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經典語錄

學識都 人氣:8.88K

在周有光先生漫長的生涯中,先搞經濟,西裝革履供職於大銀行,業務辦到美國華爾街; 50歲時轉行語言學,研究創制漢語拼音,跨界成功,被稱作“中國漢語拼音之父”。14日,在過完虛歲112歲生日的第二天,中國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駕鶴西去。下面小編整理部分周有光經典語錄,以饗讀者。

周有光經典語錄

《全球化和大同理想》

美國的理想是建立民主世界。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國。蘇聯的理想是建立沒有階級剝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理想是“世界大同、天下爲公”。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現實。我們的當前任務是:建設小康,志在大同。

《全球化時代的華夏文化》

現代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化,學術科學化,生活電氣化,信息網絡化。現代文化是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主流。

《如何弘揚華夏文化》

文化如水,從高而下不能逆流。

評美洲英葡殖民地發展迥異

天下烏鴉一樣黑,可是有的烏鴉只顧“搶巢”,有的烏鴉還能“築巢”。搶巢烏鴉也築巢,築巢烏鴉也搶巢。但是,重點不同,方向各異。

評美國脫離英國王朝獨立

拋棄皇冠,人人平等,會不會變成一盤散沙倒退到原始社會?人人平等的社會需要用法律來作爲粘合劑,使自由成爲有規律的活動,自由決不是胡作非爲的別名。

評自由和發明的關係

“自由就是動力”。這一點沒有疑問。發明創造是不能用政府命令來催生的。政府所能做的是保護專利,保護知識產權。使美國成爲超級大國的不是軍事力量,而是發明創造。

周有光評美國政黨的

美國不是沒有左翼和右翼的政黨,有時還有極左和極右的政黨。可是他們在選舉中只能得到少數或極少數的選票,而且左派和右派相互對壘,相互抵消,往往不久就自行解散了。抓住中間多數,跟着主流走,不理會左派和右派,這是選舉的“趨中”策略。

評蘇聯的政黨專制和意識形態

對蘇聯的專制制度來說,透明性和民主化不是福壽膏,而是催命羹。1986年11月5日,國家安全委員會向中央報告(密):《當前大學生思想行爲》(要點):選讀課程,出路第一;社科廢話,馬列無用;黨委落後,高幹愚蠢;心中英雄,美國牛仔。領導批示:加強意識形態教育。

談蘇聯的專制

赫魯曉夫的兒子過了60歲之後,申請移民美國,在入籍考試的20個題目中,答對了19個,可是1個答錯了:他不知道美國是“三權分立”,鬧了笑話。這不能怪赫魯曉夫的兒子,要怪蘇聯的政治教科書上不許談“三權分立”。

評蘇聯解體

西歐記者問葉利欽:你搞垮了蘇聯後悔不後悔?葉利欽說:蘇聯的解體是俄羅斯前進的必要條件。

評全球化下世界觀的重組

全球化時代的世界觀跟過去不同,主要是:過去從國家看世界現在從世界看國家。在全球化時化由於看到了整個世界,一切事物都要重新估價。

評太平天國曆史劇

民國政府歌頌太平天國,因爲他反對滿清;共產黨歌頌太平天國,因爲他是農民革命。

評蘇軍烈士紀念碑從市中心遷移

希特勒是侵略者;蘇聯究竟是解放者還是侵略者呢?

評美國的階級鬥爭和矛盾統一

資本主義社會包含不同的階級。階級之間,既有矛盾又有合作。有矛盾就有鬥爭;鬥爭方式主要是和平罷工,不是你死我活。工會認爲工資不合理的時候,就舉行罷工。罷工達到目的,立即復工。資本家改進技術,又獲得超出原來的利潤。如果贏利提高而工資不提高,可能再次罷工。罷工和復工,鬥爭和合作,週期往復,資本主義蒸蒸日上。如果美國的工會採取你死我活的鬥爭,美國早就完蛋了。

評馬克思的《資本論》

馬克思(1818-1883)去世太早,只看到資本主義初級階段(一戰前)的前半,沒有看到後半,更沒有看到中級階段(兩戰間)和高級階段(二戰後);他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的全貌,因此《資本論》只可能是哲學推理,不可能是科學論證。

評民主和階級性

陳獨秀早期認爲民主沒有階級性;後來服從第三國際,主張民主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分別;晚年冷靜思考糾正錯誤,重新肯定民主沒有階級性。李慎之指出,民主不僅沒有階級性,也沒有新舊之分。“新民主主義”是民主嗎?“萬歲、萬歲、萬萬歲”是什麼社會主義?他提倡“迴歸五四,學習民主”。

論社會主義

搞了一輩子社會主義革命的老革命家也說不清什麼是社會主義。既然說不清什麼是社會主義,爲什麼革命家還要自稱社會主義呢?因爲社會主義是一種崇高的“理想”,革命家不肯放棄這個“理想”。

論民主

民主不是某些國家的新發明或專利品,它是三千年間人類的經驗積累。民主不是有利無弊的制度,但是歷史證明,它是不斷減少弊端的較好制度。先進國家無不尊奉民主制度。從神權到君權到民權是一條政權演進的路線,全世界的國家都在這條路線上競賽。

評蘇聯民衆對蘇聯解體的'反應

全世界都在震驚,惟獨蘇聯人民人人保持冷靜!

評人類文化的運動

文化的發展道路只有一條,就是人類“共創、共有、共享”的科學道路。科學是一元性的,沒有西方科學和東方科學的分別。

評全盤西化論

五四邀請“德先生”和“賽先生”,不能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清朝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實際是“封建爲體、槍炮爲用”。解放後實行“向蘇聯一邊倒”,馬列主義是西化不是東化,“一邊倒”是“全盤蘇化”。

評“主義”

福利是資本腹內的社會主義。資本養護福利,經濟就興。福利銷蝕資本,經濟就衰。百分比的多少決定天平的傾斜方向。

評西化

西方在哪裏?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西方”。對中國來說,主要有三個“西方”:第一個是漢代的“西域”,第二個是唐代的“西天”,第三個是近代的“西洋”。從這些“西方”取得知識、技術和經世濟民的丹方,就是“西化”。

談文化圖騰和文化禁忌現象

反對信佛而香火大盛。禁聽鄧麗君而鄧麗君之風流行。簡化漢字而繁體字復活。停止發行的小說一搶而空。傳得最廣的消息是小道消息。塞之而流,禁之而行,這也是文化運動的一種規律。

《漫談“西化”》

地球縮小了。東西方文化正在匯流成世界文化。今天“洋爲中用”,明天“中爲洋用”,後天“中洋共用”。問題不在“中”或“洋”,問題在“用”。

科學和民主的關係

五四運動不斷深化,提出了邀請“德先生”和“賽先生”兩位客座教授前來中國的建議。這個建議是五四運動的精髓。遺憾的是,德先生沒有拿到“簽證”,無法成行。賽先生一個人來了。他們二人原來是一對老搭檔,長於合作演唱“二人轉”。現在賽先生一個人前來,只能“一人轉”了。一個人前來也好,比一個都不來好。可是,發生一個問題:怎樣“接待”賽先生呢?接待問題是關鍵問題,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前途。賽先生到蘇聯,受到“蘇維埃式”的接待。先改造賽先生的思想,然後叫他創造無產階級的“真科學”,廢除資產階級的“僞科學”。最有名的創造是:馬克思主義的“米丘林生物學”和馬克思主義的“馬爾語言學”。

評蘇聯的自然科學政治化

米丘林生物學是“哲學”!

《紀念五四運動七十週年》

“改革”就是打破“框框”。要使改革成功,還要打破更多的“框框”,從自己建築起來的“圈套”中走出來。重新考慮如何“接待”賽先生,這是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

《華夏文化的光環和陰影》

爲封建制度服務了2500年的華夏文化,要想轉化成爲現代文化,那是一場脫胎換骨的大手術。如果對華夏文化的陰影,在理論上不敢徹底批判,在制度上無法嚴格防止,那麼,我們將揹着陰影遺產進入第三個千年紀。

《文化衝突與文化和諧》

冷戰像是一場知識競賽,蘇聯以米丘林遺傳學對抗摩爾根遺傳學,以實物交換對抗貨幣貿易,以專制制度對抗民主制度,實際都是知識差距的文化衝突。

問:專制和民主也是知識差距嗎?

答:專制屬於神學和玄學文化,民主屬於科學文化,差距極大。

問:反右運動是文化衝突嗎?

答:清除知識階層,提倡外行領導內行,從知識無用論到知識越多越反動論,是對抗現代知識的文化衝突。

評中國和印度的外包經濟

沉睡的古國需要服一貼清醒劑才能甦醒過來。這貼清醒劑就是外包經濟。中國和印度同樣依靠外包經濟作爲起動力量,實現經濟的起飛。中國成爲“世界工廠”。印度成爲“世界辦公室”。

周有光諷刺語文也分層

“大人物的寡婦叫遺孀,小人物的遺孀叫寡婦。”

《跟林漢達一同看守高粱地》

教育,不只是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啓發青年,獨立思考,立志把社會推向更進步的時代!

評馬克思主義的不同發展路徑

馬克思主義在西歐成爲溫和的民主社會主義,到俄羅斯成爲殘暴的斯大林主義,這顯然是不同的歷史背景產生不同的歷史後果。

周有光評社會發展階段

社會主義理想還沒成爲事實。斯大林建成的社會主義是虛假的。蘇聯瓦解後,俄羅斯上接帝俄的民主傳統,從頭建設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的自然趨勢。

《閒談俄羅斯》

死後平反的精神勝利是東方特有的歷史傳統。

談如何與時俱進

“與時”,不墨守歷史成規:“俱進”,改革開放,進入先進國家行列、實行先進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經濟從工業化進步到信息化;政治從專制制度進步到民主制度;文化從知識禁錮進步到知識解放。這是全球化時代的脈搏。

評信息化的作用

如果不是親自在美國和日本看到“沒有農民的農場”和“沒有工人的工廠”,我將繼續高呼“耕者有其田”和“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談信息和自由

追求先進生產力要從學習模仿進而能發明創造,前提條件是開闢自由創造的環境。追求先進文化要擺脫思想的束縛,先進文化是自由土壤中萌發出來鮮花。廣播、電視、電腦等信息工具,要充分運用,不要限制運用。信息化時代而限制信息,何以自解?

談文化衝突

十八隻螃蟹放在一個竹簍裏,哪能不我挾你、你挾我?文化衝突實際是文化差距的摩擦。

談信息和真相

21世紀不會再出現勃列日涅夫的“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因爲那是宣傳,不是真實。

《學寫八股文》

真理不怕批評,批評是真理的營養品。怕批評的不是真理,而是未能適應時代的宗教和教條。迷信時代要過去了,盲從時代要過去了,現在是獨立思考、擇善而從、不拘一格、奮力求進的“與時俱進”的時代。

《東洋變西方》

“東洋”怎麼變成了“西方”?“這要感謝日本打了敗仗!”“敗仗,打掉了軍閥,打掉了財閥,打掉了出身和身分,逼迫人民作知識和技能的競爭。這樣,東洋就變成了西方。

談民主之難

社會科學爲什麼不容易得到公認就是因爲許多國家,他的統治階級是特權階級,如要服從社會科學原理,他就得放棄他的特權,這是特權和真理的矛盾。

談民主大勢

可是到了民主制度,政治家是爲人民服務的,本是三綱,君爲臣綱嘛,現在變爲官爲民僕,做官的成了人民的僕人,這不是倒過來了嘛?所以時代發展對特權者越來越不利。

談制度決定認識

在美國,你若是一個大學教授,很被看重:你要是一個做官的就不被看重。專制國家則完全相反,做官的最重要。

談社會科學的作用

爲什麼在200年間美國就能建成一個世界最先進的國家?這不是偶然的。他們是用先進的社會科學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先進的自然科學。用先進社會科學建立了一個社會,這個社會就能發展自然科學。爲什麼歐洲反而不行呢?歷史的包袱。

談話語禁忌和全球世界觀

中國的問題,歷來從中國看中國那永遠說不清楚,得從世界看中國。包袱越重的國家,越難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