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讀後感1500字範文

學識都 人氣:1.63W

中外文化有什麼差異?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中外名著讀後感1500字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中外名著讀後感1500字範文

中外名著讀後感1500字範文一

《三國演義》讀後感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開頭,就把人帶進了那三國鼎立,誰與爭鋒的時代,心情也激動了不少。《三國演義》裏又感人,有毒辣,有激烈……讀之不禁讓人拍手叫好。

是的說起三國演義,每個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宴桃源豪傑三結義”。“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的劉備;“身長九尺,鬢長兩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的關羽;“身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笨馬”的張飛。這三位豪傑一聚首,一結拜,是小說生動了不少,才引出後文一大堆精彩情節,讀到後來,認爲劉備這大哥當對了,雖無關張二人之勇,卻有沉着穩重之勢,才能“三顧茅廬”請到那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諸葛亮。

在“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這一回,讓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周瑜好歹也是孫權的軍師,竟中了諸葛亮的雕蟲小技,讓孫權心甘情願幫劉破曹,看來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周瑜爲了小喬,孫權爲了大喬,不讓曹操奪走,甘願與曹對立,這也告訴我了一個道理:學習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得了解空氣,才能讓別人心甘情願依着你。周瑜不愧是周瑜,後來發現自己中了計,才咬牙切齒,深知諸葛亮不可小視,三番五次的相知諸葛亮於死地,讓他三天找來十萬支箭,周瑜認爲這樣可以難倒孔明,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以除後患,沒想到他的計謀還是被諸葛亮料到,纔有了“用奇謀孔明借箭”,諸葛亮就是諸葛亮借天氣是曹操面紅耳赤,諸葛亮這一借可謂借出了本事,不禁讓我這個讀者讚歎不已,也讓周瑜佩服不已。因此,兩人共商破曹大計,那就是“獻密計黃蓋受刑”。爲了吳國,這位忠心的老將甘願北大一百脊杖,五十棍,看着書中黃蓋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昏厥幾次,我早已熱淚盈眶,爲這位忠臣鼓掌,正是“勇將輕身思報主,謀臣爲國有同心。”

最精彩的想必是“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的“赤壁之戰”這一火攻,更是使曹軍大敗而歸,連曹操都險些喪命,幸虧有幾位大將竭力保護,才帶着殘兵突出重圍,這一仗讓我覺得打得真好,痛快人心,看到曹操逃亡在諸葛亮智算的華容道上,幾次大笑諸葛亮愚蠢,這時伏兵一擁而上的情景時,我難免有些不解:諸葛亮難到連伏兵突擊的時間都算準了嗎?彷彿曹操被捕的局面已定,是關鍵時刻關羽還是放了曹操,也許是天註定要饒曹一死吧,只能無奈!

曹操真是不負重望,纔有了“曹操平定漢中定”這一回,開始是兩面受敵,好不容易纔被救回軍營。這一救,使曹操有了平定陽平關的謀略,讓衆人拍手稱讚。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一回曹操勝利而歸,讓我不禁叫好。讀至後來,諸葛亮輔佐劉備的事蹟也越來越多,如空城計等等。在損大星漢丞相歸天“這一回,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躲不過這一劫,我揪心不已,爲這老軍師擔憂起來,也許是命中註定,諸葛亮註定歸天矣,但他早已深知,安排後事,軍中如以往一樣井井有條。讀到這裏,我想很多讀者都像我一樣爲這偉大的軍師打抱不平,可誰又能挽回呢?

最後的”降孫皓三分歸統一“,也許是較完美的結局吧,司馬懿所在的魏國,最後還是統一了三國,完成霸業麼仍在劉備曹操孫權時期,可謂是不相上下,有贏有輸,有悲有喜,但無論怎麼說,還是曹操曾統治的魏國打了勝仗,自此三國歸於晉帝司馬炎,爲一統之基矣。此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矣。

合上全書,有太多吐不盡的感受,我也曾想,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孫權如果沒有周瑜的局面又是怎樣?因此,我還是很欣賞不受衆人歡迎的曹操。被稱爲”曹賊“不僅是因爲殺了太多無辜的人,更是因爲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所以”亂世之奸雄“的評價,幾乎成了他的蓋棺定論。身邊雖然沒有像諸葛亮、周瑜一般的謀士,卻有自己的大智,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策。而曹操自己的說法卻是”奉天子以令諸侯“,不管是”挾天子“還是”奉天子“,曹操都用了”智“。即使是生命垂危,也依然關心妻子兒女。不管曹操是”梟雄“還是”奸雄“,他都有自己的個性。

魏、蜀、吳這三國,曹、劉、孫這三人,註定得同時出現,哪怕是少了一國、一人,都會顯得索然無味。明爭暗鬥,三國爭鋒,纔是這本書的最大亮點,劉備的”仁“;孫權的”貴“;曹操的”智“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也是最爲精彩的一點。

讀三國演義,評天下大勢。

中外名著讀後感1500字範文二

《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前一段時間,心情不太好,壓力很大,所以就和小蔣(我的閨中密友)聊天,聊天之際,她推薦我看一本書,說這本書很值得一看。我懷着既好奇又試着看的心態拿過來詳閱後,正如朋友所言,恍然大悟的自嘲一番,然後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去面對各種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它就是《誰動了我的奶酪》。

這本書講述了兩個小矮人和一對小老鼠尋找奶酪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作者虛構了四個角色: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分別代表着我們的不同方面,即複雜的一面(小矮人)和簡單的一面(小老鼠)。奶酪的意義則很廣,它可以代表着是一種物質的享受,或者是意味着健康、休閒的生活,或者是給我們帶來的榮譽,等等。兩個小矮人和這兩隻小老鼠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在一座迷宮裏尋找夢中的奶酪。有一天,它們都在迷宮的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它們自己想要的奶酪。那裏各樣的奶酪堆積如山,它們痛快的飽吃了一頓。此後,每天都來到這個奶酪站,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日復一日,終於有一天,它們都發現,所有的奶酪不翼而飛,精彩的故事從此而展開……

其實,小老鼠嗅嗅一早就嗅出了奶酪的變質,那個奶酪站不見了奶酪,兩隻小老鼠並不感到驚訝,對它們來說,問題和答案一樣簡單:奶酪站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所以它們也應該隨之而變化,採取行動去尋找新的奶酪。

生活中,人的思維往往受限於各種所謂的閱歷、情感等控制,當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過多的思前顧後,因害怕困難而變得膽怯、畏縮,就這樣反覆深思熟慮的過程裏,錯過了好的時機,失去了許多發展的機會和機遇。當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要像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一樣,以靈敏的嗅覺和觸覺去發現其中大大小小的變故,進而迅速調整自己的步伐,適應新的環境。人不能改變大環境時,就要積極去適應新環境。這時候如果思想固執,不懂得改變,就一定會被淘汰。

兩個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在失去奶酪的一段時間內常常憤慨“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難於接受突然的變故,怨天尤人,怒氣沖天。每日往返於原來的奶酪站,期望等待奶酪回來。後來,其中的一個小矮人唧唧在幾經思想鬥爭後,終於明白——正是恐懼讓自己裹足不前,事情發生了改變,就再也變不回原來的樣子了。這就是生活,日子在往前走,就要隨之而改變。

人一旦醒悟,意識到自己並非是沒有能力、其實是腦子裏有諸多因素在制約着自己的行爲才望而怯步時,就能夠調整好心態,改變前進的思路,學會捨棄一些陳舊的東西,吸取教訓,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態去迎接新的東西。人是有着複雜思維的高級動物,有時候要把繁雜的事情簡單化來處理,不能有過多的情感和包袱,有時候也要去深思事情的原委,分析事物的本質,不能被表面的量變所矇蔽,這兩種方式並不矛盾,它在唯物辨證法上是對立而統一的。每一種環境和事件,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分析如何處理和解決問題。我們不該像小矮人哼哼那樣,因懼怕變化而否認和拒絕變化(外部環境不是個人所能夠左右的),應該學唧唧一樣,認識到其實變化也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好,要及時的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的變化,這樣才能在變化的年代找到我們正確的道路,才能找到屬於你的奶酪,才能獲得成功。

誠如一名人所說——

生活是一座迷宮,我們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們時常會陷入迷茫,在死衚衕中搜尋,但只要我們始終深信不疑,有一扇門就會向我們打開……

這就是真理。If you haven't read this book, just read it。 It's worth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