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總結

學識都 人氣:1.62W

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從5月初開始,區人大組成社區建設調研組,對我區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此次調研共走訪了8個街道辦事處,31位街道和機關幹部, 60位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居民委員會主任;召開了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主任)和社區工作者座談會3個;考察了不同類型的社區18個;發放調查問卷1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90份,回收率90%。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總結

一、社區建設的主要特點

1、社區經濟初露端倪。在“服務化、社會化、市場化、實體化”總體思路和“樹大旗、立品牌、塑形象、見效益”原則的指導下,社區經濟穩步發展。區委、區政府兩次召開現場會統一思想,釋疑解惑。主管部門制定了“街道社區服務公司所屬網點情況明細表”和“街道社區服務網點統計表”,建立健全了月報和調度會制度。青園和建北等街道分別成立了社區辦公室;長豐街道推行了 “統一標識、統一理念、統一宗旨、統一目標”的四統一。光華社區的“溫暖使者服務站”運轉良好;河東街道的“小太陽幼兒園”於3月8日正式開園;談閣社區的“新興物業維修部”完成了組建並已投入運營;談後社區走出了一條以實業養物業的新路子;育才街道創辦了“育彤市場”。北宋社區投資20萬元的北宋路市場也已開業;談閣社區的“月嫂”、勞動就業局引進的“面面庫”中晚餐車均產生了良好的品牌效應。青園街道投資100萬元的超市、談後社區的社區加工廠和花園花卉種植大棚、投資30萬元的談中街2號保潔部等一批有特色、有規模的社區服務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運作。截止6月底,全區社區服務網點已發展到358個,社區經濟實現收益461.95萬元,社區網點實現利潤314.27萬元,上繳國家稅收42.82萬元。上半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566人,是去年同期的3·94倍。安排再就業1306人,是去年同期的9·46倍。

2、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全區建有不同類型的市民學校55所;由8718名黨員參加的各種志願者隊伍497支;市級以上文明樓院20座。社區“四自”得到普遍落實。社區黨建紮實有效。青園街道在所轄6個社區開展了“百名道德標兵”評選表彰活動;河東街道所轄10個社區的1900多名黨員全部實行了黨員公示;藥東社區、廣電社區成立了“道德評議會”。“雙百工程”效果顯着。建北街道的“激情社區大家唱”、長豐街道的“東方紅藝術團”、談二社區的“夕陽紅舞蹈隊”、藝苑社區的“書畫協會”、青園街道的“腰鼓隊”等,常年活躍在社區的大街小巷。55個社區中,建有各種活動室76個,各類球場、露天活動場所15個。健身房3座,晨(晚)練點119個,健身路徑29條,健身小廣場1個。歌詠比賽、時裝表演、書畫攝影、盆景根雕、露天舞會、棋類對弈、趣味競賽以及各種球類活動繽彩紛呈。沿東社區重點謀劃建設了桃花林、火炬林、法桐林和冬青帶。廣安街道6個社區新增綠地1500平方米。河東街道投資6萬元修建了1050平方米的街心花園。廣電社區成立了“紅領巾”護綠隊、藥東社區成立了“夕陽紅”護綠隊,沿東社區成立了黨員護綠小分隊。近年來,累計投資1400多萬元,拆除違章建築6萬多平方米。目前,社區綠化履蓋率達22%。調查顯示,居民對居住環境滿意率達到了80.62%。

3、羣衆生活日漸方便。55個社區共有綜合市場 27個,小商店376家,小飲食店1186家, 小診所62家,其它居民服務店1487家。與社區生活相配套的幼兒園(託兒所)30所,小學26所,社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區政府投資300萬元依託社區建立了“長安區老年公寓”,開通了老年人社會救助熱線;藥東社區投資4·5萬元興建了設施、功能、服務項目都較爲齊全的社區服務中心;沿東社區投資60萬元、面積606平米的服務中心也正在籌劃興建中;談一社區創建了全市第一家“殘疾人之家”;瑞國花園在社區內建立了專門爲弱勢羣體服務的“愛心超市”;沿東、師大等社區把有一技之長的人員組織起來,將其特長、住址、聯繫電話公佈上牆,大力開展“文明互助”、“聯院聯動”。調查顯示,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滿意率高達97%。

4、社區治安狀況良好。在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中,堅持把“保一方平安”放在突出位置,實行羣防羣治、聯防聯治。治保會、調委會組織健全。對幫教對象逐一登記造冊,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教活動。各社區均設立了外來人口協管員,協助公安等部門做好外來人口的規範管理。組建了社區消防大隊,開展了“小喇叭進社區”活動。公安分局進駐社區民警44名,組建治安聯防隊8支,巡防隊員330名。55個社區全部設立了警務室,健全了治安防範體系。實施了“技防”、“反攀爬”、“車管”、“科技創安”、“兩抓一保”等社區安全防範工程。談一社區封堵了14個出入口,修建了9個“S”門,成功組織實施了全國首例“社會服務令”;許多社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青園街道在6個社區建立了“課外驛站”和“家長學校”。居民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率達到了82·99%。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區經濟發展緩慢。傳統社區建設中很少提到社區經濟這一概念。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產生後,響亮的提出了構建社區經濟新格局的口號,並把社區經濟的發展作爲新的經濟增長點。但調研發現,許多同志特別是部分領導同志,對社區經濟的發展缺乏信心。強調客觀多,主動想辦法少;強調困難多,主動創造條件少;觀念滯後多,創新求進少。沒有把社區經濟發展當作一項產業去考慮。所以,社區經濟仍滯留在出租門臉、擺攤設點的層面上,規模小,檔次低,區域輻射力和產業帶動性不強。截止今年6月底,新增64個網點中,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只有2個,且都正在運作中,30萬元到20萬元之間的2個,20萬元到10萬元之間的3個,10萬元以下的57個,最少的只有3000元,且發展也不太平衡。調查發現,商品市場發展較快,要素市場相對滯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普及不夠,特別是物流配送的規模不大、實力不強。有觸角、有能力、講信譽的產品代理商和經銷商幾乎是一個空白。

2、社區建設投入不足。資金匱乏是社區建設的一個共性問題。社區幹部反映,近年來,雖然財政投入由原來的1200元增加到了3700元,但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建設正常支出。在設施建設方面,有的小區缺少羣衆休閒、健身的公益場所,托幼所、託老所不配套,公廁少。如談一、建明社區等。有的提出要改造社區的下水道,如沿東、花園、聯合社區等。更多的羣衆提出在社區內鋪設步行彩色道板,加大綠化、美化、硬化、亮化力度。在便民服務方面,居民迫切要求建立社區醫療服務診所,設立24小時通宵店,加強社區物業管理和中介組織建設等。隨着社區規範化建設的逐步深入,隨之而來的水、電、暖費用大幅增加,電話費、資料費、設備維修等費用逐年上升。所有這些,都需要一定的資金作支撐。經費不足成了制約社區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3、社區管理權責尚需明晰。《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協助政府加強社會管理是社區居委會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務也是社區居委會的職責所在。我們在與街道和社區幹部座談時,大家一致反映,社區的責任在無限地擴大,而社區的權力卻不明確。事實上,無論是社區的管理者,還是社區的工作者,對社區的主要職權都比較模糊。有的街道幹部把社區工作形象的'比作“蜈蚣”,腿長得多,爬得卻慢,而這種現象導致社區幹部整天疲於應付日常行政事務,無暇顧及社區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頭上多達34頂帽子、154項工作。此外,新建生活小區中,社區居委會同物業公司關係不明確,有的根本就沒有業主委員會,由此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在老生活小區中,沒有物業公司,以前其功能由單位承擔。如今,有的企業已經破產,有的已經兼併重組,有的已經改制。物業管理成了一個難題,直接影響着社區的健康發展。

4、社區環境仍需改善。調查顯示,97·1%的人認爲應該規範和制止亂養寵物的現象,98·86%的人對高空拋物、亂扔垃圾表示強烈不滿,81·92%的人對亂寫亂貼小廣告非常反感,95·95%的人同意對街頭算命予以取締。在治安環境方面,羣衆反映小偷小摸現象時有發生,撿破爛的隨意出入社區,對流動人口的管理缺乏力度 。調查顯示,有78·31%的羣衆迫切要求設立治安崗、治安巡邏隊和報警電話。有17·01%的居民對社區治安狀況表示擔憂。在人文環境方面,不講公德,隨意損壞公物,破壞公共綠地現象時有發生,有69·01%的居民反映市民素質一般。有76·96%的人認爲對不道德行爲的處罰一般或是差。有52·92%的居民反映文明宣傳和科普宣傳太少。還有的反映對孤寡老人和困難戶幫扶不夠。對外來人員,缺乏必要的組織學習和宣傳教育。有居民認爲,評選出的文明樓院名不符實,文明市民學校開課也不夠正常等等。

三、加快社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1、樹立強烈的發展社區經濟的理念。社區經濟是建設全市“兩個一流”區特別是建設一流文明城區的基礎。因此,要把它上升到“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上去認識,提升到謀劃一個產業上去落實。當前,隨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加之城鎮人口老齡化及家庭結構的變化,預示着人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無論從量上還是從質上,都越來越高,一個龐大的、潛在的社區服務市場正在孕育形成。而從目前現狀看,社區服務需求的滿足率卻很低。調查顯示,96·58%的人認爲非常有必要加強社區服務。因此,在理念上要樹立社區經濟是大產業的新理念;在實踐上要探索建立健全產業組織新體系,在形式上要動員相關商家和企業加速構建社區經濟新產業鏈。各街道都要主辦、領辦、協辦、幫辦一批社區經濟重點項目。目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等存在差別,社區服務產業組織可以採取多種不同形式。但從發展趨勢看,應該儘可能以統一、規範、綜合性的便民服務爲主體,其他形式作爲補充,形成集技術服務、諮詢服務、家政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組織體系。同時要促進規模經營,把社區服務從單體型、零散型向羣體型、集團型轉變。形成以生活服務爲主,生產服務爲輔,多業並舉的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產業結構和經營格局。與此同時,社區居委會要和轄區企事業單位建立廣泛、密切的聯繫,在交往中取得信息,爲他們排憂解難;在提供服務中拾遺補缺,發展壯大自己;在利用現有資源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

2、探索多元化的投資新機制。社區建設既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又是造福於千家萬戶的惠民事業。通過社區建設,政府可以夯實社會管理的基礎,企事業單位可以改善良性運行的環境,居民羣衆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居民委員會可以把居民自治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因此,社區建設資金應該遵循多渠道籌集、各方都出一些的原則。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爲主導、社會多元投入爲主體的投資新機制。通過財政拿一點、駐區單位贊助一點、開發商無償提供一點、星光計劃投入一點、有關部門捐一點、協稅返還給一點等,構成比較穩定的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形成區、街(鎮)辦事處兩級政府共同支持社區建設的合力。要進一步探索彩票福利基金的使用範圍,使其由單一支持“星光計劃”轉變到支持整個社區設施建設、爲社區居民服務上來。充分發揮民間慈善組織、機構、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中介組織在籌措資金方面的作用,通過鼓勵社會各界捐贈贊助,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引進國外資金,對社區建設進行財力、物力支持。逐步解決基層社區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另外也需要注意,在社區建設的過程中,要嚴格審批資金的使用,注意統籌規劃,合理佈局,防止多頭投入、重複建設。儘量考慮就地取材、改造擴建的辦法,擴大使用領域。要朝實用性、專業性、靈活性方向發展。使有限的資金,產生最大的效益。

3、明確社區管理的職責權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政府和它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是指導和管理社區的主體,社區居委會是指導和管理社區的客體。據此,政府應賦予社區相應的行政管理權,包括對社區衛生、治安、環境、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等方面的管理權和處罰權,使城市管理權限和管理重心下移。改變權力在上、責任在下,收費在上、管理在下,物業公司收費、居委會管事的不合理狀況,做到費隨事轉,權隨責走。進一步理順社區與上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的關係,明確新形勢下街道、居委會在社區管理、社區服務方面的職責與權限。明確哪些內容屬於指導的範疇,哪些內容屬於管理的範疇。政府要出臺相應的社區管理、收費項目和標準,制定社區發展和管理規劃,使社區工作具有宏觀的前瞻性和微觀的可操作性。同時,要創新指導和管理的方法、途徑,善於發現、及時總結社區指導和管理的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作用,使政府對社區的指導和管理更加規範。

4、組建完善的社區管理體制。組建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城管等單位構成的社區建設的領導系統。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對區域性、羣衆性、社會性的工作承擔全面責任。與此同時,建立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公安、工商、環衛、市容、衛生等單位參加的社區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例會,商量、協調、督察社區管理和社區建設的各種事項,制定社區發展規劃。這樣,可以形成條的專業管理與塊的綜合管理的有機整體和合力;組建由城區管理、社區發展、社區治安委員會構成的社區建設的執行系統。其中,城區管理委員會對轄區內市政市容工作實行綜合治理。社區發展委員會對轄區內的社會發展與建設工作進行謀劃與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要是協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轄區內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組建由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羣衆及其自治性組織構成街道社區建設的支持系統。通過建立這些羣衆性自治組織,協助街道完成諸如諮詢服務、民事調解、市容整治、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等。這些都是社區建設最基本的單位,應該下大力提升它的自治功能、穩定功能、教育功能、服務功能和可持續發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