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暑假讀物」九篇

學識都 人氣:1.72W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接下來小編爲你們獻上9篇西遊記讀後感2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暑假讀物」九篇

西遊記讀後感【1】

每逢寒暑假,《西遊記》等經典電視劇總要重播,今年又恰逢猴年,自然《西遊記》及其中的人物故事與人物的扮演者又被人津津樂道。

一本好書,一部經典,吸引人的地方自然各不相同。就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西遊記》對於我,不說師徒四人歷經八十一難,十四載,跋涉千山萬水艱難取得真經的精彩曲折的情節,不說性格迥異,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說作者超凡脫俗的,充滿幻想的離奇的大膽想象,更不說孫悟空神通廣大,七十二般變化,大鬧天宮,降妖除魔的英雄氣概。所有的這些對讀者都充滿了無窮的吸引,而我作爲一個讀者,也有我的一點淺見,而且隨着閱歷的增加,更有了一點別樣的認識與感悟,《西遊記》實乃教人修心明性,教人悟道,教人向善求真。

西遊記讀後感【2】

從情節來看,在這八十一難之間,雖前後沒有什麼內在聯繫,確基本上是模式相同的,因而給人以一種循環往復的感覺。這些周而復始、形形色色的妖魔與險阻,其實都是象徵着“修心”過程中的障礙。比如就自然屏障來說,第六十四回寫到一望無際的荊棘時,特別提示了一句:“爲人誰不遭荊棘?”這就清楚地把自然現象與人生修煉聯繫了起來。至於說到各色妖魔,在小說中,曾借觀世音的口說道:“菩薩妖精,總是一念。”換言之,妖魔實生於一念之差。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小說描寫了八十一難的磨練,無非是隱喻着明心見性必須經過一個長期艱苦的“漸悟”的體道過程。

西遊記讀後感【3】

從書名來看,《西遊記》書名就明示了是去“西天”的“遊記”,書中記的就是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人在體道中“悟道”所“走”的路程。真正的經是沒有文字的(正如書中唐僧說悟空取來的是“無言語文字”的真經)。用文字寫成的經僅僅是一種描述、一種說明、一種導引。經文本身並不是真理,而僅僅是引導讀它的人去領悟的。“經”僅僅是教給讀經的人一種看事物的方法,它會喚醒你的智慧,擦亮你的眼睛,指引你走出牛角尖,發現那條你該走的路(“經”實爲“徑”即“路”也),而通向“靈山”的路,終歸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去。

從人名來看,悟空、悟能、悟淨三個人則代表着每個人在修行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一些自身的問題:悟空,是每個人在沒有發現自己的佛性的時候,要去悟道(“空”),知道一切本然爲空,無可執着,即得自在。悟能(八戒)代表的是人的三毒——貪、嗔、癡,每個人所要做的就是戒掉這些惡性,而且我們有能力做到,所以要“悟能”。而悟淨,是悟空、悟能的結果,佛說:“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所以,我們要明白,悟到一切本來清淨。觀世音爲唐僧選的每一個徒弟的名字上,都加着一個“悟”字,那就是說必須要經過心靈實踐,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作爲師父的三藏法師,是本具佛性肉眼凡胎的衆生代表。他有慈悲心,但是卻識別不了妖魔。三個徒弟都可以騰雲駕霧,唯獨他不能。通往西天的遙遠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必須在九九八十一難的各種困境和魔障的生死博鬥中悟空、悟能、悟淨,最後才真正修成正果。這就是《西遊記》對“悟”的詮釋,九九八十一難中的妖魔鬼怪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心。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一個人的最大的敵人確實是自己。

西遊取經實則就是修心明性的過程,人生豈不是一場修行?至於能悟到哪些“心經”則就因人而異了,而悟到不是根本,更應去踐行。一切都在這《西遊》奇書之中,願你我慢慢讀,慢慢悟,慢慢行。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與其的'接觸,原來僅是在電視劇中,而直至看完了這厚厚兩本書,我纔對其有了深深的感觸。

孫悟空的英勇大膽,豬八戒雖然好吃懶惰,但他也很善良,沙僧忠誠可靠,唐僧心地善良、真誠熱心,一心向佛。他們師徒四人,一起走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堅持不懈,將一個個困難踏於腳下,終於取得了真經,獲得了成功。曾看電視劇《西遊記》的我從未看過這個故事的結局,不知道他們終會堅持到多久,直至拿起書,跟着師徒四人的腳步,我纔看見了那個令人歡喜的圓滿結局。

現實中,我們沒有九九八十一難,沒有各種妖怪試圖打斷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的路上只有一座又一座的山,它們是名叫困難的絆腳石所壘成的。它們可能是九九八十一難中的考驗,也可能是“妖怪”們壘起來的。一路上,挫折是不斷的,我在《西遊記》中看見了堅持的寶貴,我不曾想過有人能經歷重重挫折後,能仍堅持地走在這條路上,但看了《西遊記》後,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可以的,只是取決於心。

當懶散把心灌充,這道路上將長出荊藤,把我們纏住,我們將永遠停留,找不到剪斷他們的方法。沒有堅持,世上不會有偉人。他們哪一條不是因爲堅定地走下了這條路,才成了令人讚揚的名人呢?

我也爲我自己曾經多少的不努力感到慚愧與後悔,白白浪費光陰,讓荊藤纏繞,我只好走向回頭路罷了,人是需要堅持,沒有堅持是無成就的。

讀了《西遊記》,我才徹底領悟堅持的真理與原因。我們是向着目標,向着那道光前進的——堅持,不愧又被稱爲“勝利”。

西遊記讀後感【5】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爲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