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五篇

學識都 人氣:1.46W

篇一:小班語言教學反思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五篇

——《小烏龜上幼兒園》 吳玉華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爲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爲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小烏龜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手指偶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我沒有主意到這點,而是繼續用手偶展示講故事。在這個環節

中,我可以積極發掘幼兒這點,讓幼兒參與到表演展示活動中,讓幼兒盡情表達。 在給幼兒第二遍講述過程中我採用讓幼兒觀察故事大書,請幼兒邊觀察邊講述故事內容。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

在講完故事的時候,對於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回答聲音很小的時候,我沒有鼓勵幼兒讓他聲音再大點就更好了。在整個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生動形象,在幼兒對某個動物感興趣的時候沒有讓他們盡情表演。使得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有點亂。我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多加強自己在語言方面的表達表述能力。在課堂調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篇二: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爲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爲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半個蛋殼》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

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篇三: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一、教師引導、鼓勵不夠

在生生互動這個環節,我讓幼兒之間推選出一個代表講述最有趣的故事時,幼兒表現出膽怯,不主動,都想把這個任務推讓給別人,就是被推選上去的幼兒也是硬着頭皮去講,講述的時候也比較拘束,不敢大聲的說,語速很快,平淡,情節的描述也不夠生動,講完後猶如釋重負的感覺。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詫異,這與《綱要》中要求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遠,當時我在衆目睽睽之下,顯得很緊張,一時忘了作爲教師,該有的隨機教學的能力。說出的話也顯得生硬,沒有用積極的語言進行引導。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這和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有關。我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沒有很好的體現《綱要》的精神,在活動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

二、在師生互動環節,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通過我有感情的將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讓孩子體驗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學道理。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而且還運用了很多豐富的詞語,活動達到了高潮。

三、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

最後一個部分我想讓孩子從歌曲中體驗小熊遇事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本來也是這個活動的亮點,可是在活動中,效果沒有體現出來。這和我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有關。在活動前我自認爲《吉祥三寶》這首歌曲應該是家喻戶曉的,孩子也應該很熟悉,所以在平時我也沒有花時間讓孩子去感受這首歌曲。在活動中,反應出孩子們對《吉祥三寶》旋律還不夠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動對唱的環節。所以這個部分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說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說不到點子上,關注啓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

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爲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爲實踐行爲。

在活動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整改方案如下:

一、進場部分。將原來的律動換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入場。

二、圖片的改進。圖片增加了兩幅,更好的體現了故事情節。在入場後請孩子集體觀看圖片,把看見的記在心裏,激發的孩子接下來排圖講述的興趣。

三、由原來推選代表上來講述故事改爲孩子自願上來。這樣更好的發揮每個孩子的主動性,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寬鬆自由的表現環境。

四、幼兒在傾聽完我的講述後,設計的一些問題更精練了。避免我在不知不覺中說教成分會加重,重新設計後的問題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有機的和平時生活經驗相結合,發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通過說,去體會從中的科學道理,以及人生態度。

五、結尾部分,將歌詞重新的創編,圍繞着小熊三次撈月亮所用的道具進行修改,讓孩子在課後多熟悉這首歌旋律。

篇四: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爲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爲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講《水果屋》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其實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

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上週,幼兒園組織了一次教學觀摩活動,我在工作允許的時間內,儘量前往學習,各位老師的教師的教學經驗都比我豐富許多,在聽課過程中我更感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我很希望自己能多有這種學習的機會,感受並吸納各位教師的長處。針對自己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所思所想與不足之處在此做一總結。

我在選材上曾經考慮過音樂欣賞,題材與音樂都已找到,之所以沒有用,不是因爲害怕嘗試,因爲對我來講,無論是藝術欣賞還是語言,我都一樣屬於嘗試,以前都沒教過。我沒選擇上的原因是我在音樂方面對節奏的感受並不敏感。今天我在反思語言教學之前之所以會提到此節,是因爲正是此選材環節讓我感到自己的第一個弱點,音樂節奏或說樂感方面的弱勢。

現在我言歸正傳來談談我這節課吧。這節課我選擇的是<<有趣的圓>>,它在教參中的目標要求1)是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2)是讓他們學說”圓變成了什麼”我在設計這次活動時將目標的第二條改爲讓幼兒爲他所變得東西注入語言。這條我也想到會有些難度,但我認爲幼兒的思維正是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我應該在這方面做些嘗試,我很喜歡有些教師上課的活躍氣氛與動靜交替的教學設計,所以

我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兩次遊戲,第一次的拍手遊戲作爲引出,最後的圓圈操作爲結束,開始由於緊張差點忘了臺詞,中間愣了幾秒鐘。接下來的過程我運用了教參的第一個環節,教師來變圓,然後再請幼兒來變。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了一個大的毛病,幼兒都跟着我變的在說,,可以說我先出示的圖片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思維,如果有下一次,我會先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先去想去說,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急於去塞給他們。接下來的環節我沒有按照教參的過程,它是請幼兒來繪畫,因爲考慮到繪畫的時間不易控制,另外,我上的是一節語言課應以說爲主,而我的目的也正是爲了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所以我只給幼兒了一個畫着圓的白紙,請他們去想去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而不必畫.在請幼兒爲他們變出的東西賦予語言時,幼兒很多都回答:它不會說話,”我沒聽到它講話,”我不知道它講什麼”幼兒的這種回答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的引導語用的不準確,用的不夠到位;一個是幼兒沒有或很少有這方面的訓練想象遊戲,經過再三的努力,終於我聽到那些東西講話了,雖然很簡單也很重複,但是終於開口了,在我假模假樣的掏禮物給他們時,很多幼兒說:“什麼也沒有”我的目的是希望給幼兒一個假象的空間,可是由於自己的語言包括自己的形體語言表現的都不到位,導致的結果是讓我自己感到像是<<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騙子。這節課雖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來講也是我的真實水平,在評課時能聽到說我上的還不錯,我真的已經很高興了。

這次活動讓我真的收穫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讓我學習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讓我在自己的語言課上嘗試了一下自己的方式,從中我

也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不要緊守教參中的設計過程,教參只是教師的一個參考資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個最大的感受,放鬆自己,儘量去做好,不要想結果,只有你放開了,孩子纔會無拘無束。

篇五: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小壁虎借尾巴》

一、案例描述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2.熟悉動物對話,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知道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體驗關愛之情。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故事。故事藉助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小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作用。從而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的這樣一個道理。故事生動、有趣,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在角色的扮演中讓幼兒體驗語言,並且運用語言,使幼兒在表演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產生一種成就感。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所以,我選擇了這節課並採用連環畫的形式設計了這節語言課《小壁虎借尾巴》。

活動過程:

上課時我從身後拿出自制的手偶小壁虎跟小朋友說:“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從而引導幼兒說出小壁虎。接着我進行導入:“可是呀,小壁虎今天有點傷心,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下面我們來聽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我繪聲繪色的把故事講完後開始問小朋友:“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啊?”幼兒激動的告訴我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吃掉了。我接着引導:“那小壁虎沒有了尾巴怎麼辦啊?”幼兒開始搶着舉手“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看到了小朋友熱情那麼高漲,爲了延續這種熱情,所以我把準備的連環畫拿出來,開始通過看圖片回憶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並在每段結束時進行提問,達到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及爲下面分角色表演做下鋪墊。

分段的.圖片看完後,我把故事完整的藉助圖片講了一遍,並提醒幼兒“老師講到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尾巴都有什麼作用時,會說的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說”。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和老師共同完成了看圖講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接着,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角色表演。老師跟剩下的小朋友做旁白。待第一組小朋友表演完後進行點評,希望下面表演的小朋友能夠注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表演兩組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參加表演。結束採用律動《我最棒》,讓幼兒通過動作來表揚自己今天的表現。

二、教學反思: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發現有好幾處都是我不能控制的,甚至有時會冷場,一個問題拋出去沒有幼兒搭理我。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開始上課時幼兒還沒能完全進入課堂中,有的還沉浸在剛剛的玩耍中,所以我的突然提問和問候讓有的幼兒愣了一下。如果我能夠採用一個小遊戲讓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或許一切都不會顯得那麼堂皇,幼兒能夠一下子被我的遊戲吸引過來,從而達到我之前預想到的效果。

2.當我運用圖畫邊講邊做動作時,幼兒覺得很新奇,聽的也很認真。可是讓他們複述裏面小動物對話的時候就顯得吃力。如果我能夠在每段講述後帶着幼兒多練習幾遍小動物之間的對話,並讓所有的幼兒跟着我做動作,例如小壁虎是怎麼爬的,小魚是怎麼遊的類似於這些要求,幼兒在下面的表演也不會顯得很笨拙,肢體語言不自在。

3.我原以爲在角色表演時是最盡人意的。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相反場面有點混亂。尤其是在最後,所有的幼兒一起表演時,那個場面我控制不了了。因爲幼兒都要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表演。而且那個卡片很小,貼在袖子上很不方便。所以幼兒在對話表演時都是先看下袖子上的卡片接着表演。如果我能把所有的卡片做成頭飾或者胸飾,或許就會好點。而且我應該把卡片分類好放在指定的籃子裏,這樣幼兒在選擇卡片時就不會把卡片弄的

亂七八糟。而且我給幼兒表演的舞臺很小,把他們框在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裏,導致幼兒不能放開的表演。

4.幼兒表演完後,我應該及時的把卡片收回。因爲好多幼兒根本沒有聽我的總結,總是在那邊玩弄手裏的卡片。所以好多幼兒都沒有聽到我說的話,導致音樂聲響起了才注意到要跳舞了。

所以,通過以上的反思,我重新把教案修改了下,又選了一些幼兒進行上課。我的課前遊戲是手指遊戲——《手指開花》,正好遊戲結束時,幼兒的小手都是藏在身後的。他們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我的課也很順利的進行下去。並且迴應方面也有進步,幼兒能夠很快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在第二環節看圖分段講述故事的時候,我把動物之間的對話來來回回跟幼兒說了幾遍,並且在說的時候採用肢體語言。不僅如此,我還跟幼兒進行了角色表演,我扮演小壁虎,幼兒分別扮演小魚、牛、燕子,這樣不僅讓幼兒加深了對話的內容,而且還激發了幼兒表演的樂趣。下面的角色表演我給了幼兒足夠大的舞臺空間,並且把小動物卡片所放的的位置告訴了幼兒,方便幼兒取卡片表演。表演結束後,讓幼兒分組把卡片送到指定的籃子裏,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最後以舞蹈結束這節課。

經過反思後修改過的教案上起來就顯得比較得心應手。幼兒能夠跟着你的思路走,雖然還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幼兒都能夠跟着引導很快的回到軌道上。

一節課有優點的同時也必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課後能夠及時反思就可以少走彎路,讓你進步的更快。所以說一節課上完一定要進行反思,雖然反思的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反思後的結果卻是喜悅的,是美的。這份美的喜悅也只有自己可以體會的到。所以,一切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