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學》讀書筆記三篇

學識都 人氣:2.82W

篇一:《街道的美學》讀書筆記

上篇

《街道的美學》讀書筆記三篇

一、街道與建築的關係

作者認爲一種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設,是和這種文化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

對於街道的熱衷,作者認爲是意大利人—英國人,最後纔是日本人。因爲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當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沒事都來溜達溜達,“這時要是不遇上朋友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意大利人建設了大量廣場。

而英國人顯然更喜歡田園生活。所以他們建造了大量的公園。

而這兩種人不論怎麼樣,都是有着公衆生活空間的習慣的,就是說都把公衆生活作爲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則基本上沒有這種習慣。所以基本上沒有公共空間可言。

而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就是:這3個國家的性格的分別,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內向。這個看來和建築空間有一種互動的關係。

而作者談論街道,便首先談論了城市建築的不同。

作者談到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郊區住宅的前院,“其前院與其說是爲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說是爲了路上的行人更爲合適。”而這種院落空間的開放性反而是基於了住宅本身的封閉性看來,相對而言東亞住宅(作者談論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國住宅有着共同性質的地方,乾脆不如替換爲東亞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較開放,所以必須首先用院落空間將其圍合起來。也就是說,同樣是院落,東亞的院落是住宅內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則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這裏面可以說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說反而是因爲東亞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強,所以必須通過院落來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則正因爲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夠以此爲前提將院落貢獻給城市。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夠有好的公共性,這個是很有意思的一對矛盾。

作者提了一點希望日本人能夠從觀念上革命的一點很重要:“沒有建住宅的地面,縱使歸個人所有,也應作爲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來考慮,這種觀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歐洲的住宅,希臘和意大利,則沒有前院,“石結構建築之外的剩餘地面全部鋪裝作爲街道使用”,但是因爲是住宅外牆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卻和東亞由院牆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門窗開口,住宅內外溝通,街道具有非常強烈的生活氣息。

另外還有伊斯蘭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內院式街道,這種街道的外牆仍然形成了街道,不過因爲有了內部的室外生活空間因此沒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麼多的生活氣息。

所以,蘆原信義在這裏其實將街道和住宅的關係分作了3種基本類型:

⒈ 開放前院式: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廣人稀的殖民地式樣,田園風格,是“外部秩序滲透到內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間做出了貢獻。但是這種空間是一種“田園城市風格”的街道空間,即使殖民地也僅僅是郊區住宅,因此我想不能夠算作城市空間做法。這時候建築不能夠直接形成街道。

⒉ 歐洲式:無前院,建築外牆直接形成街道,同時通過外牆上面的門窗開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滲透,並且能夠對街道空間形成最好的監視。這時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滲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談、縫紉等等(這在中國鄉村也很常見)。這個是“內部秩序滲透入外部秩序之中”。伊斯蘭和西班牙式樣,也基本可以歸結到這個裏。

⒊ 東亞式:和建築脫離的院牆形成街道。這個也是城市建築,建築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間,形成街道,但是內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則脫節,被圍牆隔斷。這個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築,是一種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監視作用,在中國,這種居住的形成期是集權制的封建王朝,這個時候的城市秩序依靠強大和嚴格的中央管理(比如宵禁)來形成,而不是依靠一種民間的、自發的、緊密的監視來形成和維護。不是一種局部秩序,可以說是不能夠良性擴張的,因爲一種中央核心的輻射範圍必定是有限的。

其中,2和3都是一種高密度居住方式。而我想2纔是能夠允許最高的密度的居住方式,這個時候往往壓根就沒有內院,將一部分內部秩序必然的推向了城市。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通過很好的私密性住宅爲前提得到了非常緊密的契合,並且能夠最節約空間、最高效率的利用城市用地!

二、街道的構成

B.魯道夫斯基關於意大利街道的評價:“街道正是由於沿着它有建築物才成其爲街道。摩天樓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人的街道》)

作者非常的強調了“街道和廣場一直鋪裝到建築的外牆根,與建築之間沒有什麼含糊的空間。……這就表明意大利建築的內部空間與街道這樣的外部空間,在質量上是相近的。”他顯然不贊同東亞模式的“接到與建築之間還有用途不明的剩餘空間”。

關於著名的“杯圖”,作者強調了“杯子和側影不可能同時被看到……黑色和白色的交接線只有一邊起作用,或成爲杯的輪廓線,或成爲側影的輪廓線,而不會同時成爲兩者的輪廓線,如果一方成爲?圖形?,另一方則成爲北京的非圖形空間”。這樣的一種圖底關係才能夠真正稱得上是緊密的,沒有任何的無意義的多餘存在。因此這個圖對於說明街道的形成關係非常的重要:街道和建築是一種緊密的“互形成”的矛盾對立統一關係。這個時候的沿街立面線則是非常的高效。

作者然後談了意大利建築和外部空間即街道和廣場的相似性:同樣的,“意大利的街道和廣場大多連一棵樹都不植,地面常施以美麗紋樣的鋪裝。就像室內地毯一樣各個角落都鋪滿,完全是人工的城市空間。”而且其建築內部也沒有日式的擡高地板的做法,牆壁的內外牆也大體一樣,這樣,“內外空間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有沒有屋頂了。”

“意大利的街道和廣場對於意大利人來說是生活的場所,由於一視同仁的使用住宅的內部和外部,其生活才成立。” 只有在這樣的互否互成的緊密的關係的基礎上,一個緊密的集約化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才能夠建立吧。因爲城市之所以存在其實就是爲了一種高密度,爲了一種緊密。

三、高與寬之比

這個還是他曾經強調過的d/h=1的那個理論。

不過注意其另外的兩個比值:

⒈ D1/H1=2以上時候,才能夠看到建築整體。

⒉ D2/H2=3以上時候,才能夠看到建築羣整體。

這樣的話,就同時說明了意大利廣場的存在的必要性:多往往設置在重要的建築的主立面前,即:廣場同時是主建築的觀賞點。

四、廣場的美學

這裏面作者重點談論的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作爲藝術作品的廣場,而不是中世紀的“只是街道的擴展”的廣場。 作者總結了其認爲的作爲廣場的四個條件:

⒈ 廣場的邊界線清楚,能夠成爲“圖形”,此邊界線最好是建築的外牆,而不是單純的遮擋視線的圍牆;

⒉ 具有良好的封閉空間的“陰角”,容易構成“圖形”;

⒊ 鋪裝面直到邊界,空間領域明確,容易構成“圖形”;

⒋ 周圍的建築具有某種統一和協調,D/H有良好的比例。

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講了其邊界線、其形狀(陰角構成的內向性圖形),其表面的完整統一性。

作者首先明確了廣場應該是個“收斂空間”,這個就是和房間有着某種同樣的構成了,其實所以說這種空間才真正是沒有頂面的房間,是一種和房間同樣的內斂空間,是和發散的外部空間是不同的。

這個是否能夠說是城市中的外部空間的某種特性?就是說城市中的外部空間其實也都是一種有着邊界的內向空間,就是說所有的城市空間,不論是室內的還是室外的,都是存在着明確的邊界的、有着明確的劃分的空間,這樣也才能夠構成上一節提到的那種緊密的圖底構成。

對於城市空間,“邊界線不明確收斂性則差”,因此作者才希望邊界的明確性。

這個時候的城市建築,其建築外牆既是廣場或者街道—即城市外部空間—的內牆,這個時候的建築外牆具有了完美的圖底分割—反轉線的性質。

同時這個邊界應該使開有門窗的建築牆面,這樣城市的在牆兩邊的內外空間才能夠互溶互滲互借,才能夠一體化,否則就是“監獄內院式的空間了”,就是說,城市的開放空間—街道和廣場—“是居民的生活場所,是熱鬧的有生氣的空間,而不是單純的封閉空間”。

實例:錫耶納的坎波廣場:

⒈ 周圍建築羣的牆面材質的一致性形成的邊界。

⒉ 賽馬場—無頂的室內運動場。

五、陰角空間

在談論東亞城市外部空間缺乏陰角的同時,談論了一貫的一點:意大利的城市是將街道和廣場等外部空間當作“圖”來設計的,城市中的建築反而成爲了“底”,這個時候的城市空間被空前強化出來,從而真正的把人們“引誘”到了城市!這個時候的城市住宅真的就僅僅包括了人們的私密生活—家庭生活和個人生活,從而也可以在住宅設計中非常的強化這種私密性。因爲將公共生活真正的賦予了公共空間,從而產生了真正的城市。

因爲將公共生活真正的賦予了公共空間,從而也真正的強化了私密生活。

我也可以這麼想:一個不能夠充分的鼓勵和強化公共生活的城市是一種“僞城市”。

那麼首先就要分析:在一種文化裏面,那些生活內容是已經公共的(但是未能夠充分的將其推向公共空間的),那些生活內容是應該公共的(因爲了習俗的力量而未公共化),那些生活內容是應該、必須強化私密性的……有了這些明確的調研和分析,才能夠來談論設計城市。

在這裏,文化之間的特異性自然應該考慮,但是也不可小視了人類的同性:很多文化之間的一些特異性真的是因爲其落後、其文化本身未能夠充分的發展城市化生活方式!這個就是個“應該”的問題了,不是個“已經”的問題了。

比如中國文化,很多特點就是因爲它壓根是種農業文化。有些雖然是農業文化的特點在這個時代也值得保留,但是有一些,就不應該僅僅因爲它是“特點”而發揚光大了。

“緊密”是評價一個城市的最重要標準。“緊密”也是評價一個建築、一項設計的最佳標準!因爲緊密而邏輯嚴謹、沒有一絲一毫的廢話,因爲緊密而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因爲緊密而在設計內的同時設計了外、在考慮外的同時考慮了內。作者認爲歐洲的廣場、歐洲的城市空間多陰角空間,質量非常好。而轉角豁缺的城市空間則質量差。所以在棋盤式格局的路網中依靠拿掉某個街區的建築形成的城市空間往往因爲其四邊都有城市街道而質量很差。這種廣場在美國的殖民地城市中非常常見。這個原因作者引述了麥茨加的《視覺的法則》之中的“包圍法則”:由輪廓線包圍或包含於內側,那麼作爲圖形來說就更容易看到。

六、下沉式庭院技法和密接原理

下沉式廣場如洛克菲勒廣場,能夠提供和上節所述的陰角廣場同樣質量的空間。因爲:

⒈ 下沉創造了陰角空間。

⒉ 廣場邊緣上側的監視提供了相當於意大利的廣場周邊開窗的牆壁一樣的城市生活的結合和交融。

⒊ 如洛克菲勒廣場上融入了咖啡館等生活經營活動,因此同樣強化了城市生活。

而對於市區內的公園的設計,作者的觀點認爲其雖然提供了僻靜之處,但是卻造成了和城市脫離的結果。我以爲就是說空間(開放空間)能夠有着邊界固然重要,同時這種邊界不應該是一個無法形成交流的死的邊界,而必須通過某種設計能夠使邊界兩側的人通過邊界進行交流,比如是開有門窗的牆面,或者是能夠倚欄觀望的下沉廣場的邊界。

總結作者分析的實例,我總結下來,城市開放空間的設計、城市外部空間的設計可以歸結爲:

⒈ 明確的但是“透明性”(指能夠提供充分的可交流性)的邊界。這個邊界往往是開有生活用的門窗的外牆—交流和監視,或者是根本的一種開放式的邊界。—能夠觀望。

⒉ 一體化的當作室內設計的界面—鋪地。地面應該強調這個空間的完整性和其形狀發生緊密關聯,同時能夠提示和室內的關係。--室外空間的室內化。

⒊ 能夠和城市生活緊密結合。廣場(尤其是小型廣場)往往強調其可通過性,廣場同時能夠成爲交通性的。當然這種交通性應該進行處理:其應該對極速的、純交通性的交通行爲進行阻擋—不應該成爲一種捷徑,同時主要應該鼓勵休閒性的交通,能夠鼓勵“閒情逸致”。--方便進入和通過。

⒋ 能夠和城市生活緊密結合。應該有商業設施,商業是非常公共化的一種必要性活動,城市的最初成因不是居住(這個可以參看《城市發展史》,而是儀典和商業,就是說是一些必須通過人的集聚才能夠進行的活動)。—能夠有必要理由的駐留。

然後作者又分析了美國出現的袖珍化城市廣場的趨勢,這種趨勢是不同於歐洲傳統廣場的。作者將這種手法命名爲“密接”和“袖珍”。

其實密接強調了和城市道路的密接,強調了和道路的一體化,或者乾脆說就是道路的一部分。這個其實和上述原則不矛盾。

總之城市廣場生活、城市開放性休閒性非必要性的公共生活應該緊密的和城市中的必要性活動緊密的結合:居住、交通、商業等等,使之成爲這些活動的一種補充,是以之爲基礎形成的一種“添加”,這樣的城市公共空間纔是最有活力的。

任何的時候,設計都不應該出現或者追求“脫離”,追求清晰的界定和清晰的邊界反而不是爲了“脫離”,而是爲了緊密的結合。這個的理由我也想不清楚,但是自己是這麼一個感覺:清晰的邏輯有助於緊密而不是有助於脫離!

七、第一次輪廓線和第二次輪廓線

首先就引用作者的一句話,因爲我覺得這個是作者在談論城市構成的時候迄今爲止一直都在強調的:“重複一下,劃分建築外部和內部的邊界線極爲重要。由於他的不同,建築的外觀以致街道的構成迥然不同。”

城市建築的外牆在形成城市公共空間,它的確擁有了《杯圖》中的明暗的分界線的性質!具有了完美的雙重性格,並且具有了性質上的透明性—可交流性!

“這裏把決定建築本來外觀的形態稱爲建築的?第一次輪廓線?(--也就是建築外牆啊),把建築外牆的突出物和臨時附加物構成的形態稱爲?建築的第二次輪廓線?(--這個主要就是指東亞城市之中的那些商業性招牌、電線杆等等雜亂的東西了)。”而作者認爲第二次輪廓線是不能夠形成清晰的街道空間的。這個時候我想,那麼就是說,街道的商業招牌的設計是應該好好的革命一下了,最好是緊貼式的那種建築化的商業招牌纔好。

但是作者隨後談到了可以將突出物組合到第一次輪廓線之中的方法。其實歸結起來,就是不要凌亂的無組織的東西,突出物比如招牌或者路燈等等,當他們能夠有了明確的顯而易見的秩序的時候,便能夠成爲了第一次輪廓線。

這裏作者又提到和再次提到了兩個原理:密接性原理和正面性原理。

1 密接性原理:(immediacy):

就是意味着視覺上連通、靠近、可及。這個對於城市空間來講非常的重要。必須剝離很多遮蓋了街道立面或者城市開放空間的東西。必須剝離或者整理無秩序的東西。

2 正面性原理(frontality):

因爲前面作者談論的大多是建築的立面作爲了街道的一種“側牆”來運用,這裏作者則重點談論了當(重點的)建築的正立面全貌被作爲街道的一個端景來運用的時候的對於形成“密接的”、緊密的城市街道時候的重要作用。我想其實這個就是增強了街道的可意向性。街道能夠有了自己的一張名片—名片效應。

同時,由於端景有着從遠而近的一種觀賞距離的變化,因此給街道帶來了一種持續性的、連續的、漸進式的變化,使街道有了趣味焦點。

在作者看來,東亞城市缺乏這種正面性,因爲往往來說沒有一個可供觀賞全景的`地方的設計。往往只能夠從縫隙裏面看到某個建築正面的隻言片語,這個大概是不能夠構成一種名片式的特徵鮮明的意向吧。

八、俯視景觀

作者認爲城市的俯視景觀非常重要,能夠迅速的抓住一個城市的全貌。我想這個東西往往是以一個休閒者或者旅遊者的角度來說,能夠形成對於城市的一種衛星照片式的總體意向。

不如說,城市應該在每一個角度都是美的。

這裏提到,有臺階、坡道的街道,還有城市的山丘,都是非常重要的。

九、室外雕塑的意義

其實室外雕塑的意義不用多說了—好。

但是在這一章裏面作者看來是贊同了一種更多的退讓用地的建設方法,這個有待商榷。這個反而可能對街道是有害的,這個成了一種巨型的前文提到的美國郊區式樣的“前院”的做法,這個東西不能夠緊密,不是城市空間而是郊區空間,不容易形成具有連貫性美感的城市街道,偶一爲之則成爲焦點,但是如果整條街道受到鼓勵都這麼做,那麼這個街道的界面將會失去完整性,從而產生了一種離散。這樣的時候,界面就不再是那麼的緊密和透明瞭。

我始終堅持:緊密是城市建築的良好品質。

十、世界街道的分析

作者一直認爲東亞的城市,“缺乏固定形象”,這個固定形象,不知道具體指什麼東西?是凱文林奇的可意向性?但是我其實也不太明白究竟什麼纔是城市的可意向性?

十一、結束語

在結束語之中,能夠看出作者提出的幾項建議都是爲了使建築能夠在建設自己的同時對城市有所貢獻,這種貢獻而且非常物質,往往是希望通過法規來規定拿出一小部分的建築私人用地來做一些貢獻於城市的建築化措施(主要是綠化)。而作者的建議中,有一個經常出現甚至是貫穿所有的概念的概念,那就是:“開敞式”,作者是主張不論是住宅、公共建築、公園等等,都不要把邊界封閉起來而是敞開向城市,真正的從行爲上成爲城市建築!

而作者對於街道功能的考慮,則和我一直的思考有些相應:“對市中心的公共空間或道路,除交通功能外還應賦予其他功能,以豐富城市內容,同時希望把它們敞向街道。”這個就是一種功能充分混合的希望了。多種功能充分的交叉,從而產

篇二:《街道的美學》讀書筆記

摘要:

《街道的美學》由上下篇構成,其中上篇《街道的美學》成書於1979年,是作者多年來對街道、廣場空間構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書中主要介紹了街道的構成和及其對於人們生活和城市美化的重要意義。並舉出大量例子來支持自己的理論,對於快速城市化發展的當今城市規劃設計中人性化街道場所的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街道 美化 外部空間 心得

拿起本書剛看了一會兒就感覺被作者深入淺出和非說教式的細膩言語不自覺的吸引,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極其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作者具有東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書中既引用來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論,又引用中國的“陰陽”學說,對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建築環境與街道,廣場等外部空間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比較。特別是開始作者介紹日本和意大利人對於內外空間領域的認知的比較,作者巧妙地從日本人進門脫鞋這一細節出發進行分析,最終使得我們瞭解了這背後的衆多問題。他還對如何接受外來文化和繼承民族傳統問題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書中是這樣說的:“西歐將街道空間延伸到住宅內的客廳部分,是一種外部秩序主導的空間系統,家與街道在空間領域上一視同仁,而日本的街道空間是處於門鎖和城牆之間的一個含混空間,是一個並不具有重大意義的空間系統,家被看作內,街道則被視爲與個人無關的外”。書的第二章是街道空間的構成要素,在整本書中佔據了大量的篇幅,是作者論述的重點,我感覺也是整本書的精華部分。作者詳細分析了街道的邊界——建築、街道的構成、D/H、廣場的美學、陰角空間等等。並且通過考察和實踐來說明街道美學的價值與意義。作者總結了其認爲的作爲廣場的四個條件:

⒈ 廣場的邊界線清楚,能夠成爲“圖形”,此邊界線最好是建築的外牆,而不是單純的遮擋視線的圍牆;

⒉ 具有良好的封閉空間的“陰角”,容易構成“圖形”;

⒊ 鋪裝面直到邊界,空間領域明確,容易構成“圖形”;

⒋ 周圍的建築具有某種統一和協調,D/H有良好的比例。

這對我們以後城市設計中廣場的設計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書中對於建築的“第一輪廓線”和“第二輪廓線”對於街道的影響做了介紹。所謂第一輪廓線就是建築本來外觀的形態,所謂第二輪廓線就是建築物的外牆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所構成的形態。作者在廣場的四個條件中的第一個條件就廣場的邊界線很重要,街道的邊界線對於街道空間的營造同樣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者主張由建築的第一輪廓線來構成街道,因爲第二輪廓線沒有第一輪廓線的穩定性,而且將建築立面的整體性破壞掉。 簡·雅克布斯(Jane Jacobs)說:“如果城市中的街道看起來很有趣,城市就有 趣,如果它看起來很單調呆板,那麼城市也就沒有了生機。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裏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就會沉悶。

在城市設計中設計師們越來越有一種閉門造車的感覺,不去親身體驗城市,怎麼設計出一個好的宜人的場所呢。作者的細膩觸覺感官和小中見大的能力實在是讓人佩服。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個對於外部空間的觀念的轉變,應該將外部空間當做沒有屋頂的內部空間來考慮。

篇三:《街道的美學》讀書筆記

《街道的美學》 一書寫成於1979年,是他多年來對街道、廣場空間構成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曾考察了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作出精闢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許多空間設計方面的創造性手法,不僅對日本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有極大現實意義,對我國的城市建設及建築空間構成方面,也不無借鑑參考價值。此書出版後曾獲日本第33屆出版文化獎 ,並被美國哈佛大學等校建築系選做教材。

——譯者 尹培桐

相對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於它是家庭私用的內部聯序,結果,在西歐的家中和內部要一樣地要穿着鞋,而日本則在家中要脫鞋。

也許有人會說,光是穿不穿鞋並不是什麼本質的重要區別,然而,在領域性上探討建築空間時,這點是不能忽略的,因而是重要的問題。

通常在考慮建築時,是把 “內部”與 “外部”,的界線定在一棟建築的外牆處,有屋頂的建築物內側視爲“內部”,沒有屋頂的建築物外側則視爲“外部”。然而,近來的建築中,有時一幢建築物的規模十分龐大,而且是組合式的,形成了城市型規模的 “羣體建築”,因此,不得不說,也有不能簡單地規定“內部”,與“外部”,的情況。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日本以及東方建築風格與西歐的不同,這是文化的差異帶來的。正如文中所說,日本人注重的是一視同仁的集體的內部秩序,而西歐則注重個人的自由,所以在家裏也穿着鞋。所以,在設計建築時,文化差異的因素就顯得尤爲重要,因爲地域帶來的文化差異而導致的建築風格的迥然不同常常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在設計中不能關注到這些文化上的細節,就不能因地制宜,做出好的成果。

在歐洲的住宅中,限定內部空間的牆,意義是極其重要的,由於厚牆所產生的防護性,才承認了家的存。例如,布普諾以存在主義立場談到“新的防護性”,他摘引了聖泰戈鴆派利的《城堡》:在混沌的世界中,在沙漠中,定居在堅固的‘我的家’裏,進而把這個家築爲‘城堡’,以對抗沙漠的威脅性攻擊,不斷進行防禦,對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在這一意義上,對人來說其主要之點就是 ‘沒有它自己就不能活,奪回堅固的堤防’。爲什麼呢?因爲堅固的堤防或圍牆,在防禦沒有邊界的東西對所圍起來的領域的攻擊方面,無論如何也是必須的’布魯諾主張堅固的邊界,反覆強調人只是在居住上達到自己本質的實現他曾說 “人在本質上是居住者。詳言之,即停留在牢固的場所,而且由人爲築起的牆壁努力從各種威脅中保護這一場所,停滯在該場所的適應者。人類只是由於居住而存在?在這一根本意義上,人不只是存在於空間之中,空間也就是自己活動的餘地,只是由於具有最廣義的生活空間,人類才獲得自己的存在,人類就是以這一意義投身於世界之中的,(布魯諾 《客服存在主義的問題》),他在這裏強調了不只是源流於空間之中,而是依靠人爲築起的牆壁居住於該場所的存在主義意義。像這樣有關家的防護性的存在主義闡述,對於住在木、竹、紙造的家中的日本人來說,也許的確是一種奇聞。不過,這意味着以人的存在爲主因的個體的獨立,同時使我們體會到家的理想狀態與人的理想狀態的密切關係。

這一段強調了建築空間的重要意義。“人在本質上是居住者”。因爲居住,所以一定會佔有空間。所以空間是人的基本居住條件。有的建築雖然設計的很大,但是卻給人空曠的感覺,有的建築雖然設計的很小,但是讓人覺得充實且安全。牆體在這其中就顯示出了重要的地位。雖然現在已經不用牆作爲抵禦和防範的屏障,但是古老的文化依然在延續,牆的分隔使我們覺得隱私得到了保護,也正是因爲牆,我們才擁有私人的領地。因此,牆的設計不僅僅要考慮位置、形狀、裝飾等等美學要素,更要考量人性、隱私以及私人空間的心理學要素。 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家的概念可能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到某一間小屋,某一個門牌號。親人不是家,而是家人。因此,家就是一個實體的,私人的,封閉的空間,是由一面面牆體構成的。像古代我國貴族庭院,被稱作是“深宅大院”,就是由無數牆體合理安置而成的。牆的形式還不止如此。像日本小說《源氏物語》中所寫,有身份的少女都是在屏風之後見客的,可見屏風也是牆體的一種形式,這種牆增加了空間的神祕性,做工精細、用木名貴的屏風甚至會成爲名貴的藝術品。

福特曼在《城市的文化》 一書中闡述了關十中世紀城市的情況,他說“城牆是爲軍事防禦而設,城市的主要道路是按照方便地彙集於主要城門的原則來規劃,不能忘掉城牆在心理上的重要性,即誰在城市之內,誰在城市之外,誰屬於城市,誰不屬於城市。一到黃昏就關閉城門,城市即與外面隔絕。城門就像是紙 促進了居民之間產生 ‘同舟共濟’的感情。”從中東沙摸地區的建築家那裏聽說,即使在沙漠之中居民也會有方向感和距離感。男子到了十歲就被單獨丟棄在沙漠中,只有平安回來者才讓他長大成人,過去這種嚴厲的鍛鍊,對遊牧的阿拉伯人來說,必定是一種生活的智慧。由石油資源帶來的財富,正在促成當地居民從遊牧轉向定居這一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達官富豪們在沙漠中劃出了廣闊的土地,對他來說,頭一件大事就是在一望無物的沙澳中建立起表示 “邊界”的圍牆。其理由,一方面是標明佔地邊界以防他入侵,再一方面是防止風沙漫卷的功能作用,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這種沒有界就無法安定生活的民族來說,還是一種精神結構,特戈鴆帕裏在《城堡》中也曾說過,在沙漠當中爲了抵禦風沙威脅,把家建爲城堡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日本這樣在充滿山川樹木、綠草繁花的大自然中培育的民族,人生到處有青山,是很難理解那種沙漠上的精神不安之感的。

圍郭城市是包括街道在內的城堡,部族與部族之間的戰爭,就連婦女兒童也不放過,所以直室家畜均圍在城堡之中。同日本的城下町(日本古代以諸侯的居城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城市—譯註)作一番比較是很有意思的。武士的宅邸在城外,民居均在城外,這樣的城市形態,對沙漠上的人來說,無疑一天也不能安心生活。城市和街道的位置是顛倒的。日本城市的形態對乾燥地區的居民來說是極不現實的,是神話式的虛構。 對居住在溫溼地區的日本人來說,城堡城市同樣也不現實,很難理解它的必要性。

這段描寫的是牆體的擴展功能。牆體在圍護一座城市時,就擔負起了軍事的功能,尤其是在廣闊的平原地帶或是一望無垠的沙漠地區。這些地區很容易成爲戰場,而這裏的城市則不可避免的會淪爲戰爭的下注。因此,城牆就起到了防禦的作用。大的城市,城牆高而堅固,內部結構複雜,能供少量士兵在城牆內駐紮休憩;小的城市城牆低而鬆散,容易被推倒。從我國的戰爭歷史來看,一次戰役的成敗往往取決於一座城牆的堅固與否。一場戰爭就是一場對城牆的進攻與守衛。因此,城牆的設計便尤爲重要。

然而在日本,似乎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爲日本是個小國,戰爭通常是武士的對決,而複雜崎嶇的道路和窄小的平地空間往往使得大型攻城設備難以長途行進,因而高大的城牆也就顯得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