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學識都 人氣:6.29K

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歡迎大家閱讀。

2016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1

寒假裏我和我們村的同學組成了寒假實踐活動志願服務小組,到敬老院爲孤寡老人們服務。通過這次志願服務,使我感到在公益勞動中能使我們受到教育,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髒,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裏儘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爲我們心裏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裏能夠體會到的。 這次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爲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爲那是我們小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計報酬也是我們小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爲前提的,我們必須爲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進行義務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爲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2

按區教育局和學校工作要求,以“做文明師生 創禮儀武漢”爲主題,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從小事做起,爲推進家庭各諧,社區和諧盡點心,出點力,讓學生過一個文明、有益、健康、充實的寒假,發揮社會實踐活動作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合格人才的重要方式,讓學生了解社會形勢、瞭解社情民意、提高綜合素質,充分展示王家河中學學子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關注社會、與時俱進的時代風采。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假期前,政教處、團委向全校廣大同學發出了《王家河中學中學關於開展2011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印發了社會實踐活動調查表和志願者活動登記表,並召開全校師生大會,對工作進行了認真佈置。各班積極響應、認真落實,根據每班自身特點,制訂實施方案,作好動員工作。

二、 緊密結合實際,多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1.“文明禮儀我先行”自我體驗活動。以“文明用語我先行”、“文明舉止我先行”、“文明出行我先行”等爲重點,結合寒假生活,制定“文明禮儀我先行”計劃,踐行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和在校園、家庭、公共場所等交往禮儀,引導學生逐步將文明禮儀知識內化爲自覺行動,養成良好文明習慣。

2.“文明禮儀我傳遞”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小手牽大手,共養好習慣”、“小手牽大手,大家找陋習”、“小手牽大手,禮儀迎賓客”等形式,讓學生把文明禮儀帶回家,帶動家庭,輻射社會,用實際行動傳播文明理念,倡導文明風尚。結合城鄉孩子手拉手、爲貧寒夥伴送溫暖等活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交往禮儀。

3.“紅色華誕,黨旗飄揚”紀念建黨90週年教育活動。利用寒假尋訪中國共產黨在武漢的'紅色足跡,讓廣大師生回顧建黨90週年的風雨歷程,感受祖國、家鄉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巨大變化,學習不同歷史時期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氣節,激勵學生把愛黨、愛國情感轉化爲奮發學習的動力和爲國服務的志向,引導教師以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實際行動向建黨90週年獻禮。

4.觀看法制教育電影《青澀記憶》活動。落實市文明辦等8部門《關於認真組織觀看法制教育電影<青澀記憶>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武預聯〔2010〕1號)精神,堅持學生、家長自願原則,可採取集中觀看等形式,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引導學生進一步提高文明守法意識,抵禦網癮。

這次寒假實踐活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成功。學生的思想素質也有所提高。雖然是短短的幾天,但是給同學們的教育卻是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實踐使他們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文明,多了一份成熟,培養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促進了他們健康、全面地發展。同時,整個活動的開展也積極地展示和宣傳王家河中學中學積極進取、不斷髮展的良好風貌。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感想3

今天是小年,我們大學生假期服務信都分團第十一小組十分關切兩合村的留守兒童過年情況,據兩合村支書柳唐哲介紹,兩合村的留守兒童有六七戶約十二個孩子,這些留守兒童平時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他們都散居在家裏,再加上家庭不是很富裕,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行爲習慣的形成和智力開發等方面正處於十分關鍵的時期,應該一起高度重視。

在我們走訪的兒童中,大部分的家庭經濟都有困難,父母都是爲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才外出打工掙錢,但是與此同時由於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都不在孩子身邊,造成家庭對於孩子管理不周,關心不夠,教育不當等給留守兒童的感情和心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繫親情,勾通思想,傾聽煩惱,鼓勁上進,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還有大部分留守兒童由於自己的現有監護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孩子和教師缺乏必要的溝通。

但是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孩子都很懂事,整個走訪中印象最深的還是劉佳欣兩姐弟,兩姐弟雖然都有點害羞,但是都很有禮貌,雖然父母不在家,但是他們依然能把家收拾得乾乾淨淨,也從不落下學習,滿屋子的獎狀說明他們很用功,在和他們的聊天中發現他們很能理解父母的苦衷。在翻閱他們的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作文題目“等待來年春暖花開”寫的是他們父母的,雖然文字平平,但是還是讓我們很感動。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現階段中一個很特殊的社會羣體,他們仍然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他們很需要社會的關注,[蓮~山 課件]需要社會的力量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