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舟十一號

學識都 人氣:3.2W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 575 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關於神舟十一號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吃啥

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干什麼?吃什麼?……讓我們走進航天員“孃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

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乘組的選拔需要從思想、身體、心理、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進行考評和綜合評價。

針對這次任務以及未來空間站任務,乘組分別從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各選出1名。“首批航天員經驗豐富,第二批航天員年富力強。新老搭配,幹活不累。”黃偉芬說。

於是,景海鵬和陳冬就從重重考評中脫穎而出了。

接下來,兩名航天員需要重點訓練了。

“經過訓練和磨合,我們兩個人已非常默契,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彼此間都能心領神會。”景海鵬說。

兩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分工?

任務中,50歲的老大哥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負責載人飛船駕駛、交會對接、飛行計劃管理、飛行安全保障、科學試驗……這麼高難度的任務?!別忘了,景海鵬這次可是三度飛天,可謂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了。

“新手”陳冬呢?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我首先是工程師,得做各種試驗,還得是修理工,設備壞了要去修,也得是保潔員,要保持艙內的清潔環境,同時也是農民,要種蔬菜。”

航天員上天干大事了

都飛到太空去了,兩名航天員可不僅僅是到此一遊的!他們身上肩負着最重要的任務可是做試驗!

據黃偉芬介紹,航天員系統策劃了四大類十六項在軌試(實)驗,包括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研究、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在軌味嗅覺變化規律研究、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在軌飛行對航天員視功能影響研究等。

這些高大上的研究有啥用,我們找幾個專家來詳細解釋。

比如,腦機交互技術。在未來航天發展中,人和機器人要協同工作,一起去外太空探索。人不需要再操作鍵盤、鼠標甚至控制手柄,而是採用腦控技術、眼控技術等去操作。在太空,航天員處於失重、密閉環境,會對人的情緒、生理都造成影響。因此這樣的技術能不能在太空使用,需要深入探索。

比如,在軌味嗅覺研究。採用味覺試紙進行酸甜苦辣四種基本味覺測試,玫瑰味嗅棒進行嗅覺敏感度測試,獲取航天員在軌味嗅覺敏感度數據,觀察在軌飛行條件下人體味嗅覺變化特點,爲後續飛行任務飛行食譜設計提供參考。這意味着,航天員在太空就能吃到更美味的食物啦。

比如,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實驗。通過開展微重力環境下植物栽培基質水分和養分供應等研究,可爲下一步空間站種植可口、營養和安全的新鮮蔬菜奠定技術基礎。當然,在天宮二號長期駐留期間有綠植陪伴,也會對航天員的心理起到調節作用。

其實這麼多的試驗,都是爲了後續空間站長期駐留提供技術保障,當然,終極目標是爲了在太空建設更美好的人類家園。

爲航天員提供100多種美味佳餚

說了那麼多時尚的服裝,是不是忘了介紹大家最關心的美食系列了。

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說,這次33天的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的食品在種類上比之前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更加豐富,有100多種。

在神舟十一號自主飛行段,航天員可能食慾不佳,所以會配備粥等清淡的食物。

等正式入駐天宮二號後,航天員就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裏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的待遇了。他們的吃飯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產品,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傳統菜餚都有,五天之內菜譜不會重樣。

不僅有美味的菜餚,航天員還可以享用甜點。

此外,考慮到中期飛行航天員的身體狀態變化,結合中國醫學食療食養的理念也配置了相應的`食品,使航天員有更好的體魄完成工作。

曹平說,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劑,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時爲航天員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爲了讓航天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天宮二號裏面還配備了專用的食品加熱器。航天員的飲用水也是經過特殊方式消毒,能夠長期保質。“在未來空間站,將實現尿液淨化的飲用水。”曹平說。

航天員每天工作多久?

除了工作、吃、穿之外,別忘了航天員還有個人休閒時間。

黃偉芬說,這次任務,航天員作息制度逐步向空間站設計過渡,採取6+1周工作制。每週工作6天休息1天,給航天員更大的自主安排和調整權。

任務中,航天員將實行每週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他們在天上與我們在地面實行同樣的作息時間,也就是白天8小時工作,晚上要休息。

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飛行期間將綜合利用醫療詢問、基本生理指標檢查、尿常規檢測、心肺功能檢查等手段,定期對航天員實施健康狀態評估;飛行期間,將更加註重艙內微生物控制,並配備了預防治療藥品和相關醫療器械,以此來確保航天員健康。

此外,本次任務首次建立起天地遠程醫療支持系統,通過天地協同會診,來解決航天員在軌“看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