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颱風工作總結範文

學識都 人氣:1.32W

爲了保證人員生命安全,減少災害,就要做好防禦颱風抗颱風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工作總結,以下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了抗颱風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

抗颱風工作總結範文

  篇一:抗颱風工作總結

一、充分做好災前準備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人員在崗。取消中秋假期,制定值班安排表,落實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全體人員備勤。確保全區66個避災點管理人員全部在崗在位,確保應急搶險救災分隊全員在位,分爲兩組,每組5人,由章再耕局長和張敏調研員任組長,做好救災準備。二是啓動應急預案,做好動員部署。迅速啓動應急響應,及時向街道下達防災減災工作通知,動員部署街道做好避災點防颱開放、接收安置準備工作,做好覈查災情、報災準備工作。14號22點颱風登陸前夕張敏調研員親自帶隊對易發生災害的社區(村改居社區、易滑坡地帶)和轉移安置人數較多的社區進行巡查並指導做好防禦工作。三是做好救災準備,保證物資充足。查看救災倉庫物資情況,提前避災點準備好食物和飲用水,並通知協議儲備商家和救災倉庫隨時做好物資供應準備,各避災點確保做到受災羣衆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乾淨水喝,保障好受災羣衆的基本生活。

二、全面投入搶險救災

一是及時準確報告災情。嚴格執行《民政部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專人負責災情信息報送工作,在規定時間內上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實行零報告制度,街、社區災害信息報告渠道暢通,災情報送及時準確。全區共計受災人口103630人,房屋倒損105間。二是及時安全轉移羣衆。始終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全區緊急轉移安置人口9229人,其中集中安置3165人、分散安置6064人。三是及時夠用發放物資。切實保障受災羣衆基本生活,各避災點共發放衣被共1016件,其他生活類物資折價約40.85萬元。

三、迅速開展災後重建

一是制定下發工作要求。迅速擬定災後重建工作方案,並下發《湖裏區民政局關於14號颱風“莫蘭蒂”災後重建工作的幾點要求》(廈湖民[2016]60號)指導街道社區災後重建工作。二是積極協調部隊援助。主動對接轄區內部隊,請求部隊支援。做好援助官兵保障工作,及時到各街道、社區檢查飲食等保障情況,要求街道全力保障官兵吃飽、吃好、休息好。共有2015名部隊官兵投入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成爲我區搶險救災工作的主力軍,爲我區災後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市裏分派武警第93師710團、278團和福州市支隊等官兵共1350名,區雙擁辦協調部隊官兵共665名。)三是全局幹部職工參與重建。組建30人應急搶險救災分隊,由章再耕局長親自帶隊到街道社區參加清障工作,先後共200人次到禾山街道長樂社區、教師進修學校、雙十中學、古龍公寓、水晶森林、城上城等社區、學校、居民小區參加垃圾清運、道路清障等工作。四是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湖裏區培善社會服務中心、霞輝老年服務中心、合攜社工、博愛社工等多家社工機構100餘名社工自發奔赴救災一線,積極參與到全區53個駐點服務社區參加災後重建,幫助進行垃圾清運、道路清障、老年人慰藉、臨時交通指揮等。同時動員號召我區已註冊的2萬餘名志願者共同參加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受志願者的感染,不少居民羣衆也自覺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社工+志願者”成爲我區搶險救災隊伍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做好特困人員、低保戶、低收入家庭、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革命五老和重災戶等相關人員的救助。做好南平市向我區捐贈物資的發放工作。

  篇二:抗颱風工作總結

根據颱風“妮妲”的相關信息和動向,我局一直密切關注颱風的進展情況,按照防颱風預案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大力開展臺風防禦行動,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8月1日,爲確保颱風防禦工作落到實處,張福振局長主持召開關於防範第四號臺風妮妲引發地質災害的專項會議,各科室、土地儲備中心、各街道辦、國土所的'主要負責人,高危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村的村委會主任,地質隊專家、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監理單位工作人員,各石場領導等25人蔘加了會議。會議對臺風防禦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各單位各部門的職責分工等作了具體安排。

會後,我局主要領導帶隊,我局地礦科、各國土所工作人員和大亞灣地質隊組成四個檢查小組對三個街道辦轄區範圍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採石廠進行現場檢查。

爲確保人民羣衆明確本次颱風防禦的重要性,我局發送防災短信300多條,我局安排各國土所帶領各村委會主任向地災隱患點附近居民發放了防颱溫馨提示三百餘份。

8月1日晚至次日凌晨9點,由我局主要領導帶領的7個應急工作小組和地質隊專家共77人,分別在國土分局、合生濱海城和三個國土所共四個應急指揮點進行應急值守;張定強副局長帶領地礦科工作人員繼續在8月2日至8月4日上午進行了應急值守。

8月2日到8月4日,張定強副局長帶領地礦科和大亞灣地質隊專家對轄區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複查,經檢查各地災隱患點穩定,未發生新的地質災害,全區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居民以及兩家石場均無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截至8月5日,我局未收到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報告。

  篇三:抗颱風工作總結

我區受其外圍影響,全區大部分地區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降雨約86.3毫米。這次颱風給我區各行業尤其是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全區直接經濟損失達2405多萬元,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現將我區有關防禦颱風和救災復產工作彙報如下

一、受災基本情況

據初步統計,全區受災人口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4.31萬畝,花生1.6萬畝,蔬菜1.89萬畝)、果樹4.45萬畝(其中香蕉0.3萬畝,荔枝2.18萬畝,龍眼1.45萬畝,其它水果0.52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損壞水閘1宗、灌溉設施3處,水利設施損失275萬元;市場物業損失56.31萬元;中小學校校舍損失48.9萬元;禽畜、工業、交通、通訊、供電等行業共損失24.8萬元。

全區共安全轉移危險區域人員5280人,其中五保戶1830人,地質災害易發點區域50人,轉移其他低窪地區、建築工地、危險房屋等人員3400人。

二、防風救災行動情況

這次防颱風“納沙”工作,省、市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市委鄧海光書記、樑毅民市長親自召開相關工作會議進行部署,並對我區防禦颱風及救災復產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常委肖葉、副市長黃心強兩位領導還親自到我區檢查指導防風工作。我區高度重視防風工作,認真貫徹國家防總和上級黨委、政府等領導的指示精神,並迅速將上級文件轉發到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和有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我區先後在區三防指揮部會議室召開了3次防禦颱風“納沙”和1次救災復產緊急會議,部署防風及救災復產各項具體工作。區三防指揮部和區各職能部門共成立防風工作組41個,出動工作人員205人;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及各村(居)委會共成立防風工作組264個,出動人員792人,對全區危險區域、低窪地點、建築工地、地質災害易發點和危房戶進行了排查。由於我區加強領導,及早部署,強化預測預報、及時上傳下達,確保信息暢通,啓動了防風防洪應急預案二級響應,迅速行動,突出重點,逐一落實各項防禦措施,各職能部門、各基層單位上下統一、密切配合,2措施到位,使我區防風救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使颱風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點。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強颱風“納沙”具有“速度快、強度大、範圍廣、破壞力強”等特點,而且將對粵西地區造成嚴重影響。面對即將來臨的風情,我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做好防禦颱風工作作爲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加強領導,嚴密組織,認真做好各項防範工作。

9月26日,我區成立了防禦“納沙”強颱風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職領導任組長,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主職領導爲成員,具體領導和組織協調防風救災工作。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也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全力以赴,提前做好各項防禦準備工作。同時,全區各級各部門都強化了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領導帶班制度,三防部門密切加強與市氣象、水文等部門的溝通,及時掌握風暴最新發展動態,做好上傳下達工作。28日晚,區委書記丁錦文、代區長李恆和等區領導放棄個人休息時間,親自坐鎮區三防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台風防禦工作。

(二)全區動員,落實責任。區委書記丁錦文和李恆和代區長兩位主職領導高度重視防禦“納沙”強颱風工作,要求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黨政領導要親自掛帥,對轄區的三防工作真正負起責任,務必要樹立防大風、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嚴格對照三防責任制,不折不扣落實各項防禦工作,把各項防禦準備工作3做實、做細、做好,盡最大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區政府分管副區長李相同志每次都親自參加國家和省、市防風視頻會議,並多次召開全區防風會議,全面部署防禦颱風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務必克服麻痹思想,明確責任,加強值班;以人爲本,突出重點,落實措施;關注動態,做好應急搶險保障等工作。同時,區應急辦和三防辦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風情、雨情的宣傳和防禦發動工作,迅速將區三防會議精神傳達貫徹到各村(居)委、基層站所和羣衆中去,在全區形成人人知道颱風、主動參與抗擊颱風的氛圍。

(三)以人爲本,加強督查。28日下午,我區啓動了二級防風應急響應。

區四套班子成員立即按責任分工分別奔赴各自掛點鎮(街道、開發試驗區)、村(居),做好颱風防禦指導工作。

我區還從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抽調30多名專業人員組成11個防風工作組分赴各地,督促檢查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防風預案措施、責任制落實和值班應守等情況,重點指導做好危險區域人員轉移和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開展。我區重點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各地派出工作人員到危險區域以及危房住戶進行逐戶查訪,認真抓好人員轉移工作,特別是高山黃竹村委會以及鎮盛、鰲頭鎮、開發區等低窪村莊的羣衆轉移工作,確保居住在危房的羣衆、五保戶和低窪地簡易房等危險區域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在防禦颱風“納沙”過程中,我區及時調撥了沙包5萬個、木樁500枝、衝鋒舟3艘、4配備運輸車輛等一批防汛物資,區輕舟隊、武裝部、消防大隊、公安分局等單位集合了55人的隊伍隨時候命待發。

(四)部門配合,措施落實。全區上下按照上級要求和部署迅速開展防風抗風工作。區直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組織力量,做好防颱風的各項準備工作,並組織技術人員指導下屬單位和相關行業做好防範工作。爲確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區水務局第一時間調集技術人員對全區江河堤圍、涵閘等進行詳細檢查,特別對有險情的地方加強巡查,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和處理,確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區交通分局、規劃建設局、農業局、經信局、畜牧局、水果局、水產局等單位及時下派指導組到各地做好農業、養殖業保護的指導工作。農業、畜牧部門指導對成熟的農作物、水果等及時搶收,對香蕉及其它果樹等高杆作物進行木樁加固,對禽畜棚舍進行加固。教育部門密切注意做好學生和危房校舍的安全防範工作,並於29日上午發出停課通知。建設部門加強戶外廣告牌、臨時工棚、危房等隱患排查,及時排險,及時轉移人員。民政部門配合當地政府對居住危險屋舍的羣衆及孤寡老人、五保戶做好撤離和安置工作,認真落實臨時避險場所,並積極做好發放救災物資的準備。

三、救災復產工作情況

早在29日中午颱風未登陸前,我區委、區政府就未雨綢繆,提前發出通知,要求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和相關部門在臺風過後1小時內,要迅速覈實災情及時上報。同時,區下發5了《關於切實做好颱風過後防禦暴雨、大暴雨和救災復產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鎮(街道)、各單位加強領導,繼續做好颱風後防洪、防潮工作,切實做好災後搶修工作和消除災痕的工作,維護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運行和穩定,確保全區人民歡樂祥和度國慶。29日下午,區委丁錦文書記親自召集區四套班子、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和區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職領導,召開了全區防禦颱風暨救災復產工作會議,並調整區國慶放假安排,要求區防風主要職責部門原則上不放假,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10月1日-4日不放假,全力做好各項抗風救災和復產工作。

爲更好做好救災復產工作,9月30日下午,我區在三防指揮部馬上組織召開救災復產工作緊急會議,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恆和親自主持,並要求把救災復產工作作爲當前重要任務來抓,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做到全民動員,迅速掀起救災復產工作高潮。區政府分管領導李相副區長對我區救災復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各有關部門立即投入救災復產工作,以爭取主動,全力以赴,措施到位來挽回受災損失。

會後,我區各鎮(街道、開發試驗區)及有關部門迅速投入救災復產工作。道路清障、交通恢復、電力維護、生活供水等工作基本完成。由於我區受災損失主要是農作物,針對全區農業受災嚴重的情況,制定了《茂南區農業救災復產工作指導意見》

對全區各類農作物的救災復產製定了五項具體措施,並下發到各鎮及各農業站所。區農業局還及時抽調農業科技人員組成農業救災復產指導工作組,分別下到各基層農村,具體指導農戶做好農作物護苗、保苗、排水、施肥、除蟲等工作,全力恢復農業生產。

畜牧部門迅速開展衛生消毒及畜禽屍體的無害化處理,防止動物疫情流行;區水務局組織工作組下到災區調查水利工程損毀情況,制訂水毀工程修復計劃;區水產、林業、水果、市場、教育等部門亦抓緊做好各項救災復產工作。目前,我區各級各部門各項救災復產工作正在馬不停蹄、有條不紊地開展,並努力爭取在國慶期間全面順利完成。

TAGS:颱風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