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觀後感範例

學識都 人氣:2.3W

十二公民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了最爲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下面爲大家分享了十二公民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十二公民觀後感範例

十二公民觀後感1

今天看了電影《十二公民》之後,突然有點關於情懷的想法。

電影主要講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隨着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最終模擬法庭的結果是富二代無罪。

很早以前,我自以爲是一個符合正義要求的人,因爲我看新聞時有很明確的判斷,肇事逃逸,後母虐兒事件,誰好誰壞,誰違背了道德,我有很清楚的判斷。我以爲這就是正義。所以電影開篇當中"富二代殺死親生父親"中富二代是否有罪,儘管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剛開始是認爲他有罪的,爲什麼?因爲他是富二代啊,因爲他狂妄自大,任性沒文化,因爲弒父簡直沒人性,冷酷。

然而影片中富二代是無罪的,真兇在一個月後落網。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標籤化開始流行,很多人喜歡把自己標榜爲“拖延症重度患者”“選擇恐懼症人羣”或者“失戀症候羣”,這倒也無關緊要。一旦媒體網絡指向下產生的標籤觀成爲正義價值觀,那麼我們就要反思了。被推到風口浪尖的事件都是特例,都是明顯能區分這些案件中誰對誰錯。在很明顯的判斷中,形成了簡易價值觀,於是我們將社會角色貼標籤,這就是可怕的。城管的段子在網絡大軍裏津津樂道,富二代炫耀成爲衆人的刀靶子,就連女服務員熱水潑顧客,都有輿論說大款們活該,不尊重職業平等。思想裏已經有了“傾斜保護弱者”的思想,這就是偏見,類似於"以貌取人"的那種偏見。

隨着人的逐漸成熟,隨着涉獵範圍越來越廣,我們不斷反思,否定甚至說是顛覆原先的正誤判斷,摒除偏見是第一步。

偏見與事實固然是有差距的,如何走到真相是第二步——合理懷疑。法律就是講道理,求論證的,合理的懷疑具有巨大保護價值,合理地懷疑此人有罪,是公安機關的職責,合理地懷疑此人無罪是辯護人的職責。合理並非鑽牛角尖,如何去合理懷疑,需要的是實踐。你會怎樣使用側刀,15秒是多長的一段路,車的速度,房子的隔音效果差異等等。合理地對各種可能性懷疑,然後被證據說服。像電影裏放的那樣,不斷否定之前的推論,不斷模擬當時的場景,從時間步數,證言乃至這瞬息萬變,處處聯繫的世間生活,推測出證據的漏洞,漸漸推導出無法證明富二代有罪,即富二代無罪。不得不承認,方法論的重要性,足以說服別人,從1 vs 11的絕對劣勢,講道理,擺事實,逐漸扭轉局勢。

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先入爲主的思想,就可能讓事實判斷輕於價值判斷,就會忽視關聯性,合理性。容易造成冤假錯案。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一個冤假錯案毀的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人的價值高於一切,從偵查,逮捕,起訴,審判,只要有一個環節負起責任,冤假錯案就可以被糾正過來。證據能夠儘可能還原事實,只有完整合理的證據鏈才能定一個人的罪。對真相的執着,不偏聽偏信證人證言,不圖省事地潦草斷案,更不能用嚴刑逼供等違反程序的事情。

力排衆議,排的是帶有偏見的議論,用令人信服的證據來力排衆議;合理懷疑,疑的是模糊的事實,用令人信服的證明力來合理懷疑。

情懷有一種以柔克剛的韻味,用內心的堅守克服現實的難題。從人性出發,我自認爲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並非好與壞,只是處理方式,認識方式的差異。不能有針對性地對惡者定論,從證據上定罪,實際是對一個人的負責,一個家庭的負責,是對法律權威的負責,更是對整個時代的負責。我始終相信法律人的智慧以及不斷先進的技術

這場電影裏沒有帥哥美女,沒有豪車青春,沒有繁華熱鬧的外景,只是昏暗的大教室和陰晴不定的天氣。在法律的世界裏,不講究外型的光鮮亮麗,講究的是專業素質。老戲骨們的演技實在值得大讚,將憤怒,着急,發現關鍵點的片刻欣喜表演得入木三分。徐導將故事背景置於一所政法大學之內,其寓意也是取政法大學對法學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的氛圍是自由的,前瞻性的,可塑造的。從校園裏就調整好自己的價值觀,樹立自己的信仰。

影末,8號跑回教室,原來他是檢察官,陸剛。回想他的言行,全程從始至終的堅持爲富二代辯護着無罪,並說服了全局,完美展示了一個法律人的智慧和執着。

當然藝術高於生活,現實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

摒除偏見,合理懷疑——誰也不能隨隨便便的宣佈一個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合理地對各種可能性懷疑,然後被證據說服。學習法律的第五個年頭,我確定感受最深刻的是否定和說服。

寫到文末,鐘鳴了12下,似有警醒之意。心有慼慼然,願我們一直有這種可嘉勇氣。

十二公民觀後感2

《十二怒漢》足夠經典,翻拍自《十二怒漢》的《十二公民》也挺讓人滿意。

看《十二公民》之前,瀏覽了一下劇情介紹。某政法大學裏爲補考而設的帶有實驗性質的虛擬法庭上,是十二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士,而他們並沒有決定他們所討論的案件審判結果的權力。就在這樣的法庭上,一個極富責任感的檢察官以一己之力說服了其他十二位“陪審員”,讓正義得以伸張。

開始覺得故事的開端有些無力,而且這樣的移植讓片子定調很低,甚至給人俗氣之感。但接着看下去我的看法發生了轉變。其實這樣的設計是很討巧的,既解決了劇情合理性的問題,又在審查制度下符合了有關規定、規避了踏入雷區的風險。

《十二公民》雖是翻拍,但把它的故事放在當今中國社會的特殊語境下講述也合情合理。而且故事環環相扣,整部影片無論是小段落還是總的結構都可自圓其說。即使片中人物有時的反應給人以故弄玄虛和拖沓之感,但這種抽絲剝繭式的推理還是讓觀衆沉醉在瞭解謎的快感之中。

片中人物的設計很用心,個個形象豐滿、個性鮮明,讓人難忘。其中9號陪審員老大爺回憶自己在“反右”中遭遇一場戲,合理推進劇情往下發展的同時,可以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多數人的暴政”爲何物。還有蹲過監獄的5號陪審員,用自己的經歷讓人明白冤假錯案的危害。除此以外,4號陪審員的“乾爹”身份、10號陪審員的地域歧視、6號醫生對生命價值的思考、7號小賣部老闆生活的辛酸、11號校園保安的大學夢無不令人印象深刻。主創們正是通過他們的言行傳達了自己的價值觀、表明了自己對一些問題的態度。

其實,這部片子的成功還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演員的表演。衆多話劇出身的演技派帶着一個年輕演員飈戲,讓人看着直呼過癮。

從試聽技巧運用的角度看,該片亦可圈可點。導演光是靠場面調度和5.1聲道的熟練應用,便盤活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廢舊廠房。影片結尾處的那個充滿了詩意的平移長鏡頭中,導演更是將場面調度用到了極致。片中,導演還利用燈光模擬天氣的變化,適當地烘托了影片的氣氛、外化了人物的內心活動。

可以說,這次的翻拍嘗試是相當成功的,除了以上談到的片子本身,《十二公民》也是一部踩着時代步點,反映時代精神,爲時代主題而生的電影。

當影片倒數第二個鏡頭終於揭開了8號陪審員的身份謎底,當片尾字幕出現了本片的策劃單位,我們恍然大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影片是我國司法公正以及檢察機關自己的一部形象宣傳片。不同於一般的ppt式的宣傳片,這樣的宣傳更高級,宣傳效果也更好。

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主題映襯下,當司法改革搭乘着社會轉型和變革的快車,導演需要做的,只是順勢而爲,讓自己的電影站在改革的風口上,把自己扔進時代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