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新航路》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99W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我們總需要回過頭去看看曾經走過的路,才能理解現在所處的位置,進而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開闢新航路》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幫助到大家。

《開闢新航路》教學反思

《開闢新航路》教學反思【1】

今天,我給學生講第五課《開闢新航路》。本課線索清晰,即新航路開闢的原因與條件、新航路開闢的經過和新航路的影響。學生在這一方面的知識儲備比較充實,如果按部就班的講應該說問題不大。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即便學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我在上課時間也把這節課的重點內容講清楚也自認爲講透徹了,學生學得怎麼樣?學生是否真的理解、消化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如果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新航路開闢的前因後果,而只是記住了課本上的內容,誰敢保證他們能真正將教材的內容內化爲自己的知識呢?因此可能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即以教師講課爲主。但又不同於教師照本宣科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具體而言: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學生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鏈條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

本課設計的成功之處:能按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組織教學內容,本課我旨在發揮學生自主學習性,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發揮歷史學科的特點,蒐集豐富的歷史資料,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現出來,既具有吸引力,由有強大的說服力。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習效果佳,使參與拓展性問題回答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不足之處:由於還處於課程改革的探索階段,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現方式應再改進,有效的指導爭取課堂教學高潮迭起,在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上,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上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

《開闢新航路》教學反思【2】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我們總需要回過頭去看看曾經走過的路,才能理解現在所處的位置,進而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或許這就是歷史給予我們的價值與意義。專家學者說,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階梯。我們總是在經驗的不斷累積中,不再恐懼,不再迷茫,進而擁有更爲睿智成熟的生活。只是雄心壯志總會被日常的瑣碎消磨,那些說好的天天反思、課課反思,只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堅持。更有甚,課後偶爾的一些不舒服,需要改變的想法,也在忙碌、匆忙、勞累的安慰下,悄悄的溜走了。我們於是習慣了習慣,平淡了平淡,自然也就平庸了平庸。不過,這或許並不是壞事,畢竟教學這一項工作,有時,還是需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太過劇烈的變革,有時帶來了並不是革新,反而是更大的保守——這已被歷史多次證明了。所以,感謝公開課,給了一個機會,你可以在過往的平淡中有那麼一點點改變;你可以思考這點改變能否堅持,是否有意義。更爲重要的是,這樣的反思,會讓你認識到夢想還在,奮鬥還在,當然,還有那一顆不甘平庸的心。

反思之一:有關公開課——傳統還是創新,這不是一個問題。

公開課是每個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經歷過痛苦的磨礪,發現便可以站穩講臺,甚至可以有點想法。公開課也是教育改革和突破的試驗場,在強大的傳統慣性下,追尋那麼一點點不一樣。正是這難能可貴的不一樣,會給自己的教學一些新的方向。不過,說句實話,從07年第一次參加百花獎到現在,越來越怕上公開課。雖然說教學經驗慢慢的積累,知識儲備越來越多,但發現創新越來越難,追求哪一點不一樣,似乎更加的困難。

初登講壇似乎總有很多的想法,可以想到很多的新點子,而且和學生年齡差距不大,也很容易做到新課改所強調的學生主體、民主課堂。記得07年第一次參加教學百花獎,完全是以學生爲主體,學生講述、學生分析,我只是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並用一種他們喜歡和易於接受的方式來呈現知識。不過隨着教齡的增加,似乎更注重傳統的教學方式,具體來說,就是講述法。一方面說明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另一方面,或許也跟自己對歷史教學、教育的理解有關。

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是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西方,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被我們貼上封建專制落後,培養奴性的標籤,逐步被放棄。而且,在教育領域似乎有個怪現象,新和舊、傳統和創新一定是對立的。比如越來越多的xx模式,小組合作,就一定是革新,就不能再保持舊的傳統,甚至有的學校規定一節課老師只能講10分鐘,莫名其妙。當然也有很多人固守傳統的講述法,將任何小小的改變都斥之爲花架子。再加之,專家給我們不斷的貢獻很多新概念、新名詞,使我們應接不暇。所以,教育便越來越看不清楚。

幸好,我們在二中,我的課堂我做主。感謝二中的教學氛圍,讓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基於自己對教學與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自由的發揮。這對於歷史課,尤爲重要。就如同思考傳統的教育模式一樣,個人以爲中國傳統教育的書院模式,其實我們挖掘的不夠。特別是我們學校,我們承繼着應元書院、學海堂、菊坡精舍的學脈,我們是不是應該挖掘他們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對人文學科而言。這些書院不僅培養了科舉制下的狀元和行政人才,也造就很多文化藝術大師,難道還不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追問嗎?

在我看來,傳統和創新並不是二元對立的,這在公開課中,最能體現。痛苦的備課過程中,其實就是在思考兩個問題:我要堅持什麼?我要改變什麼?堅持的一定是過往中自己覺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而這往往會形成或者契合某一種傳統;改變的一定是新的觀念、想法、見聞衝擊後,想實踐的新的東西。這恰恰可以在公開課中來展現,這纔是公開課真正的價值。我們不是爲了作秀而作秀,我們是通過這樣的過程來回看自己過往的教學。我們通過這樣的過程,試着接受某種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樣的過程來思考傳統與創新的契合點,從而尋求真正能讓自己和學生覺得豐富的教學方法。

反思之二:有關教學——不完滿纔是完滿,留白是一種智慧

首先,教育是一項慢的藝術,我們並非偉大的智者和賢人,一堂課就讓學生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相反,我們是在不斷的堅持與重複中,把我們哪一點點想要傳達的東西,傳遞給學生。思想是不能給予的,思想只能在不斷碰撞交流中,重疊昇華,然後內省爲自己的東西。當然無意義的,強制性的心靈控制除外。公開課也就是普通的一堂課,我們不需要讓這堂課揹負太多的東西。目標其實很簡單,你最想帶給學生的是什麼?只此一點足矣!《新航路的開闢》在設計的時候,我的目標設置就有些多了,既想帶給學生新的觀念的衝擊,又想讓學生理解歷史的複雜性,還想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新航路開闢背後的文明衝突。太過於追求完美,太想把所有東西都講明白,分析清楚。其實,人文學科的東西,有時候根本講不明白的,特別是歷史。或許我們所講的東西,本身就是由虛假的文字堆砌而來的。我們堂而皇之,言辭鑿鑿的講述,過幾年再看,可能就是一個笑話。

其次,任何完美的教學設計,都不一定能完全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因爲學生不是機器,教學過程不是程序執行,總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出現。當然如果置之不理,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也能完成,只是忽視了龐大的有益的生成資源。對人文學科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因爲我們忽略了思想碰撞、交流、昇華的最有利時機。歷史不是一堆記錄在案的數據,也不是一串被記載下來的事實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衝突的爭論。這些爭論在歷史的解釋中屬於最有價值的核心內容,歷史學的價值就在於教會我們相互展開建設性的爭論。在爭論中,歷史讓我們認識自己;在爭論中,它教導我們理解我們集體的過去並對之保持適當的尊重;在爭論中,它還傳授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技能,即如何提問,如何找到答案,如何合乎邏輯地、令人信服地、清晰地、有目的的思考;當然,這種爭論還是或應該是一種樂趣。

這一次同課異構,陰差陽錯的沒有將自己最爲得意、覺得最想告訴孩子們的總結和昇華的內容,呈現給他們。還記得下課鈴響起時,自己當初那種不捨和遺憾,那種意猶未盡的難受。不過,當我來到辦公室和其他老師交流,恰巧有個學生在那裏。她說,老師我們其實已經知道你想要說什麼了,你就是想告訴我們歷史是複雜的,歷史應當是爭論的。那一刻,忽然覺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爲我最想告訴學生的,就是這點。學生可以通過課堂的設計和不斷強調的東西,理解和體悟到老師最想表達的。留白給學生,由學生來總結,雖然自己的表現有些遺憾,不過恰恰是這樣的遺憾造就了學生的精彩。因爲他們的體悟遠比我們囉嗦的絮叨更有意義。就如同禪宗的公案裏,師傅總是棒喝弟子,然後留下弟子在那裏思考頓悟。留白是一種藝術,就如同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以心傳心。所以,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實施,我們不必過於追求完滿,應該有一段留白,讓學生自己去體悟,或許這纔是這次公開課最有收穫的地方。

反思之三:有關成長——不滿意纔會有進步

公開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備課過程中不斷的否定之否定。在這樣的否定中,你會了解到不同的處理方法和角度,而且在這樣的爭論中會碰出更多的精彩,一個一個奇思妙想會涌現。自己的視野會更加的開闊,看待問題也會更加的深刻。所以,感謝磨課過程中,科組所有老師給予我的建議,也感謝我們曾經耳紅面赤的爭論。當然,更要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和鼓勵,我依然記得那句:你就按照自己最擅長的準備和上課。還記得參加省青年教師培訓時,廣東歷史學界新課改小組學習的領軍人物陳維堅老師,講述青年教師發展時曾提到,參與磨課的過程比上公開課更有意義,更能促進教師的再發展。我想這樣的過程,最大的意義在於,你會對自己或者別人的課不滿意,恰恰是這種不滿意,提醒着自己要追求更好的課,追求更大的進步。

公開課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自己對自己所講述的東西有更爲深刻的'認識,因爲,備課的過程中會發現原有的知識儲備根本不夠,需要大量的閱讀並重新建構新的知識體系。這樣就又給自己一次深度閱讀的機會。就某一個觀點或者知識,查閱各方面的資料。稍微統計下,爲了這一堂課翻看了除教材和教參外大概20本左右的專著,35篇知網論文。這大概是之前一年的閱讀量。正是對知識儲備的不滿意,激發自己進一步的紮實自己的專業功底,而這樣的閱讀,也使自己對新航路開闢這一問題認識的更爲深刻,更能理解歷史的複雜和歷史認識的多元化。當然,這樣的閱讀結果,也提醒着自己,學歷史的人千萬不能武斷。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多元價值共存的年代,只有多看、多聽、多思,我們才能無限的接近歷史的真實,才能體味歷史的意義與價值。

同課異構的最大好處在於,你總能學習到和你不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思路,不一樣的方式。這次的兩堂歷史課可以說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體現了同課異構的價值。在這樣的對比中,我也深深的被珠海一中的張老師折服。作爲剛畢業一年的研究生,他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深入淺出的講解,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值得我學習。倘若說,我的課堂注重的理性的邏輯分析,珠海一中張老師的課堂則更爲民主、自然又不乏歷史的味道。他啓示着我歷史教學不一定非的是宏大和沉重,也可以精緻和輕鬆;他啓示我歷史教學不一定非得展現教師的淵博與睿智,也可以是學生的直率與機敏。

由此,回看自己的教學,這或許是一個新的突破口。如何從原有的百家講壇式的胡扯轉變到百家爭鳴式的討論,可能是自己以後教學需要重點思考和探索的內容。不僅要展現教師的精彩,還需要展現學生的精彩。

公開課有些遺憾的講完了,日子又歸於忙忙碌碌的平淡。回想起上課之前那晚,閉關在酒店裏,不斷修改課件和講稿的情形,忽然有些感慨:原來我還是那個初登講臺,雄心壯志的毛頭小夥,如此甚好,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