,具備了分析這個問題的一定能力,並且有基礎的管理知識,在研究這個選題方面也有優勢。

(二)研究方法

1.蒐集資料

查閱圖書館、閱覽室、書店的圖書、雜誌、期刊、資料等,充分利用文獻資料;藉助網絡資源,瀏覽收集相關資料、信息。

對慈客隆超市進行實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2.研究資料

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研究資料時,同時做好資料的記錄。對本文的實地研究主要採用定性分析法。

3.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

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並篩選材料。

4.執筆撰寫

根據自己確定的觀點選取材料,確立提綱論文框架,完成初稿。

5.修改補充

關注新聞及其他刊物,適時補充有益及相關信息,最終成文。

(三)進度計劃

第一階段(2004年12月1

3日—26日,共計2周):收集資料,確定論文題目,列出初步提綱。

第二階段(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16日,共計3周):修改提綱,完成文獻綜述(中文、英文)和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2月1日-2月28日,寒假,共計4周):實地調查研究和分析思考。

第四階段 (3月1日—3月18日,共計3周):修改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第五階段(3月19日—4月10日,共計3周):完成論文初稿。

第六階段(4月11日—5月10日,共計4周):完成論文修改工作,確定終稿,成文並準備答辯。

四、預期成果

從大量的文獻和資料上得出供應鏈在整個超市運營中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改變人們以有的傳統觀念,解決現在本土零售業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問題,加強薄弱環節,從解決缺貨現象開始,全面優化供應鏈管理,爲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龔國華,胡佳粒,張峯.從商品的缺貨現象看零售業的供應鏈管理[J].物流科技,2004,(5).

[2] 肖怡. 零售企業核心能力與供應鏈管理[M].商場現代化,,2001,(7).

[3] 彭蕾, 陳躍剛 ,彭迪雲. 供應鏈管理:入世後我國零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 .金融與經濟,2002,(12).

[4] 徐震宇,何樹東.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2).

[5] 王蓁 .終端爲什麼缺貨[J]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6] 曾慶強 .零售業缺貨癥結[M] .物流時代, 2006,(9).

[7] 陳廣.家樂福超市攻略[J].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6) .

[8]龔國華,龔益嗚.生產與運營管理——製造業和服務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9]都興成.供應鏈管理零售業不可缺[M].中國商人:商業經理人 ,2003,(11) .

[10]中國零售業的缺貨現狀[M].中國企業家,2004.(8).

[11]餘瀅.關於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缺貨的解決方法的探討[M].中國科技信息,2006,(4).

[12]丁可思,楊珊娜,張峯.從"缺貨率"看中國零售業供應鏈的運營優化[M].2003,(11).

[13]佚名.尋找640萬元的門店損失—中國零售商缺貨調查報告全新解讀[M].銷售與市場:中國商貿,2004,(2).

[14] 李素彩.全球零售業缺貨現象分析與對策[M].信息與電腦. 2003,(11).

[15]林巧雲.中國零售業的收購兼併[M].2006,(2).

[16]埃森哲.供應鏈管理揭開零售店貨架上的祕密[M]168,

[17]邁克爾於戈斯.供應鏈管理精要[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5)

[18] Alan Braithwai.全球化供應鏈管理促進零售業發展[J].2002,(5).

[19]Barry Berman,Joel il Management[M]tice Hall,2000.

[20]Ananth Raman,Nicole DeHoratius,Zeynep ution—The missing link in retail operations[J]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1.

[21]Schary Philip B,Christopher Anatomy of a Stock out[J]nal of Retailing,1979.

[22]Wharton ing into the Mystery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 Toyota for the Retail Market?[M].2005,(7).

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篇3

畢業設計類型

1、選題依據與意義

隨着時代的進步和全社會對快遞業發展的要求,如今,民營快遞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本文是在通過對XX快遞的實際瞭解和研究其基本情況之後,提出其公司業務操作存在的現實問題,在具體分析了造成問題的原因之後,立足根本,統籌兼顧,提出一系列用以解決XX快遞企業業務操作問題的觀點、方法。旨在通過改進,調整,更新整個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來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2、設計實施的方法與主要內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觀察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時查閱有關書籍、文獻資料收集現代物流企業倉儲管理系統的相關資料。

(2)研究內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義

一、我國快遞業總體發展水平分析

(一)我國快遞業的發展概述

(二)我國快遞業務操作的基本情況

(三)我國快遞業務操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XX快遞公司業務簡介

(一)XX快遞公司簡介

(二)XX快遞公司業務簡介

三、XX快遞公司業務操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XX快遞公司業務操作的現狀

(二)XX快遞公司業務操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四、解決XX快遞公司業務操作問題的建議

(一)制定業務操作規範標準

(二)改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設備投入

(三)採用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

(四)引進專業型人才,增強核心競爭力

(五)借鑑外來優秀經驗,積極改善自身不足

(六)加強客服部門處理問題件能力

五、總結

物流管理開題報告 篇4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隨着物盛行業在我國的高速開展,物流業逐步被行內業界的學者以爲是“物流是企業發掘利潤的最初一塊處女地”、“第三利潤源泉”等能爲企業添加支出的重要途徑,不過與興旺國度相比,我們國度的物盛行業雖有“起步晚、開展快、潛力足”,開展潛力大的劣勢,但就目前來說,我國物盛行業開展的重心,次要停留在正向物流方面,而對逆向物流的注重水平,還是不夠。

由於我國物盛行業的技術含量都比擬低,以及相關制度的不完善,新興的逆向物流,不只不可以像正向物流那樣蓬勃開展,成爲企業添加利潤的新途徑,反而還成爲企業開展的絆腳石,而且在施行的進程中還呈現了不少制約和影響企業開展的成績。隨着物盛行業的不時壯大,國度不只提出“構建資源浪費型、環境敵對型社會迷信開展觀”等理念,還倡議以綠色消費,開展綠色工業等趨向作爲開展重點,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企業家把目光投向了逆向物流,開展逆向物流,成爲企業和國度的新方向。所以,開展逆向物流,不只具有理想意義,而且關於世界的資源應用來說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文獻綜述與研討現狀:

關於國際現狀來說,在物盛行業不時壯大的同時,逆向物流逐步成爲開展的新方向。爲了能使新興的逆向物流可以更好的開展,行業的專家、學者們從各個方面對它停止討論。

從逆向物流的組織方式上,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柳健在供給鏈的逆向物流一文中,指出逆向物流組織方式的樹立,應該從市場機制,網絡構造,等級控制構造(企業形式)這三方面動身,倡導逆向物流不應採取市場買賣機制,而是採用企業或網絡形式,再經過他對網絡組織實際的研討,得出企業間的協作關係及網絡關係可以發明某些無法複製的有形資產,從而提出逆向物流最佳的組織形式是,網絡構造(集成供給鏈)構造。

從開展逆向物流的戰略意義上,長沙理工大學的劉濤,胡列格,在回收逆向物流戰略研討一文中,提動身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有利於資源浪費,有利於環境維護,組織施行回收逆向物流,變廢爲寶有利於促進我國早日完成“環境敵對型社會“的戰略性意義。

從逆向物流中的戰略方面,許金波,朱霞在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成績和應對戰略文章中得出的,舉出我國的應對戰略有政府引導、社會推進、企業聯動、源頭控制。

從影響逆向物流開展緣由的討論上,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的王國弘,趙濤,在逆向物流開展妨礙的技術實質及其戰略研討中得出,逆向物流開展呈現窘境最基本的緣由是,技術研討和開展的嚴重滯後,招致難以滿足目前逆向物流開展的技術需求。這些缺乏使企業無法取得足夠的利潤而缺乏進入動力,進而招致“市場生效”,使逆向物流的開展墮入到惡性循環當中。

從退貨逆向物流方面上,吳容,龍子泉,李琪在論批發企業的退貨管理對策指出,形成退貨逆向物流的緣由有,貨物運輸方面的成績、訂單輸出出錯、顧客退貨、工夫成績、供需成績等方面。退貨逆向物流對策確實定,要以處理成績呈現的緣由爲根底。

有局部的學者還討論了企業構建逆向物流體系,如在網絡優化方面,徐莉,劉彩霞研討提出了逆向物流體系構建的3種選擇:基於原有物流體系而添加逆向途徑、樹立獨立的逆向物流網絡、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

關於國外現狀來說,物盛行業在興旺國度的起步早,開展的工夫也比擬長,關於物流,與逆向物流的研討,國外的學者不只是從實際上研討,而且還經過企業理論中得出技術開展戰略。

從逆向物流的成因上,早在1992年,由Stock所提出的,逆向物流就是基於減緩環境、動力危機而逐步構成的。

從逆向物流的定義上,美國逆向物流專家Rogers博士等人以爲,逆向物流次要包括:①由於損壞、時節性、再貯存、殘次品、召回或許過度庫存等緣由而構成的迴流商品;②再循環應用的包裝資料或容器;③修復、改制或創新的產品;④處置廢棄的機器或設備;⑤處置風險的物品;⑥恢復產品的價值。

從逆向物流的技術上,Fleischman等人以爲,逆向物流需求進步容量和設備的靈敏性以及額定的平安庫存,來應對可變性和不確定性。國外關於硬技術的缺乏,次要表現爲少量廢棄物的回收技術程度無限,軟技術的缺乏次要表現爲缺乏無效的管理辦法及控制模型[4]。

從技術開展戰略上,2004年2月歐盟經過,出臺了消費商擔任回收、處置廢舊電子用具的環保“雙指令”(WEEE,ROHS指令案),該指令對電子用具產品的資料、零部件和設計工藝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目前,通用汽車、西爾斯、3M等衆多知名公司已相繼引入逆向物流的信息管理零碎:柯達公司經過逆向物流零碎已回收一次性照相機達3.1億臺:日本索尼結合三菱、日立、富士通等15家公司共同樹立了一種低本錢、高效率的家電再循環零碎[4]。

創新思緒:

結合目前學者們對逆向物流的研討,在歸結學者們實際的根底上,本文的創新之處是,提出綜合逆向物流形式,即:在回收逆向物流的根底上添加退貨逆向物流。

論文提綱:

一、 緒論

(一)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二) 國際外研討現狀

二、逆向物流定義

(一)物流的概念

(二)逆向物流的外延

1.回收逆向物流的涵義

2.退貨逆向物流的定義

(三)論述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的關係

三、我國逆向物流開展現狀

(一)逆向物流的開展現狀

1.回收逆向物流現狀論述

2.退貨逆向物流現狀敘說

(二)物流與逆向物流開展情況比擬

四、我國逆向物流施行進程中呈現的成績

(一)回收逆向物流施行中的成績剖析

1.××××

2.×××××

(二)退貨逆向物流施行中成績的闡釋

1.×××××

2.×××××

五、施行逆向物流的新對策

(一)回收逆向物流

1.從企業流程中提出對策

2.完善國度的政策與法規促進回收逆向物流的開展

(二)退貨逆向物流

1.從企業角度提出對策

2.行業角度

3.完善國度政策與法規

進度佈置:

20xx.10.14-20xx.10.24 先生選題(可自擬)

20xx.10.25-20xx.11.4 系部佈置指點教員,下達義務書

20xx.11.7-20xx.12.5 撰寫開題報告

20xx.12.5-20xx.12.9 開題報告會

20xx.12.10-20xx.2.20 撰寫論文初稿

20xx.2.20以前 提交初稿

20xx.2.20-20xx.5.7 修正論文

20xx.3.12-20xx.3.16 中期反省

20xx.5.7以前 提交論文終稿(電子版和紙質版)

20xx.5.19-20xx.5.20 辯論

參考文獻:

[1]柳鍵.供給鏈的逆向物流[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11-13

[2]劉濤,胡列格.回收逆向物流戰略研討[J].物流科技,2008:07-08

[3]許金波,朱霞.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成績和應對戰略[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54-55

[4]王國弘,趙濤.逆向物流開展妨礙的技術實質及其戰略研討[J].科技提高與對策,2008:26-29

[5]吳容,龍子泉,李琪.論批發企業的退貨管理對策[J].物流技術,2005:12-14

[6]徐莉,劉彩霞.逆向物流體系的構建[J].科技提高對策,2004 ,21(8):10-12

[7]王鼕鼕,達慶利.含逆向物流的維修供給鏈運作方案研討[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6,11(5):36-39

[8]楊悅新,我國企業開展逆向物流成績研討[J].集團經濟研討,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