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對聯>

有關對聯的起源

學識都 人氣:9.92K
有關對聯的起源
  關於對聯的起源,說法不盡一致。有說起於明代的,有說起於五代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對聯集錦》在探討對聯起源上,有着較爲完整的歸納。該書中說,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就有過年時在家門前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與“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然後掛在左右兩扇正門上,藉以驅邪避鬼,這種習俗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直至五代時期,喜好文學,附庸風雅的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對於每年在宮門上僅僅題寫兩個大神名字的老一套做法感覺不爽,他想來一點新鮮的創意。於是,“每歲除(每到年底的時候),命學士爲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這些詞是些什麼詞,史書沒有記載,但後人可以猜想出,那該都是些有情趣、有文采的辭藻,而不再僅是乾巴巴兩個神仙的名字。孟昶亡國的頭一年,即公元934年春節之前,他創作了被稱做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聯。《宋史·蜀世家》:“末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孟昶與南唐後主李煜一樣,都將祖上傳下的'國家亡於趙匡胤之手,孟昶亡國還早於李煜整整三十四年。李煜作爲亡國之君,卻寫下了足以流傳千古的流麗詞章,孟昶缺少李煜的才氣,寫不出那種光照千古的東西,他平庸的想像力也只能在雕章琢句上下點功夫,但正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他那兩句意思乾癟的聯句,竟開創了中國文學中的一種新的文體。趙匡胤亡了孟昶的國家,而孟昶所倡導的貼春聯的習慣,卻成爲宋代以後一項不可缺少的民間傳統。有王安石的詩爲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詩歌題目叫《元日》,也就是今天所謂大年初一的意思。詩中紀錄了當時老百姓過春節,依舊是按照流傳了多少年的習慣,在自家門前掛上桃符。不過,依照《古今對聯集錦》作者的理解,王安石詩中的桃符,應該已經是新式的春聯而非舊式的桃符了。只是在王安石那個時代,春聯這個名稱還未正式誕生,因此人們仍然按沿襲的習慣將它稱爲“桃符”罷了。

更多對聯推薦:
疊字復字
春聯欣賞
二十字以上春聯
最新內室春聯大全
TAGS:對聯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