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的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1.07W

廣大教師的實踐也證明:凡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因此,高中物理教改也應把提高學生擔負邏輯思維能力放在首位。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呢?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的教學反思

就思維發展來說,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維結構之間的矛盾,這是思維活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思維發展的動力。”環境和教育只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外因。作爲中學生,其主導活動是學習。而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爲規範的活動,是一種社會義務,從某種意義來說,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它對學生思維發展起着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習內容、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對思維發展的影響上,即學習內容的變化,學習動機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的增進,直接推動着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包含着“量變”和“質變”兩個方面。學生知識的領會和積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維發展的“量變”過程;而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智力或思維的比較明顯的、穩定的發展,則是心理髮展的“質變”。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學習的難度爲依據,安排適當教材,選好教法,以適合他們原有的心理水平並能引起他們的學習需要,成爲積極思考和促使思維發展的內部矛盾。創造條件促進思維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過程。應該看到,這兩個過程是緊密聯繫的,缺一不可的。教育並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學生思維的發展,它必須以學生對知識的領會和掌握技能爲中間環節。而智力、思維的發展又是在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才能完成的。沒有這個“中介”,智力、思維是無法得到發展的。但是教師教學的着重點應是通過運用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同時給予他們方法,引導他們有的放矢地進行適當的練習,促進他們的思維或智力盡快地提高和發展,不斷地發生“質”的變化。這也就是學生思維結構的“質變”過程或稱“內化”過程。

具體到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特別是思維能力這個問題上,我國一些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思維能力的突破點,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好途徑”的觀點,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因爲智力是存在層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維的個性差異確定的',這種差異體現爲個體思維品質,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維能力的表現形式。因而由此可確定思維能力的差異;思維品質的客觀指標是容易確定的,使定量研究成爲可能;研究思維品質的發展與培養,有利於克服傳統教學的一些弊病,並對之實施改革;思維品質的發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標誌。其中思維的深刻性,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是一切思維品質的基礎。

就思維結構來說,皮亞傑提出了“發生認識論”,強調“圖式”概念。他的心理學思想中有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爲“圖式”即心理或思維結構,“圖式”經過“同化”、“順應”和“平衡”,構成新的“圖式”,不斷髮展變化,不僅有量變,也有質變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圖式的量的變化,“順應”是圖式的質的變化。

任何一間科學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等組成的。概念、規律、方法等是相互聯繫的;不同的概念、規律、方法之間也是相互聯繫的,從而形成了該門科學的知識和邏輯結構。當然這種結構也在變化和發展着。應該說,人的思維結構和各門科學的知識、邏輯結構都是人們對客觀現實世界的反映,是緊密

聯繫的。因此,從教學必須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上來說,正如傑羅姆·s·布魯納所說:“不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這也符合現代系統科學(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的觀點,系統科學認爲結構與功能是對立的統一。不掌握學科結構,就難以發揮該學科的功能。不僅如此,還認爲任何系統都是有結構的,系統整體的功能不等於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於各孤立部分功能的總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聯繫形成結構產生的功能。

新課程改革給教學實踐的改革提高創造了條件。我們要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積極思考,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迅速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更好地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