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54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鳥朝鳳》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鳥朝鳳》觀後感

《百鳥朝鳳》觀後感1

作家三毛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有夢想可追,是幸福的,因爲心會跟着夢想一直在路上,即使是苦難,也是沿途最亮麗的風景。

媽媽常會陪着我看電影,她說:“你總能從電影裏看到自己,然後便慢慢地跟着影片裏的人物一起長大。”從小,夢想就是個遙遠的名字,就像太空與星際間的距離一樣。昨晚,在淚花與抽搐聲中,我第一次感覺到夢想原來可以這麼真實,這麼有力度。房間裏媽媽眼含熱淚地看着電影《百鳥朝鳳》,連中途的廣告也不缺席,唯恐錯過了那些逐夢的細節。故事很簡單,但逐夢的細節卻感人肺腑。

故事圍繞嗩吶展開,吳天明爲了父親未完成的夢想,歷經千辛萬苦去拜師學藝,並憑着德行和刻苦,接過了焦三爺的衣鉢。焦三爺的祖祖輩輩都是吹嗩吶的高手,是一羣能將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藝匠。爲了將吹嗩吶的夢想延續下去,焦三爺嘔心瀝血。當遊家班的人紛紛去省城打工時,他怒火中燒,幫天明四處尋回弟子;在村長葬禮上,他帶病爲天明撐場子,並在吹《百鳥朝鳳》時,吐血倒地,起身後,又勁頭十足地爲天明擂鼓伴奏;查出肺癌後,他忍痛賣了自家的牛,讓天明去置辦新的嗩吶等樂器;臨死時,申遺的縣領導來訪。焦三爺用一生在堅持並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所幸的是,嗩吶的夢想還在,逐夢的腳步從未停歇,天明在焦三爺的墓前深情地吹着《百鳥朝鳳》,嗩吶聲聲,響徹街坊巷陌,它在很多人的心裏活着。

媽媽看後,感慨了許久。她說,江西的兩位舅公公也是吹嗩吶的,不過他們純屬於喜愛,爲了這夢想,他們在家裏不斷地練習,練到一定火候了,就有人請他們去吹喜宴和白事。後來這種傳統的技藝大家不稀罕了,舅公公就外出打工了。然而,嗩吶的夢想總會時不時地冒出來……現在,兩位舅公公又開始玩起嗩吶來了,媽媽說,家鄉搞新農村建設,組織了一支鄉村樂隊,讓舅公公的嗩吶在各鄉鎮間巡迴演出……此時,我彷彿聽見了夢想撥節的聲響。

夢想是蝴蝶的翅膀,有了它纔有了翩翩起舞的舞姿。心懷夢想,就算細若微塵,也會有讓人驚豔的崛起。朋友,如果你的夢想在藍天,那就向上飛;如果你的夢想在遠方,那就往前走。

《百鳥朝鳳》觀後感2

《百鳥朝鳳》是一部講述百年傳承的嗩吶幫從興到衰的過程。電影用生動的故事以及性格鮮明的人物,調動觀衆的思路與情緒:嚴厲但有情懷的焦師傅,勤奮好學並堅持不懈的遊天鳴,天賦凜然的藍玉,善良好心的焦師孃……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已經漸漸忘卻了中國百年的傳統文化。面對這一切,焦師傅不止一次說:"別讓嗩吶在這裏絕種",我認爲這句話就像是"別讓中國文化在這裏絕種"一樣是不言而喻的。

遊天鳴成年後,和妹妹、藍玉一起走在西安的大街上這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烈日當頭,街上的人紛紛打起傘來。這時,藍玉說:"天鳴,你就別幹這行了,趕緊在這裏找個工作吧。"遊天鳴卻說:"不用了,我曾跟師父發誓過。"正走着,看到一名嗩吶藝人吹着嗩吶,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身前放着一個碗——這名嗩吶藝人在乞討。這時,有兩個正在逛街的女人不屑地掏出錢扔在那名藝人的碗裏,然後藝人連忙起身久久作揖——然而那兩個人連看都沒看他。那一刻,遊天鳴漆黑的眸子裏竄出了一絲憤怒的火苗。我從遊天鳴的眸子裏看出了悔恨、悲傷以及驚訝——爲什麼中國的嗩吶藝術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爲什麼中國的傳統文化淪落到當街乞討的地步?遊天鳴一直把"嗩吶是給自己吹的,不是給別人吹的"當成吹嗩吶的初心。那一刻,要不是礙於旁人,他一定會衝上去質問他:"難道嗩吶是用來乞討的嗎?難道中國的文化只是用來在別人面前乞憐的嗎?"

我知道,西洋的東西固然有它的好處,但是卻不能被它矇蔽雙眼,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拋到腦後。我們應該自省一下,很多時候,很多人,很多想法,都是一種可怕的思維方式,他們總是把眼前的新鮮事物放在第一位,而忘記了是什麼在身後鋪墊着他們如今的生活。他們總是有一個愚蠢的想法:保護非物質或物質文化遺產是政府所幹的事情,我們普通人就過好每一天就行了。這種想法在當今社會上普遍存在。是非曲直,其實並不重要了,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盡力建設傳統文化與時代共存的中國吧!

《百鳥朝鳳》觀後感3

嗩吶,在現在已不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種古老的民樂逐漸被西洋樂器所取代。但是,有一首嗩吶曲,在看過一部電影后,已被深深烙印在了我心裏,那就是——《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講述了遊天鳴自小拜師學嗩吶的故事。從電影開頭嗩吶的光輝歲月,到最後的逐漸沒落,無不讓人感動。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則是電影的尾聲,一位老者,手拿嗩吶坐在家門前的臺階上演奏着,有一對年輕女孩走了過去,還向老者身前的杯子裏投了一塊錢,這多麼令人感到屈辱啊!

那位老者的嗩吶技藝極好,可是,曾經無比光輝的嗩吶技藝,如今,卻只能用來像乞丐一樣討錢,這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屈辱心寒呢?再回顧電影的開頭,二十幾年前的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爲紅白喜事伴奏,多麼光輝,多麼光榮啊!可如今,有誰還尊重我們嗩吶匠?沒有。我們自己的東西,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這麼被人給遺忘拋棄。而這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爲那些西洋樂曲新鮮,有趣,可我認爲這並不值得我們爲其放棄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而對於那些趕流行,推崇西方文化的人,我想問你們幾句,你們從哪裏來?你們記得自己的根嗎?

我認爲,西方文化是非常新鮮,有趣,但是,我們要時刻記得,不能夠本末倒置,不能忘記我們作爲中國人,要將中國的文化傳承下去。要像遊天鳴一樣,將屬於我們的文化時刻記起,烙印在心頭,有着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信念。

嗩吶匠只不過是滄海一慄,它反映了現代人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任由別人將自己的東西拿走。我們不能像電影裏的那些混混,要像天鳴和他的師傅一樣,將中國文化傳給我們的後代。

百鳥朝鳳,唯有堅持方能成鳳。要學習電影裏的嗩吶匠們,傳承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的堅持。

《百鳥朝鳳》觀後感4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幸觀看了這部《百鳥朝鳳》,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感觸良多。這是一部比較有藝術氣息的名字的電影,而且是以嗩吶曲命名的。整個電影的故事與嗩吶有關。嗩吶,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見過吧我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樣。電影中主要講述了一門藝術從流行到衰落的過程,這裏面有傳承,有堅持,有信念。整部電影看下來不禁感覺肩上有了一種對我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的責任感。

這是一部發生在19XX年的故事,天鳴的父親小時候一心想當嗩吶匠可是沒有人教,就把這個願望寄託到了天鳴的身上。帶着天鳴跋山涉水來到焦三爺家裏拜師學藝學藝,經過刻苦練習與持之以恆的精神終於天鳴的嗩吶技巧得到了焦師傅的認可成爲接班人,當時很是風光,嗩吶匠也很是受到村裏人的敬仰。天鳴的父親很是激動,舉村歡慶。但是沒幾年的功夫,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嗩吶匠就開始漸漸地走向了末路,傳統技藝受到了洋樂器洋樂隊的衝擊,不被村民們所接受了,所以無法再靠吹嗩吶來養家掙錢了。老藝術老文明與現代流行的衝撞和對抗,洋樂隊搭起大舞臺,所有人都圍着在看,在天鳴帶領的遊家班很是不服,嗩吶越吹越大聲鼓越敲越響。最後以一場扭打的鬧劇收場。

漸漸地天鳴的父母從開始的高興到嫌棄天鳴吹嗩吶賺不了錢,勸他改行。遊家班的其他師兄弟也開始陸續的走出村子到城裏面打工去了。爲了讓嗩吶隊不散掉焦三爺拖着病重的身體給德高望重的逝人吹奏了那首百鳥朝鳳,看到這時我的眼淚已悄然落下,爲了那種堅持和信念最終焦三爺離開了人世,最終天鳴在政府的幫助下將百鳥朝鳳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整部電影我看到了傳統文化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下漸漸地走向末路,一些我們需要傳承的東西漸漸的被我們所拋棄,我想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一個標籤,不能隨着社會的進步而丟掉我們的傳承,怎樣使傳承與發展得到完美的結合,不僅是大人的事情也是我們學生應該考慮,我們要做一名傳承者,去傳承即將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歷史瑰寶。

這部電影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自己的文化傳承都沒有人繼承,那麼在將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悲哀,所以傳承文化從我做起吧!

  新教育作者:周文靜,指導教師:陳澤源

《百鳥朝鳳》觀後感5

在三亞大菠蘿影城,我們倆陪女兒看了一場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片花裏張藝謀對吳導本人的藝術造詣和爲人以及影片大加讚賞,我們也是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觀影的。大師不愧爲大師,無論從選材到拍攝還是主演陶澤如的精彩演繹,都無不彰顯出一代宗師的獨特匠心和高超水準,自然就心甘情願心悅誠服的在心裏爲大師的作品點贊!

電影主題思想是要表達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被人淡漠冷落的一個殘酷現實,借嗩吶王焦三與遊天鳴等徒弟們爲嗩吶吹奏藝術的傳承發展,展現了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的師徒情誼,他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爲了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流失,他們用青春乃至生命維護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當焦三用生命和鮮血吹揍《百鳥朝鳳》時,我爲老藝人的精神流淚,爲民族文化遺產的.後繼乏人流淚!婚禮現場西洋樂器大戰嗩吶其實也是西洋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入侵和挑戰,如何守住中國傳統文化這塊陣地併發揚廣大,已經成爲每個中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影片開頭父親帶兒子去拜師的場景滑稽又悲慼,天鳴父子那個虔誠,那個低三下四,焦三爺譜擺的那叫一個拽!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焦三爺是何等的風光;可以看到鄉下人想出人頭地、混個飯碗時的急切心情;可以看到嗩吶受到洋玩意衝擊鄉下藝人不吃香時那種窘迫和無奈;可以看到師孃對師傅樸素的愛,特別是當嗩吶吹起時師孃崇拜而又深情的目光令我感動,爲之動容。

焦三爺賣了耕牛不爲自己看病,只爲心中的嗩吶能永遠傳承;遊天鳴放棄掙大錢的機會,窮的娶不起媳婦,也依然堅守陣地不放棄;這不正是我們遠古至今文化與文明代代相傳的根源所在嗎!正是有了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正是有了他們畢生精力的奉獻乃至生命的付出,纔有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與燦爛的生生不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爲祖國古老文明與燦爛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儘自己應盡義務,老祖宗的東西絕不能也不允許在我們手裏丟掉!

《百鳥朝鳳》觀後感6

上週六去看了電影《百鳥朝鳳》。

那天下着雨,看完電影之後覺得下雨的氣氛很契合電影的主題。有些許失落,但無可奈何。關於電影講的什麼已經無須贅述了。我想說的是一個一百多年以來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方文化強勢衝擊後該何去何從?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最深層次的內涵吧。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一直統治者中國大地,正如嗩吶以前在無雙鎮有着絕對的統治權威。在各種儀式中,人們對嗩吶匠畢恭畢敬,要行拜師禮,嗩吶匠要坐在太師椅上,底下黑壓壓跪倒一片,我認爲這象徵了中國文化在傳統中的絕對統治地位。嗩吶匠有四臺,有八臺,最高的就是百鳥朝鳳。不同的人所享受的規格不同,根據的就是事主的德行。這也是中國文化的內核“禮”的反映。“禮”是準則,是秩序,是有等級的。中國文化重德行,德行不高的人,哪怕再有錢有勢,不配享有“百鳥朝鳳”。這兩點集中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但世道變了,人心不古,無雙鎮來了西洋音樂,裹挾着電子、娛樂、性感等耀眼因素,西洋音樂來勢洶洶。人們不由自主的被吸引過去,感到新鮮,爲之喝彩鼓掌。老祖宗的東西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嗩吶匠報之以更猛烈的吹奏,發出聲嘶力竭的吶喊,但無濟於事,人們反而嫌其吵鬧,引來了小鎮青年的羣毆。更可甚者,與之前崇高的地位相比,嗩吶匠已經淪落成街頭賣藝人,靠別人的接濟過活。死守着嗩吶還有什麼用?能賺錢嗎?能養家嗎?現在誰還聽這些東西?焦師傅臨終遺言:無雙鎮不能沒有嗩吶!又說,自己死後吹四臺就足夠了,但可悲的是,最後在自己墳前竟然連四個人都湊不齊了!只有徒弟一人在悲涼地吹着曲高和寡的百鳥朝鳳......

西洋音樂對無雙鎮嗩吶的衝擊是毀滅性的,正如西方文化一來,中國文化節節敗退,幾乎不能自保。這真是“兩千年一來未有之變局”。中國文化將何去何從?中國文化會復興嗎?電影《百鳥朝鳳》沒有給出最後的答案。但影片中的最後一個鏡頭,焦師傅邁着堅毅的步伐走去,我想電影導演是有這個信心的,我們,做爲中國人,也要有這個信心!

《百鳥朝鳳》觀後感7

看《百鳥朝鳳》,自始至終,一種沉痛的感覺,出了影院,廣場上的廣場舞音樂更顯得格外刺耳,有一種想馬上逃離的感覺。片中的影像歷歷在目,回家路上分享感悟和收穫,我說:“天鳴不如藍玉聰明,但割麥子很認真,失火了他先想的是嗩吶,他的師傅收他做徒弟是因爲他爸爸頭磕流血了他心疼的哭了,他很孝順。”

爸爸分享說:“我們爺爺也是嗩吶匠那時候可是很高貴的職業,村裏沒有幾個人會的,村裏人很尊重,現在都被遺忘了。”

早上到學校,跟老師說:老師,你會不會吹嗩吶?我想學。麼非這小子想傳承這門藝術?影片展現出一種傳承,師道和孝道的傳承,主人翁遊天鳴開始不願吹嗩吶,爲了爸爸的一個願望,去學吹,爲了師傅的,一句誓言,去傳承嗩吶。焦師傅,挑徒弟也是觀人的根基,是否有孝道有擔當,都是做人做事的方面去觀察一個人,包括是否能耐的住。

父親帶天鳴去拜師的畫面,父親對師傅的尊重敬仰是百分百的,表拜師的決心。焦師傅一句:“磕什麼頭?這頭不是誰都能磕的。”說明了傳承的嚴謹。徒弟收七八個,其中有天資聰穎的藍玉,卻未曾教授嗩吶的頂尖作品《百鳥朝鳳》,要挑選什麼樣的人,是爲中華文化的負責任。焦師傅的智慧是我們老師該具備的,識人。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人爲了利益,或者生活所迫,曾經的信仰都移情別戀了,曾經的嗩吶匠們都更改了行業,連天鳴的父親也要求兒子改行,但是焦師傅在最後時刻想的是嗩吶的傳承,而遊天鳴一直守着信念不改,《百鳥朝鳳》只吹給德行高的人。焦師傅的德行受得住《百鳥朝鳳》

沉重之餘,也萬分慶幸,慶幸我們伏羲教育正是從根本出發,教人倫,順人性,培養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和學習的態度,只有根本好才能做傳承,將來會有千萬個遊天鳴來改變社會,那就是我們的伏羲娃。

《百鳥朝鳳》觀後感8

“鳳凰已逝,但百鳥皆鳴”,返璞歸真的感人故事,凝重厚實的影視風格,色彩濃郁的傳統民俗特色,悲天憫人的哀婉樂曲,讓這部《百鳥朝鳳》——大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呈現了經典。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八百里秦川上的無雙鎮,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遊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爲繼、四散衰敗。 時常100分鐘的電影,隨着情節的發展,我的內心一次次震撼。師父焦三爺說“嗩吶是個匠活”,吹嗩吶人自稱嗩吶匠,而不是嗩吶藝人,正是匠人精神的骨與魂。

傳統行當有它的倫理和規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德行高於技藝。表面看起來嚴肅古板,一身傲氣,實則是一位熱血、善良、重情重義的嗩吶師父焦三,在挑選嗩吶徒弟的過程中,盡顯其苛刻,一開始天鳴差點因爲天賦不夠被拒之門外,學徒過程中吹奏的悟性也不如師弟藍玉,最後卻從師父手裏接過整個嗩吶班,就是因爲品行純良。天鳴問師父你爲什麼會收下我,師父說:“是因爲你父親摔倒時,你眼裏流下的一滴淚。”我想也是因爲他的善良和熱情,因爲他的勤奮和執着,用蘆葦稈吸水練功,哪怕是風吹雨打,並不間歇;因爲他的不那麼精明,因爲他在大火中幫師弟搶出了師弟的嗩吶而犧牲了自己那把碰都不讓別人碰的嗩吶。畢竟嗩吶班的接班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天賦秉異技藝高超的演奏者,更需要一個堅韌隱忍赤膽忠心的傳承人。匠人精神大概正是這樣一種心無旁騖的風骨,一種一生懸命的魂髓。

我們一邊心疼傳統文化的消失殆盡,一邊又鄙夷固執老派的匠人精神,一生只專注一件事不要說常常養不活自己,就連最起碼的基本尊重也得不到。管樂沒有錯,靡靡之音沒有錯,甚至管樂取代嗩吶也沒有錯,潮流就是這樣洶涌,時代就是這樣更迭,但我們是否可以給傳統文化和匠人精神一點時間和空間,不要讓祖宗留下的好東西都斷了根絕了後。大浪淘沙,形式可能消失,但精神終將不朽。

我感動,爲這部《百鳥朝鳳》,我期待,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我虔誠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動,用最真實的心靈寫照,去捍衛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