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CPU被拔起

學識都 人氣:5.6K

對於經常搗鼓硬件的DIY玩家(特別是以前Socket 478 P4的用戶和現在的AMD用戶)來說,肯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你取下CPU風扇的時候,驚奇地發現,CPU怎麼不見了?回頭一看散熱器,原來CPU竟然粘在了散熱器底部,取散熱器的時候被直接拔出來了!

小心你的CPU被拔起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筆者就曾經遇到過有朋友這樣把一顆Phenom Ⅱ X4 955 CPU拔出來後沒發現,直接又將散熱器裝回去——結局大家也能預料得到,CPU的針腳全部完蛋了。

悲劇的元兇:大氣壓

那麼造成這樣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在安裝散熱器之前,需要在CPU上抹些硅脂以達到最好的接觸效果,殊不知這就是悲劇的開始……塗抹好硅脂的CPU與散熱器接觸得越好、越沒有縫隙,那麼在取散熱器的時候被拔起的機率就越大,而這個元兇就是大氣壓。

當CPU頂蓋與散熱器底部之間縫隙很小的時候,CPU和散熱器就被大氣壓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原理就跟吸盤一樣,那麼這時候從垂直的方向拿起散熱器的時候,CPU插座那點力量是完全沒辦法“抓”住CPU的,CPU自然就會被散熱器順勢帶起了。這樣的問題只會發生在使用“CPU插座”的平臺上,例如老古董的Socket 478平臺以及AMD從Socket754開始到現在AM3的平臺,因爲這些CPU的頂蓋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積大(Die核心裸露的CPU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因爲它與散熱器接觸面積小,沒有足夠的拉力),而且插座沒有足夠的“抓”力去阻止散熱器帶起CPU。Intel的LGA775/1366/1156平臺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爲CPU是被扣具牢牢地“抓”在主板上的——爲什麼Intel要用這種扣具,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如何避免悲劇

要避免這樣的問題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硅脂的塗抹,對於一般用戶來說,無論是用較幹還是較稀的硅脂,都不宜塗太多,在CPU頂蓋中心勻淨地抹上少許就行了,不用把整個CPU頂蓋抹得到處都是,特別是用稀硅脂的時候,抹多了取散熱器的時候你就會領教到什麼叫膠水般的效果……當然,如果你要追求完美的接觸效果,那就另當別論,但取風扇的'時候就要小心點了。

其次就是取散熱器的方法,如果你要追求最好的接觸效果,硅脂塗的面積很大導致CPU和散熱器接觸很緊密,那取的時候就不要直接從垂直於主板的方向上去拔散熱器,最好是抓住散熱器,先在平行於主板的方向上左右輕微旋轉或平行移動數次(受制於散熱器、扣具的尺寸,旋轉角度和移動距離不要大,但一定要平行於主板不能有垂直拔取的力量,否則有弄彎CPU針腳的可能),反覆進行該步驟直到感覺散熱器有些鬆動後再試着取下來(實在粘得太緊就把主板整個從機箱裏拿出來弄吧)。

另外附上一個取被硅膠粘住的散熱片的土方法,那就是在散熱片底部黏合部分的周圍滴上有機溶劑(丙酮、汽油、酒精……),等待一段時間後就可輕鬆取下,連加熱都不用。實在找不到有機溶劑,也可以用風油精,屢試不爽。

TAGS:CPU