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錦集五篇

學識都 人氣:2.65W

我們眼下的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五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背景分析:大學生活是每一個大學生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大三的學習生活更爲重要。大三學生面臨着就業、考研、專業課的學習等許多關鍵問題,所以大三時大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大三這一年的學習生活是我們大學生掌握知識技能,認識瞭解社會的關鍵。如果這一年好好利用,無疑會爲我們的人生描下重重的一筆,爲我們以後的道路鋪下基礎,如若荒廢必將錯失許多機會。因此瞭解大三學生的學習狀況,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組同學針對大三的學習狀況做了此次調查,希望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並給大家一些啓示。

二、調查方案:

1、調查目的:爲了全面瞭解目前唐山學院、唐山師範學院、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三大高校大三學生的學習狀況,找出目前大三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並提出相對合理的建議。

2、調查時間:20xx年9月17日——20xx年9月27日

3、調查地點:唐山學院、唐山師範學院、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4、調查對象:在校大三學生

5、調查方法:抽樣調查,調查問卷

6、調查人:楊兆雲、秦軍程、趙俊欣、尹倩、陳樂、李博、

7、調查分工:秦軍程和趙俊欣負責唐山學院的調查問卷發放和收集統計,楊兆雲和陳樂負責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的調查問卷發放和收集統計,李博和尹倩負責唐山師範學院調查問卷發放和收集統計。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次調查我們採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分別在唐山學院、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以及唐山師範學院發放100份問卷,總計300份。實際收回問卷300份,回收率爲100%。

1、從總體上來分析,關於大學的學習負擔是否減輕了的問題上,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大三學生意識到學習負擔加重了,佔到總數的58.67%,但還有相當部分大三學生認爲大三學習負擔在減輕。

2、關於逃課問題,統計調查,有272名學生有逃過課,佔到了調查人數的91%,另外28名同學從來都沒有逃過課,這部分人僅佔到了調查人數的9%。 究其逃課原因:22%的學生認爲上課無聊,13%逃課的原因是考試前複習其他科目,11%的學生認爲沒上課動力,另外9%的學生是因爲社團活動選擇逃課,迷

戀網絡遊戲的僅佔2%。其餘43%有其他原因。

3,三個高校中,大三學生對學習普遍沒有太大動力,且沒有明確的目標,而在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中,多數學生不能做到持之以恆,缺乏自制力。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學習狀態的相關問題中,多數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並且沒有一套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值得高興的是,在聽課時遇到問題你會怎麼樣問題上,各學校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多數會向身邊的同學或老師請教,而不會置之

4、對於考試作弊的現象,多數同學表示氣憤但從未舉報,一部分學生表示理解,甚至於有相當部分學生認爲考試作弊是很普遍的現象,不需要在意。

5、對於課餘時間的利用,三個學校的差別很大,輕工學院的同學課餘時間基本用在玩遊戲和逛街上,唐山學院的學生課餘時間花費在玩遊戲和複習上,而唐山師範學院的同學課餘時間用在複習和逛街上。

問題5、平時休閒時間你會幹什麼呢

6、在課餘時間上三所學校也有所差別:唐山學院及唐山師範學院的大三學生課餘學習時間在兩小時左右,而輕工學院則相對較少。對於課後複習狀況,普遍不會及時複習,相反,大部分學生會偶爾複習,但沒有周詳的複習計劃。但也存在一小部分學生會在一週之內複習,並且,在課餘時間中,大部分學生去圖書館學習次數相對較低。

問題11、每天除上課外學習的時間平均是多少?

7、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同學們對待考試的態度值得注意。多數同學認爲應對考試,平時積累和考前複習是必要的,還有部分同學認爲應付考試只是臨陣磨槍。

8、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大三學生對當前的學習狀況滿意程度並不樂觀,59%的學生選擇了一般,32%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不滿意,僅有9%的學生滿意現在的學習狀況。而在不滿意的學生之中,

唐山師範學院的學生比重最

大,佔到總數的39%,輕工學院學生比重最小,佔到24%。唐山學院居中。綜合三個學校的大三學生,學生們認爲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個人興趣及學習基礎,老師的授課情況以及周圍的學習氛圍,其中,周圍的學習氛圍爲最主要的因素,佔到總數的28%,父母及社團活動等也影響到學習但影響不明顯。

學習中的種種問題導致大學生學習頹廢,學風不正。面對這一現狀,學生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當務之急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其所學專業進行專業引導,培養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之上樹立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另外,學生們要下意識的提高自制力,將學習計劃按時按量完成,養成良好的習慣,勞逸結合,持之以恆。通過這次調查,我們認識到,要想改善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狀況,我們首先要做到有目標,有動力,且貴在堅持。

四、提出問題及建議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還有待於進步。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爲了詳細調查有關在校中學生“吃零食”習慣的現象,筆者不僅在班上開展了一些“問卷調查”,還暗中查訪學校小賣部及學校周邊零食店,以期能獲得完備的一手資料。現就以多次的調查結果整理如下:

一、中學生吃零食的原因

1、生活水準的提高。從調查的結果來看,80%的學生的家庭比較富裕,父母要麼是有固定的高收入者,要麼家庭中都有合法的經濟的來源。平時的節氣,特別是春節期間,子女都能獲得很多的“壓歲錢”。據統計,103名學生中,“壓歲錢”達500元以上者有25%。

2、家長的溺愛。部分學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常年沒有回家,很少對子女的身心有貼心的關懷,常常以金錢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愧疚。這樣的學生達到40%以上。

3、環境的影響。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大人人們隨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隨意地亂扔,學生看到眼裏,記在心裏。學生有句口頭禪:他都在吃嘛。有這種想法的在9%左右。

4、深受請客風的影響。由於受到社會請客風的影響,部分學生的頭腦裏,也產生了今天你請我吃了一包,明天我就得請你吃一袋,以還人情。

5、受廣告、電視等媒體的影響。調查中看到學生常常受廣告、電視食品廣告宣傳影響,看什麼包裝希奇,色彩鮮豔就選購什麼,卻不過問它的營養!

6、享受型。有這種想法的學生雖然不多,但也不可忽視它的影響力。追求物質的享樂,是他們整天關注的事情,吃零食也不在話下了。

7、放鬆心態。部分學生認爲吃零食,特別是甜食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悅,心裏感到輕鬆自然,於是,久而久之,所謂“放鬆”也成了學業沉重的學生們吃零食的原因之一。

從調查的結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幾點原因。那麼,如何看待中學生吃零食這一現象呢?中學生吃零食究竟存在一些什麼問題呢?

二、中學生吃零食存在的危害

1、影響食慾。如果經常吃零食,如以餅乾、方便麪等替代一日三餐,必然會造成孩子胃腸消化活動的規律的破壞,嚴重影響子女的食慾。最後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2、影響味覺。零食中的酸、甜、鹹各種味道都非常的強烈刺激,經常吃,會造成對孩子味覺的破壞,如某些牌子的方便麪裏,有極其辛辣的調料,經常食用,會導致孩子的味覺遲鈍,進而對一般的飲食根本不足以引起食慾,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3、破壞生理調節規律。人的身體器官都有它活動的規律,到了一定的時候,所以我們到了一定的時候會產生飢餓的感覺,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經常吃零食。常常就強力打破這種規律,必然就會對身體器官產生危害,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4、加重胃腸負擔。經常吃零食會加重人的胃腸負擔,使胃腸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中,得不到休息,因而會減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

5、有利於不良習慣的養成。吃零食是不分時間和場合的,常常是不洗手,不分地點而食用。如在公路邊,大街上,邊走邊吃。不僅有損身體健康,還會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疾病的侵害。

6、污染環境。絕大多數吃零食者,都是把零食包裝隨意扔掉,對環境造成破壞。甚至少數學生把零食帶到教室,更不得學習。

針對中學生吃零食的習慣,筆者也與其他教育者進行了多次的分析討論,有人也認爲孩子吃零食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把握一個度,不要經常吃就行了;同時認爲,要解決學生經常吃零食這一困擾教育者的問題,只能進行疏導,不能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即堵塞不如疏導!

三、解決中學生吃零食的有效策略

1、加強教育,認識危害。中學生正處在一個可塑性很強的生理、心理階段,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他們進行生理、心理的教育,讓他們正確對待“零食”,認識經常吃零食對自我身體有哪些危害性,以期達到警醒的目的。

2、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習慣是養成的,一種壞的習慣同樣是這樣養成的,那麼,我們可以用“習慣去克服習慣”(托馬斯·坎佩斯語),以良好的飲食習慣替代學生的不良習慣。

3、要具有包容心態。有時,面對學生的一些不良飲食習慣,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小題大做。就給予學生以諄諄教誨。而不是一看見學生吃零食就大發雷霆,大聲喝斥。如果這樣,就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得不償失。

4、控制零花錢。一些學生家長,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長,或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家長常常會覺得自己對子女沒有遲到應有的責任,於是,就以金錢的方式進行“彌補”,這也造成了學生亂用錢的壞習慣。因此,要控制學生的零花錢,要有目的地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這樣就能使學生做到不該買的不買,不該吃的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學生吃零食。

5、定時定量吃零食。既然學生吃零食的現象一時無法消除(爲什麼一定要消除呢?其實偶爾的零食也是有益的)何不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限制!引導學生在固定的時間零食,學生反而會快樂期待點心時間的來臨!最好的時間應設在正餐前一至二小時,供給量不要太多,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慾。

6、統一發放零食。由於市面上賣的零食,大部分都含有大量的油、糖、香料和其他添加劑,香味濃郁,對健康不利。由學生自己購買,因分不清神經質成分,不利於健康。可以由專人統一購買,統一發放,這樣既減少了學生隨意吃零食的不良習慣,也對學生的文明行爲習慣的形成和身體健康有益。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職業教育與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還有某些特點,例如:職業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職業技能訓練和素質教育爲一體的教育形式;學生絕大多數尚處於青少年階段,心理上、身體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完成學業後面臨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所有的這些特點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作爲職業學校的學生,雖然沒有普通高中學生們的升學壓力,但他們也比同齡人更早地面臨着社會的挑戰與考驗。特殊的學習、特定的生活環境以及社會變革的影響,會使得他們在觀念上、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有別於普通高中學生的新變化和新矛盾,給職教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思考。

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狀況,使職業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爲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調查方法

1、問卷法。

2、訪談法。

三、調查時間

20××年3月7日至20××年5月12日,共計67天。

四、調查地點

陽信縣職業中專。

五、調查對象

對陽信縣職業中專的全體學生(1900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問卷800份(問卷附後)。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職業學校學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種心態:

1、既有升學的願望,又有升學、求職兩落空的擔心。

隨着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始從中等職業學校對口招取考生以來,許多一度對高考失去信心的學生,又萌生出升學的念頭。有40%的學生選擇職業中專的目的希望繼續升學,但又擔心自己成績差考不上大學;少數學生自信經過本人努力升學有望,卻又顧慮家窮無力負擔日後的讀書費用;一部分學生同時還擔心因準備升學而失去較好的求職機會,因而顯得有些憂心忡忡。57.6%的學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對畢業後找工作信心不足,認爲自身素質差,社會輕視職業學校畢業生,難以戰勝他人的競爭。畢業班的學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負擔尤其嚴重,他們希望社會和學校多提供一些就業信息,老師多進行求職指導,以便出校門後儘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奮精神。

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爲:人的一生應該努力工作,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爲社會創造財富,能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雖然他們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機會,但同樣渴望成才,期望將來能夠成名成家、出人頭地,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他們卻怕吃苦,怕困難,缺乏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有52%的學生對未來工作要求過高,如環境舒適、報酬高、自在等,有點不切實際;有部分學生甚至存在非現實的奢望和幻想,夢想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便可“住洋樓、坐名車”。 3、自我意識充分發展與社會適應性差相矛盾。

職業學校學生處於十七八歲的年齡,自我意識發展較快,能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渴望早日獨立,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建設,然而,面對着即將進入的錯綜複雜、變化萬千的世界,他們卻常覺茫然和無所適從,獨立處理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的能力比較低。有一部分學生爲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緊張而苦惱不安;許多學生渴望異性的友情,卻又不知道如何溝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學所說:“我最怕離別和適應新環境,每想到要離開好友和同學,走到另一個新地方,我就憂傷煩悶。”他們渴望老師家長多傳授一些爲人處世的知識和技巧,教會他們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幫助他們適應從學校向社會的過渡,建立挑戰社會的信心和勇氣。

4、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與學生本人實際水平有差距,從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擾。

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競爭失敗而進入職校就讀的。由於原有知識基礎薄弱和學習能力差,在職業學校學習中,他們面對專業化的`理論和技能更覺有心無力、困難重重,從而感到前途渺茫。相當多的學生認爲進入職業學校讀書有自卑感,有負父母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師對學生的嘲諷輕視更是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學生自言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純屬屈從於家長意見,讀書索然無味,厭學甚至常常逃學。所有的職業學校學生均呼籲老師多些愛心,家長多一點跟自己的溝通和交流。

5、思想活躍,但明辨是非能力較差。

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壓力小,課程也較輕鬆,課外活動時間相對普通高中生寬俗,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寬闊,故而接收的社會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獲得的知識更加紛繁複雜,思想更加活躍,但由於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對社會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優劣兼收,容易受到錯誤觀念思潮的影響,甚至思想混亂,導致行爲出軌。例如,在藝術品位上,60%的職業學校學生傾向於欣賞港臺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愛看港臺言情小說,男生則沉迷於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11%的職業學校學生沉湎於網絡的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與對策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現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議有關教育工作者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諄諄善誘,以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1、愛字當頭,鼓勵爲主,激發學生自信自強的心態。

職業學校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如果他們長期被自卑困擾,就會逐步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而動搖成纔信念,阻礙其人生奮鬥;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學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從而悲觀失望,甚至走上逃學、棄學、絕望輕生之路。因此,作爲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心。教師要善於設身處地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輕易挖苦、諷刺和批評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之不足,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要針對他們的特點,承認差別,分層次、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爲職業學校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發揮特長和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爲的,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和克服困難、挫折的勇氣和力量,自強不息。另一方面,教師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績,鼓勵他們正確對待失敗,在學習中耐心細緻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側重專業的技術性和使用性教學,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發展學科才能。

2、強化競爭意識,開展就業指導

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充滿競爭。職業學校學生要在社會中站住腳,就必須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學校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強化他們的競爭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勇於競爭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同時,教會學生競爭的方法,學會戰勝他人,學會排除競爭中的困難,敢於承擔競爭的壓力,樹立敢爲天下先、勇奪桂冠的決心,爲畢業後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競爭心理基礎。具體可在班級工作中,組織一些有競爭性質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勞動競賽、球類競賽、棋類競賽或模擬市場競爭等對學生進行訓練。此外,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擇業求職指導。學校和教師要熱情主動地做好學生的參謀,尋找和提供多種職業信息,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意願和職業能力傾向,揚長避短,有目的地擇業,特別是多傳授一些求職技巧方面的知識。例如,進入工作單位前要進行調查研究,警惕上當受騙;學習職業道德和有關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實習時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薦藝術等等,使學生形成充分的就業心理準備。

3、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防微杜漸。

由於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較差,近年來職校學生違紀違法行爲時有發生。教師、家長及社會應隨時注意他們的行爲變化,及時防微杜漸,採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建立以學校爲核心、以家庭爲基礎、以社會爲依託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護網絡。首先,學校要優化育人環境,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德育活動和法制教育落到實處,通過課堂教學和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網絡,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生活狀況,客觀地對待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問題,聯手形成育人合力,減少學生違紀違法的誘因,做到防患於未然。還有,學校要密切聯手街道、派出所、公檢法、共青團、教育等社會部門,積極創設社會全方位的優化育人環境,形成學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問、出門有人管、人人齊關心的一條龍教育防範網絡。

4、重視學生心理衛生保健,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職業學校學生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比普通中學生更爲頻繁,人際關係不和諧,易受挫、焦慮、自卑、環境適應性不良、攻擊性行爲、青春期性意識的困惑等表現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和妨礙其學業和生活,要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職業學校應科學地組織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加強心理輔導。開展心理諮詢活動是解決學生心理困擾的有效途徑,可以設立心理諮詢室或心理信箱,與得“心病”的學生磋商,交換意見,以提高其現有認識水平、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漸幫助學生消除心理上的煩惱。要教會他們有關的心理知識,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從根本上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對結果產生的原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通過與多名家長進行初步的溝通了解,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學好學壞,他們也不太擔心,只要孩子長大成人就好,不試着和孩子們談心溝通,我認爲是造成學生學習障礙的最關鍵因素。

2 學校因素 (1) 通過四個多月的實習,對谷芒學校的歷史

現狀有了一定的瞭解,這裏的鄉鎮學校是由國家扶持貧困的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部分是由國家強制性的上學,文化相對落後,學生家中大部分爲放牧爲生,到蟲草出來是有的學生曠課去挖蟲草,不注重學生的文化培養。

(2)學前教育工作不夠完善

(一)缺乏政策保障和監督機制。由於國家在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師資配置、保障措施等方面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加之“普九”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只有將大部分精力用於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上,對學前教育的發展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義務教育輕學前教育的現象。

(二)學前教育發展失衡,農村牧區幼兒“入園難”問題比較突出。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全州學前教育資源大都集中於城鎮,而農村牧區學前教育起步晚、資源相對匱乏,致使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失衡,學前教育公平得不到體現。

(三)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少,辦學條件改善緩慢。一是閒置校舍利用率不高,大多校舍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二是城鎮幼兒園班額過大,班額最大的達到80多人,教玩具、圖書等設備嚴重不足。三是鄉(鎮)、村幼兒園教玩具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不能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管理不規範。一是園務管理不規範。多數民辦園無章可循,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安全隱患多。二是使用的教材

不規範,許多學前班使用小學一年級教材,大部分民辦幼兒園無固定教材,缺乏系統性,造成學前教育“小學化”“托兒化”現象較爲嚴重。

對造成學前教育落後的建議

(一)統籌規劃,穩步實施。根據全省學前教育發展的規劃要求。和本地區位特點、人口及生源狀況,按照“就近入園、擴大規模,大村獨辦、小村聯辦”的原則,制定好我州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二)強化組織,加強領導。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學前教育工作議事制度。成立州、縣、鄉學前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學前教育工作。

(三)實行辦園投資渠道的多元化。政府在興辦學前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鼓勵、支持鄉鎮、村社和個人興辦學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推行“民建公租”、“公建民租”的建園模式,將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和新農村牧區建設規劃。

(四)建立學前教育投入長效機制。以政府投入爲主,集體、家長合理分擔的方式,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保證公辦幼兒園運轉,按時足額覈撥在編教師工資。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逐步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採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支持民辦學前教育發展,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民辦幼兒園建設。

(五)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根據“勞動人事部、國家教委關於《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之規定覈定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民辦園教師列入當地教育、人事部門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的計劃範疇,未列編的幼兒教師、保育員、炊事員、醫務人員按工作性質、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建立最低工資、福利保障機制。通過送教下鄉、結對幫扶、國培、省培、對口支援項目,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和培訓。

(六)加強管理,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全州學前教育統一使用經省級以上教育部門審定或推薦的教材,民族“雙語”幼兒園、普通幼兒園民族班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實施“雙語”教學,在民族兒童學好母語的基礎上,加強漢語會話教學,力爭在學前三年解決幼兒的漢語會話問題。各級管理部門做好民辦幼兒園、鄉(鎮)、村級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工作。進一步規範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登記,做到責權統一,開展民辦園分類評估,創建一批優質民辦園。

(七)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健全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合力。州縣教育督導部門把學前教育工作列入教育督導範圍,將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經費投入、保教質量、幼教待遇等內容作爲教育督導的重點,定期評估學前教育,確保學前教育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加大投入,保障資金,在爭取國家補助的同時,

州縣財政籌措一定的資金,實施“縣、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堅持以有利於事業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原則推進學前教育體制改革,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結合鄉鎮幼兒就學的實際需求,充分考慮當地佈局調整後富餘校舍的利用和幼兒身心特點,選擇園址和建設配套設施,確保園舍安全、適用、實用。

3 社會環境因素 在這個地方屬於國家牧區,學生家中有大量的牛羊、草場,對於他們來說學不學習都無所謂,因爲他們以後生活物質保障是非常可靠的。

在我們學校導致學生學習不太好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課堂中通過老師的努力,每個學生都是勤奮好學的,所以我希望學校家長都應該努力培養孩子們趕得上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讓她們能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繁華城市的新面貌。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 現狀分析與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賙濟11月20日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爲此,會議決定將20xx年作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着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爲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爲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裏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爲廣大的同學所瞭解與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爲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爲主,網上QQ談話與網上搜尋材料爲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裏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 ?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佔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佔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佔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佔0%。從這裏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麼與他們毫不相干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佔47.5% 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佔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與建議:

《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爲一個課外業餘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於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於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範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麼現實的。因此,出於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採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數據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並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臺,對於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鍊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爲最重要在於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鍊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與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類型。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爲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爲,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爲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爲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絡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信息。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着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20xx年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工作報告。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與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爲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並把其作爲開啓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複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幹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市場,並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與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諮詢

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後進入創業啓動階段,可以單獨或與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爲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既爲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爲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