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

學識都 人氣:2.47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

電影結束後,黑白字幕慢慢閃現,我卻不忍關閉視頻窗口。可憐兮兮的號角聲,聲音劃破心田,悠揚,卻沉重地壓在胸口。心裏的難過就像濃茶,久久不散。我拒絕失去這份珍貴的悲傷,把時間條拉回到他在虛空中玩耍的那一刻。

他被遺棄在一艘船上,由一名鍋爐工人撫養。他叫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他是一個天生的天才鋼琴家。在船的舞廳裏,他在暴風雨中與鋼琴共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繪人心。他是鋼琴的靈魂。但是,他被船上的環境所束縛,雖然世界從他身邊經過,他卻不敢進入這個世界。

他從未離開過他生活過的弗吉尼亞。他也愛過那個平凡卻風塵僕僕的女孩,卻因爲自卑和懦弱而錯過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他看着舷梯上無邊無際的世界,猶豫着要不要回去;他也有一個真正走進他內心的朋友,卻拒絕和他下船,選擇了死亡。

正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有百萬個琴鍵的鋼琴,這是上帝創作的鋼琴。光是街道就有幾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一個?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片土地,一段人生?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選擇一種死法。於是,戰爭結束後,他留在了船上,在無聲的表演中,他的世界和老弱病殘的船一起爆炸了。

在鋼琴中,鍵是開始和結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離,人生的夢想永遠存在,但他卻畏縮至死。究其原因,是他缺乏尊嚴和對抗命運的信心,讓他習慣了孤獨,而他的不作爲,讓他的快樂成爲一場永遠存在於他心中的悲劇。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到了距離和自己。像1900年一樣,我默默問自己:你活着是爲了什麼?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告訴我答案。雖然我和其他人一樣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我是不是單純的爲了活着而活着,但我的內心卻沒有這樣自由而詩意的距離?或者說,雖然心裏有這樣的距離,但是因爲理想和懶惰的矛盾而猶豫。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2

主角1900是一個被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一個好心的黑人燒爐工老丹尼收養了。可惜好景不長,在一次意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歲大的1900再度成爲孤兒。當美國警察上船搜查欲將他帶往州立孤兒院時,他躲了起來。直到幾天後的深夜中,人們才發現,1900滿身煤灰地在鋼琴上彈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樂!原來,從小被鋼琴所吸引的1900憑藉過人的天賦無師自通練就了一身高超技藝。他的天才琴技令當時最負盛名的爵士鋼琴家都甘拜下風。但由於對紅塵世俗的戒備和對陸地的恐懼,1900堅持不下船,哪怕是遇到了自己一見鍾情的女孩。一次次地放棄機會與猶豫導致他對陸地、對城市越發恐慌、畏懼,乃至終生沒下過船,直至船被炸燬的那一刻。

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是19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因爲害怕陸地與城市;不肯讓人刻碟發行世界,只因爲不想讓自己的音樂離開自己。作爲音樂天才的1900的種種舉動令我們十分不理解。

但這一切又是有跡可循的。1900從小被人教育,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壞人,因此,1900對陸地充滿好奇的同時又不得不對陸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審視船上的遊客;美國警察上船搜尋幼年的他時的跋扈,傑瑞鋼琴師的自傲粗魯及對他的不屑,三等艙美洲人偷人衣服、僞裝成一等艙歐洲移民尋求豔遇的行徑等,都令他對世俗越發恐懼。同時,1900想盡一切去了解陸地、世俗的本質意義。他對“未來”太過注重,想要因果,要盡頭的執着,使他想不開也放不開。其實死,對於1900來說,未必是件壞事,或許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解脫吧。

感慨天才鋼琴師的選擇。不過,如果1900能下船,有勇氣去追求,也許,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就一段不同的人生。我們該做的,是珍惜當下,把握機遇,不懼未來。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3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現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思緒紛飛卻不知從何整理的。《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令人慾罷不能卻欲言又止的電影。也許多年之後,人們會忘記那場驚豔的鋼琴決鬥,會忘記他心愛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號,會忘記……但在維吉尼亞號殘骸中他與麥克斯最後的對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獨、決絕而溫柔,始終會出沒在心底,帶來生息。

這個故事的開頭到結尾,始終是以倒敘的手法由邁克斯陳述而來的。所以,有人說,邁克斯和1900其實就是“一個人”,因爲除了邁克斯,沒有人能作證,我們並不知道1900的故事是否真的存在。所以,1900代表的是某種境界,是和外界紛擾不一樣的存在狀態。

對於這樣的結尾,我一開始感到的是惋惜和同情:爲什麼不能試着上岸迎接新的人生呢?爲什麼不能在喧囂繁鬧的世界中找到另外的一面美好呢?爲什麼非要以死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捍衛一生的夢想呢?

對於這部電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題。當然,如果一部電影只能從單一的角度去分析,就不算一部經典之作。

從追求夢想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人們都朝着美國夢不斷努力,世界充滿了慾望、利益和關係的紛爭,甚至很多人拼搏多年依然沒有獲得想要的成功,最終走向窮途末路。邁克斯爲了生計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號賣掉,爲了生存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爲了夢想他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於面對死亡,他依然無所畏懼。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常態,如果結尾沒有這麼悲劇性的一幕,這部影片就沒有了昇華的價值,在我看來,它反映了很多現實世界與理想主義的東西。如果1900走出了大船,擁有了和平常人一樣的家庭和財富,也許他就無法彈奏出在大船上那種純淨、自然的音樂了。所以,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歌頌了一種遠離世俗喧囂的純潔夢想。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4

《海上鋼琴師》不像一個故事,更像一個寓言,無正式名姓、無任何身份記錄、父母不詳、一生不曾下船的音樂天才1900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虛構。

虛構這樣一個人物,並不像許多人說的那樣爲了揭示天才與普通人精神世界的差別,也並非爲了讓我們探討這種生活方式實現的可能,實際上是通過他來反觀現代文明(他所在的船連接歐洲和美國,實際上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由歐洲轉向美國),以及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思考。

友人max作爲常人存在既是情節合理展開的需要(否則他的故事怎麼被世人知曉),也便於同樣作爲常人的我們代入、思考和追問。他爲什麼不下船?他怎麼看待自己的身份?他怎麼看待音樂上的決鬥?他怎麼看待外面的世界?

這些問題,又啓發我們進一步思考:現代文明行進中,我們是否應該或有沒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獨立,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如果沒有國籍、姓名、父母這些信息記錄,我們應該通過什麼來確認自己的身份?職業、才華、興趣這些東西是可以作爲一項技能比拼,還是應該像信仰般與我們自身融爲一體?當社會發展到看不到“盡頭”,自我對環境沒有掌控感的時候,人應該何去何從?

天才鋼琴師最終還是沒有走出那一艘熟悉的船,他的生命沒有跳出88個黑白琴鍵,唯一可能讓他從自己的生命暫時出走的愛情,也沒能帶他離開,因爲他看到沒有盡頭的城市時,慌了。我喜歡這個處理,有很多電影,都是用愛情來將人物打出常規,我承認愛情有讓人衝動的魔力,但它只會讓人暴露出新的側面,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

或許,海上鋼琴師的一生既是一個悲劇,又是另一種完美。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5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

“我停下來,不是因爲所見,而是因爲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因爲看不見的東西。”

“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你可以奏出無限的音樂。”

“我喜歡那樣,我活得慣。”

……

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燒爐工在男主角8歲的時候在意外中死亡。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最終與船葬於海底。

他用音樂來表達他看到的人和事,極盡其力,鮮明又生動。也用音樂來填充自己,揮灑生命,可以放縱,像把所有的音符擠在最狹窄的指尖一瀉而下的暢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適合的時間壓下那一指黑鍵,聽旋律的優雅和輕盈。一流的鋼琴家帶着鄙視和嘲笑來到了船上的宴會,三曲終,他用皎潔瀟灑的笑和一根琴絃點燃的煙,把鋼琴家的高高在上燒得一乾二淨,把聽者的情緒燒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撫平驅除,什麼等級,什麼高貴,不過如此,不堪一擊。自討沒趣的人,總缺少一份內心的安寧。

我們或許從來都不是天才,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勤懇、踏實。我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會圓滑,學會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一直記得,這一生所做的種種妥協,不過是爲了在這個微塵世界,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於自己的旋律與琴音。 黑白交錯的琴鍵彈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悅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彈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際遇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他奏響的是自由理想主義輕靈完美的輓歌。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6

1998年,吉賽貝·託納多雷執導了他的第一部英語片——《海上鋼琴師》,獲得金球獎最佳作曲和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獎。而真正的讓吉賽貝·託納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影片不但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同樣在歐洲各大電影節上也屢獲殊榮。而爲這部《海上鋼琴師》操刀配樂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意大利最具風格,著名的資深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Morricone)這位大師參與制作的各國電影配樂已不下400部,故被音樂界冠以最多產的作曲家美譽。

現時已經是70多歲高齡的他,仍擁有豐富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在《海上鋼琴師》裏,大師以鋼琴爲主配合適當的管絃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優美和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

就像這部影片的中文譯名與”鋼琴師”有關的電影一樣,鋼琴演奏是電影的一大重心,何況這部電影最初正名就是”海上鋼琴師的傳奇”,它所描寫的鋼琴家1900是一個飄迫於大洋間的傳奇爵士樂手,自然,在影片中是少不了精彩的鋼琴演奏,而且是爵士樂的鋼琴演出來,莫里克奈的爵士音樂作品,向來就有鮮明出色的個人風格影片中主人公1900所彈出基本上都是輕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娛樂性的作品,而《Danny’sBlue》是一首慵懶閒散,情調迷人的藍調作品,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作品之一。影片除了莫里克奈本人的創作外,也特別邀請Amedeo Tommasi,GildaButta等鋼琴演奏家,演出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當代名家的爵士音樂作品(The Crave與PeacherineRag),營造出濃濃的時代氛圍,當然,莫里克奈捕捉早期爵士音樂神韻的技巧之傳神,當然也不言而喻了。

莫里克奈的大師級地位早已無庸置疑,《海上鋼琴師》再一次印證其寶刀不老的實力,音樂風格輕易貼切的悠遊於各種領域間,讓古典的音樂技巧變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而且完美的將各種音樂素材重新結合再造,一次又一次爲人帶來新的音樂創意與音樂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師。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7

最近看了兩部電影,朋友推薦的《海上鋼琴師》《心靈捕手》,都是豆瓣評分9點幾,關於人心,關乎人性。

鋼琴師裏印象深刻的第一個場景是開篇時小號坐在樓梯上,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你就不會完蛋,還要有一個可以傾聽的人,而我很慶幸,我的身邊有你們,即使無法訴說,也無法理解,但陪伴就是最好的良藥。

1900在丹尼的養育下,成爲了一個善良的人,如果撿到他的不是丹尼,那他的人生會否是另一種呢

後來的1900遇到了一個姑娘,一見鍾情,激動,雀躍,夜不能寐,卻終究止步不前,再見,然後再也不見。人生那麼短,如若是你我,是否有那些勇氣呢?邁一步,試一場,follow your heart。

現實的我們總是想太多,如果失敗了,好丟臉,好尷尬,別人會怎麼看我,做不成朋友怎麼辦,如果如果,還是保持現狀好了。或許偶爾想起時會遺憾,會失落,會糾結,會傷感,但是再也不會衝動,也做不到再次去嘗試,去了結。那顆跳動的心似乎被你的自尊,你的面子所捆綁了,矇蔽了,就渾渾噩噩的繼續活着。每天三點一線,它都安穩的動着,偶爾加速一下,然後歸於平淡。

結尾時1900在破舊的船艙裏向小號訴說了他沒有下船的理由,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裏,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就像我們心裏的慾望,無邊無際,得到了今日所想,便會期待明日,總不會停止,1900選擇了在有限的環境裏,創造自己的無限可能,而我們又有多少人沉溺在慾望的泥沼裏,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生活很簡單,複雜的確是人心,簡單一點,勇敢一點,真誠一點,結果不一定是受傷呢......

不要猶豫,猶豫會帶來恐懼。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8

今天重溫一下經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海上鋼琴師”,以主人公爲線索,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從沒踏入陸地的傑出鋼琴師。片中很令人嘆息的時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來,甚至邀他製作唱片,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船上這種簡單而又單純的生活。即使在最後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也選擇了與船共生死。他,就這樣葬身於大海,一生都沒踏上陸地,不知這是否是他的遺憾,還是說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執着什麼?到死都不願意去感受一下那個他從未了解過的世界。

當看到他將要下船片段時!當他站在雲梯上思考,丟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無從下手,無從選擇,怎麼辦?他扔下了帽子,給了城市一個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後悔。這,便是他的選擇!他會在腦海想象美麗的景色,從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選擇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他是一個活在內心世界的人他不適合很複雜的人生城市充滿雜亂,是個喧鬧的世界,在那裏,沒有恬靜的生活,沒有美妙的音樂創作靈感,只有船上纔有清淨的音樂。這是他的世界。感受着他的世界,這是現實無法比擬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給了大海和天空。”

“他彈琴,不是爲了追求彈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爲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爲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毅然決然,再不後悔。”人生可以歸結爲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都要通過電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電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個我們從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獨,他對愛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懼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靈魂中的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船上孤獨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屬於自己的很少。怎樣爲自己在這樣大的世界裏找到一片空間!很難!所以,當你找到後,不要放棄,不要離開,留在這裏吧,守住這隻屬於自己的空間!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9

藝術是有生命的,這句話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的“三部曲”之一。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爲“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電影是由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所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裏,音樂的運用很能夠打動觀衆,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那個帶有悲劇和傳奇色彩的1900。

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準備下船,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郵輪弗吉尼亞號。在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獨有一個人,他對大海,有着始終如一的鐘情。對名利,他從來沒有動過心。對音樂,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說“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鍵盤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我應付得來。走過跳板,前面有無數的鍵盤。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麼奏得出音樂?那是上帝的鋼琴,我彈奏不來。”他說:“只是街道,已經好幾千條。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鏡,茫茫無際,思前想後,那樣的日子怎麼過?”有時候,我們在塵世中感到痛苦,並不是因爲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而痛苦,而是因爲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捨棄而痛苦。有太多的選擇,就會有很多的雜念,這些往往會讓我們忘記了我們最初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在1900的心中,他只愛大海,只愛雙手在琴鍵上飛舞。音樂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樂陪伴着大海,他的靈魂就找到了棲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護着大海,熱愛着音樂。他最好地詮釋了自由來自內心,真正的熱愛是細水長流的堅守,是堅如磐石的信念。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0

1900的出生,似乎已註定他孤單悲悽的命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一個囿於自己世界的天才鋼琴師。成長的環境,讓這名沒有身份、無師便能自通的天才鋼琴師與孤獨相伴。88個鍵盤是他唯一的快樂,也是他的全部,是他演驛生命存在的形式。

因爲他的出生和成長環境,他情不自禁地囿於自己的鋼琴音樂世界裏,拒絕陸地常人的生活。他短暫的一生永遠沒能有勇氣走出弗吉尼亞號,因爲來自內心對未來無法掌控的恐懼,讓他選擇現狀。最終,他安心了現狀,爲每次旅行的20xx人次帶去快樂,消除他們旅途的乏味與不安,他認爲這樣的生活是有意義的,他也以此籍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他認同並堅定他選擇的生活方式,連他唯一的朋友通過盡力也沒能改變他。

憐憫他的身世,同情他的處境。有三次爲他落淚第一次是他的暗戀,那樣青澀又那樣的真誠,觀後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一個囿於自己世界的天才鋼琴師》。看着他在愛面前表現出的懦弱,爲他同情。他心愛的姑娘甚至沒有感知到他的愛憐!只差那麼一小步,他喪失了成功追求人生美好戀愛的機會。只因他不能走出弗吉尼亞號,他永遠地失去了他的戀人,成爲孤苦的人兒,那段愛情成爲一生的懷念和傷痛。第二次爲他落淚,是感動的淚水,是因爲他決定要走出這個禁固他的大船,開始有了追求自己心中夢想的勇氣。當他與每位看着他長大的弗吉尼亞成員分手時,淚水奪眶而出。他站在舷梯中央,未來就會從他的腳下將要開始延伸,然而他卻步了。再次爲他的懦弱傷感。第三次流淚,是他選擇與弗吉尼亞號同歸於盡。他臨死前的表白,讓人心碎,沒人疼沒人關愛,又那樣有才情。那伸在半空中空彈鋼琴的雙手,讓人嗚咽。可憐的人兒,選擇了讓人意想到又意想不到的悲慘結局。

宿命,其實是性格所至,是成長環境在心底無形留下的軌跡,讓他情不自禁的只能選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爲1900哀傷!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1

其實,在一個月前我就已經把電影下載到電腦裏了,一直是沒機會看,所謂沒機會不是沒時間,因爲看這種電影,必須一氣呵成地看完,還得心無雜念,心無旁騖。這邊廂滿腦子都是明天該買那隻股票抄底,那邊廂還要跟着偉大的鋼琴師在海上顛沛流離,如此的私心雜念絕對是對一部好電影的大不敬。所以等來等去,我決定今晚觀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藝電影的片長都不短,幾乎都在兩個小時以上,這讓我很是受用,誰叫我是文藝片的粉絲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一位叫1900的鋼琴師在海上生海上長,最後死在海上的故事,當然這位鋼琴師不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類似於泰坦尼克號的大船上。他彈鋼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鋼琴師甚至是偉大鋼琴家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因爲他彈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熱鬧的都爲之折服。然而,鋼琴師1900對大海的熱愛,準確地說是對他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的那艘船的癡迷,遠遠勝過其他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鋼琴。電影的最後演的是,在那一艘即將被銷燬的大船上,海上鋼琴師1900萬般投入地,非常的忘我地,上下搖動手指對着空氣彈琴,看到這裏我唏噓不已。

這真的是一部文藝的不能再文藝的電影了。

電影講的就是一個人的宿命,至少我是這樣認爲。當一個人的生命被一樣事物決定了的時候,這個人也許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愛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來決定,也許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滿這樣的荒唐。

生命被決定,在這部電影看來是美麗的。

也許,我是無法評判劇中人的幸或不幸。不過,我倒寧願看到電影這樣的結尾:海上鋼琴師1900跟隨着他的鋼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於最後的生與死,不在我關心的範疇之內。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2

用了三天的時間,慢慢地靜靜地看《海上鋼琴師》。

不斷地回放,不斷地思索。

在思想的過程中,悲哀的是:鋪墊、襯托、人物形象特點、人物之間的關係、環境、結構、主題這些詞像小丑一樣地在我的腦海裏跳蕩亂舞,我爲自己的固化思維噁心。

1900是個象徵,是希望?是夢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獨?是決絕?是堅守?……文學作品鼓勵“合理誤讀”,從文藝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被允許的。在一定範圍內,允許讀者有自己的思考,讓讀者發揮創造性和想象力,將他們的想法帶到作品中去,對作品進行解構與再創造。或者,這也叫多元解讀,或者,這就是《海上鋼琴師》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個人都從它那裏讀出了一些什麼。

我喜歡1900一臉的清澈,喜歡他沉迷的樣子,喜歡他靜靜地用音樂和心與自己對話。喜歡他說的話。他說:“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並不是無限的,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可是走過跳板之後,前面的鍵盤,有無數的琴鍵。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不是給凡人奏,是給上帝奏。我生於船,長於船。這艘船每次只載客二千,既載人也載夢想,但範圍離不開船頭與船尾之間,我過慣那樣的日子——陸地?對我來說,陸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條太長的航程,是瓶太濃的香水,是篇無從彈奏的樂章。我沒法捨棄這艘船。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間沒有人記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這裏。你屬於少數,原諒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3

初一的時候,我問了問饒老師值得一看的電影,饒老師脫口而出:“海上鋼琴師。”,到了暑假,電影單中又一次出現了這個名字。“這一定是一部好電影。”於是,我帶着這樣的心情,細細地品味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裏主演的劇情片。故事是以兩個人的對話形式展開的,以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的轉換,介紹了一位鋼琴天才1900的鋼琴故事。

幼時的1900,是在襁褓中被人發現的,他的母親拋棄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兒,生活在燒煤工人的船艙裏,大家都照顧他,疼愛他,教他說話,寫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現任父親因救人而死,他便非常地傷心。1900離開了父母,沒有出生證明,悄悄地來到這世界,有得悄悄離去。正好比一個人死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相關信息,沒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沒有一座屬於他的墓碑,但他確實來到過這個世界,真真實實地活過。

1900對不好的事情十分厭惡,但不會用嘴說,會用音樂去表達。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續,模仿着小偷的形態;當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的人時,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着陰險,他的音樂總是能生動的表現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徵。

有的人說1900很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歡的音樂中,伴他左右的是對他沒有半點私心的朋友們,不用去擔心紛繁與擁擾。但是,只是這樣嗎?每次停船靠岸時他獨自向岸上遠處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還有他偷偷的撥通陌生人的電話時那緊張和期盼的語調:“你好,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我們能聊聊嗎?”尤其是當他聽那個飄過的流浪人告訴他自己的經歷,他愈發的想去體驗:站在岸上,聽海的聲音,到底是什麼樣奇妙的感覺呢?

影片結局,1900在一艘即將炸燬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願下船,現實生活中,對於別人的選取,我們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取,但是,無論是誰,作出怎樣的選擇,無論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荒謬,多麼的不明智,多麼的讓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或許,到了天堂,他仍會彈鋼琴,就像原來在海上一樣。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4

看完之後,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別人對這個電影的評價,又怕被引導了思維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所有我先停止了。

可是我有些並不十分理解。

1900,是對世界陌生感的恐懼,而不願意踏上陸地,無盡的世界沒有盡頭,琴鍵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演繹音樂?

他在對馬克斯闡述他在看懂了陸地之後,又回到了郵輪上,他是開心的,這是看破看透,對吧。

其實我也不甚懂得,魚般的7秒記憶,總是讓我難以回播記住整個過程,但是想記錄這種感覺。

那種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竇初開的眼神。夜裏下到船艙,找尋着並親吻了女孩,這是一見鍾情嗎?那份沒送出的樂盤,是他對觸摸不到而又渴望愛的體現,這麼形容對吧?可是這種愛,爲什麼又不能讓他真的步下郵輪。

他只學會了在那片空間大小的環境下演繹他的人生,甚至隨着郵輪炸燬而結束自己的一生,爲什麼不能嘗試去改變呢?

馬克斯跟我一樣,但是他最後是理解了1900嗎?他哭了,而且也離開了郵輪,也覺得自己很沒用。

有些疑惑,又似能理解1900一樣,無盡的盡頭,在清楚瞭解的情況下,這算是退縮的行爲吧。

爲什麼不能去嘗試一下呢?共同奔赴毀滅卻留下了自己內心最原始的追求。看完了,有些感慨文字的力量,也很佩服別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對“思考”所做的反饋。而我還需要在點滴中慢慢積累,纔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隨意地把看過的感悟描述出來。

寫完這個,內心的恐慌感,空虛,還是沒能散去。藉着看電影消磨時間,也藉着記錄觀影感覺來鍛鍊文字能力,也消除內心一直惦念着的東西。

順道的,不明白爲什麼,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恰恰是需要1900對內心真實地追崇吧。

海上鋼琴師優秀觀後感作文15

在衆多影評中覓得這麼一句話:凡人只能望其項背而興嘆,過後走向萬家燈火,各自喧鬧。

在影片帶來強烈視覺衝擊與心靈震撼之後讀到這句話,心底驀地一暖。

眼前回放着一幅畫面。當船頭人高喊America時,原本徜徉於音樂的人羣蜂擁而出,只餘1900(主人公名)一人留於室內,伴着他的鋼琴。

對比如此,暗自心酸。

如此人物,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只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荷花一擎。他註定是孤獨的。他的所有的音樂才能,凝成一顆無法觸碰的含淚明珠,化爲不可攬懷的清冷月光。音樂奏響時,衆人爲他燃起的燈火,僅是過眼煙雲。

萬家燈火捧出一世輝煌,與他無關。

人都是趨向利己性的,那些不爲他駐足流連,趕着追逐自家燈火的人,我們無法歸咎於他們。他們只是甘於平庸,只是將海上鋼琴師這樣的境遇視爲日常,無法體察其中的詩意與遠方。

常人只是驚羨於煙花綻放時的奪目,卻少有人爲落幕時悄然的灰埃感慨。

城市格子間裏講述着的庸常繁瑣,兀自生動與凋謝。

許許多多執拗的天才,以常人難以理解的追尋,以遠離萬家燈火爲代價,去裝飾自己的精神家園。而對此種人而言,把酒言歡者難尋,棋逢對手者難逢,高山流水的知音比萬家讚譽更爲珍貴。

他一生未曾離海,以身殉船。陸地上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在爲什麼上,冬天害怕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將至,永遠在追尋着哪裏永遠是夏天。凝望萬家燈火,他看到的只有茫然。

他說:我不會讓我的音樂離我而去。

他說:我已經和這個世界擦身而過了。

他曾受陸地上所謂大師的挑戰,第三曲慷慨昂揚,熱汗淋漓。現在想來,那是他在彈奏自己生命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