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講信用》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1.14W

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下面是我在教完《講信用的宋慶齡》一文後,和學生在交流學習所得的片斷:

小學語文三年級《講信用》教學反思

師:學完這一課後,同學們懂得了什麼呢?

生齊說:說話要算話,我們要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師:你們以前有沒有做過不講信用的事呢?如果是現在,你們會怎麼做的?

生1:我答應過婷婷要去他家做作業的,結果沒有去。如果是現在,我會先打電話告訴他的。

生2:我和洋洋說好星期天去野外拌野餐,結果我沒去,如果是現在,我一定會準時參加的。

師:好!你們變得講信用了,而且能從學過的故事中得到啓發,真是好樣的!

生3:以前,我向鄰居咚咚借了一輛遙控車,說好玩一會兒還給他的,可現在還沒有還給他。如果是現在,我會

向媽媽要錢買一輛。

(學生起鬨,紛紛指責。)

生4:你真貪心!

生5:你說話不算話!

生6:你真不講信用!

……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說法都有,那個學生也漲紅臉,低下了頭,我馬上意識到這時只要稍一不慎就會深深地傷害一顆幼小的心靈。)

師:實不相瞞,老師上小學三年級時,也拿過別人的東西,後來才知道那樣做是不對的。剛纔這位同學的年齡比老師還小呢!現在請 同學們討論一下,這位同學應該怎樣做呢?

生7:可以經常去咚咚家裏和他一起玩。

生8:可以向他借來玩,但要記得還。

師:對啊,我們要做一個講信用的好孩子。

……

這一堂課,學生的自我檢討,自我批評,爲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它形成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動態鏈條,煥發了生命活力,引發了學生對反應比較激烈的問題進行討論。面對一片指責聲和孤零零的`被指責,我能用呵斥或置之不理這樣簡單的方式來處理嗎?不,那都是庸師之舉。一方需要民主,他們有話要說;一方需要關注,他渴望撫慰、呵護。簡單的處理方式只會讓動態鏈條斷開,讓被指責的一方受到傷害,能做到“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嗎?。蘇霍姆林斯基認爲:自尊是人性的頂峯,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要珍惜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地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一樣。蹲下來看學生,教師不再高高在上,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讓學生想說、愛說,敢說,思維處於亢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