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讀後感悟

學識都 人氣:1.7W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讀西遊記讀後感悟,一起來看一下吧。

讀西遊記讀後感悟

讀《西遊記》的讀後感篇一:讀西遊記有感

吳承恩先生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對它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今天,我又一次翻開《西遊記》,武功高強、正義大膽的孫悟空;貪吃貪睡、好色好財的豬八戒;任勞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堅強、誠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勞勇敢、忠心耿耿的白龍馬??精彩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寫也又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合上書本,我不禁感嘆:唐僧師徒四人,真是艱難啊!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上是多麼辛苦,九九八十一難,大家都受盡了煎熬!

其實,我們學習也像取經,有些人像《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兒耐心。 有的人像唐僧,堅定不移,百折不撓。唐僧遇到過那麼多困難,但從來沒有氣餒過,從未打消過取得真經的念頭。我們有的同學也是,遇到難解的題目毫不畏懼,一定要不斷地演算,哪怕到最後算不出來,也要找老師弄懂爲止。有的人像沙和尚,誠懇老實,對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總是一點一滴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孫悟空,活潑好動,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強的興趣,回到家,總是把當天所學的複習一遍,把沒有學的預習一遍。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孫悟空一樣,有對學習有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八戒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玄奘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着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學習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西遊記》的讀後感篇二:讀西遊記有感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記述了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在靈山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光榮封聖的故事。

作爲一本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所描述的充斥着妖鬼仙神的世界的確令人心生嚮往。特別那敢怒敢恨,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更是成了無數少年童年時代的超級偶像,被爭先模仿。在八六電視劇版《西遊記》熱播的時候,在鄉村,總會看到幾個少年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揮舞着一根長木棍,神情嚴肅,嘴裏唸唸有詞:“妖怪,哪裏跑!”由此可見《西遊記》影響的深遠。

的確,《西遊記》以白話文寫成的,在通俗易懂的內容的促成下,再加上那些令人感興趣的鬼神傳說,使得其在廣大國民心中刻下來深深的烙印。八六年電視劇版的《西遊記》是目前公認的拍的最爲經典的電視劇版的《西遊記》,沒有之一。雖然當時的拍攝技術比較落後,各種運用到電腦特效的場景都比不上現在。但是無論是從人物,服裝還是從插曲,畫面來說,八六版的《西遊記》都是不差的,他所造就的經典是現代人仰望的存在。

也有不少小說家通過發表自己對《西遊記》的見解,成就了赫赫威名。像網絡小說家今何在。2000年,今何在的處女作《悟空傳》在新浪網上發表,從此便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了網文閱讀和創作的熱潮。由此,《悟空傳》也被贊爲“網絡第一神作”,至今無人超越,今何在本人也從此走上星光大路。

曾有人說,《西遊記》是一本武功祕籍。網絡小說家夢入神機在《龍神演義》這一書中就說過,吳承恩害怕武功被人偷學,所以把它抽象成一個神話故事寫下,留給後世的族人。

當然,這是大錯特錯的,夢入神機這樣寫完全是爲了劇情需要。《西遊記》是一本諷刺小說。它通過描繪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表現了黑暗虛幻的現實社會現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各種黑暗現象的不滿。

小說中的天界,地界,冥界和水界其實就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天界指代無能,腐敗的'朝廷,地界指代黎明百姓,冥界指黑暗的地下世界,而水界即龍王們的水下世界則是商幫。

孫悟空這個敢與天鬥,敢與地爭的角色其實就是芸芸衆生中奮進的代表。前期,他學的九九八十一變,筋斗雲,又得了如意金箍棒,正是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天不怕地不怕,敢於反抗,直面不合理的政治現實。所以他砸地府,搗龍宮,吃蟠桃,大鬧天宮。但是個人力量再強大終究是有限的。就像一隻螞蟻,不管它如何強大,如何反抗,都沒有人認爲它鬥得過一個人。同樣的,孫悟空的反抗註定是失敗的。果不其然,最後孫悟空被如來佛祖打敗,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唐僧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它所代表的是那些盲忠於朝廷,爲朝廷馬首是瞻的人。小說中的唐僧看上去好像挺老老實實的,吃齋唸佛,無慾無念的超凡脫俗的光明形象。但是,這只是表象。觀音說什麼,他就聽什麼,這就是盲忠的表現。在三打白骨精事件中,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之前的老頭,老太還有年輕的村姑都是白骨精所變。孫悟空打死白骨精,救了他之後,他好像知道了一些大概,但是還是因爲不能接受孫悟空大開殺戒的事實,一怒把悟空驅趕出門。這就是唐僧不知變通,盲目的表現。

沙僧的形象,就是吃苦耐勞的苦行僧。他幹最累的活,說最少的話,不埋怨,不說笑。以至於網上有人調侃,說沙僧的臺詞永遠只有三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師傅放心,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所以,理所當然的,沙僧就是那些勤勤懇懇的農民形象,不反抗也反抗不了,吃的苦都藏在心裏,不與人說。也有人說,其實沙僧是玉帝派來監視孫悟空他們的。作爲以前天庭的一個小職員,被卞下凡來,沙僧心中肯定無時無刻不渴望重回天庭。不說話正是他掩飾自己監視別人的最好表現。當然,這兩種看法,我個人比較傾向第一種。

話又說回來,豬八戒應該是公認的最懂得生存之道的人吧。別看他每天嘻嘻哈哈,一遇到挫折就嚷嚷着分行李回家。他知道和天庭對着幹絕對沒有好下場,但是像沙和尚一樣不

反抗又會被人欺辱。所以他總是吃得最多,乾的最少。把打妖怪,衝鋒陷陣的活兒都交給大師兄,把挑擔子之類的活兒都交給沙師弟,自己樂得清閒。在人前扮成好吃懶做的形象,讓天庭打消對付他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哦,原來也不過如此。於是就不再捉弄他,不在搭理他。而是一個勁兒的失誤的放走老君家的童子,菩薩家的坐騎去消遣猴子多餘的精力。所以,豬八戒可以吃的肥頭大耳,又哪面都討好。只有曾經天蓬元帥的夢,他只能在月夜獨自深情望着月亮,寂寞卻無從訴說。

《西遊記》以五指山爲分界線。在被壓五指山之前,猴子能反抗的都反抗了,能得罪的都得罪了。放出五指山之後,不知他是累了還是怕了。就這麼叫一個凡夫俗子爲師傅叫了這麼久。反正經過這件事情,猴子也知道了,所有的反抗都是無用功。還是老老實實的打妖怪吧。這裏也可以看到,悟空變聰明瞭,不管大妖小妖,紫竹林,南天門,三天兩天跑一次。如果出了五指山,孫悟空依舊反抗,那麼,西遊又是什麼樣子。在《悟空傳》中,今何在做出了設想,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