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比知識付費更大的騙局的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96W

01

我發現了比知識付費更大的騙局的讀書筆記

春暖花開,轉眼間,3月所剩無幾,即使你再不情不願,距離2019年只剩下不足9個月。

每逢歲末年初時,人們總喜歡搞個總結盤點,梳理一下過去一年做完的事情,在一番激烈的心理鬥爭後,又心安理得,把舊年計劃裏尚未實現的事項原原本本抄在新一年的計劃裏。計劃末尾原本是從容淡定的句號,這回改成嚴肅緊迫的感嘆號,好提醒自己,這些事絕對不能再拖了,來年一定要完成。

很慚愧,我說的就是自己。在那些未完成事項裏,雷打不動的總有一項是讀書。眼看2018年過去了三個月,我手邊堆了五六本新書,翻開看的不過兩本,剩下的幾本,連塑料封套都沒拆開

當然,原因也只能從自己身上找,無非是時間規劃不好,喜歡玩手機,喜歡睡覺,浮躁,沉不下心。

總希望讀完一本書後,自己的知識和洞見立馬能上一層樓,讀完後卻沒達到預期效果,難免心灰失望,讀書的熱情逐漸消退。

02

在自我反省中,我突然聯想到,那些喜歡買買買的女孩子們,在月月都有促銷打折的誘惑下,一次次清空購物車裏的時髦衣服,齊齊整整掛在衣櫃裏,到了年底,會不會也發現有好多件從來沒有機會穿過呢?

那她們的心路歷程會是怎樣?多半也是反省自己吧。貪便宜,盲目追趕時尚,耳根子軟抵擋不住商家的誘惑,暗暗告誡自己,再買要麼吃土,要麼剁手。

有沒有一種可能,不管是我買了沒讀完或讀完覺得沒效果的書,還是女孩子買了穿不過來或者穿了幾次後不喜歡的衣服,都是上當受騙了。我們應該聯起手來,義正言辭譴責商家,揭露這是一場騙局。出版社和電商就是在赤裸裸地割韭菜,收取我們的智商稅。我們一定要這幫大忽悠們道歉,退款。

想到這兒,我自己都樂了,爲我大膽而愚蠢的'想法感到可笑。

除非有嚴重質量缺陷,否則,一旦付款完畢,交易即達成,這應該是任何一個成年人必備的商業常識。書看不完,衣服穿不過來,這是用戶自己的問題,誰讓你買的呀,這和商家沒有一毛錢關係。

03

不行,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太讓人沮喪了,我得再努力想想,找個人一起背鍋。

對了,我想到了,知識付費,這兩年超級火熱,各種平臺層出不窮,各種玩法眼花繚亂,前景和錢景一片大好,連北大經濟學教授都辭了職全情投入。

那麼,同樣是知識產品,爲什麼有那麼多用戶可以公開指責知識付費貨不對版,完全是一場騙局呢?

學了一堆新名詞、新思維、新概念,看似什麼都知道,但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薪水也沒見上漲,個人思考也沒見提高,原以爲買到的是知識,結果只是知道——這是最常見的質疑批評知識付費的原因。可是,對很多人而言,讀實體書也會有同樣的感覺,爲什麼他們不覺得出版行業是騙子呢?

不管是虛擬的知識付費產品,還是實體的出版業,都可以算作教育行業範疇。要照這個思路想下去,整個教育行業都是騙局,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大騙局,很多人被騙了一輩子還渾然不覺。

比如說,高中教育,3年時間裏,學生們不光每學期都要交錢,還得坐在教室裏耗時間,聽了無數堂的老師講課,做了無數套《三年高考,五年模擬》,背也駝了,眼睛也近視了,到最後,還是沒考上重點大學,還有學生連普通本科線都達不到,只能讀個專科。這是多麼嚴重的付出低於回報,這樣的欺騙性質更加惡劣。

知識付費好歹也就騙你99或者199,每天也只需要十幾分鐘的學習時間,而高中教育不光騙去了大筆學費,還騙人白白浪費了3年的大好時光。

04

可奇怪的是,爲什麼從來沒有人質疑高中教育這個騙局呢?或者說,改良一下收費模式。先不用交學費,等高考成績出來按分數收:考上重點的多交,考上一般本科的少交,沒考上的不光不用交學費,學校還要給予一定賠償,用來彌補學生這3年荒廢的時間。

這麼公平合理理智客觀的方案爲什麼就沒人想到過呢?

當然,對於落榜者來說,這樣抱怨幾句似乎可以理解。然而,站在更長遠的時間線上來看,對於那些經過三年苦讀跨進大學校門的人而言,高中教育可能非但不是騙局,反而是增長學識,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

如果不是老師像指南針一樣指明體系化的知識,提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習習慣,督促學習進度,僅憑學生在家自學,想必考上重點的難度會更大吧。

想到這裏,我還是挺沮喪的,承認問題出於自身多難啊,有這甩一圈鍋終究甩不出去的工夫,我還不如老老實實多讀幾頁書呢。自己花錢買的書,含着淚也要讀完。

我翻出自己的新年計劃,在讀書這一條的後面,再一次鄭重地添上一個大大的感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