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悲慘世界》有感

學識都 人氣:2.04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觀《悲慘世界》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悲慘世界》有感

觀《悲慘世界》有感1

《悲慘世界》是一部雨果寫的名著,被改編成了電影,並獲得多項奧斯卡獎。放暑假時,我看了這部電影,哭了兩次,感到這部電影拍的很好,反映了許多人性的自私。

影片的開頭,那些囚犯們用嘶啞的聲音唱着“低頭、低頭不要看他們的眼睛……”站在高臺頂上的官僚,手裏拿着鞭子,看着底下的囚犯。看到這裏,我在想他們究竟犯了什麼大罪,就受這麼苦的牢刑。囚犯24601就要出獄時,她擡着很重的旗杆到了官僚面前,官僚對他說:“你永遠不會忘記我--沙威,囚犯24601,你將永遠揹負着罪惡感。”囚犯說:“我有名字,我叫冉阿讓。”他用沙啞的聲音,表達着自己的憤怒,他在維護着自己的尊嚴。

當冉阿讓逃出後,一位善良的神父救了他,但他卻偷了珍貴的銀器,被警察抓走了。神父卻說,這是送給他的,這讓他很感動,下定決心要悔改。幾年之後,他當上了市長,並受人尊敬。當他在廠裏檢查時,看到讓他害怕的人——沙威。他開始掩飾他的曾經,當一個女人要尋求他的幫助時,他卻轉身離開。之後,他找到那個女人,卻發現她爲自己的女兒的生活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得知女人的名字叫芳汀。芳汀死後,我哭了,一個女人爲了自己的孩子願意放棄一切,黑暗的世界裏,母愛的光芒照亮了一切,溫暖了人心。

在幾年後的逃亡,冉阿讓帶着芳汀的女兒住在一個偏僻的地方。但是,馬上就要開始“法國大革命”了,芳汀的女兒愛上了一位戰士,就在開戰後,沙威扮成黨員混進去了,卻被小戰士發現了,沙威被綁了。當冉阿讓去救女兒的愛人時,卻將沙威放了,沙威很驚訝。在戰場上,那個小戰士爲了搶到彈藥被敵人殺了,這次我又哭了。小兵說過:“小兵也能派上大用場。”他們爲了戰爭的勝利,爲了正義,都被殺害了。而沙威也反思了,認爲真正的正義不是像他那樣,自己和冉阿讓爲什麼有那麼大差距,他認爲這個世界已經無法挽回了,便跳河了,而在另一個世界,沒有黑暗,一切都是正義的光明的。

看完後,心中仍想着其中的情節,讓人回味。偉大的母愛,扞衛自己的尊嚴,爲正義而戰,這一切都在黑暗的世界裏變得偉大。

觀《悲慘世界》有感2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看的書也越來越多。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一部鴻篇鉅製。它講述了苦役犯讓瓦讓的艱難坎坷的一生。冉瓦讓原先是一位護林員,可是他因爲過於貧困的生活而無奈去偷竊一塊麪包。被捕後四次越獄,終於在十九年後刑滿釋放。後來他到一位主教米利埃家裏受到了心靈純淨的洗滌,使讓瓦讓改邪歸正,成爲一座海濱小城的市長。上任過程中結識了歌妓芳蒂娜和她女兒珂賽特。讓瓦讓後來爲了讓一位無辜的老人澄清冤案並自首再次入獄。後來,他藉機逃跑。但是,他懷疑自己被神探亞韋爾追蹤,於是又開始四處奔波,終於在一座小城安居。在此期間,珂賽特愛上了加入“ABC友社”的馬裏尤斯。1年後,ABC友社與政府發生交戰,讓瓦讓冒着生命危險救下重傷的馬裏尤斯。馬裏尤斯傷口痊癒後與讓瓦讓發生誤會,帶走了珂賽特。直到他查明真相的時候,讓瓦讓已經奄奄一息,不久,就任“荒草掩埋,雨水刷盡”。

《警世賢文》有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之中,方可以一點一點地歷煉人生;磨難之中,方可以一點一點洗滌心靈。劉備,出身貧窮,窮得只能賣草鞋以爲生,但他依然志向遠大,指着門前的桑樹,說以後當皇帝要用此作青羅傘蓋,最終成就大業;朱元璋,小時候只能住僧廟裏,再加上是亂世,每天可能連粥都吃不了,但每天也閱經書,拿僧杖操練武藝,終於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成爲大明王朝的開國君主。歷史上,很多名人都出身貧窮,爲什麼他們不像某些昏君遺臭萬年,或碌碌無爲?因爲他們都在苦難之中奮力磨練自己。越貧窮,越要奮鬥,越要出人頭地而改善家境。反觀那些昏君,庸臣,成天遊山玩水,宴飲賦詩,成爲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生活過得很舒適,當打仗時,身材肥胖的他們能出戰嗎?所以,苦難,纔是磨練一個人意志、體能的最佳辦法。身爲古人的他們都能做到,現在經受高級教育的我們何嘗做不到?

若把生活中的困難比作大山,我們也要像讓瓦讓一樣不畏艱難坎坷,扶搖直上,等到領略山頂那秀麗的風光,體會生活中勝利的快感,你就會感到:之前在苦難中的磨鍊,是值得的'。

觀《悲慘世界》有感3

有些事情就是要通過激昂的畫面感纔會給人以刺激和觸動!週日在學校影院看了《悲慘世界》,剛開始是說經典電影嘛,不看書,至少可以看看電影,稍微瞭解一下。

這一看,真是太震撼了!所以看電影,還是得在電影院,有那個氛圍和感覺。電影院的燈一關,電影放出來的那一瞬間,看到畫面的那一刻,我就在心裏驚呼:大製作!

的確,電影的每一個畫面,以及所採用的歌劇的形式,多人物同時唱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時,你會有和之前單純看電影完全不同的體會。通過這部電影,我瞭解到了當初法國大革命的不容易,每一個國家革命的成功都是一羣有志青年拋頭顱、灑熱血的成果,都是用生命堆砌而成的。

到底何爲正義?爲了即將餓死的孩子偷了一塊麪包,在監獄呆了19年,甚至終其一生都要背上這個屈辱的名號。爲了所謂的正義,堅持法律的公正,堅持一定要找到他的長官,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之後,終於迷失了方向……所謂的正義變得和他之前認爲的不一樣時,他懷疑、憤怒、絕望,最終投河而死。

而主人公在每一次難以抉擇的時候,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一次次自我詢問中堅持心底的善,但幫助窮苦人民,甚至救人,都無法抹滅他偷麪包的事實。

最終還是在屈辱和痛苦中奔向了“主”的世界,在那裏他纔不用一直逃亡,可以真正放鬆下來。電影之後聽到有人說,那個長官真有病。但是他就是以他所堅持的正義爲生的,在那個年代,他沒有錯!所以當正義面臨挑戰,當他的信仰被推翻的時候,他選擇了死亡!

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一直追尋他的長官,他們信奉的都是“主”,但卻因不同的境遇和堅持而有截然相反的行爲。電影以法國的3次變革爲線索,體現了法國的革命歷程。這個過程是緩慢的,窮人每天都在死亡邊緣徘徊,而階級主卻可以掌控一切。

雖然電影最後熱血青年的變革失敗了,但正是由於一代又一代革命信念的傳承,才使得最後的革命能夠勝利,真正的救人民於水火中!最後,我由衷地發出一聲感嘆:電影拍的真好,真的是經典永流傳!如果你覺得書本太過於繁重,電影不失爲一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