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的調研報告範文

學識都 人氣:1.88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的調研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的調研報告範文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的調研報告1

10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市委組織部組織的全市黨政領導幹部專題讀書班暨“青年幹部講壇”專題講座的學習。講座中,武漢大學丁煌教授就“關於政府執行力若干問題”向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目前,全市各地正在積極地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上級領導組織我們進行此次學習,我個人認爲這是一場“及時雨”,因爲對於基層鄉鎮團委,再偉大的目標與構想,再完美的規劃藍圖及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強有力的執行,最終都是紙上談兵。政府的政策所帶來的一切成效,必須靠執行來落實。作爲一名團務工作者,作爲一名選調生,作爲一名基層中青年幹部,我想就當前鄉鎮團委的執行力存在的突出問題、新形勢下團的基層執行力的具體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團的基層執行力等方面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看法:

一、當前團的基層執行力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團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廣大團員青年在各自崗位上貢獻着自己的青春和才能,但對上級團組織下達的各種政策和要求,基層團組織在執行中還存在認識上的差距,執行上的偏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觀念上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有些基層團幹部認爲作爲一名團務工作者,自己既不執政、工資又不多拿一分錢,就形成了幹團工作混日子的思想。事實上,團幹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黨的形象,如果我們身邊的一部分團幹部素質不高,能力平庸,作用發揮不好,就很難讓廣大青年加入到我們光榮的團組織中來,團組織的吸引力和戰鬥力就會減弱。

(二)“教條主義”式盲目執行。有些團務工作者把簡單重複上級團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看作是貫徹執行,標榜自己是忠實的執行者,其實不然,不把上級團委精神與自己工作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照本宣科,教條主義式執行,這是對上級團委精神的消極敷衍,也是對個人行爲的不負責任。

(三)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簡單。不少團務工作者還習慣於過去的首先開會,再發文件,最後各單位寫總結報告的方法來抓團工作。錯誤地認爲只有這樣纔是有權威性,才顯得規範、正統。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導致基層團組織工作不踏實,給人印象是隻會作表面文章,華而不實,走過場。

(四)基層團組織建設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從基層團組織的情況看,目前各地青年團員數銳減,難以輻射和延伸,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軟弱渙散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當前多數鄉鎮團務工作者都身兼數職,要想利用太多的時間去研究團的工作確實有些難度。二是在鄉鎮團務工作者中,團委書記變動過於頻繁,有的一年甚至幾個月一調整,這就勢必造成團的工作青黃不接,制度難以持續性執行。

二、新形勢下加強團的基層執行力的具體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團的基層執行力

(一)樹立明確的團建工作目標,確定執行力的方向。確定團建工作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這裏的“指標”就是團建工作目標。工作目標明確了,各基層團組織、各級基層團務工作者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從而更好地發揮知識與技能的聚合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團務工作目標的達成。

(二)團結協作是加強團務工作執行力的保障。團結協作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加強對團務工作者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要教育他們這不僅是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通過創造一種團結協作的環境,樹立一種美好的理想,讓團務工作者看到發展的前途和方向,爲共同的奮鬥目標而努力。

(三)知識與技能是提高團務工作執行力的基礎。對於團務工作者來說,不僅要求具備一定的知識、政治、組織能力,還要懂一定的技能,這樣纔能有效帶領廣大團員青年開展團的工作。

(四)黨建帶團建是團工作執行力的根本保障。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是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羣衆組織,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共青團的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黨的羣衆工作的重要內容。發揮好共青團的作用,對於做好黨的青年工作尤爲重要。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是鞏固黨的基層組織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黨的事業長足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研究部署黨組織的.工作,要把團組織工作也同步考慮。要將團建的目標任務納入黨建目標任務,研究、部署、檢查考覈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應把把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成效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對黨支部書記有關團工作的業績考覈,落實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責任制,把團建工作的考覈情況,作爲評定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負責人的重要依據。

總之,執行力決定了鄉鎮團委工作的成與敗。只有制定了科學、長遠的發展目標,配備了一批團結、精幹、高素質的團務工作者、擁有一套高效、規範的團務管理方法,纔能有效提高鄉鎮團委工作的基層執行力,才能保證鄉鎮機關團委工作的長期健康發展。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的調研報告2

在制度缺失的年代,我們習慣用行政手段代替制度管理,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後,企業管理開始步入常態,即程式化的制度管理狀態。目前我們的規章制度很多,涉及到管人、管物、管事、管錢、管權等很多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制度體系。但我們很少反思制度本身是否合理,制度執行是否有效。事實上我們在制度設計、制定、執行等環節還存在不少問題,不少制度形同虛設。正如《細節決定成敗》中提到的:中國絕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因此加強制度管理,不斷提升制度執行力顯得尤爲緊迫和重要。

一、制度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制度管理包括制度設計、制定、實施、效果評估和再完善五個方面,在制度的制定、實施和完善方面我們下了很大工夫,而對制度設計和效果評估重視不夠,甚至存在缺失現象。試想,如果一項制度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缺乏實施效果評估,這項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用性必將大打折扣。在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制度設計缺失,制度出臺缺乏論證。制度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而“量身定做”的,制度設計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企業需要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麼樣的制度體系以及如何制定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許多制度都是由各業務職能部門代表企業制定,沒有哪個部門對制度設計負責,至於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麼樣的制度體系更很少考究和論證。由於缺乏制度設計,業務職能部門各行其是,使各項制度之間缺乏銜接,有時相互交叉對立,無法形成一個有機的制度體系。另外,制度設計環節缺失容易出現制度出臺的盲從性,造成上面有什麼制度,下面照貓畫虎出臺什麼制度,導致制度千人一面,脫離實際,缺乏企業個性和特色。

2。一些制度帶有鮮明的部門色彩,公平公正性不夠。各業務部門在制度制定過程中,習慣閉門造車,而很少調研,廣泛徵求其他部門和職工羣衆的意見;習慣從便利本部門、本業務系統開展工作的角度考慮問題,而站在企業戰略高度考慮的不夠;習慣對下級執行者要求苛刻、避輕就重,而對制度的制定者和督導者網開一面、避重就輕,嚴重背離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有些部門甚至把設立制度作爲利益調整、維護本部門利益的工具。前些年我國政府取締了不少利用權力獲取社會公衆資源的地方性行政法規,從側面反映了制度腐敗的嚴重性。

3。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規範管理,解決問題。簡單實用有效是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衡量標準。在制定制度時我們極易犯過左或過右的毛病。過左就是過於突出制度的約束性,表現爲制度過於繁瑣,過於細化量化、標準太高太嚴等,執行起來十分困難,不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執行成本,而且也達不到預期效果。過右主要表現不切實際照搬上級文件,制度文字流於形式,過於宏觀籠統,標準不明確,要求不具體,把制度建設作爲裝點門面、應付上級檢查的工具。因此在制定制度時我們必須克服過左或過右的毛病,使制定出來的制度真正簡單實用,切實可行。

4。制度創新缺乏繼承性和連續性。制度建設是制度制定、執行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的過程,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時效性和階段性,沒有一成不變的制度。當企業的外部生存發展環境和內部發展戰略目標發生變化時,需對制度中不合時宜的部分進行修改,而不是全盤否定。從這個意義上講,制度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以前我們遇到過這種情況,一個領導一個思路,新領導上任後,不僅要換人,以前的制度也要推倒重來,感覺這樣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還有些制度倉促出臺,說不上朝令夕改,但年年修改完善;個別制度改變過大,往往讓執行者和遵守者無所適從。如果一項制度還基本合理,就要保持其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在制度創新方面西方企業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5。制度執行力方面存在缺陷。制度與制度執行力是緊密相關但又不完全等同的兩個概念,制度執行力建立在制度基礎之上,是實現制度目標過程中速度、質量和效能的綜合體現。影響制度執行力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制度本身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制度執行好壞一個樣,缺乏有效的獎懲激勵、責任追究機制跟進,挫傷了員工制度執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制度的執行缺乏監督制約,造成個別組織實施者對制度執行的身體力行程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等執法不嚴的問題,甚至爲滿足一己私慾凌駕於制度之上。另外,制度執行力文化建設滯後,在企業內部還缺乏尊重製度、以制度作爲行動最高準則的文化氛圍。

二、加強制度管理,提升制度執行力的對策

提升制度執行力,制定一個好的制度是前提,抓落實是關鍵,監督制約、效果評價是保障,必須建立制度設計、制定、執行、評價一體化的制度管理運作體系。

1。構建好的制度,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公共選擇管理理論認爲: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環境下,壞人可以做好事;在壞的制度和制度環境下,好人可以做壞事。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建設的重要前提。

(1)成立專門的建章立制機構。具體負責制度體系的設計和制度制定的審定工作,相當於人大立法機關。企業成立獨立於其他業務部門的立制機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政出多門,各行其是的問題,保持制度的公正性,避免個別部門把設立制度作爲利益切割、維護本部門利益的工具。

(2)精簡制度,建立精幹高效的制度體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實際、滿足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制度過多反而會形成“文山會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組織效率。我們必須用新的視角審視梳理制度體系,對內容相近、業務關聯的制度能合併的合併;對內容空泛、缺乏約束力的制度該取消的取消;對帶有部門利益保護色彩的該廢止的廢止。通過精簡制度,真正把領導者和管理層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實際問題。

(3)要注重調查研究。制定制度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在制度制定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閉門造車、照貓畫虎、照搬照抄上級文件制度等現象,制度出臺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制度要符合實際需要,突出企業特色,制度出臺前必須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各方意見,達成廣泛共識,爲制度執行打下良好的羣衆基礎。

(4)提升制度的親和力。制度建設要遵循“人本精神”,體現制度對人的情感、公平關懷。對一些特殊情況要作出相應的規定。

2。抓制度落實,提高制度執行力。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否則再好的制度也會形同虛設。在一定意義上執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執行制度實際上是排除執行干擾、解決制度梗阻的問題。對制度執行干擾程度最大的是權力集中、管錢、管物的關鍵崗位和要害部門,這些崗位和部門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干擾某些制度的執行,擺脫制度的約束,謀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其次,各職能部門作爲制度的制定者,他們可以發揮獲取制度信息的優勢和熟知業務運作的能力,採取規避和變通的辦法,維護本部門、本業務系統的利益。對制度執行干擾程度最小的是一般員工(操作服務人員),他們是制度執行的“弱勢羣體”,即使制度再不合理也必須執行。要保證制度落實,排除制度執行干擾,提高制度執行力:一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執行制度。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增強“依法治企”意識,把帶頭執行和維護制度視爲自己的基本職責,把“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做模範執行制度的典範,帶領全體幹部職工崇尚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二是各業務部門要剛性公正執法。剛性執法就是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狠抓制度落實,確保執行制度不走樣。在處罰方法上要改變過去初犯從輕的做法,對第一個違章違制者從嚴處罰。“破窗理論”認爲必須及時修復“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戶玻璃”,否則會危及整個制度大廈。對“第一個破窗”者要嚴懲,使制度推行之初就要顯示出威懾力。公正執法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幹部職工一視同仁,人情面前堅持原則。通過剛性公正執法,消除制度執行中的權力干預、部門干預和人情干預,解決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三是要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把原則性強、作風正派、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不斷充實到企業執“法”隊伍中,進一步提升制度執行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