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600字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34W

《白鹿原》600字讀後感

《白鹿原》裏邊的某些情節過於細節化,使人讀到一半的時候就不再想讀下去了,當然不是“不忍猝讀”,而是懷疑這本書是不是名不副實了,這樣的書怎麼也能獲“茅盾文學獎”?當然我也想過中途放棄,可是又有一點兒的僥倖,因爲獲得該獎項的小說我看過好幾部了,都寫得挺好的,我相信那個時候許多的評委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還有,就是除了這本書,想看的書沒有一本,不想看的書當然就不能算作是書了。

《白鹿原》600字讀後感

最後,我才發現原來有時候有點兒“僥倖”,還真的挺不錯的,要不然我不就錯過這本好書了嗎?看來不到最後一切的評論都是妄加的。

就像書中的正派人物白嘉軒,開始書中對他的描寫有幾分的貶斥,後來你會發現這個正派的人,自從有了第一個兒子之後,就那麼一直的正直了下去,雖然中間連腰都被打斷了,可他依然正直的處事不管外邊發生了什麼,他以近乎愚昧的頑固,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讓自己的兒女參與外界的事情,以至於最後他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外的典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

書中另外一個主要人物鹿子霖,也是白鹿村的大戶,此人行爲不檢點,與黑娃兒的老婆小娥好,使小娥誘騙白嘉軒的大兒子也就是現任的族長白孝文,他也不過想把白家拉下水,“在白嘉軒脖子上尿尿”,鹿子霖最後瘋了,瘋在了書的結尾,瘋在了那個被拉做陪黑娃兒槍斃的下午,瘋在了自己的所作所爲之中

相對於白嘉軒與鹿子霖,他們的兒女出路不盡相同。

白嘉軒沒有像鹿子霖將兩個兒子送到省城學新學,只有最疼愛的白靈去了省城,參加了gcd,最後死於自己人的內訌,犧牲在了神聖的延安。

鹿兆海犧牲在了和共軍的衝突中,但卻被追爲抗日烈士,在白鹿原進行了風光大葬,鹿兆鵬與他弟弟相反,恰是國軍懸賞捉拿的要犯,鹿兆鵬一直進行着白鹿原的地下地上革命活動,在解放了西安城之後下落不明。

而白家三兄弟,除了白孝文混了個縣長,其餘兩個只是安安分分的過日子,說不上好,但也絕對不壞。

書中與許多的迷信色彩,但畢竟是小說,沒有什麼可厚非的。書中的關中大儒朱先生,近乎“神”,能夠占卜未來,預測時事,但卻是爲人正直,雖然不是官,當然不是沒官做,而是“三顧茅廬”而不爲所動,卻急百姓之所急,苦百姓之所哭。賑濟災民,與災民同吃一鍋飯,決不搞特殊,朱先生以一己之力滌盪了舉世的污濁。但在朱先生的眼裏,“共軍”“國軍”都不是君子,書中的觀點到最後也沒有改變。

《白鹿原》600字讀後感

這是一部史詩,一部有關西部農村生活的的百科全書,所以我花了十小時,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並且爲之澎湃許久。與《人間正道是滄桑》相比較,它少了革命的宏大場面,但一樣有着家仇、國恨的纏綿交織,有着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的情感,有國共兩黨的滌盪起伏的複雜關係,但也多了對西部農村和農民的刻畫,甚至超越西部,成了中國農村的縮影。看完了我就覺得那個族長就是我的父輩,就是我們村佝僂的村長,就是我祖祖輩輩的鄉親。

白鹿原首先是一個村落,一片西部的高原。所以當地人成進村爲“上原”,離村爲“下原”,可見這個村落的相對閉塞和交通落後,以及由此形成的固執和淳樸的民風。

白鹿原還是兩個姓氏的組合,白家和鹿家,原本同宗的兩家,白嘉軒、鹿之霖就是這兩家的代表,也是這個村落最大的兩個家庭,也是小說重點敘述的對象。白嘉軒,白鹿原的族長,有着傳奇的經歷,他以自己的智慧、耿直、大度治理着白鹿原,讓這個村,無論是農業豐收、人丁興旺時還是饑饉荒年、瘟疫流行;無論是軍閥混戰,人心惶惶,還是國共合作,魚龍混雜;以及共產黨的解放後,都保持着一份農村原本應有的秩序,當然他也愚昧,封建,思想落後。尤其令人遺憾的是他對自己的'女兒,一個投身革命而背叛家庭的革命者,持一種牴觸、不解甚至恐懼的態度,並最終把女兒趕出家門。這一人物形象人格是飽滿而立體的,是中國幾千年農村理想人格的代表。鹿之霖,有着商人的狡猾和地主階級的冷酷和革命投機者的猥瑣,甚至有着令人不齒的糜爛的生活作風。但就是這麼一個反面人物,卻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女,一個加入了國名黨,雖然受到矇蔽,但革命熱情可嘉;一個加入共產黨,成了革命的組織者、發動者、領導者,最後沒有了音訊,也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白鹿原更是一部神話,一部有關白鹿的神話。神話中只要是白鹿所到之處,美好事物生機盎然,而醜陋東西無處藏身。所以白嘉軒見到了白鹿,有因爲他人格中的缺陷,所以他見到的只能是抽象化的白鹿,但他也盡其所能給他周圍帶去了福音。朱先生,白嘉軒的姐夫,一個知書達理更通曉民族大義的人,就是白鹿的化身,他用自身影響着周圍,以自己的綿薄之力改變着周圍,他是高人、是聖人,就是傳說中點化世人的白鹿。白嘉軒的女兒白靈、鹿之霖的兒子鹿兆麟,都看到了白鹿或化身爲白鹿,他們都是那個世界的領航者,是開拓新世界的希望之所在。

小說看完後,我又看了電影《白鹿原》,兩相對比,立刻對電影的表現力產生了懷疑。如此廣闊背景的一部鴻篇鉅著用2小時的電影來表達我只能說是一種失敗。人物形象不豐滿不說,更沒有小說周密細緻的情節。但電影大肆渲染了西部農村典型藝術--秦腔。小說《白鹿原》少了這一細節的描述,無疑減少了西部農村的觀賞性,陳忠實完全可以在白嘉軒求雨那環節,穿插進秦腔的描述,或許可以增添些色彩。

至於讓男女角色在滿臉滄桑的西部漢子的嘶啞、粗獷的秦腔聲中上演牀上大戲,至多算是電影的商業化需要,與秦腔是毫無關係的。《白鹿原》不乏對性的描寫,但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小說的情節推動的需要,更是西部農村生活的直觀寫照。

《白鹿原》如果用視頻表示,那隻能是電視連續劇的形式,用極細緻和緩慢的鏡頭慢慢推開,可惜那不一定符合現代人的口味。電影相當於把一塊塊華麗的碎布連綴成衣服,現代人看到了色彩斑斕,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其實就是一塊大補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