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準確把握戀愛性心理

學識都 人氣:1.53W

戀愛是人類最復雜最微妙的活動。不管當事人是否意識到,是否承認,戀愛中的種種心理表現,實際上都與人類最基本的性心理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在潛意識這個層次上,戀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未來性生活的準備、模仿、預現與尋求,最初的吸引來自對方的性別形象。這個形象實際上就是最有利於日後性生活美滿的那種模式。

怎樣準確把握戀愛性心理

在外表形象上,最能吸引女性的男人,一般都是身材高大,寬肩闊胸,充滿力度,給人以安全感。女性常把他們形容爲“厚”。相反,“單薄”的男人總是令女性疑慮叢生。女性在未來的性生活中,主要靠肉體靠觸覺來感受,客觀上既需要一個雄壯而富於質感的主動行爲者,又需要一個堅實的可依託者。這種難於自我察覺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女人心中的男性美的標準。

男性則容易被那些第二性別特徵較爲明顯的女人所吸引,所謂“苗條不等於瘦,豐滿不等於胖”就是這個道理。男人不大考慮對方的身高,卻很重視她的皮膚,也是同樣原因。這是因爲在直接性生活中,男性更容易被視覺上的性刺激所激發,因此不自覺地形成這樣的審美觀。

氣質的吸引力往往比外表更大。流行歌曲中叫做“你(男)瀟灑,我(女)漂亮”。男人還有一首歌“我很醜,但我很溫柔。”這是因爲在未來的性生活中,女性無法容忍對方的粗暴、斤斤計較和放不開,更厭惡“唯性無愛”,就暗中生出相反的期望。女人常嗔怪男人“傻”,又最喜歡“聰明”。聰明是智力嗎?不,是“善解人意”,是“無需語言的交流”。性生活美滿的妻子不都因此而倍感幸福嗎?

男人呢?除了漂亮,對女人最大的期望恐怕就是善良。一個劉慧芳,平心而論,與港臺數百部言情電視劇裏的'人物沒什麼兩樣,卻吸引了無數中國男性,就是因爲她太善良了。儘管劉慧芳既無風韻又無性表現,但比起“樣板戲”裏的女人來,溫順就成了最大的性感。男人總是渴望成爲性生活中的主導者,社會上的“女強人”總是被誤會爲家裏的“母老虎”,因此,就是吃了豹子膽的男人,也不會被吸引。

人還有一種社會形象。少女總是覺得同齡的少男太不成熟,因爲如果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男人確實很難體察和滿足女人那份細膩與豐富,性生活中尤是。男性則總是被充滿青春氣息的女人所吸引,不管她們實際年齡是多大。在男人眼裏,女人必須變成小妹妹的形象,纔有可能跟她投入性過程。否則,男性的激情、體貼和責任心都難於被引發。

有了吸引之後,戀愛跨入第二步----交往。男人常常“臉皮厚”。他可以“馬路求愛”,可以“吃着碗裏的,目丁着鍋裏的”,可以“隔着鍋臺上炕”,才約會第一次就計劃起結婚或性生活了(至少在心底)。女人若也有情有意,會欣賞他的積極主動,卻無法理解他爲什麼那麼急不可耐,什至懷疑:如果他早一點得到,會不會也早一點厭棄呢?

國外有一種“生物社會學”。它認爲,男性的這些表現,都是因爲他在生物學意義上的任務,就是儘早、儘快、盡多、盡廣地傳播自己的遺傳基因。社會的一切性道德和婚姻制度,就是試圖制約這種生物化行爲。因此,一個男人若真心愛上一個女人,他完全可以專一,可以等待。但是批評者馬上指出:女性也同樣需要傳播自己的基因,否則就不會有母愛,她爲什麼就不那麼急,不那麼多配偶化呢?

基因離戀愛太遠了,更直接的原因恐怕還是男女在性方面的差異。男性的內動力主要來自生理上的性發育。他早早就開始了遺精、性夢。到了戀愛時節,他的性體驗實際上已經很豐富了。他更急切地渴望通過愛情和婚姻,把自己的體驗擴大到人際性關係上。這有什麼不正常呢?當然,界限十分清楚,如果脫離愛情與婚姻,他就會墮落爲“色狼”。

一般來說,女性正相反。她的月經初潮只是生育功能的開始,並不必然帶來直接的性飢渴。她的性動力來源於逐步學習和經驗積累,往往要到性生活開始後才慢慢地充分表現出來。她沒有遺精,很少有性夢,發生率和頻率都遠遠低於男性,尤其是她比男性更不容易達到性高潮。當她初戀時,她實際上基本是個“性體驗盲”。所以她可以對浪漫純情的愛充滿白日夢式的憧憬,卻拒絕理解和接受愛情中性含義。她希望更深切更長久地體味愛情,什至總有發誓獨身的那幾年。這又有什麼奇怪的呢。如果性心理髮育長期停滯,她不會去危害社會,只會用獨身或遁入空門來自我懲罰。

戀愛的第三步是相互熟悉到親密的地步。如果再出現相互真切關心,愛情就基本成熟了。即使到了鑽石婚之後,雙方愛情也仍然必須有四個最起碼的基礎----吸引、交往、親密和關心。否則,這樣的婚姻會有家庭,會有責任義務,也會有白頭諧老和相安無事,卻唯獨不會有愛情。

怎麼確定是否已有親密和關心呢?當然主要靠自己的主觀感受和評價。這裏,男女差異很容易又一次挑起誤會和爭端,什至“棒打鴛鴦”。

許多男人太現實了。他們判斷的標準常常以具體行動爲主。“深深的一個吻”,難道還不是親密嗎?經濟或物質上的往來,生活中的幫助,什至孝敬未來的岳父母,難道還不叫關心嗎?一旦女方甩出一句“咱們分手吧”,他們總是追問不休、借酒澆愁或上訴蒼天:“這究竟是爲什麼?!”當今中國變得太快,其中之一就是“休夫”劇增,在許多地區高達離婚案的70%。莫說女朋友,就連一些同居過的未婚妻,也居然敢說句“拜拜”就揚長而去,又沒見多少大姑娘因“失貞”而上吊跳河。難怪有人把崔健的歌改成:“不是我不明白,還是我不明白。”

女性評價親密和關心的標準,主要是感覺,而且是她自己內心深處那無法言傳的感覺。凡是討論分手原因時,沒有一個女性能用男人所能理解的語言,把自己的感覺說清楚,因此只好不說。這正如任何墜入情網的女人也說不清爲什麼愛“他”,只是好在不必說。在女性世界中,不管多親密的行爲,都必須是最切合自己心理需求的,纔算是感情的表達,否則就成了冒犯。關心,指關懷我的心,否則花錢、幹活兒、當好女婿又有什麼意義?許多欺負“老實”丈夫的“悍婦”。其實歸根結底是這方面缺乏得不可寬忍了。“大齡女青年”或離異喪偶女性之所以不願刊登徵婚廣告,早已不是“封建”,而是因爲她們最根本的要求是“對我好”,而這很難用男性世界的語言來表達。

這些差異深植於性生活中男女的不同需要和感覺方式;男性是進入、輸入,容易地出現反應,一切都現實得理性化了。女性則是期待、體驗、努力地尋求反應,一切靠感覺來推動來聯接,夢幻般的非理性化也就“理”所當然了。不必說得更明白了,每對性美滿的夫妻都知道這種差異,而且美滿正是來自對差異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