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元宵節的由來

學識都 人氣:2.86W

元宵節的由來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由來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元宵節的由來2

在鹽池縣,民間有在元宵節期間舉辦“九曲燈會”的春節年俗。“九曲燈會”也稱“轉九曲”,又稱“九曲黃河陣”。它最早起源於軍事,後來又運用於道教儀式,再後來逐步發展爲民間娛樂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因爲流行於我國黃河流域一帶的陝西、山西、內蒙古等地,它可謂是黃河賦予人們的一種別開生面的娛樂形式。

據民間傳說,殷紂時期,三仙島的三位娘娘,爲了給兄長趙公明報仇,費盡心思,佈下一座戰陣,叫做“九曲黃河陣”。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聞知門徒被困,便下凡解救,破了黃河陣。後世道教徒爲紀念教祖的豐功偉績,精心設計了“九曲黃河陣”圖,以燈盞相連象徵黃河。後來,它發展成爲民間娛樂活動,元宵節期間成羣結隊的人們都會“轉九曲”,祈禱祝福。早年的“九曲燈陣”,是用高粱稈或竹竿、木棍栽成的四方形的陣,其上再放置泥巴做成的油燈,或者是各家奉獻的用洋芋及白蘿蔔掏空注入清油、加上棉花捻子做成的“燈碗”。20xx年,爲了給羣衆歡度春節助興,鹽池縣政府曾出資興建了一個佔地3千多平方米的“九曲燈陣”,一次可容納數千人遊戲其間。

由於九曲是道教陰陽太極圖的變陣形式。爲此,“九曲黃河陣”也被譽爲“神仙之陣,智慧之城”。365根杆子,盞盞的紅燈,彎彎曲曲的通道,象徵着曲曲折折、斗轉星移的一年歲月。九曲燈陣猶如迷宮,只要進入了迂迴輾轉的方陣之中,必須按照特定的路線前進,方可順利出門,反之會誤入歧途。20xx元宵節,鹽池縣的“轉九曲”,由鼓樂隊開道,長號、嗩吶吹奏着高亢的曲調,引導着人們蜿蜒而行。夜幕降臨,杆子上裝飾的一個個紅燈閃閃發亮,形成了一條燈火輝煌的星光通道,蜿蜒曲折,猶如彎彎曲曲的九曲黃河。大人小孩興高采烈地轉着“九曲”,祈願四季平安、百病俱消、滿年通順,吉祥如意。

元宵節的由來3

元宵節的習俗

農曆元宵,上海嘉定縣一帶相沿的習俗,除了掛燈結綵舉行燈會外,家家戶戶還要在這天夜裏吃“賀年羹”。“賀年羹”俗稱“糊賦羹”。舊時,不論貧富,每年的正月十五半夜裏每家每戶到時總要燒上一大鍋“賀年羹”,全家人撐開肚皮吃上一個飽。有的人家甚至要少上幾鍋,早晚食之。

"賀念羹“的燒法是;在大米粥中雜拌“搭棵菜或者青菜、切面、小糰子、外加紅棗、白果(銀杏)、菱肉、豆腐乾、油條塊、黃豆等物,也有摻入餛飩的,稍爲講究的還要添些火腿霄或臘肉霄其味更佳。一般是把春節所剩的各種菜腳或原料摻在其中,混燒一鍋,所以這元霄之粥俗稱“糊賦粥”。

探其來歷,據說始於明嘉靖年間。當年“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唐時生(字叔達,擅長著文)隱居於嘉定西城隅(yu)古典弄內。學生崑山顧鼎臣已是顯貴,官居當朝宰相。某歲他回裏省親,於正月十五前來嘉定拜謁(ye)師門。唐時生是一個窮教師快到正月十五了飯櫥裏已沒有已樣完整的菜餚。傍晚時分正當師母爲完飯的師發愁那,唐先生卻說;“學生雖在京裏做大官,但他還能想到來看看我這個窮老師,就說明看的起我,是不會計較吃什麼東西的,你就看着做點吧。”於是,師母就到街上買了點切面搓了幾十個小糰子,切了點“搭棵菜”,又把年裏吃剩的一些碗腳冷菜的,一併入鍋燒煮。[美食中國]

說來也怪,因爲顧鼎臣地位顯貴,在京裏天天和魚肉葷腥,山珍海味的打交道,看的油星就膩厭。當他吃到師母這一鍋葷素什錦合併的羹,覺的風味別具,竟攢不絕口,邊問師母;“此係何物?”師母答;“這叫賀年羹”。此事傳開,各家竟相仿效。隨着年代的延續,流傳的範圍也隨之廣泛。到現在,在上海市區裏的一些本幫人仍有這種習俗。自那時起賀年羹也就成了這一帶的一道名菜了。

元宵的由來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爲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爲“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爲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爲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是燈節。在中國,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着。另外,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因爲在上元節的晚上——元宵吃湯圓,人們也就習慣地把湯圓叫做“元宵”。

元宵佳節,北京的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湯圓,家家戶戶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人們是多麼留戀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呀!

湯圓又叫湯糰、粉果,因爲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寫《元宵煮浮圓子詩》是我國最早描繪湯圓的詩: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竈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時大臣,平時整肅軍政,勵精圖治。這首短詩裏已經流露出他舉碗盼望全國人民團聚的思念,連竈下生火的丫頭都爲大家煮食湯圓時浸沉在思念故鄉那種深沉的情緒裏感到詫異呢!吃湯圓,憶親人,這個習慣就一直傳到現在。

元宵節的由來4

燈謎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猜燈謎又稱打燈謎,這一種漢族民俗文化自南宋起開始流行,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的由來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爲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

《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爲“燈謎”。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着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着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着: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裏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智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啓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元宵節燈謎的結構

燈謎是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即謎面、謎目和謎底。這三個部分缺一不可。謎面是告訴猜謎者的條件,也是猜謎者思考的依據,它好比幾何學中的假設。而謎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類事物,是答案所屬的範圍,它就好比幾何學中的求證。

謎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幾何學中證明的結果。舉個例子說吧,書山有路勤爲徑(猜學科的名稱),答案是應用力學。其中書山有路勤爲徑就是謎面,學科名就是謎目,應用力學就是謎底。再比如,花褪殘紅青杏小(猜一個科技術語),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殘紅青杏小是謎面,科技術語是限定的謎目,而最新成果則是此謎的謎底了。

元宵節燈謎的猜謎規則

寫詩有寫詩的規則,它講究押韻。寫對聯有寫對聯法門,它講究平仄和對仗。猜燈謎也有幾條約定俗成的規則:

1、單純的詞彙解釋或知識問答,不能算是燈謎,就算是謎語,也只能被看成低級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國地名桂林,這純屬一種文字解釋,毫無謎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會意爲頭字,而猜汕頭,底、面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卻能互相搭配,豈不趣味盎然。

2、謎面上的字,絕對不能在謎底出現,除非有標明露春格,否則,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慶猜店招大家樂,很多人會猜全慶,但因謎底中有一個慶字,這個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3、有些燈謎,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義的造字規律,例如:加火纔好煮熟飯,謎底是堯。

4、有些是一半描寫字形,一半是影射字義,例如:因爲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謎底是臭。

元宵節的由來5

1、猜燈謎的由來

謎語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古時稱“C辭”或“隱語”。它起源於春秋戰國,那時各國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以勸諫君主採納自己的主張,逐漸形成了謎語。漢朝時一些文人常用詩詞、典故來制謎,出現了妙喻事物特徵的事物謎和文字形音義的文字謎。南北朝時文人常以制謎、猜謎來鬥智,制謎技巧逐漸成熟。隋唐時謎語由民間進入宮廷,許多皇帝都喜歡猜謎。 北宋時期,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娛樂生活的豐富,猜謎成爲市民的一大樂趣。南宋時,每逢元宵節,人們將自己製作的謎語掛在花燈上,供人們邊觀燈邊猜謎取樂。南宋都城臨安的燈謎居全國之首,被譽爲“燈謎之鄉”。明清時期元宵節猜燈謎更加盛行,並出現了研究謎語製作的專門着作。謎語就這樣成了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2、什麼是猜燈謎

燈謎,在中國習俗的活動上會稱做猜燈謎,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會將燈謎結合賞花燈,變成許多人可共同參與的猜謎遊戲。與謎語一般的謎語相比,具有更嚴格的規則。方法是將謎語貼在燈上,多數謎語都是詩詞,猜中謎語的人,有時可獲得獎品。

3、猜燈謎的歷史改革

它運用藝術的手法和漢字的規律,着眼於字義詞義變化,常用一個詞句、一首詩來製成謎語,既能達到娛樂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長知識,爲人們所喜聞樂見。

春秋戰國時代,宮廷和墨客中出現了“隱語”、“文義謎語”等文字遊戲,這可以說是最早的燈謎。那時一些遊說之士出於利害考慮,在勸說君王時往往不把本意說出。

這種“隱藏”的話語,當時叫做“庚詞”(庚是隱藏之意),也叫“隱語”。秦漢以後,這種風氣更加盛行,西漢曹娥碑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射“絕妙好辭”,即是“隱語”。

燈謎至此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燈謎了。至明清時代,春節前後各城鎮皆張燈懸謎,盛況空前。

元宵節的由來6

1、單純的詞彙解釋或知識問答,不能算是燈謎,就算是謎語,也只能被看作低級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國地名”桂林“,這純屬一種文字解釋,毫無謎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會意爲”頭“字,而猜作”汕頭“,底、面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卻能互相搭配,豈不趣味盎然。

2、謎面上的字,絕對不能在謎底出現,除非有標明露春格,否則,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慶“猜店招”大家樂“很多人猜”全慶“。因爲謎底已犯着一個”慶“字,這個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3、有些燈謎,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義的造字規律,例如:堯 加 火 纔好煮熟飯。第四,有些是一半描寫字形,一半是影射字義,例如:臭 因爲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

元宵節的由來7

元宵節賞燈的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xx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上元節,屆時家家掛燈,人人賞燈。關於元宵賞燈的來歷,這裏有個十分曲折動人的傳說。

漢武帝時,有個足智多謀、詼諧滑稽的東方朔,武帝十分信任他。宮門森嚴,他卻可以隨便出入,以隨時取悅皇上。他外表隨便,內心善良,常爲宮中彩女向武帝求情。

這年臘月,一連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去御花園給武帝折幾枝梅花,忽見一個宮女哭着向玩月池中跳去,慌忙上前拉住。細細一問,她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山上,家裏還有父母、妹妹,進宮之後再沒見過他們。每逢佳節倍思親,近幾日風雪交加,愁悶不堪,想與家人見見面,又怕武帝不允。思來想去,還不如一死了之,黃泉之下再與父母相會。

東方朔安慰了她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他出皇宮,離長安,到元宵家裏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下,然後就回到長安,在大街上賣起卦來。人們久仰東方朔的大名,爭着前來求籤問卜,得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語。衆人大驚,紛紛求教解脫的方法。東方朔鄭重地說:“正月十三日,火神君會來長安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西北十里的大路口等候。天到未時(約下午一時到三時),會過來一個騎紅色毛驢的紅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焚燒長安的火神君。你們前去攔路哭求,或許有救。”

人們聽了,互相串聯,相約多邀一些人,去十里鋪大道口等候。正月十三未時,果見從西北方向過來一個騎着紅色毛驢的紅衣女子,衆人連忙上前苦苦哀求。姑娘道:“我是領旨火燒長安的,玉帝到時候要親自站在南天門察看的。你們既然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皇上想想辦法。”

人們拿了火神君賜給的紅貼,回到長安跪在午門前,要把貼子獻給皇上。漢武帝接過侍衛們傳進來的紅貼,見上面寫着四句偈語:“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武帝看了嚇得魂飛魄散,忙請東方朔商量應付的辦法。東方朔稟道:“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裏的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火神君也會知道的。皇上可在十五晚上,讓元宵做湯圓祭獻天神,再傳諭全城百姓家家做湯圓,一齊敬奉駕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想來她會心軟下來不再放火的。同時,您再下旨讓京城臣民一齊動手做花燈,於十五、十六晚上在大街小巷、內屋外院一齊掛上紅燈,從天上看起來就好像滿城大火,這樣,便能騙過在南天門察看的玉帝。此外,再令城外臣民屆時進城觀燈,皇上與皇后、妃子、宮女,分散在人羣中去街上賞燈,驅災解難。”

武帝大喜,依言而行。正月十五,太陽剛向西天斜掛下去,人們已紛紛張燈結綵準備起來。武帝帶了皇后、妃子,皆穿便服,在幾個也穿着便服的親近大臣和侍衛的保護下,混在人羣中去街上觀燈。宮女、太監們也三三兩兩上街而去。華燈初上,萬燈爭輝,各種火傘、火馬、轉子蓮、花筒、炮打四門、火龍擺尾等花燈呈奇爭彩,頗爲壯觀。元宵的妹妹領着父母也來長安觀燈,當她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忙叫姐姐的名字。元宵早在這裏等候,見父母妹妹果然趕來,忙撲到母親身上。親上團聚,互敘衷腸。

十五夜平安過去了,十六夜也平安過去了,元宵與親人團聚了兩個晚上,心情十分欣慰。由於東方朔的努力,以後每到正月十五,人們就過燈節,並逐漸流傳到各地。這一節日因元宵而起,故稱“元宵節”。又因元宵節要吃湯圓,湯圓以元宵做得最好,所以也稱“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8

1、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爲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爲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爲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2、元宵節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纔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3、元宵節的習俗

3.1、觀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自漢代便已經形成,是有宮廷流傳到民間,在唐代形成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更是成爲全民狂歡的節日。那時的長安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整個長安城都金光璀璨。

3.2、吃元宵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據說宋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元宵即湯圓,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3.3、走百病

“走百病”是元宵節一項信仰性的活動,參與者多爲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3.4、舞獅子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3.5、踩高蹺

民間的踩高蹺也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他們踩上高蹺,在地上跳躍、舞劍,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元宵節的詩詞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裏看。

爲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臺城路·上元》

(清)納蘭性德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餘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逝水,恨銷殘蝶粉,韶光忒賤。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

元宵節的由來9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爲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年-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爲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爲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麪食,到宋代有鹽豉湯印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爲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爲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衆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爲“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纔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的由來10

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習俗起源,歷來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源自上古時代的火把節,與祭祀農時有關。一說與漢武帝時用燈火通宵達旦祭祀東皇太一有關,宋代朱弁《曲洧舊聞》曰:“上元張燈,自唐時沿襲漢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一說認爲這種習俗實際上是來源於佛教的燃燈習俗,東漢明帝倡導佛教,於正月十五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並令士族庶民也都掛燈,宋代高承《事物紀原》曰:“西域十二月三十乃漢正月望日,彼地謂之大神變,故漢明令燒燈表佛。”

古代中國社會以宗族爲根基,歷來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各種節日往往會帶有祭祖的含義,正月十五也不例外。道教發展壯大後,元宵節又融入了道教的文化傳統,“上元節”的得名,正是因爲在道教思想中,元宵節燃燈是爲了祭祀上元天官。總之,各種信仰因素的綜合交織,使得花燈成爲元宵節的重要標誌。

在古代,元宵節這天,人們往往先將做好的燈綵送到祖宗靈位上,祈求其保佑全家平安,然後再送到竈神、社神、天地牌位,祈求各路神仙賜福。《水滸傳》第三十二回介紹清風寨的元宵節祈福說:“且說這清風寨鎮上居民商量放燈一事,準備慶賞元宵、科斂錢物,去土地大王廟前扎縛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綵懸花,張掛五七百碗花燈。土地大王廟內,逞賽諸般社火。家家門前紮起燈棚,賽懸燈火。市鎮上,諸行百藝都有。雖然比不得京師,只此也是人間天上。”

《水滸傳》中還提到了宋江到京城賞花燈以及宋徽宗遊玩元宵節之事,在史料筆記中也可得到印證。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中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說燈綵從正月初七就開始了:“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礬上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宣和與民同樂’。”由此可見,元宵節在宋代確實是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