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聖誕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學識都 人氣:1.82W

聖誕節不少孩子以爲是聖誕老公公誕生的日子。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聖誕節手抄報圖片內容,歡迎閱讀!

聖誕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聖誕節的起源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穌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爲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爲“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爲12月25日伴爲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衆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爲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爲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爲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爲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爲“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着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爲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羣衆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爲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着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爲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爲“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爲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爲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聖誕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2張

聖誕節的特色

1、聖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爲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着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掛在孩子們的牀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牀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牀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2、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 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爲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爲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佈置一顆裝着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着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裏接待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 就成爲聖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聖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着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着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禮物、佳餚、團圓聖誕節。

3、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裏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聖誕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3張

4、聖誕歌

膾炙人口的聖誕歌曲《聖誕歌》至今已有65年曆史。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在北半球寒冬裏給人們帶來融融暖意的歌曲卻創作於一個炎熱的夏季。作者創作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國音樂人梅爾·托爾梅和鮑勃·韋爾斯。歌曲版權經理戴爾·希茨說,托爾梅1944年7月去韋爾斯位於洛杉磯的家拜訪。他走進起居室,看見一個本子上塗寫着一句話“火上烘烤着栗子”。 托爾梅問韋爾斯:“你爲什麼寫這麼一句話?”韋爾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關的事。今天熱死了。我游泳,沖涼,用各種方法消暑。”托爾梅於是說:“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這句話開始寫首歌。”

兩人隨即行動起來,僅用40分鐘就譜寫出《聖誕歌》的詞曲。

5、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着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祝願的話。

6、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 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裏,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羣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7、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爲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牀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