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調研報告範文(通用6篇)

學識都 人氣:9.01K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養老保險調研報告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範文(通用6篇)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1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統籌城鄉發展、保障羣衆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的惠民工程。縣人社局高度重視,制定下發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實施方案》,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爲本、服務民生、重心下移的方針,紮實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有力保證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穩步實施,使廣大羣衆真正得到了實惠。

一、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情況

20xx年7月,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國家級試點工作正式啓動。近三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經過各級經辦人員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20xx年,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應參保129054人,已參保128810人,參保率達99%。參保繳費人數98489人,保費收繳1244餘萬元,待遇享受人數30321人,全年累計發放養老金2305萬元,做到養老金按月足額發放,發放率達100%,基金結存4815萬元,全面完成了市、縣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目標。

二、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領導重視,職責明確。自從我縣試點工作啓動後,成立了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各個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形成上下對應、協調一致的領導機構,爲城鄉養老保險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強化工作職責,明確工作細化分工,各個崗位嚴格按照崗位分工,環環相扣,確保工作有序運行。

二是宣傳發動和業務培訓到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印發宣傳資料(每戶一張)、掛橫幅和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解釋城鄉養老保險政策,鄉幹部、村幹部、城鄉居保工作人員進村逐戶解說政策,增強羣衆對政策的瞭解和認知,有效增強羣衆參保繳費意識。同時,不定期舉辦業務培訓,對本縣所有經辦工作人員和鄉村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對業務模糊的地方由縣農保所工作人員提供業務諮詢和政策解答,有效提高了業務水平。

三是創新觀念,大力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參保繳費。在外出務工人員繳納保險費不方便的情況下,將村幹部的銀行卡號通過手機信息發給外出務工者,督促其將養老保險費匯入其卡賬號,代其繳納保險費,待外出人員回家時,再將收費憑證交給其本人。

四是確保導入系統的參保人員的保費與實際一致。根據各個行政村到郵局的繳費收據,計算出每個行政村的繳費金額,在把參保信息導入系統時候,注意信息上的總額是否與本行政村的繳費金額一致,做到不漏一人的信息,也決不多一人的信息。

五是責任落實到位,信息數據採集及校驗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該所明確專人負責,着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把數據質量關,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嚴格落實考覈制度,把信息數據採集工作與年度目標責任考覈掛鉤,嚴格獎懲。

三、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工作人員不足,辦事效率不高。隨着擴面工作的開展,新增參保的城鄉居民會越來越多,面對參保登記、基金徵收、待遇計算、檔案管理、養老金資格認證等業務的辦理,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僅靠目前城鄉居保工作人員及村級代辦員去完成,已遠遠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求,這必將成爲嚴重影響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

(二)辦公設施不齊全,基層網絡不健全,成爲擴面的不利因素。目前,對參保人員信息錄入所需的自動化辦公電腦及各類表、單、帳、卡、冊等的存放和以後參保人員的管理缺乏詳細的考慮,顯得相對滯後。加之系統設計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系統功能設置與實際操作應用不配套,有些功能設計本身存在缺陷,這一切已成爲迅速擴大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的不利因素。

(三)是政策不完善,操作性不強。一是規定統一基礎養老金缺乏激勵機制,不符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不利於調動城鄉居民的參保積極性,不利於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二是是特困戶、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羣體參保繳費有困難;三是在外打工的城鄉居民買了保險的現還不能轉回;由此應考慮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銜接問題。

(四)對城鄉養老保險工作思想認識不到位。鄉鎮部門覺得平時工作千頭萬緒,沒有能及時統籌協調城鄉保險工作,部分鄉鎮沒有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當作重點工作來抓。

(五)與其它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有待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如何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是一個迫在眉睫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某人蔘加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因戶籍、職業發生變動,又參加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需要兩個制度能很好進行銜接,但是按目前制度規定,其原參保繳費個人賬戶只能暫時封存,其原繳費還不能轉移到新參保繳費的個人賬戶上,如此該類人員心有疑慮。另一方面,隨着我國社會保障立體化、多樣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還面臨着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比如說與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社會優撫、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如何實現與這些政策制度的有效銜接,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運行中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配套政策需迅速跟進。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辦事效率。隨着擴面工作的全面開展,參保人數越來越多,推進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應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按照“工作場地、制度、人員、機構、經費”六個到位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業務工作重心要下移,將社會保險工作平臺延伸到鄉鎮,健全縣、鄉(鎮)、社區城鄉居民社保服務網絡。要進一步調整充實農保經辦工作人員,鄉鎮應在勞動保障中心確定專職人員,保持人員相對穩定。

(二)應加大經費投入,擴大辦公場所,配備電腦、檔案櫃等必須的辦公設備。完善城鄉居民社保信息管理系統,增強其實用性和操作性,使其降低業務運行成本和風險,實現縣鄉聯網,業務網上運作,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實現城鄉居民社保業務管理的規範化、網絡化、系統化。切實加強對城鄉居民社保隊伍的業務培訓,特別是要加強政策知識、微機操作應用、財務和基金管理等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社保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起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能適應城鄉居民社保工作需要的專業隊伍,爲推進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三)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一是加快推進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移民搬遷後期扶持、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社會優撫、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在制度銜接方面,應確保銜接的方便、快捷和注意銜接的公平性,銜接中應避免出現轉換保障不公平現象,儘可能地遵重參保人的意願、滿足參保人的要求。二是加快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信息系統的有效整合,即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納入社會保障整體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與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通過網絡系統化管理,使經辦更方便快捷、準確率更高,從而有效避免重複參保、重複開戶、重複領取待遇等問題和養老保險基金的流失,確保相關統計數據準確無誤。

(四)加強基層機構建設。新政策能否落實好,關鍵在於基層對政策的落實情況,爲此,必須加強基層落實能力建設。一是統籌縣、鄉、村保障工作力量,整合各類資源,明確責任目標,按工作量儘量配齊縣、鄉(鎮)、村(社區)的經辦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對基層工作人員多進行培訓,提高基層經辦人員的工作能力;三是增加基層機構經費投入,建議對基本保障經費作制度性安排落實,確保工作正常運行所需。四是解決社區、行政村協理員報酬低等問題,以保證業務有人經辦、有錢經辦、有條件經辦。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2

解決被徵地農民老有所養問題是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我們調研,在建立和完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工作中,還有許多存在問題需認真加以解決。

一是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村與村、戶與戶之間經濟收入水平差異很大,現行“一刀切”的社會保障制度難以實行。

二是農村集體經濟依然薄弱,集體補助部分不能到位。

三是失去土地後收入不穩定,被徵地農民個人經濟實力較弱。

四是被徵地農民理解政策有偏差,參保意識不強。

五是被徵地農民未及時就業,造成未參加企業養老保險。六是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相關配套政策急需進一步完善。

加快解決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的步伐,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使農民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在今後一段時期,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統籌解決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逐步建立適合被徵地農民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模式,使被徵地農民充分享受城鎮化、工業化建設帶來的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制定符合被徵地農民養老特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養老保險政策。

三是積極研究完善具體的配套制度,解除被徵地農民的顧慮和疑問,使被徵地農民最關心的一系列問題都能從中體現並解決。

四是促進被徵地農民及時就業。加快項目建設,推動和引導三產的快速、健康發展。完善勞動力市場,幫助文化程度較高的被徵地農民及時就業。制定三年培訓規劃,爲儘快轉崗打下基礎。

五是完善土地徵用制度,加強徵地工作的管理,時調整現行徵地政策,提高土地補償標準,充分保障被徵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六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廣大被徵地農民轉變他們“子女養老”的傳統觀念,樹立“保險養老”的新觀念,不斷提高他們參保的積極性。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3

隨着老齡化浪潮洶涌而來,城鄉居民的養老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和緊迫。但由於南寨鎮鎮大人多,要真正把養老保險管理好,將需要下很大功夫。於是,我針對南寨鎮養老保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南寨鎮位於XX縣城以東北方向6公里處,轄20個行政村,6451戶,25086人,享有中國刺繡之鄉美譽。三合村在20xx年7月份開始實施新農保制度,20xx年其他各村養老保險工作才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全鎮參保15312人,綜合參保率達到93%,其中繳費11800人,待遇享受3754人,待遇享受率基本達到100%,但是在工作開展中經常出現一些漏報、錯報等問題,直接影響工作質量。

二、調研方法:

入戶調研、問卷調研、電話抽查調研。

三、問題歸納:

通過調查問卷、電話抽查、以及入戶走訪多重方法調研,對羣衆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歸納:

(一)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力度有待加強。通過這次走訪和調查問卷彙總,我瞭解到全南寨鎮養老保險政策制度知曉率只有95%,還有5%的人對政策不太瞭解,並對養老保險制度懷有一定的質疑態度。

(二)村級服務工作人員水平有待提高。通過調查瞭解我鎮真正有協管員的只有10個村,其他10個村都有文書代勞,但是文書大多年齡偏大,又不懂電腦,對養老保險的有些工作完成起來有點力不存心。

(三)基層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夠細緻。在今年享受待遇申報過程中,就有3個遲報現象當事人直接反映到鎮上。我直接打電話到村上進行調查,據瞭解到是村上專管人員不操心,沒給羣衆把政策講清而造成失誤的。同時,今年還在覈對個人信息賬戶時,有5個村覈對出個人賬戶信息好多處都不正確。這足以使我感到有點擔心,如若長期這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信度在哪裏?

四、問題分析與討論

針對上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針對性調查分析,其中有以下幾方面:

調查1:20xx年4月21日,我打電話給陳家槽村村文書和史家坪文書,瞭解他們的養老保險工作情況及問題。陳家槽村和史家坪文書都說他們的學歷有限,又不會電腦,養老保險工作量大,並且好多工作要在電腦上幹。自己是有心而力不足,並且他們村黨員幹部都沒有會電腦的,大多時間找打字部做,多多少少肯定會有失誤。如果可能,希望能給他們村配個協管員,最起碼就減少我們工作量了,也就會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我打電話一個管理養老保險多年的勞動保障協管員高玲,讓她談談自己的情況及感受。她說:從20xx年開始,她就開始在朝陽這個大村幹協管員,覺得業務上基本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覺得養老險在體制上本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像參加企業保險的和我們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不能同時享受呢?羣衆不時來問她:她也每個準信,不知如何回答?還如今年在覈對個人賬戶信息時,她就覺得有點惱火,每年養老保險徵收完,自己不但把票據和繳費資料是對了又對,並且在鎮上交票時,和系統數據也是對了又對,但是爲什麼在今年繳費信息進行覈對過程中仍有很多錯誤信息。我希望:你能問題把這個好好向上級反映反映看是什麼問題?於是,我便詢問管養老保險業務多年的趙文,他告訴我:這個系統確實有些問題,會丟數據。他們當時做系統時,也把村上主管養老保險的叫來,挨個訂正的。這讓我感到有點不可思議!我就不相信,只要我們當時把工作做細緻了,怎麼會出問題呢?

中午14:30左右,我在正在大廳辦公,縣農保中心打來電話說:南寨村一個人,到農保中心去冒領喪葬費。讓我查是什麼原因?據調查,他父親已去逝好好幾個多了,村上給他通知,可他自作聰明以爲不去銷戶就可以繼續領,村上等過了2個月不見他銷戶就報了死亡。就這小小一件事情,反映出很多問題。說到底還是我們沒把政策真正宣傳到位引起的。還如,在今年4月份年審過程中發現,全鎮50名死亡者,其中有35名在冒領養老金,據瞭解都是村級管理鬆散的傑作。

資料2:在20xx年5月21日我依次對鄧家塬、南寨、堯頭、千塬等4個村的勞動保障協管員工作情況進行入戶調查。他們都是專職人員,但參保率一直不高。據我瞭解他們每年都很努力,真的該做也做的不該做的也做了,參保率就是提不高。到底是宣傳力度不夠還是村民的參保意識真的很差,這也值得我們深思。我同時對這幾個村的未參保人員進行電話抽查,其中抽查的50名當中,有15名政策他們知道,但是自己現在年齡還小離交夠15年早着哩,家中也沒人享受不願意參保。其他都說準備今年開始參保,原先他們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有點質疑。這一句句樸實的話,給我一種無形的壓力,也給我前進的動力。

五、意見及建見

這反映的一些列問題,我覺得我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強管理,讓養老保險這項惠民真正惠及於民。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參保率。新農保工作事關農村羣衆的切身利益,既是一項民生工程,又是各級政府執政爲民理念的集中體現。縣鄉政府和各相關部門都相對比較重視。再加我鎮鎮大人多,參保率本身也不高,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是不可省略的環節。可經常組織已享受養老保險金羣衆現身說法,採取集中發放等形式,營造氛圍,大造輿論,充分調動未參保農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要我保轉變爲我要保。

(二)強化內部管理,確保運行順暢。要進一步健全內部管理機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要強化考覈機制,對村級工作人員進行獎優罰劣,增強工作責任,提高工作水平。要逐步完善工作流程,確保保費收繳、資料管理、養老金髮放各個環節規範有序,運轉順暢。要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嚴格執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有關制度。

(三)細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務質量。隨着農民羣衆對新農保工作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參保人數的`逐步增多,工作量將進一步加大,對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堅持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以人爲本工作作風,帶着感情服務羣衆。根據工作需要,配齊配好縣農保中心領導班子,充實工作力量,開通信息化網絡工作平臺,提高工作效率。縣財政要足額安排縣農保管理經辦機構業務經費,確保工作正常運轉。逐步提高鄉村協管員待遇,加強技能培訓,造就一支務實創新、廉潔高效的新農保工作隊伍。結合我鎮實際,因地制宜設立網點,堅持開展經常性服務,儘量方便參保對象。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全心全意爲羣衆搞好服務。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4

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與完整,直接關係到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如何管好用好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是全國上下十分關注和十分突出的課題。然而,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不是一個簡單的管理性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管理工程,需要政府各級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需要全社會全方位地進行監督,才能奏效。爲此,本人就如何強化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監管問題進行了調研。

一、強化審計部門的監管

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具有對政府部門管理和其他單位受政府委託管理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社會捐贈資金以及其他有關基金、資金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的職責。因此,審計部門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督,應該是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從近年各級審計機關審計工作情況來看,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審計已成爲審計監督的一項重點內容,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沒有建立每年定審制度,各級審計機關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沒有正常化、制度化;二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審計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不夠,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徵收、使用和管理中的問題查處還不能完全到位;三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審計結果公示力度不夠,審計監督職能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等等。對此,審計機關必須轉變觀念,建章立制,着力強化審計部門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督。

二、強化財政部門的監管

財政部門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主要監管部門,具有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徵繳、支付、投資、預算、決算等各個環節的監管職責,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與效益,合規與真實,規範與提高將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財政部門:一是要切實強化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決算管理。嚴格抓好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預決算的編制、執行和監督工作,及時檢查分析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運行中的不足,促進增收節支,堵塞跑冒滴漏。二是要加強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財政專戶覈算管理;一切收入必須及時足額地繳入國庫,一切支出必須納入財政預算,收歸收,支歸支,確保專款專用,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佔挪用。要切實加強和規範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工作,及時下撥資金,不得截留;及時搞好跟蹤監督,充分提高有限基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加大社會保障投資力度。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對社保機構的管理經費支出,必須由財政預算單獨安排,不得從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中提取列支。四是要嚴格管理社保積累基金。除按規定預留必要的支付費用外,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作進行嚴格的監管,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不得將結餘基金用於平衡財政預算。

三、強化主管部門的監管

社會保險機構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管職能部門,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能否管好用好,直接取決於社保部門管理工作的好壞。因此,社保機構: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徵繳與監管。要全面落實《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的各項規定,切實搞好擴面徵繳工作,嚴格抓好社會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制度,強化社會保險稽覈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認真審覈繳費單位的繳費基數,不得不核、少核、漏核,努力提高徵繳率。凡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對拒繳、瞞報少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依法處理;對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採取各種措施,加大追繳力度,確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對參保對象要建立繳費記錄,建立個人保險帳戶,並保證其完整、安全;對參保對象和離退休人員以及其工資基數增減變化情況要及時進行檢查和核對,嚴格新增離退休人員的審批,加強動態覈查,嚴防弄虛作假、虛報冒領。二是要廣泛深入地搞好調研工作,不斷創新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統籌考慮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堅持覆蓋廣泛、水平適當、結構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則,完善政策,健全機制,加強管理,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三是要全面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要高度重視社會保險經辦能力建設,加快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步伐,建立高效運轉的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把社會保險的政策落到實處。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術標準,規範業務流程,實現規範化、信息化和專業化管理。同時,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四、強化社會各方面的監管

一是要加大廣大職工羣衆的監督力度。繳費單位應當每年向本單位職工公佈本單位全年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的監督。

二是要加大社會監督力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和結餘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公告,接受社會監督,包括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三是要加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力度。對企業進行營業執照年度檢查、辦理變更或者註銷手續時,工商部門應當督促企業依法履行社會保險繳費義務,對未履行義務的,應當將有關情況通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四是加大監察機關的監督力度。對國家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社會保險費徵繳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職責依法實施監察。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5

我們從事企業養老保險工作,經歷了養老保險改革時代,見證了全民合同工參保起步,全民固定工統籌,“兩金”合併統一徵繳比例,集體統籌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私營個體起步參保繳費;也見證了從縣級統籌,到市級統籌,再到省級統籌的過渡;更經歷了從政策到法規,再到《社會保險法》的出臺。這25年以來,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完善,由全民企業固定工統籌發展到集全民、集體、私營、個體及靈活人員爲一體,不同用工形式,統一徵繳費率,統一標準覈算待遇的養老保險制度。實踐證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維護了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對於安定人心,穩定社會,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就在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的過程中,特別是近兩年出臺的參保補費政策,讓一部分曾經不具備條件或不符合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快速、低成本的加入,給按規定參保,按時、足額繳費的原參保人員,造成了心理極大的不平衡感,他們每年按100%繳費,而補費者是按60%補費,然而待遇卻一樣!義務與權利的不對等,導致近年來諮詢上訪的人員特別多,在接待來訪中,使基層養老經辦機構工作人員解答羣衆疑問時頗顯被動,筆者就一些重點疑難問題思考和辯證,以求探究,以便進一步維護和完善企業養老保險工作。

1、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即不屬於企業單位,也不屬於國家,它屬於參保職工所有。相關部門或經辦機構在出臺一些政策時,應該多考慮多數參保職工的利益,適當照顧特殊羣體的利益,體現義務與權利對等。

2、對參保繳費滿15年且到達退休年齡,按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資60%繳費與100%繳費的,在未達到當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90%和在調整待遇金額時應當區別60%繳費與100%繳費的待遇不同,讓參保職工感受到義務與權利的對等。

3、既然《社會保險法》頒佈運行了,我們就應嚴格執行,政策出臺變動幅度應在《社會保險法》之內,這樣既給工作帶來了一種信任感,也讓一線經辦人員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養老保險調研報告6

一、現狀

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啓動於1997年4月。截止20xx年底,全縣參保機關事業單位共有234個,其中:黨政機關46個,事業單位188個(鄉鎮轉制事業單位74個),現有參保人員2335人(鄉鎮事業單位轉制人員442人),退休人員425人,供養遺屬20人。在職參保人員與供養退休人員比例5:1。歷年累計徵繳養老保險費5014萬元,歷年累計發放退休人員養老金2868萬元,歷年累計結餘養老保險基金2146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體制與州局及部分縣(市)不統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職能、資源整合、“五險合一,一票徵收”等改革目標至今尚未實現。經辦機構尚未納入參照公務員管理。

(二)業務管理機制不健全,特別是控制機制、反饋機制、導向機制不夠完善,管理基礎不牢,管理手段不新。

(三)至今沒有統一政策和法規,工作處於被動狀態,與事業發展要求差距較大。

(四)鄉鎮轉制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現行政策不完善,特別是計發養老金待遇的有關規定不盡合理,如繳費滿15年的人員,繳費每增加一年,計發比例提高1%,致使鄉鎮事業單位轉制人員的退休待遇與企業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差距越來越大,今年退休人員按上述辦法計發的待遇已高於人事部門覈定的退休費標準。

三、對策

(一)創新管理機制,優化管理模式。計劃經濟體制是以單位爲管理主體,表現在社會保險管理上,主要是通過單位管理“單位人”;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保險管理的是“社會人”,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從而減輕參保單位的事務性負擔。在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如果不創新管理體制,管理就會遇到體制性障礙,而且難以提升。要遵循“機構職責明確、權限分配適度、制約配合平衡、控制調度及時”的原則。形成“服務、管理、監督”三級管理模式框架,將縱向分工的管理體制調整爲橫向分工的管理體制。原來縱向分工的管理體制,明顯存在工作協調難和業務經辦權限過於集中兩個弊端,這對提高服務質量和職工綜合素質不利。而橫向分工的管理體制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約,也能提高辦事效率。因此,建議將縣(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儘快進行整合,通過“五險合一”使機構設置上下統一,同時加強服務大廳建設,形成“一站式”辦理業務的服務網絡,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的統一化、標準化、高效化。

(二)強化管理手段,改善管理環境。依託計算機系統規範業務管理,健全三大機制,一是控制機制。主要是控制業務經辦人員的具體操作情況;控制社保基金的資金流量。二是反饋機制。對一線操作和基層現場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採用全面反饋的方法快捷處理,形成經辦業務網上運行,公開辦事制度和程序,實行陽光操作。三是導向機制。努力提高數據庫質量,加快金保工程建設步伐,通過內部局域網絡對工作計劃、規範管理進行及時高效引導。

(三)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相關政策。我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一直沿用的是xx縣人民政府頒發的《xx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施辦法》(鶴政發[1996]12號)。從現行的情況來看,有部分條款已不符合工作實際和新的政策規定,建議縣人民政府對12號文件進一步修訂補充和完善。

(四)切實加強能力建設。各級黨委政府應儘快將社保經辦機構的參公管理落實到位,同時在隊伍建設和素質建設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