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讀書筆記(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1.6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雅舍小品》讀書筆記(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精選6篇)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1

《雅舍小品》正如此書封面語,它裏面是滿滿一本談話的藝術。

初讀這本書時我沒有注意到時間的白駒過隙,以及作業還有很多。他操着樸實無華而略帶一些小幽默的輕鬆筆吻,向我娓娓敘說着一樁樁一件件同樣無足輕重,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家常小事,就像喝着幾杯小酒和一個熟絡無比的街坊鄰居聊天。無論是痰盂還是蘿蔔湯,是吃相還是頭髮,是狗肉還是啤酒,他都能侃侃而談,就這話題無限發散開來,憑藉他八十年的閱歷,舉足輕重地作出洋洋灑灑數千的言而有物的文章。不需深思熟慮,不需故弄玄虛,脫口而出已是渾然天成。這麼一個慈眉善目的耄耋老人,就這麼突兀的坐在了我的面前,他戴着眼鏡,圓臉,頭頂光溜溜,咧着嘴,兩眼彎得像月牙,笑得很自在。他笑,我也笑,他的笑容那麼平易近人,那麼有感染力,彷彿把空中的陰霾也染成了陽光,彷彿流雲也停滯不前;他罵,我也罵,不帶一絲煙火氣的冷嘲熱諷、嬉笑怒罵,像凜冽的冬風,奔流的江河,柔軟卻蝕物無聲。

他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啓發。首先是文章中頻出生僻和成語,更加準確,更加精煉,能用一個拎清,不用兩個磨嘰,就是稍加模仿,也使我文章增色不少。其次是對事例的引用,在我書架上它是首屈一指的,從50前的堯舜禹湯,到昨天打的領帶,一篇雜文可以引用七八個恰到好處的事例。再者,與當今社會的浮華風正反,他的文風非常平實,從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可以豹窺一斑,在我的同學們焦慮的思考如何給讀後感取一個華麗的主題目來譁衆取寵給文章加分時,“讀後感”三個已經概括了一切。除了作文,還有做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這是一本好書,我願意在空閒時想起他,願意吃撐時站着閱讀他健胃消食,願意在出遠門第一個想起他,願意向朋友推薦他,願意在作文山窮水盡時翻翻他,這也許就是對他最大的崇敬。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2

樑秋實這一代宗師,給本世紀文壇留下了2000多萬字沉甸甸的著譯。樑公散文自然、真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絢爛之極趨於平淡”;旁徵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文筆簡潔,風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卻蘊藏着無窮的藝術魅力,令人讀後餘味無窮,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這般評價:“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 樑秋實先生的《雅舍小品》——這一中小學生必讀叢書,讓我們尋常中頓悟世間哲理,困境中展現睿智幽默,歲月中洞察人生百態,閱讀中品味詞苑英華。

翻開了第一頁:“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鐘錶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牆上掛着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曆,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這形象的意象將時間與生命結合在了一起。樑先生很珍惜時間,他的那些成就說明了這一點,他一再說自己浪費了時間,表明他對自己要求的嚴格,能不斷地責惱自己,本身就說明他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事,學一點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爲有意義的。

《雅舍小品》裏面記述的並非風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瑣事百態,俗塵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風趣的筆調給人印象深刻,以嘮嗑的形式和你說話,輕鬆隨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諸如調侃吝嗇鬼的“開電燈怕費電,再關上又怕費開關”;對於女人買衣料東嫌西嫌的調侃也讓人叫絕;對於牙籤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誇張。但無不顯現作者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智慧。小品語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賞。作者寫得那麼隨意、輕鬆、幽默,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狗一貓都可以激起他的寫作衝動,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戲謔,也是一種心靈的淨化,更是一種雅緻的襟懷和認知。我們深信,只要拋棄偏見,讀者不難從中感受這位大師個性獨異的文心、文氣、文調,領略他的積學之厚、腹笥之富和經澤之薰,走進一片高雅脫俗的美文世界。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3

班級又一次換書的時候,我拿到了一本書,名叫《雅舍小品》。這本書的作者是梁實秋。“雅舍”指的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所在地。因爲梁實秋的文章都是隨想隨寫,不拘篇章的,所以《雅舍小品》就相當於是作者的隨筆錄。

《雅舍小品》裏寫的主要都是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和身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這也可以更加的體現出作者灑脫的寫作風格。

《雅舍小品》中一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觀心悟語》、《世相百態》、《老饕漫筆》、《撫簡懷人》。其中我覺得最精彩的就是第一章節:《觀心悟語》中的“養成好習慣”。

它裏面主要寫的是:“好的習慣千頭萬緒,‘勿以善小而不爲’。習慣養成後,便毫無勉強,臨時心平氣和,順理成章。充滿良好習慣的生活,纔是合於‘自然’的生活。”

我之所以喜歡這篇文章,是因爲它教會了我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習慣方面卻各有不同,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在有效的時候最容易養成,一旦養成之後,想要改變過來卻還不很容易。

所以從小就得養成良好的習慣,否則長大以後,就會鑄成大錯!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4

最近在品讀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

樑先生的這本書,可以說滲透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方方面面。一件很常見的小事,在他筆下寫的風趣幽默,妙筆生花,整本書典雅中見質樸,凝練中透真知,旁徵博引,學富五車,讓我好生佩服。

開篇的第一章名字是雅舍,這個“雅舍”,“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雨滴。”進得屋來仍需上坡,還有破人安寧的老鼠和蚊子,“客來無不驚歎,我則久而安之。”

在作者眼裏,這個雅舍自有宜人之處。“因地勢較高,得月較先,可以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等到月上中天,月光仍逼進窗來,細雨濛濛之際,亦復有趣!而且傢俱陳設疏落參差,正合我意”。

李白有句詩裏說“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陋室銘》裏說“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表達的都是一種對於生活百態的靜默和從容,是達觀,是對生命對生活的敬畏。欣賞這些在困境裏能超然物外,苦中尋樂的人們他們豁達樂觀的心境。我們該尋之學之。

本書還講了一些生活瑣記,其中有一篇講理髮,我印象深刻,看得我捧腹大笑。最後一段講在法國一個雷雨天氣讓理髮匠刮鬍子,結果一個閃電把理髮匠嚇得跳了老高,還有一個喝醉酒的理髮匠,因爲喝醉站不穩,往前一靠,作者的鬍子颳了一塊,刀還留在皮上。嚇得作者趁勢立刻用夢魘的聲音叫起來:“別颳了,夠了,謝謝你……”然後倉皇而逃。原文特別生動幽默,樑先生要生在現代,肯定是個日收5000粉絲量的不可多得的段子手。

還有一篇調侃男人這個羣體的文章。通篇描寫得生動形象,幽默非常,每個人都能在身邊找出那麼幾個活脫脫的例子讓你在文中對照然後忍俊不禁,拍腿叫絕。

關於罵人,樑先生頗有興致的還總結了十大戰術,非常有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精進一下罵人的話術。其中一大戰術是這樣寫的:“罵人的上乘,是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之後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欲達到此目的,深刻典雅之詞必不可少。”真是一個老頑童,特別有意思。

可以說,整本書每一篇都是精華。在這些看似質樸的話語裏,你能看到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底。讀文識人,你也能看到樑先生是個特別真實坦誠的人,不嬌柔造作,不無病呻吟,不高高在上的說教,不故意賣弄自己的學識,他像一位洞察世事的老人跟你調皮的拉着家常,可是字字珠璣。“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梁實秋先生的文章中,我看到這兩句話最好的詮釋和表達。

因爲思考筆觸都還不夠,不能完全表達出我對此書的喜慕之情。但是我一定會把這本書端端正正的擺上我的書架,時而拿出來摩挲之,揣度之,學習之。好的書就是這樣,不管什麼年紀,都能給相應的人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和理解,或許等到過些年再回頭看這本書,又是一篇不一樣的讀書心得了吧。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5

梁實秋有才,飽讀詩書,學貫中西;有情,感情熱烈真摯,隨性灑脫,古稀之年的新愛情也是一片蔥綠之青色;有趣,以戲謔之筆輕描淡寫凡塵俗世,寥寥數語,便讓人在俯仰含笑之間。與其一板一眼得說樑先生的文學造詣如何高超,我倒覺得,一個人能得到如此真性情的評價,是對一生最大的讚揚和肯定。有才華的人很多,但像樑先生這樣有趣,活出自己真脾氣的卻不多。

《雅舍小品》就像是樑先生用深厚的功力和積澱,輔以小火煨燉出世間百態,無論多麼枯槁的食材,都能調出一番獨特的風味。翻開書卷,每一個小方塊字都好像跳躍起來,充盈着和別處不一樣的感情和意境。彷彿你推門進入這間“雅舍”,所有的東西都自然構成一種渾然天成的和諧,每一件器物都染着家主人的疏朗之氣,但又不會有盛氣凌人的壓迫感,捧在手裏,真如雅俗共賞的小品一般,確實十分的賞心悅目,典雅精美。

翻開這本書,既無序言也沒有跋,直接開門見山,清晰的目錄散在眼前,四章內容用粗體黑字簡潔明瞭:觀心悟語、世相百態、老饕漫筆、撫簡懷人。單是這些題目,就足以有太多美好的聯想和驚歎了。明明是一些對於現實的感悟,比如好習慣的養成,談話、金錢和敬老等論斷的問題,我們的表達習慣於簡單直白標題黨,可是樑先生偏偏是要先觀心再悟出道理;關於人情世故,我們想到的可能是我不是教你詐和宮心計之類的套路,可樑老就是能站在人性的高度俯瞰“世相百態”;超級資深的吃貨,人謂之老饕,這格調不止上升了一點點,而且現在的美食節目都是有圖有真相,而我們的“老饕”能讓你對着他的文字流口水,腦海裏還飛飄着各種口感的幻想;活了一大把年紀,誰沒有個相思的朋友呢,樑先生卻是撫簡懷人,想想這意境,絕代書生,風華正茂,一語間,妙筆生風。未聞其詳,就已經美不勝收。

樑先生說,寂寞是一種清福,高韜隱遁的人在現在社會是絕對不存在的。現在似乎只存在兩種類型的人,一是在現實的泥淖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淖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後還得耐心地低頭鑽進泥淖裏。這種寂寞,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的清淨。現代人大抵疲於爲生活奔命,寂寞者多,精神孤獨者卻少。只是這種清淨,也只有少部分人能片刻偶得體會的到。

關於罵人,樑先生頗有興致的總結了十大戰術,有許多邏輯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非常有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精進一下罵人的邏輯和話術。“罵人的上乘,是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之後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欲達到此目的,深刻典雅之詞必不可少。“罵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煩請讀者不要誤以爲低俗讀物,更不要濫加利用。

而作者的雅舍,也是確有實居。到底是一番怎樣的雅舍?——“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下來,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爲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但若大雨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溼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雅舍小品》

我實在不捨割裂這一小段,所以全部摘記出來。

雅舍不雅,反倒簡樸破敗,但樑先生卻說,客裏似家家似寄。我住在雅舍一天,雅舍就一天歸我所有,即使有一天雅舍不在或是我不在了,至少現在我還享受着雅舍給我的一切。這好像人生隨性而起,我們生活一日,便享受一天的酸甜苦辣。似家似寄,人生也不過是一場旅行。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6

讀完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我受益匪淺,感受深刻。

談到寫字,從古至今,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字的用處也特別大。所以,寫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國古代,毛筆是十分通用的一種書寫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書寫藝術——軟筆書法。可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很少能見到毛筆的身影了。正如這篇文章所說:“自來水筆代替了傳統的毛筆,寫字一道,漸漸地要變成‘國粹’了。”

仔細一想,文章說的沒錯,隨着社會節奏地加快,毛筆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歷史的舞臺。可是,毛筆雖然無法跟上社會發展,但它畢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與智慧的結晶啊!我們不能失去這麼一份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相對鋼筆、水 筆等等,毛筆有更多的書寫藝術,也有許許多多的形體。可以說,毛筆是我國書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丟下毛筆去用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