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2.92W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根據解放前夕中國社會現實狀況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完成的着作。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

《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一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爲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爲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爲難。

因爲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爲人生的指針,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爲長老統治。

說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僞,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爲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爲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溫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說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着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爲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說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後來者儘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爲奴僕,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爲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爲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戶,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爲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溫柔的綿羊,因爲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爲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裏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爲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爲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竈?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說?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爲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爲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爲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裏居然存在一個“爲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爲孔子作注的時候不着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說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爲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爲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說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着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爲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爲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爲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爲藉着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着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衆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爲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爲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爲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爲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脫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爲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纔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佔着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着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二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根據解放前夕中國社會現實狀況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完成的着作。書中詳細闡述了費老在深入中國鄉村社會後,於基層中洞悉的彼時中國的社會特點。費老在書中從政治,如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經濟,如鄉土本色、血緣和地緣;文化,如文字下鄉、家庭、男女有別等方面進行說明。雖然很多寫實的描述早已時過境遷,不適用於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但它對當今學者對那個時候的社會狀況的研究仍然有着巨大值,也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有着重大的借鑑意義。

費老首先在第一篇的鄉土本色中引出他對於“鄉土”的概念——社會基層的鄉土性,土是指泥土、是鄉里人謀生的工具。“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費老寫得好,這是因爲他們世世代代都囿在土地上、耕種活動的分工程度也淺得很,可以自己自足的人們自然是流動性小、社會變遷速率小。我認爲,從全書來看,費老的鄉土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說應該就是我們的傳統社會。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小農經濟一直是我們的經濟形態,生產力的發展是緩慢的,傳統是一種不易被打破的東西,所以我們有着農業的本性。在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周圍都是熟悉的人,完全不需要去耗費時間精力來適應陌生的“新面孔”。生活上的固定性使得我們產生了活動範圍的限制性,形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熟人相見就打聲招呼,法律、合同什麼的是面對陌生人時纔會有的,所以鄉土中國纔不是個法制社會,我們“生於斯,長於斯”。

而對於現在,許多原本世代以務農爲生的家庭裏的年輕人甚至父輩母輩放棄家鄉里的土地,涌進城市務工。這不得不說是社會發展而形成的結果,表面上似乎他們應該會得到與城裏人平等的待遇。但也正是由於上千年沿承下來的傳統,他們是基層社會裏的人們,與城裏人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今天,他們與城裏人還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維護,他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我們的社會並未成爲一個真正的法制社會!

在文字下鄉中,費老則是選擇了現身說法。很多人認爲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爲不應該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自己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自然不甚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包穀、不會下河摸魚、不會猴子上樹一樣,沒有什麼值得取笑的。()之前也說到,鄉土社會是熟人的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各家各戶獨立自己、見面也只用打招呼而已,語言是足以解決他們的一切問題的。這樣想來,文字對他們來說就並不是必要的了。推行“文字下鄉”於費老看來,似乎有些“削足適履”了。但在這推行過程中,我們要找對方式,文字是文明的象徵,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因此,費老並非反對推行。我認爲,這也正是與現在重視教育的原因如出一轍,社會在進步,教育強國。越來越多的人認爲讀書是他們的“出路”,一間間鄉村的希望小學正在被蓋起。費老得出這些認識正是來自於他在鄉間生活的經歷,這也正是他所推崇的“田間考察”的研究方式,也是注重實踐經驗的“實證主義”的重要體現。

差序格局中,費老指出“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普遍,於是生出許多貪官,滋生許多無能的問題,並以此引出中國社會結構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的差序格局。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這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社會聯繫。這就涉及到中國傳統中的人倫,“人和人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這種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就看站在哪個角度去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同的`社會結構格局導致不同的道德觀念。這也是西方社會“團體格局”與我們社會相區別的原因。“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也是由費老提出來的,並逐漸被國際學者所承認接受。

家族這一章中,有人說鄉土社會也包含着團體,比如家。其實就社會結構的格局而言,西方社會與鄉土社會內部都有團體式的社羣,也都有差序式的網絡,但就其主要形式而言,西方社會強烈地呈現爲一種團體格局,鄉土社會強烈地呈現爲一種差序格局,這個只是取決於不同的側重點。東西方都有的“家”,在結構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反映出社會格局的不同所導致的差異。

在西洋,“親子指結構,生育是功能”、“主要的是生育兒女”、“西洋家庭裏夫婦是主軸,兩性之間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成年即離開……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區裏”費老如是說。而在中國,“家是一個事業組織”、“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

鄉土社會的家庭呈現出比較強的差序格局特性。家庭成員不限於親子,可以依需要而以父系原則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人類學稱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組成的社羣爲氏族,鄉土社會的家在結構上就是氏族,稱爲家族。除生育外,家族可擔負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家族必須是綿續性的,因爲政治、經濟、宗教等事務是綿續性的,所以家族不因個人的成長或死亡而分裂或結束。這種除生育之外的綿續性事業社羣凝合的基礎不是兩性情感,而是家族事業的需求。“中西家庭在結構與功能上的這種差異,使得中國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兩性情感間有着矜持與保留”,女性於傳統中被教導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綿續性的事業社羣決定了這一切。

在男女有別這一章中,費老提到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阿波羅式的,一是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爲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爲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沒有盡頭的創造過程,不斷地在變。費老認爲鄉村社會屬於前者,現代社會屬於後者。

對於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認爲可以理解爲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愈多,生命也愈頑強,生活的意義也愈深。其中隱藏的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因爲生即使,每一天的生只是向死更邁進了一步。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鄉土社會中是沒有這些的。在我看來,柏拉圖認爲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中的世界的拙劣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都是前一種模式的表現;費老說“鄉土社會所求的是穩定”“是阿波羅式的”。男女授受不親是“男女只在行爲上按着一定的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事業”。女性似乎於“天然中”就處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上,其主要責任是家事,做得好了,你是“賢內助”,做得不好便隨時面臨休妻的可能。更往前了說,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男性會遭衆人鄙棄;女性必須從一而終,年紀輕輕成爲遺孀你也必須守着寡才配能上一塊貞節牌坊,否則就是“浸豬籠”還要揹着難聽罵名的下場。夫妻間的婚姻關係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對在婚前甚少交集的男女雙方便只能於婚後“漸漸生情”。但那時的男子終究以事業爲重,男女甚至只能維繫着兩性及婚姻關係。娶得嬌妻是爲“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女子只能是下得了廚房卻上不了廳堂的。我認爲,鄉土社會的婚姻關係較那時已經是個巨大的進步了,儘管女性仍然是“拿不出手的”,依舊以輔的身份出現。而在現代社會中女性的話語權越來越多,越來越追求着與男性平等的地位,有的甚至成爲女強人:獨當一面,比男性更爲出色。並且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甚至不願生育,丁克家族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不得不說是男性與這類女性妥協的結果。儘管這種選擇是自由的,但這種行爲後果還是令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從這方面說來,這種進步又是好是壞呢?

費老說“家庭是以同性爲主、異性爲輔的單系組合”,“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於同性方面去發展”。我認爲這是有道理的,同性戀雖然大部分是先天的,但後天過多地與同性接觸或環境影響,也是有可能的,我的同學中就有這樣的情況。

在無訟中,“行爲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爲是當然的。長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爲了內在的習慣。”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中國當代的教育,創新意識在一定層面上是這個時代所缺少的,很多學生們在高考這個獨木橋面前被轉化成了一個個的做題機器,理論與實踐在某種程度上是脫節的。但慶幸這一問題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

在血緣與地緣中,“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只要你接受了這原則”,而括號裏的“我們有誰曾認真地懷疑過這事實?我們又有誰曾向爲這原則探討過存在的理由?”費老是不否認在鄉土社會裏,血緣決定着你的出身地位,但在這其中又隱隱含着一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聲討。如陳勝、吳廣,都有揭竿而起之時,這一切又都是傳統使然。

名實中,很多結果都是你做這些事情時附帶而來的,是當初做這些事情時所未料想到的,而這些後果又真實地發生了並且又碰巧地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正面的積極作用。

整本書中,費老前後結合,鄉村的即是傳統的,而他也在一直圍繞着這個話題展開討論,經典而又準確,於細微中用最樸實的語言把他所經歷的鄉土社會展現出來。頗有感觸的是他在重刊序言裏說到的——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是的,而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費老想借鄉土中國這不成熟的果實所展現給我們的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也確實是值得我們觀摩和學習的。

《鄉土中國》2000字讀書筆記三

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因自己的職業性質,都是以解決問題爲主。作爲每天跟法律實務打交道的律師,書架上本來不多的法哲學、社會學等基礎理論的著作鮮有光顧。自己一直以來也願意做“多解決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胡適派,加之近十年來,目前耳聞的大學大家們寫的東西是越來越看不懂,也不知道是自己膚淺還是人家深沉,總之對於那些解構-重構-再解構的“大家學說“,是愈加的不感興趣甚至厭煩,總是抱怨離基層和實際太遠,牛角尖書生氣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即便有興致耐心去做讀後感並形成書面文字,那至少是這本書須真正的在解決問題,在打動人,歷史能夠證明其價值的著作。國外的很多社會學名著已經不少;國內而言,很多現在講的中國社會問題,實際上在我看的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解放前就已說的再透徹不過了。

請原諒我對社會學背景的無知,看費老《鄉村中國》之前,我僅僅是從(朱)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些個在校大學生喜歡看的暢銷書中的一些內容中瞭解到進而查找這本書的。看了之後,我心裏有種不太願意承認的感覺,前面蘇力的兩本書似乎都在偷師費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風和語氣也是有模仿之嫌,儘管不是所謂抄襲或山寨,但卻讓人不適。這也難怪,我們八十年代以後培養的前面幾批法學博士們,現在都基本上是中國法學界的執牛耳者,但是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至少讓人敬仰的大師,大概也就是在浮躁的空氣下博古通今,模仿古今甚至抄襲古今內外的結果,幾無創新、突破。

費老的《鄉村中國》實際上是其以《鄉村經濟》爲基礎,並結合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編的講義整理後,於1948年出版的一本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著作。按照費老的說法,這本書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十三篇短文,短短一萬多字的薄皮書,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中國三十年代封建農村社會活脫脫的解構的清清楚楚。這本薄書多次再版,其內容過去60餘載,依舊沒有過時,堪稱經世大作。

第一篇《鄉土本色》爲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國30年代鄉土社會的基本輪廓。第二篇《文字下鄉》、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論述文字或教育對於鄉土社會意義與侷限。

第四篇《差序格局》最爲經典和重要。與西方社會的團體社會不同,中國社會結構中存在差序格局。這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鄉土中國中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差序格局,費老將其比喻爲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漣漪:(1)以自己爲中心,根據親疏關係不同對待。即對家族親屬要“孝”、“悌”;對待知心朋友要“忠”“信”。(2)存在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擴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紋越淺。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以己爲中心,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緊接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係。《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而《無訟》倒是蠻符合中國的目前情況和我們律師碰到的現實。中國社會羣體都有厭訟心態,無論從面子問題、經濟角度還是對審判者、代理者的不信任,造就了善良老百姓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的思維定勢,也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是刁民的誤讀。

最後的三篇《血緣與地緣》是對中國農村“入土爲安,葉落歸根”的論述;《名實的分離》是對時勢造英雄背景下的個人功名探討。《從慾望到需要》表達了費老對中國社會成長的遠景。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講鄉土社會的變遷,從動態角度描述鄉土社會的現實現象。

費老已經離開我們五年多了,他的這本《鄉土中國》寫就也有60餘年光景。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禮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

儘管我們國家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已經給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和生產秩序帶來了巨大沖擊,包括我們沒有了大院鄰居經常性的互相串門;儘管我們不像父輩那樣會親自下廚燒菜在家待客,而是每每在酒店宴客應酬;儘管我們的交際圈子越來越朝着價值利用的功力角度,人是認識的越來越多,吃過飯、遞過名片都稱很“熟”,而知音的真心的知心的確是越來越找不到;儘管我們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在被日後視爲無用的奧數班消磨時間,而不願或不敢讓孩子去社會實踐…這些衝擊仍然無法改變中國社會的傳統社會倫理觀念和家庭觀念“內孝外和”。

同樣,如果借用這本書來描述一下自己在律師行業解決現實問題的啓發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律師在爲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律師行業與歐美西方國家的律師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西方律師的按照小時收費的方式,和我們按照包乾收費的方式,也直接映射了不同社會文化早就的結算方式;西方社會的以牙還牙的法治強力維權,和我國的止訴息訟甚至全民調解的社會治理理念;西方社會的懲罰性違約損失,與我國填補損失的違約責任形成的不同追責方式等等。按照我自己的比喻,在中國的律師,和西方的律師區別,就好似中國的中醫,須有治本的理念;而西方的律師,追求的是指標的效果。與其激烈、快速的干預社會生活不同,我們強調溫和、根本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所以,在中國做律師,也須考慮到中國的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格局,考慮到中國的儒家和諧文化底蘊。如果說這是從《鄉土中國》能夠得到的職業啓示,我想也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