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調查報告

學識都 人氣:9.07K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技術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技術調查報告

技術調查報告1

1、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指出“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實施節約與開發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能源發展戰略”。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有害物排放。作爲能源領域的設計單位,完成了衆多燃氣鍋爐房的設計工程,爲了貫徹國家的法律,有必要掌握節能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及所起到的效果,因此,對運行中的燃氣鍋爐房節能技術利用情況進行調研是十分必要的,對我們今後的設計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也爲貫徹國家的節能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燃氣鍋爐房採用的節能技術調查

我們編制了《燃氣鍋爐房節能減排技術運行狀況調查表》。該表內容包含所調研鍋爐房的名稱、地址、供熱面積、熱負荷、鍋爐容量、數量、供熱方式及節能減排措施,其中節能減排措施涵蓋了氣候補償器控制、鍋爐羣控、煙氣冷凝回收、水泵和風機變頻控制等多項。

調查時間從XX年2月至XX年8月,調查對象是北京及新疆地區自XX年以來改造或新建的燃氣鍋爐房工程項目。我們採取向燃氣鍋爐房業主發放《燃氣鍋爐房節能減排技術運行狀況調查表》的方式,實際向業主發放調查表100份(每座燃氣鍋爐房對應一份調查表),收回94份,其中北京地區收回84份,新疆地區收回10份。總有效樣本數達94個。

3、數據統計結果

4、數據分析

①燃氣鍋爐房節能技術利用率比較

由表1可知,在燃氣鍋爐房採用燃燒器比例調節技術和管道保溫方面,北京和新疆地區都做得比較好,達到了100%,但是閥門等附件保溫方面均沒有涉及。氣候補償器控制及水泵和風機變頻控制技術目前採用較多,其次是超壓泄放利用、煙氣冷凝回收和鍋爐羣控技術,分時分區控制及太陽能利用技術採用最少。由於北京地區鍋爐房煤改氣工作開展較早,煙道尾部的冷凝回收裝置安裝率較低。

②5種最常用節能技術組合使用情況

針對氣候補償、鍋爐羣控、風機和水泵變頻、分時分區控制、煙氣冷凝回收這5種最常用節能技術。

同時採用2~5項節能技術的燃氣鍋爐房項目較多,只採用1項節能技術的項目較少,說明在改造或新建燃氣鍋爐房工程項目中,節能技術的應用及效果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認可。

③5種最常用節能技術組合使用效果

北京地區84座燃氣鍋爐房均採用了以上節能技術中的某項或某幾項,燃氣鍋爐房節能改造前、後的燃氣耗量及節能量見表3。

5、結論

①調研的燃氣鍋爐房項目均採用了1~5項節能技術。

②閥門等附件保溫技術均沒有采用。除燃燒器比例調節和管道保溫這種常規的節能技術外,氣候補償器控制及水泵、風機變頻控制是目前採用最多的節能技術,其次是超壓泄放利用、煙氣冷凝回收和鍋爐羣控技術,分時分區控制及太陽能利用技術採用最少。

③綜合採用3項節能技術的項目最多,採用1項的最少。

④節能技術的應用的確達到了節能目的,但是由於每座燃氣鍋爐房各方面條件不同,各種節能技術應用的效果尚不能做出定量的分析。

技術調查報告2

企業管理是一個老話題,但管理如何細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強化,長期以來卻沒有解決好。煙臺汽車製造廠幾年來通過運用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積極探索企業內部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體化管理,活化了資金,加強了監控,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深化、細化和硬化,其經驗值得借鑑。

一、一個困難的企業爲什麼花錢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加強管理

煙臺汽車製造廠是一個擁有2600名職工、3.2億元資產的中型企業,主要生產輕型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1993年以來,該廠產品銷售收入雖然逐年增加,但經濟效益卻大幅下滑,生產經營日趨困難。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感到原有經驗式的管理模式、落後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饋機制已非常不適應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應用現代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進行管理創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與控制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由於汽車產品結構複雜、零部件繁多,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以往靠會計人員手工勞動,連續幾天幾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綜合成本,難以及時準確地制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企業曾多次出現新產品投產後,才發現新產品的設計成本過高,價格無法爲市場接受而被迫停產的情況。

二是資金的核算與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該廠銷售環節佔用的資金餘額上億元,大多以發出商品的形態存放在全國各地的430多個經銷商處,企業難以及時、準確掌握各銷售點上的存貨變動情況,賬物不符、賬賬不符的問題時有發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壞賬風險難以防範。1995年該廠曾組織十多名會計人員歷時一年,與各經銷商覈對發出商品和應收賬款,發現企業本身的賬簿記錄差錯1100多筆,僅發出商品的潛虧損失即達數百萬元之多。在儲備資金的管理中,傳統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庫存材料、備件的賬面價值總量,但具體材料、備件的存放時間、庫存數量卻不掌握,致使存貨超儲、積壓、損壞等情況非常嚴重。企業盤點時曾發現倉庫中的三角帶可滿足企業10餘年的生產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礎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強化。從企業內部看,基礎數據缺乏,材料消耗定額、工時消耗定額不準,談不上實施精細生產,挖潛降耗,也無法對生產車間、銷售部門、採購部門和倉儲部門實施科學的考覈。特別是財務信息滯後於物流信息和市場變化信息,再加上數據常常失真,決策者難以及時瞭解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和內部各種資源的配置情況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四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硬化。過去規章制度只是掛在牆上,寫在本中,缺乏強有力的手段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執行,有章不循、有章難循的弊端難以克服,道德風險無法控制,科學規範的管理程序難以硬化。

二、如何運用計算機網絡和軟件對企業管理進行深化、細化

1996年以來,該廠針對採購、倉儲、生產、銷售等環節信息不明、賬目不清等突出問題,以財務管理爲中心,以成本控制爲重點,聯合山東浪潮國強軟件公司,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後投資兩百餘萬元開發了“煙臺汽車製造廠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基於一臺主服務器,在各個車間、倉庫及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各有關處室設立了46個工作站,將各子系統通過財務管理子系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了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數據共享,爲企業提高財務資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財務管理子系統建立了統一的計算機平臺,變多級覈算爲一級覈算,一張原始憑證(銷貨發票、購貨發票、入庫單、領料單等)一次錄入,倉庫、車間、厂部的業務覈算、統計覈算、會計覈算、憑證的製作、打印、各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全部由計算機一次自動完成,可以靈活地查詢、統計和打印賬表。

銷售管理子系統與金稅系統連接,利用金稅系統錄入和打印銷售發票後,自動轉入銷售管理子系統,自動編制銷售憑證,自動登記財務的產品銷售、發出商品、應收賬款、應交稅金等賬簿。同時可進行賬齡分析和壞賬估計,實現了銷售業務管理與覈算一體化。

採購管理子系統對採購訂單、採購到貨以及入庫狀況進行全過程管理,爲採購部門和財務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自動完成對各種應付賬款的登記、沖銷以及應付賬款動態變化狀況。另外,該子系統還可以進行材料採購成本的考覈與監督,非合同供應商、超過合同的採購價,軟件系統可以自動警告,要求審覈。

倉儲管理子系統通過對各種存貨的收、發、存業務進行覈算,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件存貨的耗用情況,把各類存貨成本歸集到各成本項目和成本對象上,爲企業的成本覈算提供基礎數據,並動態反映存貨資金的增減變動情況。

生產計劃子系統根據生產計劃和上月末實際庫存情況,軟件系統能按照裝配物料清單計算物料的毛需求和淨需求,自動運算出零部件採購計劃、自制件的生產計劃,將設計、工藝、生產製造並行交叉進行管理,實現了各種物流、業務流自始至終連貫起來的全過程管理。

技術調查報告3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落實XX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的推進“主導產業高端化、特色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高新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爲此,深入瞭解掌握XX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體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探索今後如何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顯得尤爲迫切。但在現行的統計制度中,省一級尚沒有建立專門的高新技術產業調查方法制度,高新技術產業數據收集的途徑是通過高新技術行業歸類取得,這樣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是由於企業的行業分類是按其主營業務收入佔比較高的產品來確定,一個生產企業只能賦予一個行業代碼,導致屬於高新技術行業企業的產值中包含了非高新技術產品的產值,而非高新技術行業的企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又無法統計到高新技術產業數據中(如巨化集團公司由於“有機化學原料製造”行業的產品收入最高,整個公司的行業劃歸屬高新技術行業的“有機化學原料製造業”,事實上該公司有合計產值佔比近68%的多種產品不屬高新技術產品,而在收集高新技術數據時,將其全部產品產值作爲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統計)。這樣的方法未能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各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

針對上述情況,XX市科技局聯合統計部門專題開展了高新技術產業統計調查研究。試圖從產業和產品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測算,調研過程中雖然存在較大難度,但效果明顯,調查結果基本反映了XX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調查組也希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統計調查方法的改革,使之更科學更準確地反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狀況,爲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抓創業創新、富民強市提供更好的決策參考依據。

本次調查採取分區域進行,實行統一表式、分級實施調查及彙總處理、集中評估分析的方式。調查時期是20xx-20xx年。調查對象爲衢州全市範圍內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其他企業。調查覆蓋了全市259家工業企業,其中包括79家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8家市級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調查內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企業基本情況;二是企業經營狀況;三是企業對創業創新環境的評價,以及企業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XX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概況

近幾年來,XX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高新技術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爲全市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到20xx年爲止,XX市工業企業中已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5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6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42家,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其他企業100家。20xx-20xx年,XX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持續增長,科技活動經費投入不斷加大,科企合作成果明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前景樂觀。

(一)高新技術發展態勢

本次調查中,對於高新技術產值的數據統計分別從產業和產品兩個角度進行,因而產生了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和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兩種統計口徑,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高新技術企業的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非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非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

1、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數據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和非高新技術企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部分。經過幾年的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爲全市工業發展新亮點。高新技術產業總值增長快於全市工業水平。20xx年,XX市全部工業總產值達799億元,較上年增長30.1%。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59家被調查企業的工業總產值達到220.2億,較上年增長24.1%;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150億元,較上年增長33.8%,高於全市工業增長速度3.7個百分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爲107.8億,同比增長27.6%,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71.9%。從行業分佈看:XX市高新技術產業涉及八十多個行業小類,但主要集中在十三個行業:有機化學原料、化學農藥、初級形態塑料業、信息化學品、化學藥品原藥製造、氣體壓縮機械製造、軸承製造、電光源、廣播電視接受設備製造業、變壓器和整流器業、配電開關控制設備、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和其他合成材料。20xx年,這十三個行業的高新產業產值總計77.6億元,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51.7%。在這些類別中,有機化學原料製造業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主導地位,產值達到47.1億元,佔全市的31.4%。

2、高新技術產品

高新技術產品數據包括高新技術企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非高新技術企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從產品的角度看,到20xx年底XX市已有200餘家企業生產90多個種類的高新技術產品。

(1)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快,品種類別多。本次調查對象範圍是以目前國家確定的高新產業行業所涉及的企業爲基礎依據。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59家企業中,有43家企業沒有生產高新技術產品,即到20xx年底,全市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共216家,這些企業20xx年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126.1億元,同比增長35.3%, 20xx-20xx年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2%;高新技術產品的工業增加值達25.5億元,增長速度爲27.1%,略高於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長水平。XX市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3.9億元,同比增長28.1%,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的66.5%。非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爲42.2億元,同比增長52.9%,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33.5%。

從不同類別的高新產品看:全市高新技術產品涵蓋了九十多個種類,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有機硅與氟系材料、新型精細化工產品、太陽能光化技術及產品、新型紡織材料、粉末及粉末冶金製品、高效果輸變電設備、有機農業、新型電力(石油、化工)設備、醫藥生化製劑產品、高性能材料、食品行業用生物技術及新產品、機械製造技術與設備、數控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設備及產品等。這些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共計86.3億元,佔全部高新產品產值的70%。

(2)近七成的高新技術產品出自高新技術企業。20xx年各類企業生產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爲126.1億元,其中國家級、省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產品產值分別達到15.8億元、46.4億元、21.8億元,三級企業合計佔全市純高新產品的66.6%。省級、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高新產品產值分別爲0.74億元和7.0億元;其他企業的高新產品產值達34.4億元。

(二)產學研聯合成效明顯,進一步推動高新產業發展

近幾年來,XX市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重視產學研聯合,隨着全市科技合作工程的大力推進,部分企業也相繼與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東北及本省等地相關高校院所,如中科院及其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上海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名校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研發也逐步成爲XX市企業創新活動的一大亮點,每年一屆的“科工會”對促進科企合作起到了重要影響。調查顯示:約三成的企業與高校院所進行了合作。20xx-20xx年,這些與高校院所有合作的企業的工業總產值、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都明顯高於未與高校院所合作的企業。可見,科企合作對於推動高新產業的發展起到很大作用。

七成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本企業辦科技機構,主要從事企業的技術研發以及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被調查企業中,有87家擁有企業辦科技機構,佔被調查企業的33.6%。20xx-20xx年這些企業的高新產品覆蓋率分別達到62.1%、59.9%、65.12%。有兩成以上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20xx年這些企業的高新產品覆蓋率53.8%。

(三)企業科研經費投入穩步增長

XX市高新技術產業所涉及到的企業主要是私營企業。從本次高新調查結果看,20xx-20xx年XX市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持續增長,三年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6.6%。20xx年,全市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4.9億,比上年增長18.9%,其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3.2億,佔總科技經費支出的65.3%;技術改造經費支出6億,比上年降低14.3%。從投入強度看:20xx年全市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強度(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佔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爲2.1%,比上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研究與開發經費的投入強度爲1.4%。技術改造經費支出的投入強度爲2.6%,是三項經費中投入強度最大的一項。

(四)高層次人才主要分佈在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

調查數據顯示,XX市259家被調查企業中共有從業人員3.8萬人,其中大專以上0.8萬人;技術人員0.7萬人,其中研發人員佔42.1%。此外,全市還有44人被列入“新世紀151人才計劃”, 6人被列入“百千萬科技創新人才計劃”。被調查企業中大專以上學歷人數8173人,其中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393人,佔53.8%。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佔企業從業人員比例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爲最高,達36.1%;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人員佔企業從業人員數的比例居最高,爲10.7%。能與高校院所合作的企業和擁有企業辦科技機構的企業均有較強的人才支撐,這些企業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佔比分別達到23.3%和23.1%;研發人員數佔比,均達到8.6%。

二、企業對XX市高新產業發展的評價

當前,XX市高新產業蓬勃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是促進全市高新產業繼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比較關注的內容。爲了客觀瞭解企業對XX市高新技術創新環境的評價,特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

(一)近七成的企業對政府高新技術創新政策有所瞭解

本次調查就企業對高新技術創新相關政策的瞭解程度做了調查,約七成的企業對相關政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其中,39%的企業瞭解程度爲“一般”;31.3%的企業爲“比較瞭解”;對相關政策“瞭解一點”的企業有17.8%;選擇對創新政策“不清楚”和“很瞭解”的企業比較少,比例分別是8.1%和3.9%。從不同的瞭解程度看,有13.2%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對相關創新政策“很熟悉”,位於各類型企業的比例之首。此外,列入國家科技發展支撐計劃和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計劃的企業對於政府出臺的相關創新政策瞭解程度比較高。

(二)六成以上企業瞭解本行業高新技術產品的最新動態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更是需要企業的不斷創新。而對本行業高新技術產品最新動態的時時關注,直接影響着各企業的創新發展。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9.1%的企業對本行業高新技術產品的最新動態瞭解“一般”;“很瞭解”最新動態的企業有32.8%;而“不瞭解”的企業比較少,僅佔8.1%。說明大部分企業都比較關注與本行業相關的高新產品發展動態。

按企業類型來看,選擇“很瞭解”最新動態的各類企業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20%,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44.7%,市級高新技術企業有33.3%,省級科技中小型企業有50%,市級科技中小型企業有32.6%。此外,選擇“一般瞭解” 的國家、省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分別有80%、55.3%和66.7%;而省級、市級科技中小企業分別有50%和60.5%。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計劃和在高新園區內的企業對於本行業高新產品最新動態的瞭解程度比較高。

(三)八成以上企業迫切需要政府在科研經費投入方面的支持

針對如何提升和改善XX市高新產業的發展環境,帶動企業創業創新的激情,本次調查設計了六個方面的政府服務事項,讓企業從中選擇三項比較需要的服務。調查顯示,各企業對XX市創業創新發展的相關輔助政策各有所重。85.3%的企業選擇了“科技經費投入”這項服務;73%的企業需要政府提供“提供科技信息”的服務;50.6%的企業選擇了“幫助解決科技人才”;選擇“開展產學研洽談”的企業有31.3%;需要“提供科技中介服務”的企業有25.1%。

技術調查報告4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爲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各個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教學的網絡化,不僅是21世紀教育現代化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克服自身弊端,進一步實現科學化的有效途徑。本次調查以初中語文教學爲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瞭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現狀並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1、問卷調查:

 1.1 調查的目的:

(1)、瞭解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2)、瞭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

(3)、對今後初中語文教學,特別是對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改進的建議。

 1.2 被試與取樣:

本次調查對象爲我校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我設計了中學生信息技術認識問卷調查二份,全卷共設計了二十九個問題,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7分,收回218分,回收率92 %,其中有效問卷218分,有效率100%。

 1.3 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爲:“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調查問卷”

2、現將本試卷的各個問題進行分析:

2.1、本次調查的學生中79%的學生家庭中沒有計算機,這與我們這山區的學校實際情況相符。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校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主要依賴於學校的機房。

2.2、通過調查得知我校學生目前的操作水平一般的佔53%,知道一點的佔33%,其餘的是很棒。喜歡多媒體教學同學佔94%,無所謂佔6%。認爲多媒體教學增強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的佔99%。認爲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視覺效果、聽覺效果更好的佔100%。認爲多媒體教學內容更豐富、有助學習,適合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的佔98%。對課件使用的滿意評價佔98%。

2.3、通過調查得知學生沒有不喜歡上多媒體課的同學。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思品課。偶爾使用的有化學、物理、地理、歷史、生物和健康課。同學們認爲課件製作水平很好,有實用性的佔98%。同學們上多媒體課,注意力能夠集中,不受課件中的音樂影響,認爲運用多媒體增大了知識的信息量,省事省力,課程進度快。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 的興趣和認知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4、在調查中問到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認爲更便於自己對知識的深入理解的佔48%,有一些的佔50%。在複習課中用多媒體教學比傳統複習方法好佔61.73%。

2.5、在調查中同學們還提出了寶貴的改進意見:

①、繼續優化多媒體。多媒體教學確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創造性上還應有所改進。

②、多媒體課件要聯繫教科書,不可脫離教科書單一使用課件。

③、多讓學生回答問題,不要只顧展示。

④、在意境性的內容時需要課件的展示。

由以上調查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還是樂於接受多媒體教學的學習 ,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凡是使用了多媒體的班級,語文成績普遍高於一般上課的班型。由此,只要我們的老師使用得當的話,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是一個非常有優勢的教學手段,資源庫的建設還等着大家去完備並使其價值充分發揮。

技術調查報告5

[摘要]由於煤炭資源在我國的能源體系中佔據特別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工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具備基礎性作用,加強研究地質勘探技術對促進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更進一步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存在着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分析某煤礦當中運用地質勘探技術的研究,提供給同行進行參考。

[關鍵詞]煤炭資源 國民經濟 地質勘探技術

由於在地質勘探環節運用的工程技術比較多的是勘探技術,這項技術的使用目的就是藉助於運用勘探技術,隨後對礦體或者地質體的深度、儲量、形態、結構、規模、產狀等探明。實施地質勘探過程當中,往往頻繁使用的技術是鑽探與坑探技術,輔之以地球化學勘查與物理勘探。伴隨着我國經濟迅猛發展與科技的長足進步,導致也不斷髮展我國煤礦地質勘探工作。如今的研究煤礦地質勘探其涉及到遙感地質、鑑定巖礦與古生物、工程地質、物探、航空測量、煤質化驗、水文地質、鑽探等多個工種、行業、專業,而且具備一定規模在研究方法理論、綜合分析與解釋、採集與處理資料等,另外也得到良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勘探水資源、評價煤層氣等領域。

 1工程基本情況介紹

本文選取的某煤礦是處於貴州省織金縣境內,其生產主採3下煤層,平均厚度是6.38m,傾角4度至10度,礦井開拓是豎井形式,生產水平有三條東西大巷開拓,佈置是根據煤層,採區則是在大巷兩側進行分佈,其主要採用膠帶運輸機進行運輸,另外還有無軌膠輪機車,實施綜採放頂煤採煤工藝與走向長臂冒落法。

2應用綜合地質勘探技術情況

一是採區地面地震勘探。由於在設計採區之前,藉助於地面地震勘探手段的使用,將斷層發育規律與採區構造形態、煤層底板起伏形態與賦存狀況查明,評價影響開採的含水層富水性,提出相應的防治水害措施,這就可以將可靠地質資料提供給設計採區。這一煤礦其主要採用的方法是地面瞬變電磁法、地面二維與三維地震勘探,實施的主要目的層分爲3上、3下、16上與17煤層、煤系地層底界面與第四系底界面。根據勘探所獲得的結果爲:主要目的層擁有比較好的反射波聯繫性,這可以爲追蹤對比創造良好條件。自從建立礦井之後實施的地震勘探也查出在區域範圍內比五米落差大的斷層,解釋三米至五米落差的斷點,修正採區邊界斷層,這就可以將詳實地質依據提供給設計。

二是井下多用途探巷施工與鑽探。必須要將採區範圍內地質情況充分利用起來,一邊進行採掘,一邊進行勘探,藉助多種探測方法的使用,以便可以將詳實地質材料及時提供給佈置工作面,使得廢巷施工極大的減少。在首採工作面回採之前施工生產採區沿着煤層佈置的採取邊界巷與運輸巷,使得地質構造發育與煤層賦存得到進一步探測,這就可以將準確的資料提供給今後佈置工作面。之前已經施工好的工作面泄水巷,可以同時進行工作面地質情況的探測,往往都是沿着煤層佈置大巷,如果巷內並沒有岩石集中,這就可以相鄰工作面順槽掘進階段,先進行施工工作面泄水巷施工,順利排放正在回採的工作面涌水,以便可以爲工作面正常回採提供保證,另外泄水巷還可以同時進行工作面內煤層地質情況探測。適當的時候藉助於已經挖掘的巷道的利用,藉助井下鑽孔佈置實施探測佈置工作面與回採比較大影響的地質構造。將已經掘進的巷道適當的利用起來,藉助於井下鑽孔的佈置可以探測上覆可採煤層情況,通過已經施工完畢的3下煤層巷道的有效利用可以探測3上煤層沖刷邊界,以便可以將精準的資料提供佈置3上煤層工作面。

三是井下工作面音頻電透。這種探測方法就是將直流電法探測原理的充分利用,按照底下的各個煤層之間具備的導電差異情況,通過井下使用專門儀器觀測人工場源分佈規律以便可以將地質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種技術方法比較適合完成掘進工作面順槽之後,通過專門儀器的使用,往往是在將一條順槽內的某一個點佈置發射點發射,另外相對應的順槽點左右移動範圍內將之前發射的信號予以接收,往往要求測網密度保持在發射點距五十米的範圍之內,接收點距離在十米的範圍,這就可以形成一個扇形的掃描區。所有的發射點進行相對應,在別的巷道內扇形對稱區間觀測的超過二十個點,這就可以有效保證在測區範圍內的所有單元都會具備三次以上發收射線覆蓋。最終解釋、計算、成圖、分析現場收集的資料,將水文異常區進行圈定,隨後按照各個層段岩層視電導率值異常變化定性來實施涌水量大小的判斷。藉助於採煤工作面頂板砂岩或者是侏羅系底部礫岩含水性異常位置、強弱、形態進行探查,以便將依據提供給礦井防治水,使用這一的方法總共是在4個採取實施探測十個工作面,藉助於採後的分析對比,往往可以獲得比較理想地質效果。

 3結語

煤田地質構造這是對開採煤炭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受到構造應力的作用,煤岩層會導致出現破壞或者波狀彎曲,隨後形成斷層或者是褶曲。而這會對設計礦井與高校回採煤炭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通過地質勘探技術作用的發揮,可以讓我們將井下煤田地質構造等這些關鍵因素事先掌握,針對這樣的情況,煤礦地質勘探工作在防治礦井水害、防治礦井瓦斯災害、預防頂底板事故等方面發揮特別重要的作用。

技術調查報告6

又是一年春播時,水稻播種在即,是採用傳統的手栽秧還是使用機插秧,農民很糾結。據縣農機推廣站站長、高級工程師蘭顯發介紹,水稻機插秧是將規格育秧盤育出的水稻帶泥秧苗,通過插秧機栽植在水田中的水稻栽插新技術,在我縣已試驗、示範、推廣八年時間了,八年推廣,效果怎麼樣,筆者日前進行了調查探訪。

單產創記錄 均產高一成

20xx年7月16日,在參加碧山鎮水稻機插秧現場觀摩會的250餘人的共同見證下,通過實收稱重測產,黃橋村七組凌程新家的機插秧水稻畝產達到872公斤,創下樑平實收單產歷史記錄。

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胡曉分析說,凌程新家之所以能獲得這麼高的產量,機插秧技術起了關鍵作用,機插秧的帶泥淺插、規範密植特點,能保證大田基本苗數量、個羣體分佈合理、夠苗期提前,從而大大增加有效穗數量,稻穀的結實率、千粒重均能得到保證。20xx年,全縣18.1萬畝機插秧水稻平均畝產量達681.3公斤,較手栽秧畝增產82.7公斤,增產13.7%。。

胡曉介紹,機插秧一般每畝栽植1.1至1.2萬窩,而手栽秧一般只有0.6至0.8萬窩。

“收割時,站在田埂上往稻田裏看,產量高不高一目瞭然:機插秧稻田上面全是穀穗,根本看不見稻田中的泥土;而手栽秧看起來稀稀拉拉,透過穀穗,很容易看見稻田中的泥土。”仁賢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紹金說得更通俗易懂。

成本省一半 速度快很多

機插秧育苗時要使用專用育秧盤,種子、消毒農藥使用量也稍大一些,僅從這幾項看,每畝大田機插秧苗比手栽秧育苗成本高35元左右。

“但機插秧育苗田面積是手栽秧的1/12,起秧、插秧速度是手栽秧的25倍,每畝節省下來的耕田、薄膜、人工等費用約135元左右。”蘭顯發介紹。

仁賢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監事長陳一富,每年帶領合作社的機插秧作業隊,爲老百姓育、插秧3000多畝,成爲全市唯一的農機勞動模範。

“農民請人育秧、栽秧,人工費、農資費、生活費加起來,每畝要200多元,而我們只收80元,扣除機插秧多用的稻種錢,農民每畝可以省100元左右,所以搞機插秧的農民多得很,那段時間我們忙都忙不過來。”陳一富說。

技術很成熟 全市都推廣

去年,縣農委在仁賢鎮仁賢村五組返租稻田15畝,選擇51個品種做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品種對比試驗。8月21日收割曬乾後,最高畝產達到了837.4公斤。

“這種試驗我們已經搞了好幾年,目的就是爲了在衆多雜交水稻品種中,選擇適合梁平種植的機插秧主導品種。”楊紹金是這個試驗的具體實施者,也是梁平最早試驗、推廣使用“溼潤育秧法”的農技人員。他笑着說:“機插秧的難點在育秧環節,通過前幾年的摸索,我們完全掌握了技術,現在主要精力轉移到追求高產上了。”

“只要按照縣農委編寫的技術卡片一樣一樣地來,保準不得出問題,比那些老辦法又快又穩當。”陳一富證實了楊紹金的說法。陳一富以前只是一個種田“老把式”,地地道道的農機“門外漢”。20xx年起,他跟隨蘭顯發一起搞機插秧試驗,如今已成爲梁平的機插秧總教練,“機插秧技術並不複雜,一般的農民都‘奈得活’。”

蘭顯發告訴筆者,梁平首創的“溼潤育秧法”,採用“壯秧劑+消毒、調酸、灌水”機插育秧套餐技術,省時、省事、安全,根本不會爛秧死苗,已經在全市推廣;而機器栽插,頂多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多練練就行了。

前景很光明 推廣需加力

聚奎鎮農民熊三個頭不大膽子大、文憑不高心氣高,近些年每年種植水稻1000多畝,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種糧售糧大戶”榮譽稱號。

“能種這麼多田,全靠機插秧。”熊三感慨地說,現在農村勞力緊缺,如果不用機器插秧,想在短短十來天把1000多畝秧苗插完,根本不可能。

據統計,20xx年,我縣實施機插秧面積18.1萬畝,機插率41.7%。8年推廣,仍沒過半。

蘭顯發、胡曉等認爲,兩大原因導致推廣進展慢:一是現在種田的多是老年農民,接受新鮮事物慢,當年推廣雜交水稻,也同樣搞了10多年;二是機插秧需要購買插秧機,統一組織連片栽插,才能提高效率與效益,而現在想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難度不小。

“有困難更有機遇。”縣農委副主任冉懋國認爲,不久的將來,農民一定會接受機插秧,因爲機插秧省時、省力、省錢、高產,技術成熟先進,是解決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後水稻栽植難題的唯一路徑,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也普遍採用,國家對此相當重視,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

爲解決全縣1萬多畝水稻制種的插秧用工難題,去年,我縣在仁賢、新盛、蔭平等地開展的200畝水稻制種機插秧試驗初獲成功,畝節本增效達890元。

“今後,我們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培育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大力推廣育秧、機插一條龍服務模式,促使機插秧技術又好又快發展,讓更多的老百姓認識機插秧、使用機插秧、得到機插秧帶來的實惠。”冉懋國對此信心滿懷。

技術調查報告7

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是機關事業單位搞好各項服務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着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考覈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重要工作,牽扯到每個技術工人的切身利益,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我省的技術工人考覈工作從96年開展以來,已運作了13年。當前,隨着機關事業單位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完善考工制度已是當務之急。

一、考工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兗州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人共3025人,其中高級工1161人,中級工813人,初級工792人,其他259人,年齡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重實幹,輕學習。通過考覈發現,相當一部分技工對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他們認爲,能幹活就行,能考工就行,沒有必要參加理論業務學習。他們考工的目的就是爲了增加工資,爲增加工資考工,違背了技工考試的初衷。

2、缺乏應有的壓力感和緊迫感。由於機關事業單位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尚未真正形成,嚴格考試、競爭上崗等工作制度尚不完善,從而導致工作沒壓力,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熬年限晉級也是技工隊伍普遍存在的現象。

3、間斷性、突擊性的考工,社會效應欠佳。考工工作轉入正常以後,再符合報考高一級考覈條件時,尚需一段時間,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由於間隔時間過長,多數工人很少積極主動地進行業務學習,容易造成前後理論知識的脫節;一旦到了考工年限,考工培訓期又過於短暫,學員囫圇吞棗,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二、考工工作的幾點思考

1、建立新的工人技術培訓機制。培訓作爲提高工人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其性質應從應試培訓轉變爲崗位培訓。在培訓計劃、培訓對象及培訓內容等方面也要予以突破。我們應以“服務育人”的戰略高度來提高培訓質量,把業務培訓作爲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有計劃的實施,打破時間界限,培訓內容應突出重點,在定崗定員的基礎上,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實用性原則,因材施教,做到年年有新學問,歲歲有新收穫。

2、建立健全考覈機制,淨化發展環境。一是定期考覈,對機關事業單位技工的業務提高情況和實際工作表現實行定期考覈、記錄存檔,並作爲晉級的重要依據。二是有計劃地開展勞動競賽、技術比武等技能比賽活動,對成績優異者給與精神和物質獎勵,並作爲放寬年限,提前晉級的先決條件,充分調動其學習業務、鑽研技術的積極性。三是打破能上不能下的束縛,制定真正讓技術說話、憑本事晉級的相關政策,讓那些業務強、素質高、貢獻大的技工提前破格晉升,對不思進取或考覈不稱職的人員,或高職低聘,或予以解聘。

3、處理好考工晉級與工資晉升的關係。根據濟人辦發〔20xx〕22號文規定,事業單位工人取得技術等級證書後,可根據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設置及人員聘用的有關規定參加競聘,並按所聘崗位兌現工資待遇。這是20xx年考工晉級工作的一大亮點,改變了過去只要考取證書就可兌現工資的一貫做法,使得工資的晉升和工人的工作實績密切聯繫,增加了技工考覈的含金量,真正體現了公平、公正,以此來造就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工人隊伍。

技術調查報告8

本次調查主要反映了中小企業對於服務器領域相關新技術的認知和使用情況;七成受訪用戶擁有的.服務器數量在50臺以下,6成受訪企業擁有自己的機房,IT基礎架構建設初具規模。

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企業用戶所面臨的綜合性挑戰是:在外部壓力加大、IT預算緊縮的情況下,既需要想法設法降低成本,又要不斷優化IT基礎架構,提升IT運營和管理效率,同時控制好各種風險。調查也表明,中小企業用戶最關心的IT痛點問題主要集中在“系統性能、IT資源利用率和TCO成本”等三個方面,IT生產方式正在從過去的粗放式轉向集約化,集羣、虛擬化等技術得到青睞。

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IT投資決策比以往更加複雜,投資更加謹慎,近4成用戶的服務器數量增長幅度低於10%,近3成的用戶幾乎沒有添加服務器,明顯低於往年的增長速度。

技術調查報告9

數控技術是製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數控技術的應用是提高製造業的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數控機牀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裝備,是關係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誌。專家們預言:二十一世紀機械製造業的競爭,其實質是數控技術的競爭。

一、數控技術人才的工作崗位分類:

根據調研情況,數控技術人才可分爲三個層次:

1.“藍領層”數控技術人才

“藍領層”數控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數控機牀的具體操作及日常簡單維護工作的技術工人,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佔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數控技術人才。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掌握數控機牀結構的基本知識和機械加工與數控加工的工藝知識,具備數控機牀的操作、日常維護和手工編程的能力,瞭解數控加工的自動編程。這類數控技術人才可通過中等職業教育來培養,企業也可依靠自身力量從普通機牀操作工中培養。

2.“灰領層”數控技術人才

“灰領層”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數控編程的工藝人員和數控機牀維護、維修人員,這類人員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佔25.0%,其中數控編程工藝員佔12.6%,數控機牀維護、維修人員佔12.4%。

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

(1)數控編程工藝員:

掌握數控加工工藝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模具製造基礎知識,具備數控機牀的操作、日常維護和手工編程的能力,能運用至少一種三維CAD/CAM軟件進行三維造型和自動編程。此類人員在模具行業尤其受歡迎,待遇也較高,如在華東地區所調研的企業主要是汽車零部件、模具行業的民營企業,其數控編程人員佔到數控技術人員總數的12.8%。這類數控技術人才可通過高等職業教育來培養。

(2)數控機牀維護、維修人員:

掌握數控機牀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知識,掌握主要數控系統的特點、接口技術、PLC、參數設置和機電聯調知識。具備數控機牀的操作、手工編程和數控機牀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護維修能力。此類人員需求量相對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搶手人才,待遇較高。由於此類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較高,可通過本科或高職教育作基礎培養後,經企業大量實際工作經驗積累不斷提高。

3.“金領層”數控技術人才

“金領層”是指具備並精通數控操作、數控工藝編程和數控機牀維護、維修所需要的綜合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數控機牀的機械結構設計和數控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數控機牀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數控系統的選型、數控機牀的安裝、調試、維修和精度優化。能獨立完成機牀的數控化改造。適合於擔任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機牀廠數控機牀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

二、數控技術人才的需求預測

(一)數控技術人才需求旺盛的重點行業

1.軍工企業需要大量數控技術人才

20世紀90年代前,由於我國軍工企業整體形勢不太景氣,軍工企業的數控人才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流失嚴重。由於數控人才匱乏,軍工企業數量有限的數控機牀也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軍工的投入,軍工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數控機牀的數量和水平得到較大提高。特別是國防科工委“十五”規劃萬臺設備數控化改造專項實施後,許多機牀設備也將進行數控化改造,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數控技術的各層次人才,數控機牀的操作、編程、維護維修人才已成爲制約軍工製造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裝備製造業是數控機牀應用大戶,也需要大量數控技術人才。

這些企業近年來效益較好,任務飽滿,但企業技術與設備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無論是數控機牀操作人員、數控加工工藝編程人員,還是數控機牀的維修人員都很缺乏。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大多數國有企業職工的收入偏低,對數控人才吸引力不強,這是造成數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現個別數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業數控設備停工,給企業造成很大損失。

3.華北地區數控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主要集中在模具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大量民營、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人員比較精幹,更加需要既精通數控加工工藝、編程,又能熟練操作數控機牀,同時對數控機牀的維護維修有一定基礎的複合型的技術人才。

4.稱職和優秀的售後服務工程師和銷售工程師,也是華北地區所需求人才的特點之一。

(二)數控技術人才需求的層次結構

1.“藍領層”需求數量大,但相對比例將會有所下降

在我們所調研的企業中,雖然大部分企業目前只要求操作者能熟練操作機牀,程序由專人負責編寫,但隨着企業對數控人才的高效利用和進口數控系統的配置,已有企業對“藍領層”提出了更高的知識結構要求。部分企業(如成都飛機制造公司)已大規模引進了高職畢業生從事數控機牀的操作。可以預見,在企業對“藍領層”的數控技術人才的數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時,對其知識和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

2.“灰領層”數控人才需求的相對比例增加

現代企業中只會單純操作的“藍領層”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進口的大量高檔數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編程又能進行熟練操作的“灰領層”來操作。未來幾年,我國企業對“灰領層”數控人才的需求將明顯增加。

3.“金領層”複合型數控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數控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目前在企業中所佔比例僅爲3.52%。尤其是專業理論知識層次較高和具備一定動手能力的高級人才更顯緊缺。近年來模具企業大量採購數控設備,需要大量設計、數控編程及高層次維護的複合型人才,對複合型數控人才的迫切需求佔其未來需求量的20%。

(三)對數控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

隨着我國企業的生產技術進步和數控設備的更新換代,對各層次的數控技術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對於“藍領型”數控人才,必須以傳統的機械製造技術(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機牀夾具、機制工藝等)爲基礎,學習掌握“數控機牀原理及應用基礎”和“數控加工編程技術”,還需要熟練掌握“CAD/CAM”軟件。

對於“灰領型”數控人才,數控加工編程工藝員應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更加熟悉產品的三維設計,精通產品的加工工藝;數控機牀維修人員要以機、電、光和液(氣)控制技術爲基礎,掌握數控機牀維護與維修的技術和技能。

對於“金領型”數控人才,必須具有較紮實的專業基礎,較全面地掌握數控設備的相關原理與技術,具備數控設備研製與開發能力,還必須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包括英、德、日語等),掌握網絡技術。

技術調查報告10

[摘要] 通過採集經管類專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數據,分析其主要使用的信息技術,發現經管類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在職稱、學位和年齡方面存在結構性差異,而在性別方面的差異並不明顯。

[關鍵詞] 經濟管理; 教師; 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技術現代化變得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成爲教育主管部門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就包括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這一主要觀測點,要求“恰當充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並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取得實效”。

由於在教育中可以應用的信息技術很多,分析經管類專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有助於釐清經管類專業教育可供選擇的信息技術,爲教師在教學中選擇適用的信息技術提供參考。

1文獻綜述

諸多研究表明,信息技術的應用會隨着性別、年齡以及受教育水平不同而有所差異。相對而言,女性、年齡較大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積極,使用信息技術的頻率較低[1-3];男性比女性對計算機更感興趣,年輕男性比年輕女性利用計算機更多一些[4]。

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差異可能源於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例如,父母爲男孩比爲女孩買的電腦和電子遊戲更多[5];男人一般會比女人更有購買力,因而電腦軟件和兒童遊戲的設計和營銷更傾向於針對男性用戶[4]。

不同人羣對信息技術應用態度的差異也是產生上述差異的原因[6]。男性認爲他們比女性更適合應用計算機,展示出更強的能力和樂觀的態度[7-8];工作年限也會影響人們對計算機應用的態度[9],有工作經歷學生要比沒有工作經歷的學生更願意應用計算機,並表現出更積極的態度[2]。

然而,Daigle和Morris(1999)的研究表明,對計算機應用態度的性別差異在本科新生中比研究生更明顯,這種差異會隨着人們獲取經驗的增加而削減[10]。

年齡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因素。Morris(1989)發現年齡和經驗的長短與計算機應用有很強的相關性;此外,在塑造信息技術應用態度方面,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11]。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採集經管類專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數據,分析各類信息技術的應用頻率,並運用t檢驗分析教師在職稱、學位、年齡和性別4個方面是否存在結構差異。

爲確保採集數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們首先設計調查問卷,在較小範圍內進行問卷調查,沒有發現大的問題。然後根據反饋結果對調查問卷的項目進行修正,再通過電子郵件大規模發放調查問卷。

本項調查採集的是2009-2010年度的數據,樣本涵蓋國內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3所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涉及17個經管類專業。

3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項調查最終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23份,填寫有效調查問卷的專業教師中,具有初、中級職稱的有113人,副高級職稱的有122人,正高級職稱的有88人;從教齡看,有42人教齡不足5年,其餘281人教齡均在5年及5年以上。

3.1經管類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概況

應用比例在70%以上的信息技術依次是電子郵件、因特網、Word軟件、Excel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見表1)。使用最多的信息技術是電子郵件和因特網,有91%的教師使用電子郵件與同事溝通,有78.9%的教師使用電子郵件與學生交流,有90.7%的教師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其次是Word軟件和Excel軟件,使用比例在80%以上。個人使用數據分析軟件(如Eviews、SPSS、SAS等)的教師比例較高,達到58.2%,但要求學生應用軟件完成作業的比例僅爲23.8%。只有8.4%的教師使用音頻進行教學,而使用視頻教學的教師達到59.4%。使用遠程教學和自主學習軟件的教師比例不到20%。

3.2經管類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結構性差異

我們採用賦值法對採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其中對“從不使用”賦值爲1,對“有時使用”賦值爲2,對“經常使用”賦值爲3,然後採用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經管類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在職稱、學位、年齡和性別等方面的差異。

(1) 不同職稱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總體而言,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職稱差異不明顯,只有3項信息技術的使用具有顯著差異(見表2):初、中級職稱教師使用電子郵件與同事溝通比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教師要少;初、中級職稱教師更多地使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幻燈片;數據分析軟件的個人使用隨着職稱的提高呈現遞減,這可能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較低職稱教師的年齡較小,更容易掌握新技術;二是較低職稱教師面臨來自職稱晉升等因素帶來的科研壓力。

(2) 不同學位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總體而言,不同學位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差異不明顯,只有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具有顯著差異(見表3)。不論是教師個人使用,還是要求學生使用,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應用均比其他教師要多,具有學士學位的教師應用很少。這可能是由於教師准入的學歷門檻不斷提高,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受過數據分析方面的系統訓練,而具有學士學位的教師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年齡也普遍偏大,掌握新技術比較困難。

(3) 不同年齡和性別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相對於年齡較大的教師而言,中青年教師對電子郵件、PowerPoint軟件和數據分析軟件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多,這與Morris(1989)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而在其他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教師年齡上的差異並不明顯(見表4)。此外,經管類專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性別沒有顯著相關性(見表5)。

4結論

在信息化時代,人才市場對經管類專業畢業生需求的規格發生了很大變化,培養能適應信息化時代工作環境的人才成爲教育界的重要任務。教師必須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並不斷探索將其應用到教育領域的可能性。

在經管類專業教學中,使用較多的信息技術包括電子郵件、因特網、Word軟件、Excel軟件、PowerPoint軟件、視頻及數據分析軟件,音頻的使用很少。經管類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在職稱、學位和年齡方面存在結構性差異,主要表現在電子郵件、PowerPoint軟件和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上;在性別方面的差異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