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國內旅遊>

暑假長沙遊玩最詳細攻略

學識都 人氣:2.22W

長沙旅遊資源豐富,具悠久的文明歷史,有着燦爛的古代文化,境內古墓古蹟遍佈,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暑假長沙遊玩最詳細攻略,希望大家喜歡!

暑假長沙遊玩最詳細攻略

長沙美食指南

湘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油重色濃突出,尤以酸、辣、香、鮮、臘見長。長沙是湘菜的中心,是全國聞名的美食之城。長沙人愛吃、會吃是出了名的。

長沙比較著名的風味湘菜主要有麻辣子雞、三層套雞、長沙麻仁香酥鴨、花菇無黃蛋、口蘑湯泡肚、髮絲百頁、臘味合蒸等。在瀏陽河邊一些農民開的餐館裏,可以吃到口味淳樸的“鄉里菜”,平日城裏吃不到的紅薯粑粑、紅薯梗、芋頭梗等粗糧在這裏都可以品嚐到。

長沙購物攻略

長沙最重要的特產是“長沙三絕”,即湘繡、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繡的起源和發展都在長沙,爲四大名繡之一。長沙也建有湘繡博物館以供研究、參觀和銷售。中國紅瓷器最早出現於1100年前的晚唐長沙窯。菊花石產於瀏陽大溪河底岩石層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圖案,其雕品爲長沙的一大特色。瀏陽有“花炮之鄉”的美稱,其生產的花炮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都有銷售。

黃興南路步行街:黃興南路步行街形成了以傳統老字號品牌店帶領下的集飲食、購物、娛樂、休閒於一體的商業街,不少現代品牌紛紛進駐黃興南路。

文廟坪、南牆灣:具有強烈風格的小店開在小巷裏,展示各地新鮮熱辣的時尚風潮。

解放中路、文藝路口路段:整條街的店面無論是從服裝的品質、款式,裝潢的格調來說都比較有水準。但這裏的'東西比較貴。瀏城橋下,有家趙記,這裏的幹鍋牛蛙和口味蛇值得一試。喬莊口子上有一家頗大的旺和超市,喬莊巷裏面別有洞天,從這裏可以直接上五一路。

文運街、長康路:這裏可淘到一些品牌的仿貨,緊隨國際潮流發佈動向,是長沙市最集中的外單貨集散地。

金滿地:金滿地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購物地,D區是地下美食城,那裏的熱狗很好吃,且比外面的便宜。

長沙娛樂指南

長沙號稱娛樂之城,不僅因爲全國聞名的湖南電視臺一系列的王牌娛樂節目,更因其豐富多彩而迷人的娛樂生活,尤其是夜生活,讓全國“好玩”達人沉醉不已。每當夜幕降臨,滿街華燈齊放,霓虹燈閃爍,各色夜市,各地民間傳統藝術表演與夜總會、酒吧、歌廳、舞廳等現代娛樂交相輝映,絢麗多彩,獨具魅力。

主要民間藝術:湘劇、花鼓戲、皮影戲、木偶戲、長沙彈詞、長沙大鼓、長沙評書、瀏陽古樂、歌劇、話劇、雜技。

現代娛樂:有湖南大劇院、田漢大劇院、東風影視城、長沙電影城、長沙琴島歌廳、長沙羅曼歌舞廳、長沙華天大劇院、紅太陽演藝中心、湖南佳程大酒店、“百樂門”歌舞廳、長沙神龍夜總會、金色年華等娛樂場所表演的綜合性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娛樂節目。

歌廳與劇院

長沙的歌廳文化可謂聞名全國,不僅歷史久遠,而且規模大、演藝活動豐富,歷來是長沙人夜間休閒的首選之地。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有位於中山路的琴島歌廳、省展覽館內的紅太陽歌廳。這些歌廳的主要表演形式有相聲、小品、地方曲藝、雜技以及各種歌舞表演,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演出具有相當水準,一大批從湖南走向全國的本土笑星如奇志大兵、周衛星、何晶晶等,都是成名於這些歌廳,而且有的目前不時還會回來表演。

長沙最負盛名的劇院是田漢大劇院,田漢大劇院是一座以專業演出爲主的現代化劇院,地處長沙市勞動路與芙蓉路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田漢大劇院分大劇院、音樂廳、田漢紀念廳及藝術走廊、前坪田漢羣衆文化廣場等四個部分。

地址:長沙市勞動西路347號(田漢大廣場)

乘車線路:在侯家塘西站下車可抵達劇院附近。

酒吧

酒吧是近年來風靡星城,並且深受年輕、時尚人士喜愛的娛樂場所,時髦的音樂、絢爛的燈光以及熱鬧的氣氛,是年輕人放鬆心情、肆意揮灑的絕佳去處。五一廣場附近的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是來長沙旅遊休閒必去不可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推薦:蘇荷(SOHO)酒吧(人氣一直居高不下)、魅力四射酒吧、水木年華酒吧

長沙旅遊特色

長沙特色:茶館

我國盛行上茶館飲茶的城市首推成都,其次廣州,再次長沙。成都人坐茶館主要是擺龍門陣;廣州人是以品嚐茶點爲主;長沙人坐茶館既要名茶美點,還要聆聽彈詞、評書作爲消遣。

長沙茶館大都是清一色的方桌板凳。桌上一把茶壺,4個杯子,泡一壺茶可供四個人飲用,時間不限。通常的點心是包子、燒麥、鍋餃、湯包、酥合等。 長沙人愛喝早茶,茶館在8點鐘左右進入高峯時段,此時茶客滿座,煙霧瀰漫,聲音嘈雜,一派融融泄泄的景象。

長沙特色:燦爛的古代文化

長沙歷史悠久,古墓古蹟遍佈,尤以楚文化、彩瓷、學府、書法勝地、繪畫、古樂爲最。

楚文化:長沙已發掘楚墓3000多座,漢墓10000多座。出土了我國迄今時代最早的銅劍、毛筆、天平、帛畫、皮革鼓以及竹簡、漆器、長3米以上的兵器、越式青銅樂器,以及200多件壁(原始玻璃)等。

彩瓷:在英國的牛津大學及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內,陳列着燒有“天下第一”、“天下有名”的中國彩瓷,這些都出自唐代的長沙窯。

學府:創建於公元976年的嶽麓書院,在北宋就被公認爲全國最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直到清末改爲湖南高等學堂,再改建爲湖南大學,千年絃歌不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對荊楚,乃至對全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

書法勝地:漢晉以來,長沙書家輩出。歐陽詢獨樹一幟,名揚中外,唐時高麗王曾遣使求之,現日本《朝日新聞》報頭即集歐字。他的家鄉――望城縣書堂山,歐陽詢洗筆池尚存故跡。僧人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頗好筆翰”,寫禿了的筆用土埋好,自稱“筆冢”,專心臨書,而成“草聖”,被李白譽爲“天下獨步”。

繪畫:長沙的繪畫技藝源遠流長,在楚漢帛畫中就有傑出的表現。北宋的長沙畫家易元吉名聲極大,應召入宮。相傳監廳原有燕巢二窩,易元吉於屏上畫一鷂,燕竟望而飛遷。可見畫得何等傳神。

古樂:瀏陽乾嘉時樂工邱之睦,所繼承創研的瀏陽文廟古樂,彌補了早已失傳的中國古樂“八音”中的“瓠音”。據說袁世凱“登基”欲用古樂,派人考察的結論是:“曲阜古樂徒擁虛名,遠不及瀏陽古樂完備”。

長沙特色:廟會

長沙自古廟宇林立,香火旺盛,由廟宇產生的大小廟會多不勝數,形成了舊時長沙城鄉廣大勞動人民的民間文化生活。

舊時長沙城鄉的廟會中,陶公廟會是規模大、影響遠的廟會之一。該廟位於長沙縣榔梨鎮臨湘山上。直至今日,每逢兩個陶公菩薩生日--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羣衆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拜祭活動,廟裏香火灼天,鐘鳴鼓響,進香信衆,摩肩接踵,成爲一大勝景。陶公廟的春秋廟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陶公廟也於1986年初定爲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長沙地區除陶公廟會外,還有其它許多廟會。這些廟會與陶公廟會比較,只是在內容和規模上有所不同而已。

長沙特色:皮影戲

長沙皮影戲形成於明朝萬曆(1573-1619)年間,舊時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流行於長沙、湘潭、瀏陽、望城、寧鄉等地。

長沙皮影戲用湘劇和花鼓戲唱腔,一般爲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彈唱的藝術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別:整本的節目主要有《封神榜》、《水滸傳》、《岳飛傳》、《楊家將》等;散句的節目有《五更勸夫》、《山伯訪友》、《小姑賢》、《哪吒鬧海》等。藝人在演這些散句時,必加雜戲,即選取一些發生在觀衆中的趣聞秩事,編排成戲,插在中間演出。

由於長沙皮影戲製作和演出簡單,戲中內容又多爲老百姓喜聞樂見,因而深受城鄉羣衆歡迎。目前,長沙地區尚存皮影戲班100來個,藝人400人左右。在長沙市紅色劇院可以欣賞到皮影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