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生調查報告5篇

學識都 人氣:1.96W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熱心網友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爲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畢業後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41.7%的大學生表示目前沒考慮太多;只有8.3%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充滿信心.

“找份工作簡直比失戀還痛苦!”大四女生錢薇又一次在面試中落選了.即將畢業的她最近疲於奔命地發簡歷、準備各種筆試、面試,但一次次希望落空,讓她有些垂頭喪氣,以前活潑開朗的她,現在也經常失眠了.錢薇說:“接到面試通知的前一晚也不知爲什麼,總是緊張得睡不着覺.”

錢薇的情況並非極端的個案.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爲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41.7%的大學生認爲壓力來自自身的期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日前發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稱,根據對中國未來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測算,未來數年中國青年新增勞動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萬之間的高位,供大於求,直接導致就業壓力大.此外,近年來由於中國高等教育的逐步大衆化,畢業後需要就業的大學生逐年增加,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逐年下降.

“其實回家沒準兒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爸媽總跟我說趁年輕要闖一闖.”四川來的劉敏在北京師範大學已經就讀3年了.她坦言,從一個經濟落後的小城市考到北京來,親朋好友都希望她能幹出點名堂,可能否在此立足成了她一直以來的困惑和焦慮.

面對現實而迫切的就業問題,大學在校生有人忙碌、有人迷茫.調查中,50%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畢業後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41.7%的大學生表示目前沒考慮太多;只有8.3%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充滿信心.

記者在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採訪時瞭解到,因就業壓力問題進行心理諮詢的學生數量,也是1年比1年多.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認爲,我國有69%~80%的大學生對未來沒有規劃、就業時容易感到壓力.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致使一些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面對問題並進行自我調整.她說,大學生感受到就業壓力是正常的,適當的壓力還可以成爲大學生就業的動力.

北京大學團委史善峯老師負責校內的社團文體工作.他說,除了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不斷創造條件,緩解學生壓力外,校園中的各種相關社團,也爲大學生互相之間分享信息、交流經驗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大學職業發展研究會在20xx年剛成立時,只有20來人,經過短短几年,目前已經有了305個會員.研究會定期給同學培訓,邀請往年的師兄師姐回來傳授就業技巧,受到了普遍歡迎.在校團委的指導下,還成立了素質拓展協會、北大心理學社等相關社團,幫助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取長補短.

史善峯表示,團組織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也通過一些文藝和其他類型的宣傳活動,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作爲中學生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類似於“競爭激烈”這種詞。當前,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於教育去培養,所以儘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爲教育改革和現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於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着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

爲此,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些相關的信息,並且調查了當地的一些中學生。

結果分析

調查表明,大多數人對學習上的問題認識較爲清晰,認爲自己學習時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多數同學認爲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較自信。但40%以上的同學存在對考試焦慮不安,未能做到主動學習。

大多認爲自己會主動關心他人、能敢於承認錯誤、自理能力較強的同學在社會中也往往較爲有自信。少數則是不會主動的關心他人,而是一昧的要求他人對自己好。

而且家庭因素已慢慢成爲造成中學生有心理問題的原因,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因爲家庭不好,所以開始厭學,或者變得消極。

分析討論

目前我國高中生的年齡大部分在十六歲至十九歲之間,獨生子女佔了大多數。這些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特別是一些家庭中孩子儼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爲中心、以自己爲主宰,心理脆弱,經受不住風雨和磨練。根據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爲方面,存在問題的比例高於非獨生子女23-40%。我國獨生子女存在的弊端是依賴性。對父母、家庭、環境的過度依賴,是獨生子女的一個通病,這主要是家長的過度管制造成的。父母由於過分擔憂,隔斷了孩子同周圍環境的接觸。孩子們自我探索活動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活動。同時,由於父母的過分疼愛,對孩子大包大攬,從而使獨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動中,最終喪失了自我,養成很大的依賴性。

由於父母對他們過分寵愛,使他們習慣於接受他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去關心、愛護他人;沒有兄弟姐妹相互謙讓的生活體驗,使他們不能感到關心、遷就他人也是一種責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與他人交往中吃虧,有意無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觀念和方法。此外,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如走後門,拉關係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強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識,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心較強。獨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難糾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圍人。

家庭原因: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習慣、性格、以及處世方式以及對人的態度都與家庭有關,因爲你很小的時候還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但是隨着年歲的增長,你不斷的模仿你家裏人的行爲習慣,看到他們是怎麼做、怎麼說的,你慢慢地就學會了。資料表明童少年期孩子的心理活動比較簡單,多以感官受外部刺激而出現的反應爲主,在行動上模仿佔有重要地位。如果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品德高尚,行爲文明,性格良好,子女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模仿他們,天長日久就會成爲自己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爲方式,形成一系列優良的性格。所以如果父母若有不良的性格,如脾氣暴躁,冷漠厭世,虛榮浮誇等也很容易“傳染”給孩子。

而且家庭氣氛對其性格、心理的影響很大

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父母之間的相互關係處理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員之間和睦、愉快的關係所營造的家庭氣氛對兒童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猜疑、爭吵、極不和睦的關係所造成的家庭緊張氣氛,尤其是父母離異的家庭對兒童性格有消極的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離異家庭的兒童比完整家庭的兒童更多地表現出孤僻、冷淡、衝動、恐懼焦慮甚至反社會等不良的性格特徵。

所以在我們遇到讓我們不喜歡的人的時候,不應該只看到表面現象,認爲他怎麼怎麼樣,很討人厭,哪個人不想自己是很個陽光,朋友很多的人,可是從小的“薰陶”不得已讓自己變得這個樣子。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對其子女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是父母總是忽略了這一方面。

很多小孩子有了缺點、犯了錯誤的時候,有很多的父母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毫無情面地訓斥、指責、辱罵甚至動手打,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抗拒心理及行爲。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既然生在了這種社會,這樣的家庭,不能想象去改變它,只能換個心態換個方式去對待,不要去想這一方面的問題,讓自己過的快樂一點,因爲生活是自己的。因爲最後陪伴的只是自己,所以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能掌控好自己的命運。

所以我認爲,最終能否成功和幸福仍是靠自己,這是無可逃避的事實。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標

近年來,紙張媒體日益發展,文化繁多,傳播廣泛、迅速。這有力的促進了文化的瞭解、交流、發展,卻也使一些不利於未成年人的信息流竄,影響未成年人的成長。。爲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更快地建設一個和諧的書香校園,特作此調查,以便更清楚瞭解同學們課外閱讀情況。同時也使“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閱讀目標儘快實現

二、調查對象及調查方法

調查同校的50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同學們的課外閱讀情況及建議。

三、調查內容

主要從“課外閱讀興趣”“閱讀種類的傾向”“堅持讀書的習慣”三個方面調查、分析。

四、 調查結果分析

(1)閱讀興趣濃厚

調查表明:很喜歡讀書的同學佔到82%,一般喜歡讀書的同學佔到14%,而不喜歡讀書的同學有4%。這樣的情況說明了同學們的閱讀意識樹立較強,閱讀興趣濃厚,明白了閱讀對身心發展的益處。

(2)閱讀面狹窄,多傾向於小說

調查表明:喜歡閱讀故事小說的同學佔38%,喜歡讀名著文學的有22%,有14%的同學喜歡讀史學故事,喜歡讀科普類和時事雜誌的均爲10%,喜歡人物傳記的只有6%的同學。由於小說的故事性、情節性較強,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但相對那些知識性較強的書籍喜愛的人就大大減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爲同學們的閱讀廣泛性不強,只針對個人喜歡的書籍閱讀,沒有做到全面提高。

(3)堅持讀書的習慣沒有養成

調查表明:能夠做到每天堅持閱讀的同學只有26%,經常閱讀但沒能完全堅持的人佔大多數,爲56%,有18%的同學只在想起來的時候閱讀,閱讀計劃性較差。這體現了同學們沒有堅持閱讀的觀念,不瞭解堅持閱讀的好處。

五、調查建議

經過以上實踐調查,瞭解了中學生的讀書狀況對其個人的成長髮展有極大的影響。所以中學生應重視課外閱讀,選擇閱讀的書籍時應重視、謹慎,遠離不利身心發展的書籍,選擇有價值、有意義、有利於中學生成長的書籍。而老師應指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口語能力。家長也可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從而使文明素質、文化涵養得到提升。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首先,在學習方面,儘量考取一些資格認證,以備畢業後容易尋求工作。其次,積極參與學生會工作、社團活動,以及校外兼職工作,欲積累一定經驗,因此這就保證了商家利用學生會大搞校內宣傳,並充分利用兼職的高質量廉價勞動力成爲可能。

通過以上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大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髮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

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對企業而言,中國移動做的較好,他們藉助流行時尚代言人周杰倫爲“M-ZONE”加油助威,同時利用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推出學生卡,從而贏得不菲的業績。

 給商家的一些建議:

1.爲避免各大院校統一購書亂收費之嫌,國家20xx年明文規定,不強制學生通過學校渠道來統一購書,因此,絕大多數學生通過班級集體在外書店訂購,價格按8.5折。我認爲這便爲書商、網絡書店提供了良機,如果在開學之際,書商能夠去各大院校通過學生會主動聯繫採購,並且能夠折價更低一些,勢必會贏利不菲並能最終實現學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樣,各大網絡書店在這方面也尚需改進,其渠道不夠透明,信息不夠明確,這便嚴重阻礙銷售。

2.通過調查,可看出大學生對日用品的消費尤其是洗髮水的消費比例很大。各大洗髮水商家應注意大學生這一特殊消費羣體,並更側重於自身產品的差異化,特殊化,比如生產有利於清醒大腦,集中精神的洗髮品牌等等。

3.在一個地區的各大院校周邊開設連鎖快餐店,提供專門針對學生的特色飯菜,並憑藉良好的快捷的服務,乾淨衛生的就餐條件必能贏的廣大學生的青睞。

總之,大學生羣體消費市場在逐漸擴大,人們對其關注也逐漸提上日程。因此,大學生消費市場定將成爲商家的必爭之地,各企業、商家應深度拓展其消費市場,搶得先機。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肩負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毫無疑問,大學生的幸福觀已成爲全社會關注你的焦點,大學生的幸福觀必然會引領一個時代的幸福觀。因而,進行大學生幸福觀的調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對大學生幸福話題的觀照應成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性的幸福觀、提高大學生追求幸福的品質和能力、幫助大學生實現對幸福生活的建構,是大學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內涵。爲了瞭解我院大學生幸福感狀態,構建和諧校園,我組對我院大學生進行調查,重點分析我院大學生在友好關係、自我價值、健康關注等方面的情況。

我們以此對合肥學院大一至大三的三個年級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擁有正確幸福觀的人在很多方面表現的更爲樂觀。此次調查的目的'是爲了更多人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從而獲得幸福,基於調查,提出提升我院大學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議。

調查課題:關於合肥學院大學生幸福觀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7號—20xx年12月10號

問卷製作:調查問卷,精心設計了十四道富有代表性的題目。根據性別、出生和教育的環境等影響大學生幸福觀念的外在條件分析,我們確立了四道基礎題,爲大學生幸福觀的差異的分析做了良好的鋪墊。後十題分別從人際交往、釋放壓力、家庭收入和職業選擇等對幸福有影響的方面進行剖析,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客觀性。綜合整個問卷,題型設計新穎,引發答卷者內心深處對幸福真實地思考。

問卷形式:於20xx年12月7日,對合肥學院12個系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對不同年級、愛好的學生都有調查,基本上涵蓋了大學生中各類人羣。其中男生佔46.8%,女生佔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5張,有效率99.5%。運用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製。

調查內容:合肥學院大學生自身的基本信息,怎樣緩解壓力、獲得幸福及對幸福的看法。調查內容主要根據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面向全校大學生設計的。由於大四在校生並不是很多,所以大四學生佔到的比例很低,但並不影響我們最終幸福觀的調查的結果。調查內容基本上是對學生生活中喜怒哀樂的詢問,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就越難以描寫,因爲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彙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幸福不是給別人看的,與別人怎樣說無關,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也就是說,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別人眼中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的。 調查結果:綜合調查內容所涉及的題目,我們對大學生幸福觀的基本情況已已有所瞭解,同樣,我們秉承着真實客觀的原則運用相關軟件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最後,我們把此次調查的結果概括爲以下三個方面:

一、大學生幸福觀主要受家庭出身、教育環境影響。主要表現爲:

當代大學生可能多爲獨生子女,以前的生活上可能被照顧的精細入微,可當他們真正離開父母等親人的羽翼獨自面對新的生活時候,他們是極不幸福的。而出身略差的同學早早已鍛煉出獨自生活的能力,相對獨生子女來說,他們的適應能力很強,因而在各個方面表現的更爲幸福。

二、大學生幸福觀受個人性格影響。統計分析,個人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態度是決定一個

人能否正確處理人際、工作等必須面對的問題的重要方面。由以下表格可知在與人交往方面,外向的性格、更多的朋友將會帶給你幸福,根據對我校大學生的調查,擁有開放的性格對個人的幸福觀有很大影響。

三、個人同樣與性別有着很大關聯。下面是根據調查數據而得出的我校男女大學生基本幸福情況:

根據對大學生課餘生活及各方面的調查,有23.2%的男生很幸福,有很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而37.3%的女生很幸福,相對於男生比例更爲可觀。有52.6%的女生是較爲幸福的,她們有着明朗的心境;男生則佔有61.5%的比例,對比可知,男生更易於追求生活。13%的男生和9.1%的女生表現地不幸福,他們大多處於一種迷茫狀態,暫時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很不幸福的男生和女生分別是2.3%和1%的比重,基本上放棄了對幸福的追求。

四、影響大學生幸福的因素所佔比例情況

大學生幸福與否主要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大學生幸福比例差異有的很明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外界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什麼是幸福的準確認識。另一方面,大學生已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如果有很好的前景,固然他們現在時幸福的,未來當然也不會很差。如果大學生只是着眼眼前瞬間的幸福忽略了長久的幸福,那麼他的人生就是不幸福的。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擁有正確的幸福觀。而且,大學生要注意個人性格的培養,樂觀開放自我,將會獲得更多的幸福。

建議:

針對我院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建議從學院和大學生本身兩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

建議學校多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挫折與成功的關係,充分認識自己,明確方向,避免盲目,樹立目標,堅定信心引導學生對挫敗正確歸因,消除悲觀,戰勝挫折,振奮精神,增強韌性,並及時爲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和幫助,保證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適應環境,去創造幸福美好的未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不同側面與不同層次爲大學生創造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條件和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活動中的價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爲與社會規範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業餘生活過得充實、豐富,有意義,在健康、積極、優美的校園文化生活中滿足需求、增長知識、發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強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爲他們開設大學生心理衛生、人際關係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課程,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和把握自身發展規律,改善自我認識方式,從而能夠促進自我調適,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

附件: 合肥學院大學生幸福觀調查問卷

1、請問您的性別?

A 男B 女

2、您是否是獨生子女

A 是 B不是

3、請問您所屬的年級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4、請問您來自哪裏?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縣城 D 農村或山區

5、您在與人交流方面是否感到困擾?

A、沒有B、偶爾有

C、經常有 D、一直都有

6、您覺得在生活中自己有幾個無話不談的朋友。

A、10個以上 B、5—10個

C、2—3個 D 、2個以下

7、您覺得自己的課餘生活的豐富程度。

A、非常豐富B、一般

C、豐富 D、不豐富

8、當您遇到煩惱時最喜歡傾訴或求助的對象是

A、自己B、家人

C、朋友、同學D、老師

9、當您壓力很大時,您經常採用何種方式釋放

A、聽歌,看電影 B、喝酒,抽菸

C、吃零食,上網 D、其他

10、憑藉您對人生的感悟,人生最幸福的時光會在哪一階段

A、天真無邪的童年 B、花季正濃的中學

C、多彩的大學D、甜蜜的戀愛時期

11、您覺得父母的經濟收入對你的幸福是否有影響

A、很大影響 B、影響一般

C、或多或少 D、毫無影響

12、您覺得擁有了什麼就等於擁有了幸福

A、親情 B、友情

C、愛情 D、事業 E、金錢 F、名譽 G、其他

13、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將會最大程度上給您帶來幸福

A、普通、輕鬆閒暇、底薪

B、普通、繁忙充實、高薪

C、國外、薪水福利優厚

D、國內、高管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