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00

學識都 人氣:2.9W

  篇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00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爲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羣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操爲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爲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啓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篇二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都讓我佩服不已。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爲它重視實踐。所以我覺得諸葛亮所具有的品質都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諸葛亮不但計謀多端,且口才了得。罵死王朗便是最好的例證。王朗本欲使諸葛亮拱手而降,不戰自退。誰知沒有說退蜀軍,自己反被諸葛亮說得理屈詞窮,最後甚至被諸葛亮罵死,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後人說得好:"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諸葛亮在有生之年爲蜀國立下無可比擬的功勞,甚至在死去之後,還能以木偶退兵,用錦囊計殺死魏延,其洞察天機的能力有如天神,怪不得魯迅先生說"狀諸葛之多智近妖"呢。

諸葛亮自出茅廬之後巧施妙計屢試不爽,指揮作戰無往不利。他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劉備所託,竭盡畢生精力效忠蜀國,實在是百年難遇的良臣謀士,得力助手。他用自己傳奇的一生爲《三國演義》這部著作添上了絢爛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