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職業心理教育調查報告分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5W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心理狀況進行了分析研究,並提出相應對策,對於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職業心理教育調查報告分析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心理教育;調研報告

1前言

隨着我國近年來逐漸擴大高校招生規模,爲更多的有志青年創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大學畢業生尤其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呈現出較爲嚴峻的就業形勢。隨着計劃經濟體制的發展逐步確立市場經濟體制,高職院校學生的擇業趨向、就業心理與方式也產生了重要變化。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心理調查

2.1研究對象

對某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的380名學生的職業心理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其中有198名男學生,佔52.1%;182名女學生,佔47.9%。向抽樣學生髮放380份問卷,共收回380份有效問卷,問卷主要包括就業意向、期望、價值觀及途徑等幾方面內容。

2.2研究方法

首先採用問卷調查法。將自編涵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意識、心理準備、就業意向、就業態度、選擇標準、影響因素及途徑等方面的職業心理調查問卷發放給被調查學生,問卷採用客觀選擇題形式,調查採用封閉式形式,要求學生在選項中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再採用統計法,將被調查學生回答的試卷樣本進行收集後,採用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彙總。

3調查結果

3.1呈現多元化的就業意向和就業價值觀

在“對期待的月薪”調查選項中,選擇“不足2000元”、“在2000—3000元之間”、“超過3000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11.9%、48.3%、39.8%。在“期望就業單位的性質”調查選項中,選擇“事業”、“行政機關”、“外企”、“私企”、“學校”、“自己創業”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24.9%、17.9%、13.5%、15.1%、5.1%、23.5%。在“就業的理想地區”調查選項中,選擇“沿海省市”、“內陸省市”、“二三線城市”、“西部地區”、“其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64.1%、19.2%、8.7%、2.6%、5.4%。由上述調查結果的數據分佈可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時,經濟收入是其比較關注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半數調查學生期待月薪在2000—3000元之間;高職院校學生期望就業單位的性質不只是事業單位,選擇自己創業的學生比例也較大,且外企、私企也逐漸受到認可;沿海省市是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最理想地區。高職院校學生處於多重價值觀和人格建構的重要階段,不斷增長的自主意識和發展願望也導致其價值觀的發展呈現多元化。

3.2呈現出就業意識有待於加強

在“瞭解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及趨勢情況”的調查選項中,選擇“深入瞭解”、“較爲了解”、“瞭解不多”和“一點不清楚”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2.7%、37.9%、55.7%、3.7%。在“爲就業做準備預計從幾年級開始”的調查選項中,選擇“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13.6%、60.3%、26.1%。在“求職前對自己準確定位是否進行了準備”調查選項中,選擇“已進行準備”、“不知怎樣準備”、“等有機會再準備”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30.1%、64.7%、5.2%。由上述調查結果的數據分佈可發現,儘管高職院校學生中的大部分都對就業的嚴峻形勢產生一定的認識,但超過半數的高職院校學生基本不瞭解我國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趨勢和相關政策,且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二年級後才爲就業進行準備。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觀點是爲就業做準備是必要的,但只有很少比例的學生進行了準備,大部分學生都不知怎樣進行準備。結果表明學生不具有較強的就業意識,就業心理準備不足。

3.3呈現出較高的就業期望

在“對就業難度較大的態度”調查選項中,選擇“就業不管何種工作均可”、“找到與自己適合並有興趣的工作再進行就業”、“個人創業”、“其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21.3%、41.5%、21.7%、15.5%。在“選擇所學專業進行就業的要求”調查選項中,選擇“符合所學專業”、“儘可能符合所學專業”、“都可以”、“期望改行就業”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4.9%、61.3%、24.9%、8.9%。由上述調查結果的數據分佈可發現,學生期望從事的職業儘可能與所學專業相符,使自己的專業所長,得到更好的施展。但在選擇就業的過程中,在專業方面上基本不具有侷限性,較高的彈性度,且不斷增強個人創業的傾向。在青年羣體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時代,很多大學生的“大衆化思維”和“就業觀念”尚未得到自我的合理定位,還仍然懷有“學而優則仕”的心理,在就業方面還存有較高期望,擇業時難以採取平常心態。

3.4呈現出單一的就業途徑

在“求職採取的'最優效途徑”調查選項中,選擇“利用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利用人才市場和招聘會”、“利用學校推薦及有關信息”、“利用互聯網”和“其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52.8%、26.2%、14.2%、4.7%、2.1%。在“最希望獲得學校幫助的方面”選項中,選擇“就業信息”、“應聘技巧”、“相關政策”、“就業心理指導”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42.8%、32.2%、16.4%、8.6%。在“最期待的職業指導方式”選項中,選擇“講座報告會”、“諮詢”、“開設相關課程”、“就業指導材料”、“其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22.1%、29.3%、32.4%、5.3%、10.9%。由上述調查結果的數據分佈可發現,利用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是學生認爲求職的最有效途徑,其餘依次利用人才市場和招聘會,相對單一的就業途徑主要還採用傳統手段,利用互聯網等形式都是信息時代出現的新方法。針對就業形勢較難的情況,學生最期望學校爲就業提供更多信息和技巧,並利用開設課程給予專業指導。

3.5呈現出較多的就業影響因素

在“導致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的原因”調查選項中,選擇“實踐經驗不足”、“過高的就業期望”、“所學知識脫離企業要求”、“招生規模擴大”、“其它”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42.7%、21.5%、15.8%、13.5%、6.5%。在“在實際找工作中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十分有價值”調查選項中,選擇“完全不是”、“不是”、“不一定”、“是”、“完全是”的高職院校學生分別佔到4.3%、14.6%、52.8%、25.4%、2.9%。由上述調查結果的數據分佈可發現,學生強烈需求培訓就業技能,無法達到所需的服務資源和就業指導;針對有關促進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提供有效就業指導,設置課程符合實際工作需要的基礎上,保持的態度不樂觀。高校設置專業與就業指導符合市場化需要,並從某一方面反映出來,從而爲畢業生就業發揮出明顯優勢。

參考文獻:

[1]劉穎.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J].科學大衆,2012(10).

[2]林傑斌,劉明德11.0與統計模型構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