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中五個WHAT認清自己

學識都 人氣:2.33W

如果有人問你,你五年之後的工作會在哪裏?你會搖頭,茫然?還是會自信地告訴別人,我早就定下了五年計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某個位置?如果你的回答是後者,那麼應該恭喜你,因爲你已經懂得了做職業規劃,說明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但是,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只是在抱怨:“5年已過去了,可我還是老樣子。”

職業規劃中五個WHAT認清自己

如果你還在抱怨,如果你希望改變,那麼請你來一次——

A 職涯規劃悄然興起

職業生涯規劃的興起,在我國還是近年纔出現的新鮮事。就在幾年以前,我國的職業市場還是以畢業生國家包分配爲主,在工作單位還是以捧“鐵飯碗”爲主,上大學選專業也是"服從分配",當時根本談不上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更多的是國家、社會或者是命運的安排。

隨着改革開放後市場化的加快,人才由固定變爲流動,個人開始自主選擇職業、選擇地點,開始享受擇業的自由和自主,但也開始初次嚐到了職場競爭的壓力。這時候,職業生涯規劃提上了日程,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

 

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成了職場中人想的最多的事情,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對自己的優勢、興趣愛好、職業市場的行情及未來發展狀況等有一個充分的瞭解,當然還免不了適當的給自己加點“包裝”。而職業生涯規劃正隨着人才的需求而不斷豐滿,從“我將要做什麼?”到“我將要怎麼做?”、“我的下一個工作將要做什麼?”,以及“當我做現在的工作時,我將爲我的下一個工作做什麼準備?”等。

現實中,有太多的事例可以證明,真正在職場生涯中能夠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着清晰的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的人。現在,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開始介入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服務。在北京,在上海,在廣州,在深圳……

 

 

很多獵頭公司或者職業指導中心都有針對性地爲求職者提供此類服務。他們引進了歐美職業生涯規劃系統,成立"職業生涯規劃中心",希望通過開展這項業務,讓更多的職場人士接受系統的、專業的指導,幫助職場中人設立正確的職業目標,有步驟地成就自己理想的職業生涯。

 

B 職業規劃創造非凡人生

 

廣州的成功職業指導中心就是專門爲人才做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的機構,其首席職業顧問陳功談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時說,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人現在住的是平房,他想在院子裏蓋間小廚房。當他確定了蓋廚房這個目標後,他就會注意收集磚塊、瓦片等材料,只要走在街上,他就會留意哪裏有磚塊、哪裏有瓦片,碰見磚頭撿塊磚頭,碰見瓦片撿塊瓦片,經過一段時間,他就能把原料備全,最終就能把小廚房蓋起來。可如果連蓋廚房這個目標都沒有,那麼他走在街上就不會注意是否有磚塊,也不會注意是否有瓦片,即使這些材料都擺在他的面前,他也會認爲是沒有用的東西。

 

可見,如果是兩個人,一個是有目標意識的人,一個無目標意識的人,那麼在同一條街上走過,其收穫也會大不相同。所以,一個有職業生涯規劃、定位和目標的人,和一個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定位和目標的,走過同樣的人生,成就的事業也絕對不會相同。人生如同蓋房,也需要有目標,只有樹立了明確的目標,纔可能向着目標的方向努力,纔能有意識地收集有關材料,創造條件,使自己獲得成功。

 

 

陳功認爲,一個人只有儘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認清自我,不斷探索和發展自身潛能,才能正確把握人生方向,創造成功的人生。他說,中國入世後,人才競爭日趨國際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多人都想施展才華,成就事業。可是畢竟社會的發展速度很快,一些不能體察時代變遷和環境變化的人,往往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從而在自己的職業過程中緊張不安、不知道何去何從。正是因此,個人才需要去認真地設計和規劃出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認爲,一個人的人格類型、興趣愛好與所從事職業的類型密切相關。畢竟興趣是人們行動的巨大動力,凡是符合自己興趣的職業,都可以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使職業本身化爲人生的樂趣。因此,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以及怎樣才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自己工作,便成了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C 五個WHAT認請自己

 

如何制定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陳功介紹說,其實很簡單,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對自己進行規劃,畫出藍圖。

 

 

陳功認爲,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時,最重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專業知識的優勢,揚長避短。此外,還要考慮市場需求,隨時掌握最新的職場信息。他介紹說,現在很多專業的職業諮詢機構和心理專家在進行職業諮詢、規劃時通常會採用五個“WHAT”的歸零思考模式,從提出“你是誰?”的問題開始,一路追問下去,一共是五個問題——

What are you?

 

 

What you want?

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you support you?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回答了這五個問題,找到了它們的最高共同點,也就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陳功說,對於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應該對自己進行一個深刻的反思,一個清醒的認識,優點或缺點,都應該一一列出來。第二個問題“我想幹什麼?”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個心理趨向的檢查。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興趣和目標並不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但會隨着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而逐漸固定,並最終鎖定自己的終身理想;第三個問題“我能幹什麼?”則是對自己能力與潛力的全面總結,一個人的職業最根本的還要歸結於他的能力,而他職業發展空間的大小則取決於自己的潛力。

對於一個人潛力的瞭解應該從幾個方面着手去認識,如對事的興趣、做事的韌力、臨事的判斷力以及知識結構是否全面、是否及時更新等;第四個問題“環境支持允許我幹什麼?”這種環境支持在客觀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種狀態,比如經濟發展、人事政策、企業制度、職業空間等,人爲主觀方面包括同事關係、領導態度、親戚關係等,兩方面的因素應該綜合起來看。明晰了前面的四個問題,就會從各個問題中找到對實現有關職業目標有利或不利的條件,列出不利條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夠做的職業目標,那麼第五個問題有關“自己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麼?”自然就有了一個清楚明瞭的框架。

作者:吳世軒

職業規劃對人生具有戰略意義

今年的畢業形勢嚴峻,讓不少的有識人士更多地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擇業的問題,人們,特別是大中專學生,現在對一個詞語特別地感到新鮮,呈現從來沒有的關注頻率:職業生涯規劃。     曾以教授身份一度出任中山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的董小麟先生,對大中專生就業問題可謂格外重視和關心,他認爲職業生涯規劃對於人生道路來說具有戰略意義,至關重要,必須儘早落實;學生和社會不僅僅要在大學開始,應該說要在高中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

明年就業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