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職業規劃範文彙總

學識都 人氣:3.16W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以下小編爲你收集了銀行職業規劃,希望給你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銀行職業規劃範文彙總

銀行職業規劃精選範文1

近年來銀行管理學的學科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層出不窮。剛剛閱讀完《金融道》,描述的是廣東發展銀行杭州分行從只有一個光桿司令的“弱勢銀行”到致力發展爲浙江第一金融品牌的崛起史。杭州廣發在短短十年間取得驕人成績的事實印證了這樣一句話:“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很大,它告訴我想要做在金融業做出一番成績,單靠過強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僅要具備全面的金融知識,較強的分析與綜合能力、高超的溝通技巧與應變能力、專業的服務意識、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等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彭老師課堂上講過的銀行客戶經理爲客戶母親千方百計買來所需中藥還熬好後在送到客戶家裏,也是暗含此理吧。

談到職業規劃,我的職業理想是一名理財師,並且希望終有一天能有一個自己的理財師事務所,專門爲客戶做規劃,就像今天遍佈各地的律師事務所那樣。在畢業前考取證券從業資格證等基本證書,提高自己的外語能力,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畢業後三年內在金融業(首選是銀行私人銀行部門)打下基礎,爭取三至五年拿下CFP等相關含金量高的證書。我知道要成爲一個真正的理財師並非拿到一個證書就可以,而是要看他爲客戶能夠創造多大價值。如果只有證書,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那麼證書將毫無意義。但是我更願意將其證書的取得看成是事業的發展的分水嶺。人說“三十而立”,我想那時應該正是我爲之奮鬥促成事業騰飛之時。

20xx年,因三家中資商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相繼成立私人銀行部,開展私人銀行業務,而被銀行業稱爲中國“私人銀行元年”。今年,國內的主要商業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也陸續開展了這一業務。可見,私人銀行業務將成爲中外資金融機構競爭的又一個重點。PrivateBanking的發展已有400餘年的歷史,它通過客戶經理向擁有高額淨資產的私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以財富管理爲核心的、高質量、專業化金融及相關服務獲取收入。由於國內銀行業仍處在轉型改革之中,各項操作流程及法律法規與國際接軌時日不久,精通銀行業的本土專業人士的儲備還處在積累階段,外籍銀行專業人才在本地化中面臨着漫長的磨合期,專業人才的匱乏是當前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障礙。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的私人財富不斷積累,一個穩定的高收入富裕人羣己經形成,我國銀行業開展私人銀行業務己具備一定的市場條件。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金融業肯定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我們這些看似“生不逢時”的金融學生。但是我想這其中一方面對我國金融業的完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優秀的人才更容易脫穎而出。凡事都辯證的看吧,只要通過不懈努力,軟硬件都達到一定水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由此,我的未來職業發展前景既有機遇又充滿了挑戰。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理財師的價值是在實踐中體現的。一個稱職的理財師應該能夠在實踐中爲客戶創造出最大價值,幫客戶做好合理的財務安排才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理財是一項終身學習的事業,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理財師的稱號纔有價值。

首先我要把知識基礎夯實。理財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涉獵知識廣博,不僅要有經濟、金融等基本知識,還要了解理財行業以及收藏、房產等相關的知識。特別注意對這些知識和信息的積累,運用聯繫的、發展的眼光辯證地看待,因爲知識膨脹、信息爆炸,某個時間點上正確的信息長期來看也許就是謬誤了。第二是豐富我的社會經驗,學習一點心理學,懂待人接物、“察言觀色”的方法,學會挖掘客戶內心的真實需求,如何與人溝通。客戶的真實需求往往和語言表露出來的並不一致,如何識別客戶的真正的風險取向,是從書本上學不來的。

人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首先必須全面地認識自己。要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我特意做了一份專業的職業性格測試,分析表明我的性格屬“教導型”,願意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瞭解自己、並且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價值觀,比較適宜在諮詢業或教育界發展。報告還指出某些既要求懂技術,又要有很強的交際、交流能力的複合型工作是我需要考慮的。其中重點推薦的崗位就有財務諮詢顧問。報告中指出的“不夠堅持”“容易鬆懈”等工作劣勢是我現在就應該努力克服的缺點。

俄國的托爾斯泰曾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是通過職業理想來確立,並最終通過職業理想來實現。我的人格屬ENFJ型(MBTI理論),我有很強的“利他主義”情感,我也非常認同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晚年悟出的“享受生活,並且幫助被人享受生活”的人生意義。我願意把“享受生活,並且幫助被人享受生活”當做我的人生追求。我想“理財師”的職業就可以幫助我實現這一追求。

銀行職業規劃精選範文2

銀行的薪資待遇和福利以及工作所具備的穩定性質令很多職場人嚮往,但銀行人也需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單位裏多少也會講究資歷、排輩,所以大家說的從業經驗、工作經歷就很重要,如果要在工作崗位上有計劃贏得高職位,銀行資歷和經驗是前提,一些專業資格證也必須要具備,如專門的會計從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

同時,銀行工作競爭很大,要想在銀行工作中長久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除了需要給自己定工作方向,參加銀行安排組織的培訓和學習業務也很重要,等業務熟練之後,可以根據自身的所長和能力,去選擇工作方向,比如去做理財規劃、資產管理、投資風險分析或者業務營銷工作。在選擇自己擅長和愛好的工作崗位方面,依據自己的業務所長來規劃職場生涯就等同於規劃自己的人生。

所以,對於從事銀行工作的員工來說,要有個好的職業規劃不僅是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更是助力工作成長和進步的助推器。

銀行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各行各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現實,銀行也不例外。雖然銀行一再強調專業營銷、專業服務,所以金融產品的銷售與客戶服務是銀行就被看的很重要,也絕對佔主要地位。

工作中,首先要具備很好的營銷能力,更要善於跟客戶交流溝通,做到這兩點就會在銀行職場受歡迎;而在專業方面,銀行對工作要求和規定並不是很死。但從學歷、一些硬性的標準來說是非常嚴格的,對英語也是有要求的,這些就是硬性標準,比如,在面對辦理一些外籍客戶業務時,要求英語就絕對不過分。對於其他標準,比如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等,這些條件是基本的要求。

如今多數銀行的理財經理都必須要拿到AFP(金融理財師)或CFP(國際金融理財師)的證件,只有拿到這兩個證書才能真正成爲理財部的業務精英,先拿到AFP,這是第一步,隨後還要考CFP,這是第二階段。假如真的獲得了CFP,那麼就可能成爲單位或金融機構裏面的業務“主心骨”,這樣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同時也達到了各大銀行之間相互挖掘人才的標準,同時,也會將此證書作爲衡量理財經理的一個基本考覈標準。

如果遇到行業內跳槽的問題,高職位對外“挖人”的情況並不多,反而是在內部提拔更有效,所以拿到AFP、CFP證書的理財經理們注意了,如在基層工作或在其他崗位工作幾年的員工,如果您的業績不錯,大客戶維護的也不錯,還是有機會可以往上提拔的,但必須要做到每一步的規劃都謹慎周密。

如果工作崗位是客戶經理,剛開始也許很辛苦,但如果有客戶資源可能就會輕鬆些,有資源關係再去開拓市場,精神壓力也會小一些,客戶經理的工作目標就是業績任務。如果再拉些存款放在銀行,領導也會覺得員工努力工作有了成績。所以,工作中要搞清楚自己在什麼環境下工作,需要怎麼面對自己未來工作中的各種情況或壓力,不同環境還有不同的工作規劃。

例如,櫃面、對公業務、對私業務,營銷方面的工作,還有有信貸客戶經理、VIP客戶經理或個貸客戶經理,能把這些工作做好的前提就需要了解自己適合哪方面性質的工作,當走到這個環節的時候就要積極主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了,力爭在所工作的崗位和職位上有所成績,同樣這也需要職業規劃。

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接下來說下根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來規劃工作,首先先對照一下自己所選擇的崗位是否可行。這就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崗位對自身的要求和特質,最後再來看兩者是否吻合。比如,有些員工認爲只要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目標,奔着這個目標努力和付出就可以了,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其實,只有這些想法還是不夠的,要有想法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纔算合理。

然後要立足現有崗位,利用空閒時間學習與銀行業務相關的業務知識對自己充電,從而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同時注意積累與客戶相處的溝通技能與技巧,更要積累與金融市場相關的專業知識。如果條件允許,參加一些金融行業的培訓課程和進修,也是很好的自我提升機會。如果再有機會通過銀行現有資源進行內部崗位調換,從事與理財規劃師相關的工作,並給自己下設目標,用2—3年的時間,積累工作經驗與專業技能水平,再借助銀行平臺,積累自己的客戶資源和人脈資源,朝着資深業務管理方向邁進,這種學習的過程不會感覺枯燥無味,只要想到爲自己的將來努力,規劃現在何樂而不爲?

銀行職場規劃其實就是這樣悄悄的影響我們日常的工作,但無論工作怎樣,銀行員工都要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如今,很多銀行都在提倡全員學習營銷理念。這種營銷理念是要有一定的心裏承受能力的,前臺櫃員在爲客戶辦業務的同時,不僅應該主動與客戶溝通,瞭解客戶的需求,更要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適時合理地向客戶推薦銀行的產品,這是上面我們說的銀行職場規劃也是需要好的工作心態,和明確自身優勢來匹配適合銀行要求員工的標準。

銀行的工作性質特點就是服務,銀行櫃員每天都要接觸很多顧客,辦理各種業務,因此工作壓力相當大。由於銀行業務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很多顧客對此並不是很瞭解,因此顧客常會有一些衝動性的言行,在這種時候,銀行櫃員仍要面帶微笑,耐心的爲顧客講解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這就需要良好的心態和一流的服務意識。這種服務意識就體現在銀行要求員工的標準上,如果你不能積極面對任何壓力和挫折,就有可能不適應這種環境下的工作。

其實大部分銀行的支行網點都會實行綜合櫃員制,一名櫃員做多項業務,因此銀行的員工還真的需要向更多方面發展自己,讓自己的工作能力更有餘力發揮,這也是上面說的自己還要不斷的充電學習,不僅要學習許多崗位上能用到的知識技能,另外,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業務,撤掉舊業務,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才能夠迅速的掌握新的金融產品,學會如何熟練快捷地爲客戶辦理業務,纔不至於影響工作效率,這些學習也是需要合理的規劃,自己適合做什麼,擅長哪方面技能,都是需要好好規劃的。

所以,銀行員工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很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與表達,服務意識,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準確辦理業務的能力、要吃苦耐勞,有很強的抗壓性,外加有點人脈關係……如果以上條件都能做到,那麼證明你是名優秀、全面的銀行職員。好的銀行員工是後天養成的,但在這裏更需要自身規劃!

銀行職業規劃精選範文3

一、 規劃前言

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都有一份心裏的對未來的憧憬。然而實現理想是一個過程,一個艱苦但卻充滿溫暖與回憶的過程。有些路太過漫長,漫長到難以堅持;有些路太過坎坷,坎坷到無從行走。有時候通往理想的道路就是這樣,給人可近而不可即的感覺。但是這不代表只能停滯不前。

一份仔細的職業規劃,能夠讓我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向着理想努力的路上,哪些是迫切需要掌握需要認識的。通過不斷的與自己的規劃相比較,調整自己的腳步,以更加快捷的方式努力。

進入大學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目標就由爲充斥着激情夢想的六月拼搏變成了爲自己未來的職業儲備足夠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然而,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與家長老師的約束力的改變,往往會讓初入象牙塔的我們迷失方向,大學生活過的渾渾噩噩,以致在四年後走出校門是茫然不知所措。通過這一學期學習周老師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我對於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沒有目標的船永遠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職業規劃讓我們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並以實現這個目標的要求時刻約束自己,給自己尋求更加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動力。其次,職業規劃也給你四年的大學生活做了相應的規劃,在每個階段,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讓沒好珍貴的大學時光虛度,是大學生會更加充實。

最後,進行正確合理的職業規劃,是將來進入職場時,擁有一份好工作的保證。甚至可以說,一個成功的職業規劃即是一個人的人生規劃,是生命走向精彩輝煌的基礎。所以,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劃具有更爲重要的意義。

二、自我分析

1、個人性格:外向的狂躁型人格。因爲從小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情,有着強烈的發現慾望,高中文理分科時毅然的選擇了理科學習。做事情一定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務,並且一旦開始就想要做到最好。喜歡自己獨立的解決問題,更喜歡成功是那種倍感欣慰的成就感。

2、興趣愛好:喜歡看足球比賽,喜歡羽毛球運動。可能很多人覺得很奇怪,一個女生卻熱衷於看足球聯賽。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開朗外向的性格令我的對有活力有感染力的事情更有探究欲。當然,也喜歡安靜的時候聽聽歌曲,看一本書。在書中,從別人視野裏看到更加開闊的世界,從別人的角度瞭解到更加豐富的人生。

3、基本技能:有英語基礎,能夠熟練掌握相應的辦公軟件,金融專業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具備演講的能力。

4、優勢分析:做事有熱情,會帶着十分的熱情以最大的效率去完成任務。喜歡那種生活緊張而充實的存在感。對於有興趣的事情,有很好的鑽研精神,會主動的去探究事務的現象以及本質。帶着對世界的好奇感,來了解身邊的事務。同時,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善於和身邊人溝通增加相互瞭解。即使站在演講臺也毫不畏懼,能夠大方的講述出自己的想法。

5、劣勢分析:太過沖動,做事情沒有完全充分的考慮到細節和後果。往往一時衝動,做了無可挽回的事情。並且對於自己並不是很感興趣的東西也缺乏耐心,不能夠靜下心來深入瞭解。

6、自我建議:保持陽光積極向上的一面,帶着飽滿的熱情來迎接生活。同時,也要多關心一些平時不感興趣的事情,加大自己的知識廣度。做事時,更應該充分思考,果斷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必要的細節,讓自己行事更有效率的同時也能夠更穩健。

三、 專業前景

金融學現在是個很熱門的學科,金融學專業主要研究現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整個金融經濟的運動法律。具體研究內容包括:關於銀行與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論與實務,關於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關於金融宏觀調控及整個金融經濟的理論與實務,以及關於金融管理特別是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務。主要研究方向有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含國際金融、金融理論)、投資學、保險學、公司理財(公司金融)。金融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顯得格外強勁,企業需求較多的典型高薪職位包括基金經理、高級投資諮詢顧問、投融資經理、金融分析師等。從金融行業特性來說,一個企業的高端人才或者說高端服務,決定着這個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金融市場涉及的面很廣泛,銀行、證券、保險和基金,都希望自己能夠涉及的面寬泛些,希望能提供更多渠道的服務,因此它們會着重儲備人才,以便增強國內、國際競爭力層次。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一: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諮詢人員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的行業分佈非常廣泛,但一般只有各個行業中的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纔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管理諮詢人員主要是流向一些諮詢公司,比如IT諮詢、戰略諮詢、營銷諮詢、審計、上市輔導等。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二:對外貿易人員

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爲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三:管理職位

研究生與本科生不一樣,大多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都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正式進入社會時,也能謀得一些管理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四:基金經理

隨着更多的基金項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產生,社會將需要衆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經理就是這一行當中的高層次人才,其職責大致可分爲:負責某項基金的籌措;負責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負責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後的監控。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其職業的前景看好。基金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又以基金經理需求最大。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基金經理並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有風險控制專業知識背景,還要具有較強的多學科、多行業分析判斷能力,有敏銳的市場嗅覺,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必須的。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五:股票分析師

四、發展目標

成爲一名證券經紀人。證券經紀人的素質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紮實的金融學基金知識;二是基於對市場的長期觀察之後得出的投資經驗;由於證券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作爲證券經紀人必須通過對政權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研究,把握規律性,並結合影響證券價格的各種因素分析,逐步積累並具備相當的投資經驗和熟練的業務操作能力。

近年來,我國股民數量直線攀升。這一龐大的投資羣體已經爲證券經紀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目前我國證券經紀人有證券業務員、佣金經紀人、中介經紀人、交易所中介經紀人之分。

因此,證券經紀人可以作爲我以後職業發展的良好目標。

五、規劃設計

銀行職業規劃精選範文4

進入銀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銀行安排從事培訓和學習業務爲主,也就是櫃檯業務方面;

第二階段,業務熟練之後,根據表現和能力,可以去做理財規劃、資產管理、投資風險分析等;

第三階段,職位升遷階段。

對公司來說,人才很貴。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年報的時候,除了曬出淨利潤,還曬出了員工福利榜。有媒體曝出,招商銀行20xx年的職工平均年薪達39。1萬元。聽聞這年薪,不少網友抱怨自己拖了銀行業的後腿,也讓更多即將畢業或準備就業的朋友把目光瞄準了銀行。

銀行的高收入令人豔羨日前,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在內的10家上市銀行已經披露了20xx年財務報告。據統計,20xx年招商銀行員工平均年薪39 。1萬元,位居榜首,民生銀行以36萬元、中信銀行以21。 8萬元分列第二、第三。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平均年薪分別爲17。3萬元、15。7萬、9。4萬元、9。1萬元、8。94萬元和5。7萬元。

一位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銀行業主管合夥人告訴記者,年報裏計算得出的員工人均薪酬通常並不精確,但基本反映了員工的薪酬收入狀況。

就職於某國有四大行總行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每年國有四大行的高收入都令人豔羨。像他這樣剛工作一年多的理財部門一線員工,年均收入約爲18萬元。據他了解,總行員工平均年薪可以達到20多萬元。

招商銀行總行20xx屆管理培訓生魏女士告訴記者,當年拿到的招行總部offer年薪爲18萬元左右,包括每月基本工資、福利津貼、公司爲員工上繳公積金、年終獎等各項,實際到手收入約爲14萬元。工作兩年後的她,現在年薪約爲27萬元,實際到手收入約爲22萬元。

瞭解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

銀行,一直是求職者心目中的理想選擇,不論從穩定性還是待遇方面都令人嚮往。一般而言,進銀行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校園招聘,這是最常規也最容易的辦法;二是社會招聘,有大規模存款資源的人,基本上比較容易在銀行找到工作。

在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部工作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畢業生要想求職銀行,首先得知道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

那麼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呢?劉女士總結了幾點。“從相貌來說,五官端正,形象好或氣質佳即可;其次是通過了英語等級考試,在校成績一般即可;然後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快,愚鈍、一根筋的同學不適合。要性格開朗,樂觀積極,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好,具備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另外,如果有銀行實習經驗,會很有幫助,但這個條件不是必要條件。”

至於社會招聘,有些銀行願意在同行中“挖角”。對於客戶經理等中層員工,不僅需要有金融理財師等證件,更重要的是要手握客戶資源。

知道銀行招聘的公開條件

現在各個單位招人,基本的程序都是發公告、收簡歷、篩簡歷、筆試、面試、簽約。通常,用人單位都會在招聘公告中寫明具體的要求,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專業。在專業方面,銀行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二是學歷。硬性標準非常嚴格,如果寫明招碩士,那本科以下的基本就不考慮了。另外,很多銀行都寫明非211工程學校不招,或者非某幾所學校不招等。這些標準,通常在篩選簡歷的時候還是比較嚴格的。三是英語四、六級。絕對的硬性標準,沒商量。雖然這個標準人人都知道不合理,但是所有單位都這麼要求。

至於其他標準,比如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等,這些條件基本上很難通過簡歷來判斷,所以只要在簡歷上寫上具備這些條件,基本就能過關。

備齊銀行工作需要的證件

要想進入銀行工作,一些專業資格證件是必須具備的。如專門的會計從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

進銀行工作,競爭壓力很大,要想銀行看上你的才能,還要多具備一些自己的專業資格證明。比如有證券從業資格證,就可以辦理推薦股票一類的業務;有保險代理證,可以具備賣保險的資格。

重慶某銀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當下幾乎所有銀行的理財經理都必須要拿到AFP(金融理財師)或CFP(國際金融理財師)的證件,才能真正成爲業務骨幹。AFP爲CFP的第一階段。假如你獲得了CFP,那麼你就是金融機構裏的業務骨幹,各大銀行相互之間挖人,也將此作爲衡量理財經理的基本標杆。

明白正式工和派遣工差別大

對於想從事銀行工作的人來說,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銀行工作看起來是個收入高、體面的職業,實際上,大多數基層銀行職員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除了要完成每天日常的工作,還要完成各項營銷任務,而且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員工差別大。

“銀行正式員工和勞務派遣員工的差距非常大,正式員工平均薪酬屬於絕對的白領乃至金領水平,國有大行的人均薪酬均在2 0萬元左右,而勞務派遣員工的保底薪水每月不足2000元。但現在想加入銀行的正式編制是很困難的,做櫃員雖然無聊點、累點,但是福利與其他行業比還算不錯,至少在銀行工作,面子上還說得過去。不過,這裏面的人才交替十分頻繁,很多時候銀行不會辭退你,而是讓你知難而退,變相淘汰。”北京某銀行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王先生說。

某勞務派遣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一般員工很難事先約定在什麼樣的工作績效下,可以轉成銀行的合同制員工,轉編制與否完全要看銀行的態度,員工並沒有主動權,有些人做了十多年,還是個勞務派遣員工。”

進銀行工作後的職業規劃

進入銀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銀行安排從事培訓和學習業務爲主,也就是櫃檯業務方面;第二階段,業務熟練之後,根據表現和能力,可以去做理財規劃、資產管理、投資風險分析等;第三階段,職位升遷階段。

光大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李鬆告訴《投資與理財》記者,在光大銀行,更高的職位向同行“挖角”的並不多,反而是在內部提拔,如在基層的一條工作線或好幾條工作線上工作了幾年,業績不錯,大客戶維護得也不錯,是可以往上提拔的。

從支行到分行,再到總行,一步一個臺階的往上升遷。

一般而言,銀行分三條線:操作、營銷、行政。一般剛入行的大學生去的是操作和營銷。操作崗以櫃面爲主,分爲對公(會計、出納)和對私(儲蓄);營銷也分對公(信貸客戶經理)和對私(V I P客戶經理或個貸客戶經理),其中V I P客戶經理主要是基於櫃檯進行營銷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貴賓理財中心。

銀行職業規劃精選範文5

銀行的二線部門,你可以有四種選擇:

一、到一線部門做外勤。直接說就是拉存款。能夠多接觸社會;鍛鍊銷售能力、溝通能力;同時積累客戶資源;由於直接爲銀行作出貢獻,所以升遷的機會最大,掙的錢也最多。你看哪個行長不是靠拉存款起家的?當然不能只是單純地拉存款,如果有追求,在吸存的同時一定要接觸信貸,學學信貸管理、行業分析等等,等你做出成績、有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後,你就偷着樂吧,呵呵。

二、做會計。做好了一樣可以出成績。但最高只能作到副行長,呵呵。當然也可以到其他銀行甚至外資銀行掙更多的錢,但與第一種選擇比較而言,發展空間略小,適合追求穩定的人或者女孩子。

三、繼續在信息處,做你的專業。做成大拿,然後靠這個掙錢。我對信息技術部門不很瞭解。。。。,可能更多需要自學吧

四、去其他二線處室。可以做一個收入穩定的銀行白領。

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去作一個選擇吧。

b:我在江西的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工作過。在二級分行,工作八年後,我發現我的上升空間最多隻能是個副科時,我心中難以言狀。現已買斷。可以肯定的講,在二級分行工作毫無意義,除了浪費青春。當然,如果你喜歡穩定或是有把握站在高管的位置上又另當別論。買斷後我考上了04mba,雖然我年紀已大,萬事又得重頭開始,但我已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不像在銀行時,漫無目的的生活。現在我又在準備cpa的考試。這兩年我真的覺得學到了很多東西,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過頭來,我認爲銀行,特別是二級分行以下,發展空間實在有限(一級分行以上也許可以,但我沒呆過,沒發言權)年輕人最好不要介入,因爲在其中實在是很難提高自己,或許數年後你也會像我這樣迷茫。建議你考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或進入具有挑戰性的計算機企業工作。不要認爲銀行是穩定的,所謂穩定,不是指一個人在一個地方一輩子有飯吃,而是指一個人一輩子到哪都有飯吃。因水平實在有限,又匆匆回覆,言語難免有不當之處,冒昧之處還請見諒。本人msn:有機會願深聊。

c:我畢業後在國有銀行呆4年多,現在一股份制銀行呆了快一年,感受如下:

1、國有銀行二級分行以上(含),基本上都算二線了,比較沒壓力,收入穩定,基層行比較辛苦,收入一般,還有任務;股份制銀行一級分行以下(含)基本上都算一線,因爲每個人都有任務,都要拉存款,任務繁重,有客戶資源的人比較好混,但是要經常應酬。

2、目前絕大多數國有銀行基本還是大鍋飯,工資制度平均化,就是說同級別員工工資都一樣,幹多幹少幹好幹壞沒啥大區別,主要就是級別之間有差距。股份制銀行相對有所傾斜,客戶資源多、存款拉的多的員工收入很高,拉不到存款的人就和國有銀行差不多了,主要區別不是級別高低,而是存款多少。

3、如果選擇業務部門,建議首選國際業務部,客戶資源多、喜歡社交的就選公司業務部,

4、國有銀行中建行、中行比較好,其次農行,最次工行(個人感覺,整體而言,不代表全部),股份制銀行分配製度相對比較刺激,但總體管理水平、技術力量、業務水平、企業文化、員工生活等都不如國有銀行,而且,股份制銀行的這種薪酬制度也造成員工關係的極度惡化,個人利益衝突較爲常見,如經常要爲了搶同一個大客戶翻臉,國有銀行官僚機構中的鉤心鬥角也是有,但是相對不明顯,直接的衝突比較少。

差不多就這些,最後,我個人覺得,去銀行做業務,不一定很適合你這樣的。“學業務”和“做業務”差太多了!國內金融業可能也不象你想象的那麼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