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傳的讀後感1500字

學識都 人氣:2.7W

讀此書前,我只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創辦洋務運動,建立北洋水師。另者,其簽訂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致被國人痛斥爲“賣國賊”。但讀此書後,我對李其人有了更多的瞭解,對晚清風雨飄搖的境況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於梁啓超先生所說的“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我深以爲是。

李鴻章傳的讀後感1500字

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距離第一次戰爭爆發還有17年,距離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還有30年。而他卒於1901年,距離中日甲午這戰爭已有6年,距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長,卻見證了大清王朝的窮途末路,見證了中華泱泱大國飽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卻經歷了政治的風波中的大起大落,經歷了至高的榮譽和至極的唾罵。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漸甫,號少荃,諡文忠。李氏其時是合肥東縣東鄉名門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是同榜進士。也因此,李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且和所有讀書人一樣,李也希望將來金榜題名,實現凌雲之志,開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實也確如此,李二十多歲便高中,躋身翰林,並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這般雄渾的詩句。而李少懷奇志,才華出衆於此亦可見一斑。

儘管一舉高中,李的仕途並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風順,他只是數不清的翰林中的一個而已。但隨着道光帝的逝去,咸豐帝的年幼,晚清社會矛盾的加劇,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亂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鴻章就是亂世所造就的英雄,這是他的運氣,也是他一生悲劇的源頭。因爲他只是時勢造的.英雄,而非造時勢的英雄。而後李師從曾國藩,居幕僚之位,雖然有點屈才,但這段時間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尤其在對如何做官這方面長生了極大影響。再至李奉命組建淮軍,費盡心血,招募並訓練出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李這時才真稱得上有一展抱負的籌碼。淮軍進入上海時,竟被嘲笑爲乞丐軍,而李絲毫不氣惱。因爲他自信淮軍的戰鬥力會讓人們驚歎。果不其然,李帶着他的淮軍勇敢地抗擊太平軍,接着經過數年努力又打敗了連他的老師曾國藩都打不敗的捻軍。循着人生軌跡,李不斷加官進爵,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峯。

李的一生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佩三眼花翎,西方報端喻其爲東方俾斯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爲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國已爭長短之人,這是李的獨到和令人敬佩之處。李的一生,訪問過西方列國,也意識到中西方國力之懸殊,武器之強弱,所以他至始至終都煞費苦心地經營着洋務運動。他最引以爲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軍,爲創建北洋海軍,李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至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李不可謂不對日軍痛心疾首。但是若說北洋海軍一點作用也沒起到,那卻是大大的錯了。它起碼對日產生了威懾作用,爲清政府迎來了幾十年海域的安寧。而訓練數十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之責究竟在誰,我以爲李必須承擔部分責任。要不是他堅持認爲不可戰,想通過外交手段停止戰爭以致耽誤戰機,北洋海軍不會那麼快潰敗。此外,清政府之責任當不可推卸,試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軍如何能勝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動的蓄謀已久的戰爭。李一生的悲劇也始於此。他被迫派去和談,簽訂馬關條約。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賣國的惡名,這是一種多麼不堪的境地。書中所錄的“趕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話說回來,李秉着“笑罵由他,好官自爲”的宗旨,倒也不那麼心如死灰。這充分證明了曾國藩說他一心做官的正確性。

李的一生,經歷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輩子的裱糊匠,終究還是沒能修補好清王朝這搖搖欲墜的破樓房。但是他似乎盡力了,身處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難也。“牢牢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這是李的絕筆詩,其中,飽含着他對清朝的忠心,對國土淪喪的傷懷,對國民歷盡苦難的不忍,對自己即將西去再也不能效勞的無奈,還有,對祖國未來的擔憂。我覺得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就這樣被定格於歷史之中。

以上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好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