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從哪裏來》的讀後感2000字

學識都 人氣:1.07W

寒假期間,我有幸拜讀王曉春老師著作的《教育智慧從哪裏來》一書。這本書收集了100個小學教育案例分別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管理問題”這五個部分進行點評和剖析。此書案例扣人心絃,王老師的點評獨特,讀後讓我如醍醐灌頂,感觸頗深。下面談談我的感悟。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的讀後感2000字

一、做一個善於反思的教師

說實在話,我是一邊讀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一邊進行反思的。因爲書中的案例如此真實,它們就存在我的教育教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也有遇到過與書中案例類似的情況。我在想自己遇到案例中的問題是怎樣處理的?這種做法對不對呢?是不是明智的措施呢?

我教現在的班級已差不多有兩年時間了。對這班孩子也算是知根知底了。有一個叫做“詹俊燁”的小男孩,我印象特別深刻。這個小男孩在開學沒幾天就已經被全班同學甚至於學校領導認識了。主要是因爲他的紀律問題。那時他幾乎是我們班課堂紀律最不好的學生。這個小男孩在課堂上表現很好動,活躍,手腳不協調。就是滿堂跑的那種。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又很積極舉手發言,但往往回答不到點子上。語言表達不清晰。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起來稍微有點困難。每天其他同學都會在我跟前投訴他,說老師詹俊燁又怎麼怎麼了。有時候甚至不是他的`錯,其他同學也會把矛頭指向他。然而他卻什麼都不跟老師說。就算有其他男生欺負他,他也是隻會在一旁默默地流淚。

當看到這種情況,我心想:這樣子下去是不行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反思,我發現他其實是一個性格有點內向,脾氣倔犟,但又很善良,單純,天真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欺負他,他只會默默地忍受,偷偷落淚,從不向老師告狀。這也許是因爲他還不敢跟老師交流。但他從來都不會欺負別人。有一次別人又欺負他了。於是我俯身在他的耳邊悄悄地跟他說:“以後是欺負你,你就跟鄧老師說。”後來,他慢慢地變得願意跟我交流了。

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電話聯繫詹俊燁的家長,諮詢他在家裏的表現情況,包括家長的教育方式和觀念。經瞭解,孩子在家經常沒有節制地看電視,尤其是帶有暴力色彩的視頻。孩子的父親在家經常採用棒打式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犯錯或是不聽話,父親就會動手打孩子。導致孩子形成倔犟的脾氣和內向的性格。於是,我馬上告訴孩子的父母,讓他們必須停止這種“棒打式”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多與孩子溝通,聊天,多給點耐心孩子;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特別是帶有暴力色彩的視頻。

經過家長的配合,一段時間後孩子在校的表現越來越好了,朋友也多了起來,學習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有一次我又俯身在他耳邊偷偷跟他說:“告訴你一個祕密,老師最喜歡你了。”

從那以後,他每次來到學校一見到我就會張開雙臂抱着我。有時候遠遠地看到我來了,便會歡天喜地地向我跑來抱我。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試想一下,假如當初我對這個孩子的境況不聞不問,置之不理;或者將他和其他孩子一樣的教育方式。不知問題的根源,盲目解決問題。那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王曉春老師在書中提到把“審視自己思維方式”的教師稱之爲“反思型教師”。審視需要強調思考,需要的是對自我的冷靜和分析。

通過反思,我可以重新審視、定位自己的教學,矯正教育行爲、教育方式,重新認識原先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審視,縮短了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懷着一顆赤誠的童心去看待周圍的一切,完成教師的教學生命的循環:實踐——反思——更新——再實踐。

二、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

王曉春老師在書中“拒絕僵化”一文中提到:我們要隨時警惕自己的麻木,要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要讀書,要研究,要寫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習已成爲每個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作爲教師,迫於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水平,已是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需求。只有堅持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承擔起教育教學的任務。潛心研究,才能不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老師的勞動給老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作爲教師,只有潛心研究,才能不斷成長起來,才能適應新形勢下高效課堂教學的改革模式,才能生成教育的智慧。

三、做一個智慧與愛心並存型教師

知識不等於智慧。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爲加以體現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對特發境況的隨機應變;是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對症下藥”;是教師能夠很好的掌握教育時機和分寸;更是懂得如何愛學生。我們常說我們愛學生。可是,你真的愛的學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嗎?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要懂得如何去愛學生。

王曉春在書中“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一文中提到:千萬不要以爲愛能包治百病。愛不屬於專業能力。現在的學生缺少的不是愛,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教育的每一天是新的,教師的每一天也應該是新的。做一名善於反思型教師;做一名研究型教師;做一名智慧與愛心並存型教師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創新自己,超越自己,錘鍊自己,才能在日趨競爭的社會環境中,立足站穩今天,去更好地創造和追求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